道教典籍选刊:悟真篇浅解(外3种)

道教典籍选刊:悟真篇浅解(外3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张伯端 著
图书标签:
  • 道教
  • 悟真篇
  • 道教典籍
  • 养生
  • 内丹
  • 修炼
  • 中国传统文化
  • 宗教文化
  • 哲学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67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844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道家内炼功夫,从现存文献考证,成周时期已有系统记载。汉末魏伯阳著《参同契》,义理精深,包罗广泛,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实非虚誉。北宋张伯端根据魏所述奥义,进一步将丹诀加以发挥,著《悟真篇》。《四库提要》云:「是书专明金丹之要,舆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清董德宁《悟真篇正义自序》云:「畅发金丹之妙,详明内养之机。其修丹虽为幽深之道,得魏公倡之于前,而张君和之于后,自可循流以达源,见标以知月。」自北宋以来,穴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但传至后世,流派芜杂,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伪并存,文字颇多出入,从未有人加以校勘,读者莫知适从。今不揣鄙陋,试作校注。但微力绵薄,思考难周,仅贡愚者之一得而已。

目录

李养正序
王沐序言
张伯端自序
悟真篇浅解卷上(共十六首)
悟真篇浅解卷中(共六十四首)
悟真篇浅解卷下(共十九首)
悟真外篇浅解
读《周易参同契》
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石桥歌
悟真篇后序
外三种
悟真性宗直指
金丹四百字解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附录一 悟真篇丹法要旨
附录二 悟真篇丹法源流

精彩书摘

性地颂
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增之宁解益,减着且无伤。取舍俱无过,焚漂总不妨。见知觉法,无一可猜量。
颂名性地,盖以真性本体如地之不动不摇。同之异之,虽境遇事物万殊,而总以平等之心应之。如千灯之照,无非一光。照之灯不一,而光则一。遣个性无所增无所减,无所取无所舍。火焚水漂,俱皆不能妨碍。亦如地之山重也能载的,水冲也能受的,万物伤损俱皆容的。地如是性,郎如是闻见知觉,一无所有,强而名之,惟空而已。空非寂灭之谓,乃因物付物,随方就圆,以无心应之也。
生灭颂
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似鼻说。
如来本性,原是无生无灭的,强求生而畏灭者,何尝生而不灭乎?有生郎有灭,无生方无溅。因其本性,无生无灭,故不可眼见,只可耳见,不可口说,只可鼻说。眼见口说者,有生有灭之性。耳见鼻说者,无生无灭之性。眼见口说的皆不是性,耳见鼻说的方纔是性。不见之见,方是真见,不说之说,胜于有说。盖这个无生无灭的性,无头无尾,无背无面,非有非无,不空不色。见个甚磨,说个甚么。若能见能说,便不是真空本性了也。
三界惟心颂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三界者,色界、欲界、无色界。色欲二界,有心之界。无色界,无心之界。有心无心,皆非佛性。颂名三界惟心,非有非无。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无心之心,始谓真心。真心之心,万物一体,无分彼此。无一物非我心者,不着于空也。无一物是我己者,不着于色也。不着于空,不着于色,一心而已,郎是一性。郎心郎佛,卽佛郎心也。
见物便见心颂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十心通塞中,真心无不徧。若生知识解,郝成颠倒见。覩境能无心,覩却菩提面。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者,有识有知之人心也。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徧者,无识无知之真心也。人心因物有无而生灭,真心灵光常朗。有物也是这个,无物也是这个。十方通塞,无处不是这个。也不生,也不灭,非有识有知之人心可比。若以有识有知解真心者,便是认贼为子,颠倒之见错了多矣。盖真心是圆陀陀光灼灼、净保保赤洒洒的,不离于诸境,不着于诸境。人能睹境无心,便是真心,便是菩提本面,不必别处再寻菩提本面。要之,无人心始能见真心,真心一见,立证菩提,顿超彼岸矣。
齐物颂
我不异人,人心自异。人有亲跦,我无彼此。水陆飞行,等观一体。贵贱尊卑,首足同己。我尚非我,何尝有你。彼此俱无,众泡归水。
颂名齐物,人我亲踩,水陆飞行,尊卑贵贱,一体等观而已。此颂重在“我尚非我”一句。世人不能齐物者,皆由有我在。若能无我,何知有你。你我两忘,万物皆空,不齐而自齐矣。
……

前言/序言


《道教典籍选刊:悟真篇浅解(外3种)》这部汇编,聚焦于道教思想中至关重要的几个文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道教义理的窗口。本次选刊所收录的文献,不仅涵盖了道教修炼的核心指导,也触及了其在哲学、养生以及人生观上的深刻见解,力求呈现道教思想的多元面貌与内在联系。 卷首之篇,聚焦“悟真篇”。 张紫阳真人所著的《悟真篇》,堪称内丹学的“圣经”,历代以来,无数修道之人以此为圭臬,探寻炼就长生不老之药的奥秘。本次选刊对此经典进行了“浅解”,这并非简单地对原文进行字面解读,而是力图剥离其晦涩的术语,深入浅出地阐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修炼次第。 《悟真篇》的核心,在于“炼己筑基,性命双修”。书中大量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人体视为一个微观的宇宙,将炼丹的药材、火候、鼎炉等,都映射到人体内部的气、神、精、血、津液以及经络、脏腑的运作过程。浅解部分将重点梳理作者关于“铅汞”、“坎离”、“龙虎”等意象的指代,揭示其在内丹学中的具体含义,如以“铅”喻静,以“汞”喻动;以“坎”喻肾水,以“离”喻心火;以“龙”喻肝木之气,以“虎”喻肺金之精。通过对这些关键概念的阐释,读者将能初步理解,内丹修炼并非神秘莫测的方士之术,而是基于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洞察,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调和阴阳,炼化精气神,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此外,浅解还会详细探讨《悟真篇》中关于“口诀”、“火候”、“节次”等修炼要领。《悟真篇》强调,修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有严格的阶段划分。从筑基炼己,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再到炼神还虚,直至最后虚极静笃,回复先天,每一步都有其特定的修炼方法和注意事项。浅解将力求还原这些步骤的内在逻辑,帮助读者理解为何要如此修炼,修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对于书中提到的“药物”、“鼎炉”、“铅汞”、“烧炼”等词语,浅解会结合道家养生、医学以及宇宙论的传统,进行合理的推演和阐释,使其回归到调养身体、涵养心性、感悟宇宙大道的核心。 “浅解”二字,也意味着本次选刊并非提供一个穷尽式的、学术性的考证,而是以一种更为亲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引领初学者走进《悟真篇》的世界。它将解答诸如“何为内丹?”“为何要修炼内丹?”“内丹修炼的目的是什么?”“《悟真篇》与外丹有何区别?”等基本问题,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内丹学的初步认识,并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除《悟真篇》外,本次选刊还精选了另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道教文献。 第一种,是关于道教养生与长寿的经典论述。 这一部分的选录,旨在展现道教在调养身心、追求健康长寿方面的独特智慧。所收录的文献,可能源自一些道教养生名家的著作,或者是一些流传甚广的养生要诀。这些文献通常会从饮食、起居、导引、吐纳、药物运用等多个方面,阐述养生的具体方法。 例如,在饮食方面,可能会强调“食疗”的观念,提倡选择天然、平和的食物,避免过度辛辣、肥腻之品,并结合时令节气进行调整。在起居方面,会强调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伤神。在导引方面,可能会介绍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如八段锦、五禽戏等,通过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吐纳方面,则会重点讲解呼吸的方法,如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以及不同的呼吸技巧,如“胎息”,认为通过调整呼吸,能够影响体内的气机运行,达到“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百病不生”的养生效果。 此外,这些文献也可能涉及一些基础的药物养生观念,例如介绍一些常见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药材,如枸杞、黄精、灵芝等,并阐述其药性与服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些养生论述往往与道家的“道”的思想紧密相连,认为养生不仅仅是身体的保养,更是精神的修养,是顺应自然大道,减少人为干扰,从而获得身心和谐与长寿。浅解部分将梳理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解释其背后的养生理念,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探讨其可行性与适用性,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家养生之道。 第二种,是关于道教哲学思想的精要阐释。 道教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中华文明的哲学与宗教体系,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本次选刊中,可能选取了能够代表道教核心哲学的经典片段或著作,通过这些文本,展现道教对于宇宙生成、人生意义、社会伦理等问题的独特看法。 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道”的本体论、宇宙观。《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开篇,便是对“道”这一根本存在的哲学性探讨。“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其生成万物的过程,也体现了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治的运行规律。选取的文本可能会深入阐释“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核心概念,揭示其在理解自然规律、指导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身养性方面的深远意义。 同时,这部分也可能触及道教的“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选取的文本将解释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理解自然现象、人体生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调和体内阴阳,达到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此外,可能还会涉及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如何通过“静”、“定”等方法,达到精神的超越和对宇宙本体的体悟。这些哲学思想的阐释,将帮助读者理解道教并非仅仅是神秘的宗教仪式,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宇宙观与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世界和安顿心灵的路径。 第三种,是关于道教神仙谱系与感应的介绍。 道教拥有庞大而复杂的神仙谱系,从先天神祇到后天得道的真人、仙人,构成了其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选刊中所收录的文献,可能包含对一些重要神仙的介绍,以及道教关于神仙感应、祈祷等方面的论述。 这部分的选录,意在向读者展示道教信仰的另一面——对超凡力量的崇敬与追求。可能会介绍一些在道教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神仙,例如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载天青华大帝),以及一些著名的历史或传说中的仙人,如八仙、孙思邈等。对这些神仙的介绍,将不仅仅是罗列他们的名号,更可能包含他们各自的功德、职能、以及与人类的联系。 同时,这部分文献也可能探讨道教关于“感应”的理论。道教认为,天地之间,人神之间,是存在一种相互感应的机制的。通过虔诚的祈祷、祭祀,以及特定的修炼方法,人类可以与神仙建立联系,获得神灵的庇佑与指引。选取的文本可能会阐述这种感应的原理,以及在实际修行中如何通过“斋醮”、“符箓”等方式,与神灵沟通。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宗教信仰的范畴,但其背后也蕴含着道教对宇宙秩序、精神力量以及人类与超验世界关系的理解。 总而言之, 《道教典籍选刊:悟真篇浅解(外3种)》这部汇编,如同一扇精心开启的门,引领读者踏入博大精深的道教世界。从内丹修炼的深度探索,到养生智慧的实践指导,再到哲学思想的精要解读,以及信仰体系的概览,每一个部分都旨在为读者提供清晰、系统、且富有启发性的认识。通过对这些经典文本的梳理与阐释,本次选刊不仅为对道教感兴趣的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阶梯,也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参考,力求在“道”的广阔天地中,为求知者点亮几盏明灯,照亮探寻真理与生命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目录结构来看,这本书的逻辑层次感极强,内容推进是有章法的,不像某些汇编类书籍那样显得松散和随意。我猜测它在编排上一定遵循了某种内在的脉络,也许是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理论的递进,或者是在不同主题间建立了巧妙的关联。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建立知识框架,使学习过程不再是碎片化的信息收集,而是一个有机的成长过程。我非常期待后续深入阅读时,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如何引导我一步步深入探索相关领域的核心要义。这种严谨的编排本身,就代表了作者或编者对该领域深厚的理解和敬畏之心。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节奏非常引人入胜。我发现它在讲解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概念时,并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了一种近乎娓娓道来的方式,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这种叙述风格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喜欢这种渐入佳境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某些枯燥的教科书那样需要硬着头皮去啃,而是能让人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很多信息。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关注,是很多专业书籍所欠缺的,也正是我愿意推荐给身边朋友的原因之一。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选材角度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明显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组织,可以看出编者在选择哪些内容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这种“选刊”的模式,避免了让读者陷入浩如烟海的原始文献中无所适从的困境。我尤其欣赏它在呈现不同观点时的平衡性,既有对经典文本的忠实还原,也似乎隐约透露出一种现代视角下的梳理和提炼,这使得内容既厚重又不失鲜活。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人士,但又对某一领域怀有强烈求知欲的读者来说,这种经过提炼和导读的材料,无疑是最高效的学习路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给我一种非常扎实可靠的感觉。这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印一印就拿出来糊弄读者的作品。纸张的克重和质感都体现了较高的水准,墨迹清晰,装订牢固,给人一种可以长期保存和反复研读的信心。在如今这个信息快速迭代的时代,能够拥有一本如此“有分量”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放在案头,不经意间拿起翻阅,那种实体书独有的触感和气息,是电子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这绝对是一本值得被好好对待,并放在书架C位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古风韵味,尤其是封面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让人一拿到手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拉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尊重感,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有完全细读,但仅仅是翻阅这些精美的排版,就已经觉得物超所值了。我特别关注了目录,它展示了不同的篇章结构,感觉内容会非常系统和深入,对于想要系统了解相关主题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很好的指引。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实体品质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内容超级适合我啊,果然店家让我很满意啊,还有配送的大哥人超级好!

评分

书的纸张有点小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除了道德经外,这本书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了,很系统,看了一部分,觉得以前看的书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评分

说实话,对古人先辈们的书,我没有评价的资格。他们的是智慧,现在人的仅仅是小聪明。不在一个层次上。我只说一句话,关心自己健康长寿的人可以看看,难道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可做么?

评分

书很不错,,,,,,

评分

神仙家之重镇,内丹学入门之基。金丹大道学说芜杂、良莠不齐,间有毒草混迹其间,参同契、悟真篇为千古正宗,有兴趣者不可不先读

评分

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