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精選曆代碑帖:董其昌酒德頌頒風閣詩

西泠印社精選曆代碑帖:董其昌酒德頌頒風閣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泠印社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篆刻
  • 董其昌
  • 碑帖
  • 中國書法
  • 藝術
  • 文化
  • 曆史
  • 西泠印社
  • 詩詞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泠印社齣版社
ISBN:9787550802285
版次:1
商品編碼:1094042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翁、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人。官至禮部尚書,卒謐文敏。是晚明最傑齣、影響最大的書畫傢。他所著《畫禪室隨筆》對後世學人影響極大。
董其昌書法初以顔真卿入手,他自己曾說:“初師顔平《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晉、魏,遂仿《黃庭經》及鍾元常《宣示錶》《力命錶》《還示帖》《丙捨帖》。凡三年,自謂逼古,不復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由此可見董其昌的學書曆程,亦可見其自視甚高。同時,他還汲取李北海、徐浩、楊凝式、米芾等各傢之長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所以,他的書法綜閤瞭晉、唐、宋、元各傢的書風而自成一體。其書法點畫圓勁秀逸、平淡古樸;章法上疎朗勻稱,力追古法。
董其昌一生於書畫用功極勤,又享高壽,故傳世作品極多。本冊所選《酒德頌捲》《鄶風圖詩捲》為董氏代錶作。風格道勁秀逸,分布疎朗,用筆精妙,生動錶現瞭董氏衝和淡遠的藝術風格。
《酒德頌捲》絹本,縱二四點五厘米,橫二四五點七厘米,日本私人收藏。
《那風圖詩捲》紙本,縱四十點五厘米,橫二三四厘米,日本私人收藏。
董其昌書法的特徵,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其淡、秀的藝術風格,但是透過這些,我們應該注意到他高超的用筆技巧。董其昌用筆十分精到,筆法純熟。也正於此,他所追求的淡遠、真率的風格纔能錶現得淋灕盡緻。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瀚海遺珍:宋代文人書畫精品選集 導言: 本書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幅宋代文人藝術的壯麗畫捲。宋代,一個在中國曆史上被譽為“雅緻之至、文風鼎盛”的時代,其獨特的時代精神和審美取嚮,深刻地烙印在瞭書法、繪畫以及詩詞創作之中。不同於唐代的雄渾大氣或元代的逸筆超然,宋代的藝術追求的是一種內斂的、士大夫式的、充滿理性和哲思的“意境”與“趣味”。本書精選的並非僅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那個時代文人心靈深處的投射與錶達。 本書收錄的作品涵蓋瞭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前期的重要文人墨跡與畫作,側重於那些在藝術史中具有裏程碑意義,卻常被忽略於普及性讀物中的珍品。我們力求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深入剖析,展現宋代文人如何將儒、釋、道三傢思想融入創作,如何構建齣“可遊、可居、可賞”的審美空間。 --- 第一輯:北宋中期——理性之光與尚法求變 本輯聚焦於蘇軾、黃庭堅等“宋四傢”鼎盛時期的書法探索,以及以範寬、郭熙為代錶的山水畫的範式確立。 一、 書法捲:從晉韻到宋意 宋人學書,推崇“無法而法”,反對一味地模仿古人,強調在繼承基礎上的個性解放。 蘇軾:《寒食帖》與“欹側取妍”:本輯收錄瞭蘇軾不同時期書跡的拓本摹本,重點分析《寒食帖》中那種“失粘斷續,似不經意”的境界。我們不僅呈現其字形上的跌宕起伏,更結閤其被貶黃州的經曆,闡述其書法如何成為其“心法”的載體——在睏頓中保持曠達的文人精神。探討他如何將魏晉的古樸與唐人的法度熔鑄一爐,形成“尚意”書風的旗幟。 黃庭堅:《鬆風閣詩稿》的草書革命:黃庭堅的書法被譽為“險絕”。本輯選取瞭其行草長捲的局部,細緻解析其點畫的波磔與用筆的“意在筆先”。重點討論他如何通過拉長字形、增加筆畫間的牽絲與映帶,構建齣一種結構上的動態平衡與內在的張力。這不僅是技法的創新,更是對傳統筆法理解的深化。 二、 繪畫捲:巨碑式的山水與寫意雛形 北宋山水畫是“氣勢”與“理趣”的完美結閤。 範寬:《溪山行旅圖》的結構分析:本書展示瞭範寬作品的高分辨率局部圖,著重分析其標誌性的“雨點皴”和整體構圖的“勢”。範寬的山水往往呈現齣北方山體的雄偉、森嚴,如同佛塔般矗立於畫麵之中。我們探究這種構圖如何體現儒傢所推崇的“中正平和”與道傢所追求的“道法自然”的統一。 郭熙:《早春圖》中的時間感:郭熙對季節和時間轉換的捕捉,是宋畫的一大突破。本書通過對比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局部細節,闡釋郭熙如何利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描繪齣薄霧彌漫、萬物初醒的生機,體現瞭宋人對生命哲理的細膩感知。 --- 第二輯:南渡與轉型——在動蕩中堅守文人風骨 靖康之變後,南宋文人的藝術錶達開始轉嚮對內在精神世界的挖掘,筆墨趨於內斂,對“格”的追求愈發強烈。 一、 書法捲:精工與內省 南宋書法在整體上趨嚮於妍美含蓄,但依然有追求古拙的流派存在。 吳說與薑夔的書法對話:本輯收錄瞭吳說的端正楷書與薑夔在音樂理論和詩詞之外的少量書法作品。吳說的法度嚴謹,代錶瞭宮廷和士大夫階層對傳統楷書的繼承與完善。而薑夔的筆墨則體現齣一種清瘦、孤高的士人情懷,其用筆的瘦硬,似乎在暗示亂世中對自身操守的堅守。 二、 繪畫捲:院體精微與文人寫意初探 南宋院畫在技法上達到瞭頂峰,而文人畫開始在民間悄然興起。 李唐與馬遠的“邊角之趣”:重點剖析馬遠《山徑薄寒圖》中標誌性的“一角兩邊”構圖。這種構圖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並非技藝的偷懶,而是一種極高的藝術判斷——畫傢通過故意截斷、留齣大片空白(“計白當黑”),引導觀者將注意力集中於僅有的幾筆精雕細琢之上。這種“不著一筆,盡得風流”的手法,是對禪宗“空”的哲學思想在視覺上的完美轉化。 南宋花鳥畫的寫實與寫意分流:收錄瞭以趙佶一脈的院體花鳥的精細描摹,探討其對自然細節的科學觀察,體現瞭宋代學術精神的嚴謹性。同時,也引入瞭早期文人畫傢如蘇漢臣之子在創作中對筆墨情趣的初步嘗試,預示著元代文人畫風的全麵勃興。 --- 結語:宋人精神的永恒迴響 本書所呈現的宋代文人藝術,並非僅僅是曆史的陳跡,而是關於“如何安頓自我心靈”的永恒命題。無論是蘇軾的曠達、黃庭堅的奇崛,還是馬遠的疏朗、範寬的沉雄,都指嚮瞭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在復雜社會環境中,對“真、善、美”的追求與實踐。 閱讀本書,不僅是鑒賞一流的藝術作品,更是與韆年前的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體會他們如何在筆墨丹青間,構建起堅不可摧的文化與精神傢園。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臨摹體驗的人,對我來說,如果一本碑帖在實用性上打摺扣,那它的藝術價值再高也隻能束之高閣。這本選本在設計排版上,真正做到瞭“以學習者為中心”。每一頁的留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字帖的完整性,又為我們留齣瞭充足的練習空間,即便是對於我這種手邊常用大張尺箋的人來說,也感到十分舒適。更讓我欣賞的是,它在篇章結構的過渡上非常流暢,沒有那種生硬的跳轉感。從激昂到平和,從嚴謹到奔放,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綫索牽引著我們跟隨董老的筆意走下去。這種精心編排後的“節奏感”,極大地幫助我在練習過程中保持專注,不會因為版麵布局的混亂而分散注意力,這體現瞭西泠印社在古籍整理上的專業水準和深厚功力。

評分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選擇這樣一套經過權威機構精選和齣版的碑帖,無疑是對自己學習路徑的一種負責。董其昌作為一代書畫大傢,他的影響深遠,而這本選集,正是將他藝術成就中那些最精華、最能代錶其書學思想的部分提煉齣來,呈現給世人。我尤其欣賞它對於董氏“以書入畫”思想的間接闡釋,透過這些精選的墨跡,你能清晰地看到那種文人修養如何滲透到每一個筆畫之中。對於希望深入研究晚明書風,或者想從董其昌的用筆中汲取營養的書法愛好者來說,這本選集絕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它不僅是技法的呈現,更是對一種高級審美趣味的係統梳理和展示,讓人在學習之餘,對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也入手過不少名傢的碑帖,但很多時候,選本的收錄標準總是讓人費解,要麼過於偏重某一個時期,要麼選取的範本在藝術性上有所欠缺。然而,這本《西泠印社精選》在選材上的獨到眼光,絕對是它最大的亮點之一。它似乎不僅僅是簡單地匯集瞭董其昌成熟期的作品,更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鮮為人知的精品,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立體、更全麵的“董香光”的用筆軌跡圖。尤其是那些詩稿部分,那種信手拈來的灑脫和內蘊的學養,對比起他工整的書法作品,展現瞭藝術傢更為真實和鬆弛的狀態。閱讀這些經過精心編排的詩稿和碑帖時,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臨摹者,而更像是一個走進瞭董其昌書房的訪客,親眼見證瞭他在不同心境下如何揮毫潑墨,那種對學習者心靈上的觸動,是任何乾巴巴的理論介紹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

哇,拿到這本《西泠印社精選曆代碑帖:董其昌酒德頌頒風閣詩》的時候,我真的被它的裝幀設計給驚艷到瞭。首先是那種低調卻又不失典雅的封麵材質,摸上去有種溫潤如玉的觸感,讓人愛不釋手。作為一名常年與碑帖打交道的學習者來說,我知道一本好的碑帖選本,它的紙張選擇和裝訂工藝是多麼重要。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清晰、銳利的墨跡影印。董其昌的筆法,那種渾厚中寓秀逸的韻味,通過這本影印本得以很好的再現,每一個轉摺、提按,仿佛都能感受到前輩大傢運筆時的氣息流動。我特彆留意瞭那些細節處理,比如“酒德頌”中那股魏晉風骨的恣肆與“頒風閣詩”裏文人氣息的內斂,在不同篇章的呈現上,紙張的紋理和油墨的濃淡處理都恰到好處地服務瞭原帖的風格。這不僅僅是一本臨摹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視覺藝術展覽,讓人在研習書法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齣版美學,非常值得收藏。

評分

我嚮來對書法作品的“神韻”捕捉極為苛刻,很多時候,影印本的失真會讓原作的靈氣大打摺扣。然而,這本《西泠印社精選》在墨韻的還原上,做到瞭令人驚喜的程度。董其昌的書法,其妙處在於“淡而不弱,潤而不肥”,這需要極高的印刷技術來支撐。我對比瞭手邊其他一些同類齣版物,發現這本選本對於墨色的層次感把握得尤為精準,那些細微的枯筆飛白,那些洇開的潤墨邊緣,都得到瞭清晰的呈現。這種“臨近原作”的質感,極大地提升瞭臨摹時的代入感。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看”的模闆,更是在引導我們去體會筆端那股“氣”的聚散,讓練習不再是機械地描摹輪廓,而是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

物美價廉,超值享受。

評分

湊單買的,一般。

評分

董其昌的字,很早就想看

評分

書收到,閱後再追評,正版。

評分

書收到,閱後再追評,正版。

評分

.

評分

比想像的要好,物美價廉,贊一個

評分

董其昌的字,很早就想看

評分

內容稀見,印刷一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