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Ocp Oracle Database 11g All-In-One Exa...

Oca/Ocp Oracle Database 11g All-In-One Ex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John Watson & Roopesh ... 著
图书标签:
  • Oracle
  • Database
  • 11g
  • OCA
  • OCP
  • 认证
  • SQL
  • PLSQL
  • 数据库
  • 教程
  • 考试
  • 开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澜瑞外文Lanree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McGraw Hill Education
ISBN:9780071629188
商品编码:109819856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Oca Ocp Oracle Databas...
出版时间:2009-09-01
页数:1028
正文语种:英语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Oca/Ocp Oracle Database 11g All-In-One Exam Guide: Exams 1z0-051, 1z0-052, 1z0-053 [With CDROM]
作者: John Watson;Roopesh Ramklass;Bob Bryla;
ISBN13: 9780071629188
类型: 平装(混合介质产品)
语种: 英语(English)
出版日期: 2009-09-01
出版社: McGraw-Hill Education
页数: 1028
重量(克): 1995
尺寸: 23.622 x 19.812 x 6.096 cm

商品简介

A Fully Integrated Study System for OCA Exams 1Z0-051 and 1Z0-052, and OCP Exam 1Z0-053

Prepare for the Oracle Certified Associate Administration I and SQL Fundamentals I exams and the Oracl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II exam with help from this exclusive Oracle Press guide. In each chapter, you'll find challenging exercises, practice questions, and a two-minute drill to highlight what you've learned. This authoritative guide will help you pass the test and serve as your essential on-the-job reference. Get complete coverage of all objectives for exams 1Z0-051, 1Z0-052, and 1Z0-053, including:

  • Instance management
  • Networking and storage
  • Security
  • SQL
  • Oracle Recovery Manager and Oracle Flashback
  • Oracle 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
  • Resource manager
  • Oracle Scheduler
  • 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
  • Performance tuning
  • And more

On the CD-ROM:

  • Three full practice exams
  • Detailed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 Score repor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ol
  • Complete electronic book
  • Three bonus exams available with free online registration


数据库架构与性能优化: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企业级数据平台 本书聚焦于企业级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挑战——架构设计、性能调优与高可用性保障,旨在为资深数据库管理员、架构师以及系统工程师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战驱动的解决方案。 在当今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库已不再仅仅是数据的存储仓库,更是驱动业务决策、支撑关键应用运行的“数字中枢”。面对海量数据、高并发访问以及对业务连续性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弹性扩展、又具备卓越性能、同时还能在灾难面前屹立不倒的数据库系统,成为每一个技术团队必须攻克的难题。本书避开了基础的SQL语法或初级管理操作,直接切入企业级数据库环境中最复杂、最具价值的领域。 --- 第一部分:深度剖析企业级数据库架构设计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超越标准部署模型,深入探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库架构选型、设计原则与实施细节。 1.1 高级存储引擎结构与I/O子系统优化 深入剖析现代数据库(如PostgreSQL、MySQL InnoDB、或特定商业数据库的内部结构)的物理存储层。探讨数据页(Page)的组织方式、行锁与事务隔离级别在存储层的影响。重点解析延迟写入(Write-Ahead Logging, WAL)机制的内部工作流程、如何有效管理重做日志(Redo Log)的归档与切换,以及这些机制如何直接影响写入性能和恢复速度。此外,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存储介质(NVMe SSD、SATA SSD、传统HDD)在数据库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模型,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读写比例(Read/Write Ratio)和随机/顺序访问模式,构建最优的存储堆栈。 1.2 分布式与分区策略的艺术 当单机性能达到瓶颈时,数据分布式是必然选择。本书将全面对比垂直分区(功能/子系统分离)与水平分区(分片/Sharding)的优劣。在水平分区层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一致性哈希(Consistent Hashing)、范围分片与列表分片的适用场景,并重点分析热点数据(Hot Spot)的识别与分散策略。针对分布式事务管理,我们将讲解两阶段提交(2PC)的性能开销,并引入更现代的、基于异步复制或Saga模式的最终一致性解决方案,如何在保证业务可接受范围的前提下,提升跨节点操作的吞吐量。 1.3 内存管理与缓冲池的精细控制 数据库性能的核心在于尽可能减少物理I/O,这极度依赖于内存的有效利用。本章将详述数据库内部缓冲池(Buffer Pool)的命中率计算、页面替换算法(如改进的LRU算法)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服务器硬件配置、内存总量以及工作负载特性,动态调整缓冲池大小、预读机制参数,以及脏页(Dirty Page)写入的阈值控制,实现内存资源的“榨干式”高效利用。 --- 第二部分:性能基准测试与系统级调优 性能优化不是凭感觉,而是基于数据驱动的科学过程。本部分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性能诊断流程与高级优化技术。 2.1 复杂查询的执行计划解析与重写 超越`EXPLAIN PLAN`的基础解读,本章专注于复杂嵌套查询、集合操作(UNION/INTERSECT)以及窗口函数在执行计划中的开销分析。我们将教授如何识别并解决“代价估算偏差”问题,探讨优化器统计信息(Statistics)的收集策略(全量、采样、增量更新)对查询性能的决定性影响。对于难以优化的SQL,我们将详细演示如何运用提示(Hints)或物化视图(Materialized View)来强制执行最优的执行路径。 2.2 并发控制与锁竞争分析 高并发环境下的性能瓶颈往往源于锁等待。本节深入探讨不同隔离级别(如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下的锁粒度(行级、页级、表级)与锁类型(共享锁、排他锁、意向锁)。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锁等待图(Lock Wait Graph)或阻塞链,精确锁定导致系统吞吐量下降的“拦路虎”事务,并提供针对性的事务设计改进建议,以降低锁的持有时间和范围。 2.3 操作系统与内核参数的协同优化 数据库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其运行环境。本章将详细讲解Linux内核参数(如`sysctl.conf`中的网络栈优化、文件句柄限制)对数据库I/O和网络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I/O调度器(如CFQ, Noop, Deadline)的选择、NUMA(非一致性内存访问)架构下的内存绑定(Memory Affinity)配置,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配置,确保数据库进程获得最快的资源访问速度。 --- 第三部分:构建零停机的高可用与灾难恢复体系 业务连续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石。本部分专注于构建健壮、可快速切换的数据库高可用(HA)和灾难恢复(DR)解决方案。 3.1 复制技术的高级应用与同步延迟管理 全面对比不同复制拓扑(主从、多主、环形复制)的优缺点。重点讲解异步复制、半同步复制与全同步复制之间的性能与可靠性权衡。对于异步复制,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和方法,用于实时监测复制延迟(Replication Lag),并建立基于业务影响阈值的自动告警机制。同时,分析了跨数据中心复制中网络延迟对事务提交速度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地理位置感知的读写分离策略。 3.2 故障切换(Failover)的自动化与一致性保证 自动化故障切换是HA系统的核心价值。本章深入分析集群软件(如Pacemaker, Keepalived 或特定数据库自带的集群服务)的工作原理,包括仲裁机制(Quorum)、脑裂(Split-Brain)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探讨“故障切换一致性保证”:如何在系统切换的瞬间,确保所有已提交的事务被新主库接收和持久化,避免数据丢失或重复提交。 3.3 灾难恢复的验证与回归测试 备份只是恢复的前提,定期的恢复演练才是真正的保障。本书强调“恢复演练是唯一衡量DR方案有效性的标准”。我们将设计一套系统的“恢复验证流程”,包括基于时间点的恢复(Point-In-Time Recovery, PITR)的实操步骤,以及如何利用测试环境模拟真实业务负载,验证恢复后的数据库性能是否达到SLA要求。 --- 总结与实践路线图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系统性思维”。性能调优与高可用设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理解底层架构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战脚本,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指导技术人员从“解决表面问题”升级到“设计弹性系统”,确保数据平台在任何业务压力下都能稳定、高效地运行。本书适合具备至少两年数据库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深入研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那就是“赋能”。 在我职业生涯的瓶颈期,我感觉自己对Oracle 11g的理解还停留在应用层面的操作,缺乏对底层架构的掌控力。 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 它不仅覆盖了我们日常运维所需的所有核心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系统性地梳理了Oracle内部事务处理机制(如锁的获取与释放、回滚段的管理)的工作原理。 读完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高负载时期,系统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死锁,以及如何通过AWR(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报告来精准定位瓶颈。 这种由表及里的认知飞跃,是无法用简单的“学会了某项技能”来衡量的。 它提升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故障预防能力。 很多其他资料只是告诉你“去查看V$视图”,而这本书则告诉你“应该查看哪几个特定的V$视图,以及如何交叉对比它们来诊断特定类型的性能下降”。 这份深度和广度,使得它在我的技术书架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位置,是名副其实的“All-In-One”的重量级典范。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排版和逻辑编排给予极高的评价。 在厚达上千页的篇幅中,要保持内容的清晰度和易检索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管理,层层递进,没有冗余的内容堆砌。 特别是索引部分,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索引类型,而是构建了一个决策树:根据你的查询模式(OLTP还是OLAP)、数据分布特性(倾斜度)、以及维护成本,来推荐最合适的索引结构。 这让我彻底改变了过去“能建索引就建”的粗放式管理思维。 此外,书中对视图(Views)、物化视图(Materialized Views)以及分区(Partitioning)的讲解,堪称艺术品。 它清晰地阐述了这些高级特性在数据仓库和报表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并配有详细的SQL示例,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你的测试环境中进行验证。 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可以信赖的“知识产权”。

评分

说实话,我手里攒了不少关于Oracle 11g的资料,各种PDF、在线课程,但大多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功能的碎片化知识,真正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凤毛麟角。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就像是一个精心规划的迷宫,它引导你按部就班地探索Oracle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却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全局观。 我尤其欣赏它在数据库安全性和备份恢复策略上的论述深度。 在当前数据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仅仅会写CRUD操作是远远不够的。 书中详细讲解了数据加密(如Transparent Data Encryption)的实现机制,以及不同恢复模型的选择和演练。 当我们团队遭遇一次意外的硬件故障时,正是依赖于书中描述的RMAN(Recovery Manager)高级脚本编写方法,我们才得以在承诺的时间内将服务完全恢复,避免了重大的业务损失。 这种临危受命时的扎实基础,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得来的,而是源于对系统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 此外,书中对性能调优的探讨,也并非停留在表面参数调整上,而是深入到了操作系统层面的I/O瓶颈分析,这使得我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数据库本身,而是扩展到了整个IT基础设施的性能诊断。 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操作员”蜕变成了能够进行系统级思考的“架构师预备役”。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数据库管理领域的一股清流,我从一个对Oracle 11g知之甚少的新手,到如今能自信地处理日常的数据库维护和优化任务,它的功劳不可磨灭。 我记得刚接触Oracle时,那些密密麻麻的官方文档看得我头昏脑胀,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 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模块。 特别是对于SQL和PL/SQL的部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语法层面,而是深入讲解了背后的执行原理和优化技巧。 比如,关于索引选择性和执行计划的分析,书中给出的案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让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手动调整一个查询语句能带来天壤之别的影响。 我过去总是盲目地相信优化器,但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审视”优化器的决定,甚至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体验是极其宝贵的。 而且,书中对于安装和配置过程的描述,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环境,也处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截图和注意事项,大大减少了我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卡壳”时间。 这本书真正做到了“All-In-One”的承诺,涵盖了从入门到深入的方方面面,让我感觉手中的这本工具书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预期的技术书籍范畴,它带有一种强烈的“实战导向”的血性。 我最不满意以往很多技术书籍的一点就是,它们总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讨论问题,缺乏对真实生产环境中“脏数据”、“奇怪的锁等待”以及“遗留系统兼容性”的考量。 这本11g的指南则不然,它似乎预料到了你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所有“陷阱”。 例如,在处理高并发事务时,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用大量的图表对比了不同隔离级别下的数据一致性和性能开销,并给出了企业级应用场景下的最佳实践建议。 这种“过来人”的经验总结,比任何官方文档的条文都来得实在。 我记得有一次在进行数据库升级预演时,遇到了一个很久以前设置的旧参数导致的不兼容问题,翻阅此书时,我在关于“废弃特性和兼容性”的章节中找到了解决方案的线索。 它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怎么做”,更在于告诉你“为什么应该这么做”以及“如果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这种前瞻性和预警能力,是衡量一本优秀参考书的黄金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