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弗里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著,董敏,胡晓凯 译
图书标签:
  • 美国边疆论
  •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 美国历史
  • 历史学
  • 文化史
  • 双语读物
  • 企鹅口袋书
  • 经典著作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
ISBN:978750013326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937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30
外文名称: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在边疆,到处都是欧洲因素。殖民者们来到这里,扔掉欧洲文明的外衣,逐渐变得跟当地的印第安人没有区别。边疆地区的环境对殖民者的影响十分巨大。在那里,一切都以高效、快速的方式实现了“美国化”。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是美国历史研究中“边疆学派”的开山之作。美国边疆的不断西延,铸就了美国个人主义、不断开拓和勇于创新的国民特质。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美国历史上边疆的重要性(1893)
二 西部问题(1896)
三 密西西比河谷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1909—1910)
四 美国历史中的社会力量(1910)

精彩书摘

在这一时期,由于西部河流上轮船航行的日益兴盛,伊利运河的开凿,棉花种植业向西扩展,联邦中加入了边疆新开拓的五个州。格伦德在1836年写道,“美国人普遍倾向于移民到西部荒野,扩张对大自然的统治,这似乎是他们内在固有的扩张力量导致的结果。这种力量不断发动社会各个阶层,将人口的一大部分都送到美国的边疆,为其发展拓展空间。没有源源而来的移民,一个新的州和领地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移民大潮注定会继续,直到出现一个天然的障碍,最终阻止它的发展。”
在19世纪中期,印第安准州的东部边界、内布拉斯加和堪萨斯所代表的界线,构成了印第安人的边疆。明尼苏达和威斯康星虽然也具备边疆的条件,但这个时期典型的边疆在加利福尼亚(那里金矿的发现引发了一股淘金热)、俄勒冈和犹他的殖民地。正如之前边疆越过了阿勒格尼山脉,现在它越过了大草原和落基山脉:同样地,正如到达阿勒格尼山脉以东的边疆移民引起了交通和国内改革的重要问题,现在落基山脉以西的移民需要通信手段与东部联系,如此便必须开发大草原,发展另外一种边疆生活方式。在政府赠与地上修建的铁路,将越来越多的移民送到了远西地区。在明尼苏达、达科他和印第安准州,美国陆军进行了一系列讨伐印第安人的战争。
到1880年,殖民地开拓已经推进到密歇根州北部、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遍及达科他河沿岸和黑山区,并往堪萨斯河和内布拉斯加河上游推进。科罗拉多州采矿业的发展将游离的边疆开拓者吸引到这个地区,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也在接收移民。在采矿者的帐篷里和大草原的牧场上,都能看到移民的身影。负责1890年人口普查的局长称(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西部的定居点在这个地区非常分散,因此已经不能再说存在一条划分边疆的界线了。
在这些不断开拓出来的边疆上,我们发现了一些天然的边界线,它们是边疆与非边疆的分界线,并影响了边疆的特征,它们就是:“瀑布线”,阿勒格尼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向大致从北到南的密苏里河,大约处在西经99度的干旱地带,落基山脉。17世纪标记边疆界线的是“瀑布线”,18世纪是阿勒格尼山脉,19世纪头25年是密西西比河,19世纪中期是密苏里河(向加利福尼亚的移民运动除外),现在的分界线则是落基山脉一带和干旱地带。每块边疆都是通过一系列与印第安人的战争赢得的。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内容的图书简介,字数在1500字左右,力求详实自然: --- 《历史的回响:19世纪欧洲社会变迁与文化思潮》 一部深入剖析工业革命浪潮下欧洲大陆风云变幻的宏大叙事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19世纪无疑是一个剧烈震荡、充满矛盾与活力的时代。蒸汽机的轰鸣撕裂了旧有的田园牧歌,民族主义的火焰点燃了统一与分裂的渴望,而启蒙运动遗留下来的理性之光,也开始与浪漫主义的激情、社会主义的理想、以及日益增长的科学实证精神激烈碰撞。本书《历史的回响:19世纪欧洲社会变迁与文化思潮》,正是聚焦于这一波澜壮阔的百年光景,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晰、多维且富有洞察力的19世纪欧洲全景图。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关键事件或重大条约,而是着重于探究驱动这些变化的深层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与思想脉络。我们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在技术革新、阶级对立与帝国扩张的巨大压力下,欧洲社会是如何重塑其身份认同、政治版图和文化表达的? 第一部分:铁与血铸就的经济奇观与社会裂痕 本部分着力描绘了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肌体的根本性改造。从曼彻斯特的烟囱林立到法兰西的乡村凋敝,我们细致考察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如何催生出全新的经济范式——资本主义的成熟与扩张。 我们首先深入研究了技术飞跃与基础设施的革命。蒸汽动力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工厂的布局,更通过铁路和电报彻底重塑了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这种物质基础的变革,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人员的流动性,为后续的政治动员和思想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接着,焦点转向阶级结构的剧变。传统贵族的衰落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构成了新的权力格局。然而,更具颠覆性的是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本书详细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工人阶级在恶劣的工厂环境中形成的共同命运感和身份认同。通过对早期工会运动、工人住宅区状况的文献考察,我们力求还原彼时社会底层生活最真实的切面,探讨贫富差距的扩大如何成为未来革命的潜在火种。 第二部分: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意识形态的角力 19世纪是“民族”概念从精英沙龙走向大众口号的时代。本部分聚焦于政治层面的重塑,特别是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这两大里程碑事件。我们不仅梳理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和加富尔的政治手腕,更重要的是,探讨了“民族主义”本身是如何被建构、被利用,并成为动员民众的强大意识形态工具。它既是解放的旗帜,也孕育了未来冲突的种子。 与此同时,政治光谱上出现了深刻的分野。自由主义在议会斗争中争取权利的努力、保守主义对既有秩序的捍卫,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性批判,构成了19世纪欧洲政治思想的“三足鼎立”。我们精选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自由理论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论述进行对比,揭示了他们对“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平”的不同侧重与调和的困境。 第三部分:浪漫与理性的交织——文化与艺术的转型 思想的战场不仅在议会和工厂,更在诗歌、音乐和文学作品之中。本部分探究了欧洲文化领域如何对快速的社会变迁做出回应。 浪漫主义的遗产与反思:尽管浪漫主义的高峰期可能略早于本世纪,但其对情感、自然和个体精神深度的强调,持续影响着人们对工业化“去人性化”倾向的抵抗。我们分析了德彪西的音乐倾向如何微妙地回应了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焦虑感。 现实主义的崛起:面对城市生活的复杂性与阶级冲突的尖锐,文学转向了对日常的细致描摹。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的作品,以其百科全书式的笔触,记录了社会运作的机制和人物命运的挣扎。本书侧重于分析这些文学巨匠如何通过叙事技巧,揭示出社会结构对个体选择的深刻制约。 科学的冲击与哲学的阵痛:达尔文的进化论无疑是19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思想事件之一。本书专门辟出章节,讨论了科学实证主义的胜利如何冲击了宗教权威和传统形而上学。尼采对“上帝之死”的宣告,正是对这种深刻文化危机的哲学回应,标志着西方传统价值观体系的剧烈松动。 结语:通往20世纪的桥梁 《历史的回响》最终将目光投向世纪之交。19世纪的成就——巨大的物质财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它的内在矛盾——帝国主义的扩张冲动、阶级矛盾的激化、以及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自信——共同汇聚成了通往20世纪初的“美好年代”的桥梁。理解19世纪的复杂性,是理解随后两次世界大战和当代全球格局的基石。 本书旨在为历史爱好者、社会学学生以及所有对现代欧洲文明起源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兼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的导览,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年代,而是我们当下处境的清晰回响。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阅读那些能够提供全新视角来审视经典历史论断的作品,而这本《美国边疆论》恰好符合我的胃口。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国家的复杂性,必须深入其构建性的神话,而“边疆”无疑是美国神话中最核心的基石之一。我希望作者(或者说特纳本人的论述)能够超越那种浪漫化的叙事,给我呈现一个更具批判性的分析,比如边疆的关闭对美国社会结构、政治实践乃至种族关系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尤其关注它如何探讨“边疆精神”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下的消亡或转型,这对于理解当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张力至关重要。口袋书的设计让它非常便携,这意味着我可以随时随地在通勤途中或者咖啡馆里,进行这种深度的思想碰撞,而不是被厚重的学术专著束缚住。这种轻量化的呈现方式,反而更有助于知识的流动和吸收。

评分

作为一名对思想史有涉猎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其“伟大的思想”这个副标题所吸引。我总觉得,真正伟大的思想,是能够跨越时空,持续提出新的问题和解释框架的。特纳的边疆论就是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它不仅定义了一个时代对美国历史的研究范式,也塑造了我们今天谈论美国“例外论”时的底层逻辑。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体会到原文那种构建理论的强大逻辑链条——从地理环境到社会形态,再到国家性格的递进关系。而且,英汉对照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我理解一些特定历史术语的门槛,这对于提高阅读效率,确保对原意的准确把握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能发现那些在二手资料中被简化或忽略掉的微妙论述细节,体验原汁原味的学术冲击力。

评分

这本《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美国历史和文化有深厚兴趣的人量身定做的。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装帧设计,企鹅口袋书系列的风格一向简约而不失格调,拿在手里很有分量,翻阅起来手感极佳。我个人一直对“边疆”这个概念在塑造美国民族性格中的作用着迷不已,这本书的标题就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好奇点。我期待着它能深入剖析西进运动如何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扩张,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洗礼,是如何锻造出美国人那种特有的独立、创新和机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尤其是它采用的英汉双语版本,对我这种既想精读原文,又希望快速理解核心概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利。我特别想看看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的原文那种严谨又不失激情的论述,是如何在历史学界引发持久的争论。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美国梦的起源和演变。

评分

对于我这样习惯于多语言阅读的读者来说,一个高质量的双语版本是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美国边疆论》这样的经典著作,其语言风格本身就承载着时代印记和作者的个人烙印。我非常好奇,特纳在描述那片广袤而充满挑战的边疆时,是如何运用那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特有的修辞和节奏。对照英文原版阅读,不仅能让我捕捉到翻译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失真,更能直接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足够的注释或背景信息,帮助我理解当时美国学界对“边疆”概念的集体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论述,更像是一张快照,定格了美国在世纪之交,正处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关键时刻的集体心声,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经典原著的敬畏和收藏欲。企鹅口袋书系列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它们往往精选那些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过决定性影响的文本。特纳的《美国边疆论》无疑属于此类。我计划把它放在书架上,作为我思想工具箱中的一件“重器”。虽然我可能不会像研究历史的学者那样反复推敲每一个脚注,但我深信,仅仅是拥有并时常翻阅这样一本被誉为“美国史学之父”级论著的权威译本,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我期待的是那种与一位伟大思想家进行跨越世纪的对话,感受他构建宏大叙事时的磅礴气势,而不是去追究某些细节是否已被后世的考古发现所修正。这种对“思想源头”的致敬,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乐趣所在。

评分

很有名的书,英汉对照,只是可惜不完整!美国边疆论~

评分

一直在收集这套书,内容经典,印刷清晰,双语对照。有塑封很好。可惜有的总没货。

评分

特纳的边疆论对于了解美国的发展很有帮助。

评分

很经典的一本小书,英汉对译,不错

评分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美国边疆论(第3辑)(英汉双语)

评分

这个系列都不错 还没看

评分

很有名的书,英汉对照,只是可惜不完整!美国边疆论~

评分

写法朴实,脉络清楚,观点有商榷之处,已经用上了,学习中。

评分

物流迅速东西物美价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