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45.00元
作者:蒋勋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5673800
字数:156000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随机赠送蒋勋金刚经书法书签2枚 蒋勋老师全新散文,台湾诚品、金石堂在榜畅销长达一年,继《孤独六讲》之后再讲人生,以金刚经和佛学智慧解读生命、自然、文学、艺术。不管是走到京都、清迈、巴黎、花莲,还是读到苏东坡的诗句,赏到邹复雷的梅花、杨维祯的书法,都让作者怀历史之思,慨生命之叹,感受自然之美,思考生命的无由因果与甚深缘份。 书中收录蒋勋老师书法、摄影、画作,超值赠送蒋勋念诵《金刚经》CD。《金刚经》是蒋勋老师为朋友祈福而读诵,也为父母手抄,深具祝福意味。
内容提要
京都永观堂、清迈无梦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蒋勋带着《金刚经》,读经、抄经,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学艺术里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与一切有情众生,领会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
目录
卷一 回头
回头
灭烛,怜光满
星垂平野阔
画眉深浅——一首诗的两种读法
天涯何处——东坡词的生命意境
多情应笑我
卷二 肉眼
肉眼
春消息
美学的失智
痴绝——非美学的出走
贪看白鹭横秋浦
爆破西湖
莫奈的眼睛
幸福,雷诺阿
肉身故事与神话世界
卷三 无梦
无梦
微笑——吴哥之美
流浪者之歌
池上之优
城市的记忆
写给春分
编后记 带着《金刚经》的旅行 许悔之
作者介绍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著有《美的沉思》《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吴哥之美》《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书。
文摘
序言
我常常觉得,好的书籍就像一面镜子,它映照出的不应只是作者的影子,更重要的是能清晰地折射出读者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但它的镜面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它不直接反射你的焦虑或痛苦,而是用一种极其柔和的光线,把那些潜藏在你内心深处,那些你甚至不愿承认的矛盾和遗憾,温和地投射出来。它没有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正是它最宝贵的地方。它没有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提供了一种视角,让你自己去重新审视“我想要什么”和“我拥有什么”之间的真实关系。读完之后,我没有那种“人生顿悟”的戏剧性,反而获得了一种更坚实、更贴近生活的平静。这是一种缓慢累积的力量,它让人在面对生活的反复无常时,内心能多一分从容和接纳,仿佛为心灵穿上了一件更有韧性的外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冲击,在于它打破了我对“拥有”和“放下”之间僵硬的界限认知。我们总以为,‘舍’和‘得’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但作者却构建了一个流动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他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得”往往建立在一种更深层次的“舍”的基础之上,而那些我们拼命想要抓住不放的“不得”,恰恰阻碍了更高维度的“获得”。这种领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系列关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的细腻描摹,慢慢渗透到心底的。我特别喜欢书中探讨“时间”的部分,它不是用物理学概念来解释,而是用我们日常感知到的衰老、记忆的模糊与清晰来切入,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被我们“留住”的?是物质的堆砌,还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这种对时间哲学的温柔探问,让人在读完之后,走路的步伐都会变得更轻盈一些,不再那么急于去追逐下一个目标。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初稿之后,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强大的“去芜存菁”的能力。他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魔力,能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却从未深思过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辨,轻巧地剖析开来,然后用一种极其日常、近乎耳语的方式重新组织。这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更像是与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在深夜的茶室里对饮,他不会强行灌输什么“真理”,而是通过分享他自己的观察、他遇到的场景,潜移默化地引导你去看清自己内心的那些小小的执念和纠结。这种叙事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让你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望着窗外发呆许久,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读到的那些句子,试图在自己的过往经历中寻找对应的印证。这种阅读体验是罕见的,它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一种心境的松动和更新。
评分在语言风格上,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极其克制却又饱含情感的笔触。作者的遣词造句,总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情感张力。他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壮阔的场面,相反,他更倾向于捕捉那些最微小、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清晨洒在桌面的一缕光线,或者老物件上留下的岁月痕迹。通过对这些微小事物的细致描摹,他成功地将一种宏大的生命哲学,浓缩进了日常的肌理之中。这种“见微知著”的叙事技巧,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它要求读者必须保持专注,稍有分神,可能就会错过隐藏在平实语句之下的那份深意。读起来,仿佛是走在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每一步都需要用心去感受脚下的变化,但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却是意想不到的开阔与澄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感,初拿到手的时候就给我一种非常宁静和踏实的感觉。那种纸张的触感,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粗粝感,仿佛在提醒你,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会是一场沉下心来的修行,而非浮躁的消遣。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比如字体排版的疏密有致,留白处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摩挲。从外在的呈现来看,它就成功地建立了一种与内在主题相呼应的氛围——一种不急不躁、回归本真的美学追求。我猜想,作者在选择这些材质和设计风格时,一定投入了大量的思考,力求让读者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已经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对生活本质的尊重和温柔对待。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让我对接下来的文字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小庇护所,能让人在喧嚣世界中寻得片刻的安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