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作品 套装共6册:摩西五经+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玻璃岛+信与忘+以赛亚之歌+圣诗撷英 三联

冯象作品 套装共6册:摩西五经+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玻璃岛+信与忘+以赛亚之歌+圣诗撷英 三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象 著
图书标签:
  • 冯象
  • 文学
  • 小说
  • 诗歌
  • 宗教
  • 圣经
  • 以色列
  • 三联
  • 现代文学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3252
商品编码:12118495583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店铺: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1449
定价:36.00
包装:平装
开本:32

具体描述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1449
  • 定价:36.00
  • 包装:平装
  • 开本:32
  • 出版时间:2012-1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16
  • 字数:18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第2版)》接续《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也分上下编。上编研究《圣经》与文学翻译,包括西方解经学传统、中文旧译的舛误类型或“病理机制”,并以下编《出埃及记》为例详细说明。《圣经》之外,还讨论一组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文学经典,如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西塞罗《论老年》、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但丁《神曲》和乔叟《鸟儿议会》。这些伟大作品昭示的古典伦理同自由人格的理想,跟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突出病症——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深度腐败、行业道德的全面崩溃——恰成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由此入手提问分析,或可为改革与反思拓开一条新路。
  全书插图五十四幅、卷末列有简明的“圣经年表”和“参考书目”,都是专为配合读者鉴赏思考书中论及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和经文哲理等问题而精心选编的。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啥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
  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三联书店,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 & Maxwell, 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07)、《玻璃岛》(三联书店,2003)、《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11)、《创世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三联书店修订版,2012)、《摩西五经》(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6)、《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三联书店,2007)、《智慧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8)、《新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10)、《信与忘》(三联书店,2012)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
目录献辞
例言

上编
上帝说:光!就有了光
她身旁的丈夫
宽待“泰斗”
传教士“七月流火”
圣经里有没有密码
见不到起舞的苏格拉底
通天塔的教训
我凭名字认定了你
疯癫是宙斯的长女
海枣与凤凰
哪怕摩西再世
“罪恶”是女人还是男人
监护人谁来监护
她只爱歌手一族
天国的讽喻
新郎流血了,行过割礼了
谁写了摩西五经
猫头鹰的大眼
古狗、石阄和腰布
病语病句七例
禁忌的分寸
*一个情人节
我乃我是者
地狱里一对鸽子
神的灵与言啊,谁*能诱骗世人——答彭伦

下编
《出埃及记》译注

圣经年表
参考书目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3252
  • 定价:36.00
  • 包装:平装
  • 开本:32
  • 出版时间:2013-04-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58
  • 字数:25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第2版)》讲的九个故事,基本涵盖了亚瑟王传奇的主要人物和神话母题:亚瑟王与“地母”桂尼薇,湖夫人宁薇与“视者”墨林,“骑士之冠”郎士洛与两位伊莲,加文爵士与绿骑士,哀生与金发玉色儿,圣杯与渔王,以及圆桌骑士为维护荣誉而分裂、决死的悲剧。就其运用阐发的西方文学典籍、凯尔特/希腊神话、历史和宗教文献而言,也可视为亚瑟王传奇在中国的一次系统介绍。但是我无意写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故事的主旨,说的其实是我们这个日益全球化、麦当劳化或(如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言)“黑手党化”的“新新人类”社会,天天面临的虚荣与幻想、污染和腐败:从互联网巫术基因改造,到爱情药酒异端。目录前言
圣杯
墨林与宁薇
网址:伊莲
药酒
绿骑士
摩帝纳拱
零隐私世界
尾声:亚瑟之死及其他
法兰西的玛丽
小书的朋友——第二版跋
附录一:释名
附录二:年表
附录三:家系图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0299
  • 定价:48.00
  • 包装:平装
  • 开本:32
  • 出版时间:2012-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56
  • 字数:25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好人为什么受苦?这遭难题,是所有宗教传统与一切社会理论、政法实践都致力予回答的;但因为关乎世人的信仰,就永远在争辩之中。
《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可看作是一个译经人和法学家的探索。作者用优美的严峻的文字,邀请我们一起诵咏圣书、阅读历史、评说戏剧、涉猎法律同文学各个领域,并为我们再现了希伯来圣经《约伯记》的“朴素、圣洁、雄健而热烈”。
目录缀言

上编
约伯福音
上帝什么性别
唱一支锡安的歌
天光
上帝的灵,在大水之上盘旋
感恩节的语录
理想的大学
马尿、理性与译经
读注
亚当无绿坝
黎明的左手
福哉,苦灵的人
传译一份生命的粮
和合本该不该修订
我动了谁的奶酪
小诗小注
果然“一个受攻讦的记号”
误译耶稣
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
圣经、政法及其他
铁屋与法典
答周刊记者六题
认真做几件实事
在公权力的背后
当普法遭遇房奴
下一站,renmin大学
京城有神仙
诉前服务好
Re:致辞与山寨
学院的圣日
当这必朽的穿上不朽
其志甚壮,其言甚哀

下编
《约伯记》译注

参考书目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43689
  • 定价:69.00
  • 包装:精装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3-07-01
  • 用纸:胶版纸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摩西五经》是犹太人的古老经典,即所谓《希伯来语圣经》的头五记:《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犹太传统奉之为上帝之法;「上帝口传,摩西手录」,因而名为《摩西五经》。 
  《摩西五经》不是基督教的经典,而是古代中东民族的文学文献,被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共同尊敬。所以,摩西五经可以说是古代文明的共同遗产。读者在阅读时不必将其视为宗教典籍,而是可以作为古代文学文化的经典来阅读。

内容简介

  《摩西五经》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节过后脱稿的,一晃七年过去……于是到了修订的时节。

  译文的变动,粗粗算来,将近五千处。大多是进一步节俭文字、锤炼风格,但也有勘误、取别解或新说的。

  夹注,趁此机会增添两项内容:一是简要补充古代近东宗教、历史文化跟经文串解的知识;二是列出中文旧译一些有代表性的舛误——主要是和合本,因其流传较广,常被引用——方便读者对照查阅。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有著、译多种。

目录

第二版缀言
前言
谁写了摩西五经(译序)
创世记 Bereshith
出埃及记 Shemoth
利未记 Wayyiqra
民数记 Bemidbar
申命记 Debarim
附录
神的灵与言啊,谁能诱骗世人
圣经年表
美极了,珍珠(三联版跋)
参考书目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59314
  • 品牌:
  • 定价:48.00
  • 包装:平装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7-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52
  • 字数:268000
内容简介

《以赛亚之歌》是冯象新译《圣经》之先知书的阶段性成果。无论在希伯来圣经还是在基督教旧约里,先知书都是叙事的转折点——福地沦陷、子民为奴,以色列人重拾或追忆之前各时代先知的训诲,这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预言,在《圣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亦充满人神关系破裂后的矛盾张力。而《以赛亚书》正是全部先知书的开篇,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下编为《以赛亚书》译文,上编除了译经笔记,也收录了冯象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开设“法律与宗教”的课程期间写就的多篇法律、文学随笔,大致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留心的读者或可从中见出作者所关心之问题与思考的演进。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Ph.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三联书店,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Maxwell;,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1999;北京大学增订版,2007),《玻璃岛》(三联书店,2003),《政法笔记》(2004;北京大学增订版,2012),《创世记:传说与译注》(2004;三联书店修订版,2012),《摩西五经》(牛津大学/香港,2006,北京三联修订版2013),《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三联书店,2007;第二版,三联书店,2012),《智慧书》(牛津大学/香港,2008;三联书店修订版,2016),《新约》(牛津大学/香港,2010),《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三联书店,2012),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电邮请洽:fengxiang@post.harvard.edu)

目录

经书简字表  7
前言  9
上编
罗嘎  15
美极了,珍珠  26
定格在阳光明媚的六月  37
小书的朋友  41
“鲁迅的梦今天实现了”  45
错扮“公民”  49
说罪  56
后悔  65
考验  76
回头  87
夺福  96
饮水思源  107
以赛亚之歌  114
下编
以赛亚书  153
参考书目  349



  • 出版社: 
  • ISBN:9787108060006
  • 品牌:
  • 定价:48.00
  • 包装:精装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7-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13
  • 字数:142000

内容简介

  冯象自2002年起着手重译圣经,注重文本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并留意吸收西方学界zui新的研究成果,志在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可信、可读的当代译本,已出版的《摩西五经》《智慧书》《新约》在读者中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本书从希伯来圣经和新约中撷取五十首有代表性的诗章,逐一讲解、注释和评论。其中取希伯来《圣经》四十一篇,《新约》十二篇,成五卷五十三章。译文着重体现原文的音韵、格律之讲究,也力求准确传达经文的旨趣和要义,既有新译,也有已发表而这次做了修订或调整的。每篇各具导读和尾注,交代了诗歌在经文中的背景知识,也凝结着作者近年授课答疑及写作中的所思所得,有助于对《圣经》诗歌文学有兴趣的读者理解和欣赏。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Ph.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三联书店,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Maxwell;,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1999;北京大学增订版,2007),《玻璃岛》(三联书店,2003),《政法笔记》(2004;北京大学增订版,2012),《创世记:传说与译注》(2004;三联书店修订版,2012),《摩西五经》(牛津大学/香港,2006,北京三联修订版2013),《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三联书店,2007;第二版,三联书店,2012),《智慧书》(牛津大学/香港,2008;三联书店修订版,2016),《新约》(牛津大学/香港,2010),《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三联书店,2012),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电邮请洽:fengxiang@post.harvard.edu)


冯象作品集:探索古老智慧与当下回响 这套由三联书店精心策划的冯象作品集,汇聚了学者、翻译家冯象先生六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它们分别是:《摩西五经》、《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玻璃岛》、《信与忘》、《以赛亚之歌》以及《圣诗撷英》。这套作品不仅是一次对古老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更是对人类思想、信仰、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冯象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人文情怀,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图腾的文本,感受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摩西五经》:文明的基石与精神的源泉 《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根本经典,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源头。冯象先生的译本,不仅是对原文的忠实还原,更融入了他对文本背后深刻含义的独特理解。他将这部古老文本置于现代语境下进行审视,揭示其在构建人类道德伦理、理解历史进程、探索生命意义等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创世记》中,我们看到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诞生与堕落,以及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这部分内容探讨了人的本源、自由意志与罪、以及神与人之间最初的契约。冯象先生的解读,不拘泥于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神学、哲学和历史意义,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创造、人性、罪恶和救赎等根本性问题。 《出埃及记》则讲述了以色列人如何摆脱埃及奴役,走向自由的史诗。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故事,更是关于神圣律法、契约精神和民族认同的建立过程。冯象先生的译介,清晰地展现了出埃及过程中的种种挑战、神的引导以及以色列人信仰的成熟。他着重分析了十诫的颁布及其对后世法律和道德体系的影响,并探讨了“出埃及”这一意象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象征意义。 《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则包含了大量的律法、礼仪和历史叙述,它们构成了以色列人神圣生活和社会秩序的蓝图。冯象先生并非简单地罗列这些律法,而是梳理其内在逻辑,探讨其在当时社会的功能,并尝试将其中的普适性精神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对话。他关注这些古老律法如何塑造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其中蕴含的关于洁净、圣洁、公义和平等的观念,在今天仍能引发怎样的共鸣。 通过对《摩西五经》的解读,冯象先生展现了他驾驭宏大叙事、驾驭古老文本的非凡能力。他让读者看到,这些看似遥远的经文,其背后所承载的对人性、社会和神圣的深刻洞见,依然能够触及我们当下心灵的深处,引发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古老叙事与当下回响的对话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是冯象先生在《摩西五经》解读基础上的一次更具个人色彩和跨文化视角的探索。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古老的《出埃及记》叙事,与现代社会的生活经验、文化观察以及个人思考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宽宽信箱”的比喻,巧妙地指出了现代人在信息爆炸时代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与挑战,以及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如何筛选、辨别、理解,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出埃及记》的宏大叙事,则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让我们思考人类在漫长历史中,如何克服困境、寻找方向、建立信仰,并最终实现精神的解放。 冯象先生在书中,常常将《出埃及记》中关于寻找应许之地、摆脱奴役、经历旷野等意象,与当下社会中个体所经历的迷茫、焦虑、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意义的追寻联系起来。他关注现代人在消费主义、技术至上、世俗化等浪潮中,如何保持精神的独立与清醒。他用温和而又不失力量的笔触,引导读者在看似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中,重新发现那些能够支撑我们前行的精神支柱。 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切入,触及深刻的哲学和伦理命题。他通过对《出埃及记》中人物的命运、事件的演变进行细致的分析,阐释了信仰、希望、勇气、以及群体责任等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共通性与变异性。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启发性的作品,它鼓励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力量,并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出埃及”之旅。 《玻璃岛》:历史的回响与心灵的探索 《玻璃岛》这部作品,则将冯象先生的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化视野,他以“玻璃岛”这一独特的意象,串联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碎片,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思。 “玻璃岛”或许象征着某种易碎的美丽,某种看似坚固却又透明的存在,一种精神的栖息地,或者一个理想的国度。冯象先生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对古籍、诗歌、哲学文本以及艺术作品的解读,呈现了人类文明中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瞬间,以及那些永恒的精神追问。 他可能从中国的古代经典中发掘与“玻璃岛”意象相契合的隐喻,也可能从西方的神话传说、宗教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元素。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展现了他博学多才的一面,更体现了他试图在不同文明之间寻找共通的价值与精神联系的努力。 《玻璃岛》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化史或思想史读物,而是一次更加自由、更加感性的心灵漫游。冯象先生的文字,往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他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他邀请读者一同进入一个由文字构筑的“玻璃岛”,在那里,我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与古老的智慧对话,反思人生的意义,感受精神的丰盈。 这部作品,展现了冯象先生在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深厚的造诣,以及他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独特思想体系的能力。他所构建的“玻璃岛”,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心灵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信与忘》:记忆、遗忘与存在的哲学 《信与忘》是冯象先生对人类核心经验——记忆与遗忘——进行哲学反思的深刻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记忆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如何构成历史的连续性,而遗忘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信”与“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在冯象先生的笔下,却呈现出一种辩证的统一。他认为,我们对过往的“信”——那些我们选择铭记、传承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精神基石,是我们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依据。而“忘”,则不完全是一种缺失,有时它是一种必要,一种对不堪回首的过去的释怀,一种为了前进而必须卸下的负担。 冯象先生深入分析了记忆的复杂性,它既可能成为我们精神的财富,也可能成为沉重的枷锁。他关注历史的记忆是如何被书写、被选择、被传承的,以及这种书写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他同时也探讨了个体记忆的脆弱性与可靠性,以及在信息时代,记忆如何被重塑和操纵。 在对“忘”的探讨中,他并非鼓吹虚无,而是强调一种积极的“遗忘”。这种遗忘,是对不必要的痛苦的超越,是对过往恩怨的化解,是为了给新的生命和新的可能腾出空间。他可能借用一些古代哲人的思想,或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遗忘的心理机制与哲学意义。 《信与忘》是一部关于存在本质的哲学思辨。它引导我们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去往何方?我们的存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记忆所定义,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遗忘的把握所塑造?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炼的文字,让我们对自身的存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以赛亚之歌》:先知预言与精神力量的传递 《以赛亚之歌》聚焦于《圣经》中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这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关怀人类命运并预示救赎的书卷。冯象先生的解读,不仅是对文本的翻译和注释,更是对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的挖掘与传递。 以赛亚先知的预言,充满了对当时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的批判,也饱含着对未来公义、和平的期盼。冯象先生在解读中,会将这些古老的预言与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进行对比,例如贫富差距、战争冲突、环境危机等,揭示出这些“老生常谈”的议题在历史长河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关注以赛亚先知如何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智慧,预见时代的危机,并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唤。他解析了以赛亚书中的重要预言,如对弥赛亚来临的预言,以及其所预示的那个充满平安与和睦的国度。这些预言,对于理解西方宗教思想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终末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冯象先生的译介,不仅仅是学术性的,更具有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力。他试图让读者感受到以赛亚先知所传递的那种对真理的执着、对公义的追求,以及在绝望中依然怀有的希望。他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在充满挑战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发出自己的“先知之声”,如何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以赛亚之歌》是关于信仰、希望与行动的赞歌。它提醒我们,即使在黑暗的时代,依然有光明存在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往往取决于我们内心的选择与外在的实践。 《圣诗撷英》:精神的升华与信仰的表达 《圣诗撷英》作为这套作品集的收官之作,汇集了精选的圣诗,这些诗歌承载着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神圣的敬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救赎的渴望。冯象先生的“撷英”,意味着他对这些诗歌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编排,力图展现圣诗的多样性、深度与美学价值。 圣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深刻的神学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可能是对神的赞美,对罪的忏悔,对恩典的感恩,或者对未来的期盼。冯象先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信仰在不同情境下的表达方式,以及诗歌如何成为连接人间与神圣的桥梁。 他可能从不同教派、不同时代的圣诗中进行选取,展现圣诗在历史演变中的传承与创新。他也会关注诗歌的语言特色、结构安排以及其所传递的情感共鸣。这些诗歌,或许能帮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精神宁静,感受信仰的力量,体验生命中那些超越物质层面的美好。 《圣诗撷英》是一次关于心灵的洗礼,一次关于信仰的体验。它让读者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体验那些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它所传达的,不仅是宗教的情感,更是人类面对生命、死亡、爱与美的永恒主题时,所产生的深邃思考与情感共鸣。 总结 冯象作品套装,如同一座精美的精神殿堂,六册书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古老智慧、当下反思、历史回响与心灵探索的宏大图景。冯象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养,将晦涩的经典文本转化为触及人心的文字,引导读者在阅读中体验智慧的启迪,感受精神的升华。这套作品,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财富,更是每一位渴望在喧嚣世界中寻找真理、追求意义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精神伴侣。它将带领我们,在经典的星空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耀眼的星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冯象作品》套装,光是看到“三联”这个出版社名字,我就知道分量了。冯象先生的文字,那是一种需要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的珍馐,绝不是快餐式的阅读体验。我尤其欣赏他那种深厚的学养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他谈论古代文本,比如《摩西五经》或者《出埃及记》时,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释经或者历史梳理,他总能将那些遥远的律法、神谕,转化为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洞察。那种行文的节奏感,像一位资深学者在午后阳光下,慢慢展开他珍藏多年的羊皮卷,语调平和却掷地有声,充满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敬畏。读他的书,总有一种被引领着,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些奠定西方思想根基的源头活水的奇妙感觉。特别是《宽宽信箱》那种对话体的设置,更是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与交流的温度,让人感觉不像在读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更像在与一位博学的朋友促膝长谈,探讨那些关乎生命本质的终极问题。这套书,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镇宅之宝”。

评分

坦率地说,这几本书对阅读者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对西方历史和古典文学的脉络略有了解,那么阅读体验会提升一个量级。但即便如此,冯象先生的文字仍旧展现出令人叹服的引导能力。他的行文风格是内敛而深沉的,不像某些学者那样喜欢炫耀学问,他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比如在解读《信与忘》这类探讨记忆与遗忘主题的作品时,他那种冷静的抽离感,让你既能理解历史的残酷性,又能体会到个人在巨大时间洪流中的无力与抗争。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保持了学术的距离感,却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同情。读完后,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不是因为情节的曲折,而是因为思想的重量,它会沉淀下来,在你日后的思考中时不时地冒出来,影响你的判断。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冯象先生的作品,我是有些“望而生畏”的。那种对传统文本的考据和细致入微的解读,初读起来确实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但一旦沉下心来,就会发现他文字中蕴含着一种惊人的韧性和穿透力。《玻璃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典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易碎的美丽与难以企及的理想。他笔下的世界是多层次的,你以为他只是在讲一个古代故事,但回过神来,发现他已经把触角伸到了当代社会结构和个人信仰的危机之中。他的句子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信息密度极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到其间的精妙转折和逻辑推演。这绝不是那种读完就能一笔带过的书,它更像是一座需要反复探索的迷宫,每一次深入,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视角被打开。我更欣赏他那种不迎合大众口味的坚持,保持着一种知识分子的独立姿态,坚守着对“真”的探求。这套书,是送给那些不甘于只停留在表面、渴望深挖思想矿藏的读者的最佳礼物。

评分

我最欣赏这套书的“整体感”。它不是简单的几本独立作品的堆砌,而是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展示。从对核心经典的梳理(五经),到对特定文学主题(玻璃岛)的深入挖掘,再到对日常困惑的回应(宽宽信箱),冯象先生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精微的阅读世界。他的文字有一种古老的质感,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历史的尘埃,但其内核却是极其现代的。每一次翻开,我都会被他那种强大的思想整合能力所折服——如何能在如此广阔的知识范围内游刃有余,同时又不失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种平衡,是极难达到的。《圣诗撷英》的精选和注释,尤其体现了这种匠人精神,它浓缩了精华,为初入此领域的读者提供了绝佳的入门砖,而老读者也能从中发现被忽略的细节。这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时常翻阅的精品文集。

评分

这六册书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景观,仿佛一个完整的思想光谱被铺陈开来。《以赛亚之歌》的磅礴气势与《圣诗撷英》中那种精炼的诗性美,形成了有趣的张力。冯象先生的翻译和引介工作,功不可没,他没有将这些神圣的文本“通俗化”,而是以一种既尊重原文的庄重,又赋予其时代解读的现代性。读他的译介,你仿佛能听到不同时代声音的回响,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筑起人类精神史的宏大叙事。对我个人而言,最触动的是那种跨越宗教藩篱的普世关怀,他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古代的律法中,还是在后世的诗歌里,人类对于正义、救赎和存在的困惑,从未改变。这种持续的追问和反思,才是这套书最宝贵的财富。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带着更深刻的问题意识去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