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是国内首本按服装部位分类编写的词汇,自2001年5月正式出版以来,为广大读者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我国的服装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读者好评,迄今为止第1版和第2版已印刷13次,印量达100000册。
《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第3版 音标版)》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除了订正原来错误疏漏之处,另在原有词目基础上增加了2500余条,全书共收词约20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服装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查阅需要;二是增加了英文词目的音标,以使读者更加准确地认读,方便读者使用。
周叔安,1946年生人,老三届高中生,曾在长沙市第一服装厂当工人十多年。1983年被调入湖南省服装工业公司,从业务员做起。1986年被借调到北京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工作。1988年被借调到中国服装总公司派驻香港工作十二年。现已退休,仍受聘于香港某时装公司搞服装外销。自学英语。集二十年的收集整理,编成“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一书。
2001年5月,《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第1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2009年3月,本书出了第2版。今天,第3版又与读者见面了。与第2版相比,新版主要的变化是:在英汉部分为所有的英语中心词目添注了音标,以更加方便读者的学习。此外,在参阅了大量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又选加了约2500条新词目,使全书收词达到20000余条。同时,还对部分词汇再次进行了调整或修正,力求更加准确。总之,本书努力追逐时尚潮流,积极扩充信息容量,以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今年,《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十岁了!十年来,承蒙广大读者,特别是服装业内人士的厚爱,本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1版曾获得“2003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第2版亦荣获“2009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优秀图书奖”。借此机会,编者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多年的支持,是你们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持续的动力。感谢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和原湖南省服装工业公司的培养。感谢中国纺织出版社的包含芳、郭慧娟,陈静杰各位编辑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辛勤工作。还要谢谢我定居澳洲的女儿以及我香港的老朋友王巧玲女士,是她们持续多年帮我收集资料。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已经辞世二十年的父亲。他是我自学英语的老师,也是我跋涉人生的导师。没有他当年的教诲和激励,我难以坚持到今天。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虽不能及,心向往之。这些年来,虽然为服装行业做了点实事,但编者自知学识和能力十分有限,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也恳请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多多关注本书。对新版的错漏之处,还望不吝赐教并及时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编者
这本书的编纂逻辑和索引系统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者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检索需求。我尝试了多种查找方式,包括按首字母顺序、按词义分类以及通过反查功能进行搜索,每一种方式的路径都设计得无比顺畅。例如,当我想查找某个特定功能的拉链类型时,我可以直接在相关的大类下快速定位,而不是被迫浏览数百个不相关的词条。这种结构化的知识组织,极大地优化了学习和工作时的“时间成本”。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的堆砌,更像是一个经过精心规划的知识地图,引导使用者能够系统地、有层次地理解服装领域的专业词汇体系。这种强大的检索能力和清晰的知识脉络,使得它从一本单纯的“工具书”升级为一本高效的“学习辅助系统”。
评分关于音标系统的呈现方式,我认为这是这本书最体现其“专业版”定位的关键特色之一。它采用了一套公认度高且标记规范的国际音标系统,这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确保发音准确性的黄金标准。我观察到,每一个词条旁的音标都标注得一丝不苟,没有出现任何含糊不清或者使用非标准符号的情况,这对于需要进行口头汇报或演示的场合尤为重要。此外,它似乎还对美式和英式发音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这在服装设计这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中,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这种细致入微的差异化标注,帮助使用者清晰地把握不同地域的专业术语习惯,避免了“一刀切”的简单处理。对于致力于精益求精的专业人士而言,这种对语音细节的关注,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构筑扎实专业基础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沉稳的藏青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字体,散发着一种专业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纸张的质感也相当出色,触感平滑,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细小的字母和符号也一览无余。在实际使用中,我注意到它的开本设计非常人性化,既便于携带,又保证了足够的阅读空间,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笨重得让人望而却步。书脊的装订牢固,即便是频繁翻阅查找,也不易松散,这对于需要经常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翻开内页,你会发现排版布局极其考究,主词条和辅助信息之间的层级分明,通过不同的字号和字体样式进行区分,极大地减轻了阅读时的视觉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出版社在制作高端专业词典上的一贯水准,让人在每一次翻阅时都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专业体验。这种高品质的制作工艺,无疑延长了书籍的使用寿命,也提升了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绝对是物有所值的投资。
评分从一名深度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词汇的语境化应用展示上做得非常到位,这正是许多传统词典所欠缺的“活的语言”的体现。它没有仅仅提供冰冷的对等词汇,而是为许多关键术语配置了简短而精确的例句或情景描述。这些例句并非生硬的教科书式翻译,而是紧密贴合了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实际工作场景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个描述面料特性的术语,它会给出在“面料检测报告”或“客户订单确认函”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用法。这种“学以致用”的示范,对于巩固记忆和理解词汇的实际应用边界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真实的语境,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如何恰当地在专业对话中使用这些词汇,从而真正实现从“知道”到“会用”的飞跃,这是任何语言学习者最渴望得到的能力提升。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接触国际时尚设计领域的人士,我深知一套精准可靠的专业词汇参考资料是多么重要。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语言学习辅助材料,但真正能做到深度、广度和精准度三者兼备的服装类词典却凤毛麟角。我特别欣赏这套词汇体系在收录广度上的全面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服装部件名称,更是深入到了面料的微观结构、复杂的裁剪技术术语,甚至是近年来新兴的智能纺织品相关的概念。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一些跨文化、跨语境的表达差异也做了细致的区分和标注,避免了我们在实际的国际贸易或学术交流中因词义理解偏差而产生误会。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覆盖面,使得它能够真正成为我们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瑞士军刀”,无论是起草技术规格书,还是理解前沿的研究报告,都能迅速找到最恰当的对应词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专业度。
评分从头学习,有点看不进去,但为了知识还是得看,教科书哦
评分本来打算以后不读任何关于社会、政治的书,因为就算我们关心了又能怎样,体制仍然在那里,领导的情商和智商还是那样,国民的素质仍然没有改变。。。结果忍不住又借了这本,看完感觉和前两本差不多,多了一点点乐观,因为至少我看到有这样一名作者,有坚定的信念,有深刻的思想,不愤青,不极端。不停着奔走宣传公民观念,不求自身能怎么样。真是感动。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作者是其中一份。他希望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自由和宽恕的种子 ,虽然力所不逮,忧思之心确是赤诚。 前几天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本来打算以后不读任何关于社会、政治的书,因为就算我们关心了又能怎样,体制仍然在那里,领导的情商和智商还是那样,国民的素质仍然没有改变。。。结果忍不住又借了这本,看完感觉和前两本差不多,多了一点点乐观,因为至少我看到有这样一名作者,有坚定的信念,有深刻的思想,不愤青,不极端。不停着奔走宣传公民观念,不求自身能怎么样。真是感动。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作者是其中一份。他希望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自由和宽恕的种子 ,虽然力所不逮,忧思之心确是赤诚。 前几天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本来打算以后不读任何关于社会、政治的书,因为就算我们关心了又能怎样,体制仍然在那里,领导的情商和智商还是那样,国民的素质仍然没有改变。。。结果忍不住又借了这本,看完感觉和前两本差不多,多了一点点乐观,因为至少我看到有这样一名作者,有坚定的信念,有深刻的思想,不愤青,不极端。不停着奔走宣传公民观念,不求自身能怎么样。真是感动。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作者是其中一份。他希望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自由和宽恕的种子 ,虽然力所不逮,忧思之心确是赤诚。
评分很不错的书,感觉很好,印刷也不错,这本书是:..周叔安1.周叔安的作品,质量有保证,一直都跟着看,内容也很不错,编辑推荐的也很好,我很喜欢,内容也是没的说,很赞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是国内首本按服装部位分类编写的词汇,自2001年5月正式以来,为广大读者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我国的服装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读者好评,迄今为止第1版和第2版已印刷13次,印量达100000册。
评分书籍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第3版)装帧精美,周叔安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开本大小很合适,充满活力的字体不仅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受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排列也很准确,图像选择有规矩,构成格式、版面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汉英英汉服装分类词汇是国内首本按服装部位分类编写的词汇,自2001年5月正式以来,为广大读者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我国的服装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读者好评,迄今为止第1版和第2版已印刷13次,印量达100000册。本次修订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除了订正原来错误疏漏之处,另在原有词目基础上增加了2500余条,全书共收词约20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服装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查阅需要二是增加了英文词目的音标,以使读者更加准确地认读,方便读者使用。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插图也十分好,书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图形.包括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封面色设计虽然只是书刊装帧中的一部分但这个书设计彩鲜艳夺目、协调统一,设计出来的画面,显得比较丰富不会给人看一眼就产生没有看头的感觉,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以及纸张很干净都是自己的美术设计,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有人说,读者层次与素质不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影响发行量。那么请看,甘肃的读者发行至今,从未设计过这类低俗封面,何以1991年发行150万,1994年上升至390万,雄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都不是依靠封面的广告诱惑而令洛阳纸贵的。尽管它们的装帧设计并不十分前卫和十分理想,但它们在流俗面前的洁身自好是值得倡导的。还有一本被尘封20多年的学术著作顾准文集,封而极其朴素,不久即在北京脱销。由此可见,封面的广告作用不是左右发行量的唯一因素,内容的精萃才是一本书的最出色的广告!作为一
评分应该还不错吧。。。。。
评分书不错,没损坏
评分非常不错的!!!!!!!!!!!!!!!
评分不错,还行。。。。。
评分很不错的书,很喜欢,贴近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