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二号人物 9787516203446

和珅:二号人物 978751620344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纪连海 著
图书标签:
  • 和珅
  • 清朝
  • 历史人物
  • 传记
  • 政治
  • 乾隆
  • 权臣
  • 历史
  • 人物传记
  • 中国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小马奔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16203446
商品编码:1107010813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和珅:二号人物

定价:39.80元

作者:纪连海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6203446

字数:201000

页码: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大清朝296年的历史中,有一个*靠近皇位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他靠溜须拍马为生,不但自私,而且贪婪;而在另一些记载中,他又是一个完全的正面角色,忧国忧民,公而忘私。他曾是一个被送进了“高干学校”的穷学生,却走了一条与同僚们完全不同的上位之路。他曾荣极一时,*终又惨淡落场。关于他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舞台,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他有一个即使在今天仍旧家喻户晓的名字——和珅。

目录


章 四九城里出了一个和珅
和大人不姓“和”
生在满洲正红旗下
他和颐和园同年
他家成了恭王府
命中注定要当官
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第二章 咸安宫里的求学路
上了高干学校的穷学生
机会留给了早有准备的他
一切为了见到皇上
第三章 当好苗子遇上好伯乐
一把手家的倒插门女婿
他心中重要的一个女人
在她面前,没有尔虞我诈
才子不乏风流事
第四章 连升三级的背后
科举不是的出路
和珅的份工作
才貌兼备是他升迁的关键
一把手才叫“官”
从特务组织到“国务院”
第五章 俘获君心的智慧
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君主
听皇帝话,跟皇帝走
照顾好皇上和皇上的妈
读懂皇帝的精神世界
他是的外交官/134
他是皇上的“摇钱树”
为皇上服务,让皇上满意
第六章 与大洋彼岸的较量
对和珅甘拜下风
成熟的政治家
第七章 文武双全的兄弟俩
兄弟搭配,干活儿不累
只在红人手下工作
抓住对手的软肋
将星陨落之后
第八章 潜伏在大清朝
选择朋友的四项基本原则
适时打出同情牌
拍马屁的好人选
手握把柄好办事
学会“曲线救国”
第九章 当个贪官不容易
十一亿的家产
十五年财政收入抵不过一个和珅
敛财是项技术活儿
第十章 与和珅叫板
这个御史真厉害
揭短是有风险的
为弹劾差点丢了性命
关键时刻也要丢车保帅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十一章 注定的大结局
败在了嘉庆手里
二十条要命的罪状
一切皆成泡影
和珅一生年谱
后 记

作者介绍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正说和珅》等。他的每一次开讲都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他的“和珅十讲”。

文摘


序言



《权谋之下:明清之际的政治生态探析》 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于明清两代复杂的政治权力运作机制,以及在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如何周旋、挣扎与崛起。全书不拘泥于单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生平叙述,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全景式的政治生态图景,深入剖析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在张力、官僚体系的运行逻辑、以及士绅阶层与皇权之间的微妙平衡。通过对多个关键历史时期的制度变迁、思想流派的更迭、以及非正式权力网络的考察,本书旨在揭示在帝制晚期,权力是如何被分配、被挑战、最终被巩固的过程。 第一部分:皇权与制度的演变:中枢权力的结构性解析 明朝“废丞相”的重大制度变革,是理解清代初期政治形态的基石。本书首先对明初的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权力边界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内阁大学士的职权,从最初的秘书性质,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实际的决策参与者,这一转变背后的政治博弈是何种形态?我们考察了“票拟”与“批红”制度的运作细节,揭示了皇帝对权力的绝对把控与对大臣的精妙制衡术。 进入清代,乾纲独断的模式在康熙、雍正时期达到了高峰。本书重点分析了“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对传统行政体系的颠覆性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是应对西北战事的权宜之计,更是皇权向官僚体系中心集中的必然结果。我们探讨了军机大臣的遴选标准,他们如何成为皇帝的“私人幕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高阶官员,以及这种“临时机构”如何固化为常态化的最高决策中枢。通过对比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本书旨在描摹出中国古代晚期中央权力结构从“半公开”向“绝对秘密化”演进的轨迹。 此外,本书还细致考察了吏治的监督体系——都察院、六部、以及特务机构(如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清代的粘杆处、血裔近支等)。这些机构构成了权力制衡网络的外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潜在权力僭越的威慑。我们探讨了这些机构职能的重叠与互相牵制,这种制度性的不信任感,是维持高度集权下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地方治理的张力:中央权威与地方势力的博弈 封建王朝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广袤疆域的有效控制。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投向地方。明代“三司分治”制度(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的设计初衷在于制衡地方大员的权力,但实际操作中,总督、巡抚等职位的设立,如何又打破了这种制衡,形成新的权力中心? 清代对地方的控制则更为精细。八旗驻防制度在内地省份的布局、总督、巡抚权力的日益膨胀及其对中央的依赖性,构成了清代地方治理的核心矛盾。我们通过对漕运、盐铁、河工等关键经济资源的掌控权的分析,阐释了“经济命脉”如何成为中央调控地方的有效杠杆。 本书特别关注“士绅阶层”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他们既是国家税收和徭役的执行者,也是民间舆论的塑造者。儒家伦理、乡土人情与国家法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地方政治的日常肌理。我们分析了地方精英如何通过科举入仕系统进入权力阶层,以及他们如何在“公”与“私”之间进行艰难的权衡。 第三部分:经济基础与政治风险:财政、漕运与士大夫的命运 任何政治体系的稳定都离不开稳定的财政支持。本书探究了明清两代围绕国家财政命脉展开的权力斗争。明代中后期“一条鞭法”的推行与流弊,暴露了国家税制改革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官僚集团内部的利益分化。 清代的“钱谷之政”是权力斗争的焦点。漕运系统,这一连接南方财富与北方政治中心的生命线,历来是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角力的场所。我们审视了漕运官员的选拔、考核以及他们所能支配的巨大资源如何转化为政治影响力。任何对财政系统的改革尝试,往往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引发剧烈的政治反弹。 士大夫的命运,往往与他们所服务的“钱袋子”紧密相关。本书分析了那些以精明干练著称的理财能臣,他们如何在皇帝的信任与同僚的猜忌之间保持平衡,以及他们最终是因治理有方而青史留名,还是因触动禁忌而身败名裂的微妙界限。 第四部分:非正式权力网络与政治文化 权力并非完全通过制度文件运作。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转向了明清政治文化中那些“看不见”的权力网络。这包括了皇帝身边的亲信集团(如皇帝的兄弟、重臣的子侄、皇帝乳母或妃嫔家族的影响力),以及官僚体系中以地域、师生、同年榜眼等为纽带形成的派系网络。 我们探讨了“朋党”的形成与瓦解。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环境中,公开的结党是致命的,因此,这些联盟往往以一种半隐秘、半合法的状态存在。这些非正式网络如何影响了官员的升迁、政令的执行,乃至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是本书深入挖掘的主题。 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描绘,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更为立体和精微的视角,去理解明清时期那些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个体,他们是如何在制度的框架内,利用人际关系、个人智慧和对形势的敏锐判断,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并最终成为历史洪流中的关键节点。本书力求呈现的,是一幅宏大而细腻的古代政治生活画卷,揭示其内在的逻辑与宿命。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和珅:二号人物》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内容深度所吸引。书的开篇部分,作者就对和珅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让我对他的成长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其日后的人生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和珅的早年经历,尤其是在他还不那么显赫的时期,究竟是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和野心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他的一些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宫廷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和珅所处的环境。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论述和珅的敛财之道的。是仅仅揭露其腐败行为,还是会深入分析其敛财的手段和规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评分

读了《和珅:二号人物》的序言,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作者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和珅究竟是仅凭谄媚逢迎,还是确实有着卓越的才能?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史料考证,来解读和珅这个人物的。是仅仅罗列史实,还是会对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贪官”的标签上,而是能够更立体地展现和珅。他作为一名官员,在处理政务方面是否有过建树?他的经济头脑是否也体现在了为国理财方面,或者仅仅是为了充实自己的腰包?书中是否会探讨他与当时其他重要官员的关系,他的政治联盟和对手是谁?我期待书中能有精彩的论述,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来勾勒出和珅在那个复杂政治舞台上的运作方式,以及他如何在这个充满权力斗争的时代中生存并壮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去理解和珅这个人物,而不是简单重复既有的观点。

评分

《和珅:二号人物》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那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的渴望。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和珅与整个清朝政治体制之间关系的探讨。他是如何在这种体制下运作的?他的权力又是如何体现在当时的政治运作中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和珅个人,而是能够将他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和珅的崛起与乾隆朝的政治生态有什么样的联系?他是否是那个时代政治体制下不可避免的产物?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去分析和珅现象对清朝历史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像和珅这样的人物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权势,又为什么他的垮台会对当时的政局产生如此大的震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评分

这本《和珅:二号人物》的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直接点出了和珅在乾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在很多人心中,和珅就是与皇帝并驾齐驱的存在,是那个时代无法忽视的权力象征。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定义“二号人物”这个概念的。它指的是权力上的接近,还是影响力上的比肩?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那段非同寻常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纯粹的君臣之情,还是夹杂着其他更为复杂的因素?我希望作者能够详细梳理和珅得以迅速蹿升的政治脉络,分析他究竟是如何抓住机会,赢得皇帝的信任,并最终获得如此大的权力的。是否会有关于他如何处理朝事、如何笼络人心、如何打击异己的详细描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和珅政治智慧的深度解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他作为“二号人物”的实际运作机制。

评分

这本《和珅:二号人物》的封面设计真是引人遐想,我拿到书的时候,就被那略带深沉却又透着一股精明的画像所吸引。书的装帧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预示着里面内容的厚重。我一直对清朝历史,尤其是乾隆盛世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抱有浓厚兴趣,而和珅这个名字,无疑是其中最绕不开的一个。他作为一个官员,其权势之大、敛财之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机遇,让一个出身并不显赫的年轻人,能够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二号人物”。这本书能否深入剖析他崛起的轨迹?是否会挖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秘辛,或是他与乾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期待它能够描绘出那个时代背景下,和珅是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游刃有余,又是如何凭借其过人的才智和手段,一步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影响朝局。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还原一个历史人物,更能让我窥见那个时代政治生态的一角,理解那个位高权重者的内心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