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展海军,李建伟 编
图书标签:
  •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化学实验
  • 高等教育
  • 大学教材
  • 实验教学
  • 化学专业
  • 实验指导
  • 教学参考
  • 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497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821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以高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结合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室安全知识等,实验项目分为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涵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及综合训练等实验内容。书后的附录以便查阅相关数据。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环境、粮油食品、生物、材料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程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2学习方法
1.3学生实验守则
1.4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

第2章 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2.1常用玻璃(瓷质)仪器介绍
2.2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3实验室用纯水
2.4化学试剂
2.5试纸的使用
2.6加热与冷却
2.7固、液分离及沉淀的洗涤
2.8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2.9滤纸、滤器及其使用
2.10量器及其使用
2.11天平和称量
2.12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3章 常用仪器
3.1分光光度计
3.2电导率仪
3.3酸度计
3.4离心机

第4章 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1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2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3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4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酸度计法)
实验5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测定
实验6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7硫酸钡溶度积的测定(电导率仪法)
实验8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9明矾的制备
实验10高锰酸钾的制备
实验11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12硫酸铜的制备
实验13十二钨磷酸和十二钨硅酸的制备
实验14单、多相离子平衡
实验15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16配位化合物
实验17卤素
实验18氧和硫
实验19硼、碳、硅、氮、磷
实验20锡和铅
实验21铬、锰、铁、钴、镍
实验22铜、银、锌、汞
实验23无机纸上色谱
实验24离子交换法分离检测Fe3+、Co2+和Ni2+

第5章 分析化学实验110实验25容量器皿的校准
实验26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比较
实验27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实验28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29铵盐中氨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30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实验31食用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3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33水的硬度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34乳酸锌中锌含量的测定
实验35胃舒平药片中铝和镁的测定
实验36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37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38石灰石中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39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40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41污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溴酸钾法)
实验42自来水中可溶性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实验43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实验44HCl和HAc混合液的电位滴定
实验45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46混合液中KMnO4和K2Cr2O7浓度的测定

第6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47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及组成分析
实验48[Co(NH3)6]Cl3和[CoCl(NH3)5]Cl2的制备及电导测定
实验49茶叶中一些元素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50可溶性硫酸盐总量的离子交换法测定
实验51微量镍的萃取分离与测定
实验52四氧化三铅组成测定
实验53硫酸铜的提纯(设计性实验)
实验54硫酸铁铵的制备(设计性实验)
实验55锌钡粉(立德粉)的合成及组成测定(设计性实验)
实验56磷酸钠、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的制备(设计性实验)

附录
1.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2.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3.溶度积(298K)
4.常用酸、碱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密度(d2020)
5.常用酸、碱的浓度
6.常用指示剂
7.常用基准试剂
8. pH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9.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10.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11.特种试剂的配制
12.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13.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
14.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实验中也可选用大小合适的烧杯代替水浴锅。小试管中的溶液最好在微沸水浴中加热。因直接加热易将少量的溶液溅出,同时小试管也易破裂。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时,也可以在水浴中进行,这样比较安全。②沙浴和油浴 当被加热物质要求受热均匀,而温度又需要高于100℃时,可用沙浴或油浴。沙浴是将细沙均匀地铺在一只铁盘内,被加热的器皿放在沙上,底部插入沙中,用煤气灯加热铁盘。用油代替水浴中的水即是油浴。常用的油有甘油(甘油浴用于150 0(:以下的加热)、液体石蜡(液体石蜡浴用于200℃以下的加热)等。使用油浴要小心,防止着火。当油的冒烟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加热。油浴中应悬挂温度计,以便随时调节灯焰控制温度。2.6.3 冷却方法 ①流水冷却 需冷却到室温的溶液,可用此法(也可在室温中自然冷却)。将需冷却的物品直接用流动的自来水冷却。②冰水冷却 将需冷却的物品直接放在冰水中。③冰盐浴冷却 冰盐浴由容器和冷却剂(冰盐或水盐混合物)组成,可冷至0℃(273K)以下。所能达到的温度由冰盐的比例和盐的品种决定(具体可查相关手册),干冰和有机溶剂混合时,其温度更低。为了保持冰盐浴的效率,要选择绝热较好的容器,如杜瓦瓶等。2.7 固、液分离及沉淀的洗涤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三种:倾析法、过滤法和离心分离法三种。
《时光的回声》 这不是一本关于宏大叙事或惊天动地的史诗。它是一本关于微小、关于静默、关于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纹理中的闪光的书。它讲述的,不是金戈铁马的战场,也不是权谋斗争的宫廷,而是那些被时间悄悄雕琢的生命轨迹,那些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悄然绽放的坚韧与温柔。 故事始于一座古老的城市,一个被遗忘的巷弄。在这迷宫般的街道深处,坐落着一家即将被时代洪流吞噬的书店——“拾遗轩”。书店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陆老先生的古稀老人,他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明亮,仿佛能穿透尘世的喧嚣,看见时间的秘密。陆老先生一生钟爱旧书,尤其偏爱那些泛黄的、带着岁月痕迹的书卷。他相信,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情感,一段无法复制的记忆。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苏晚的年轻女子。她曾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却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失去了创作的灵感和对未来的所有热情。在亲人的建议下,她来到“拾遗轩”,想要在这里找到一份宁静,也或许,是找回失去的自己。她并非出于对旧书的喜爱,而是被这里一种近乎凝固的时间氛围所吸引,仿佛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重压。 苏晚在“拾遗轩”的工作,起初只是机械的整理、分类和定价。然而,随着日子的推移,她开始被书店里那些被尘封的物件所触动。一本旧相册,里面的人物笑容灿烂,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线索;一张泛黄的明信片,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模糊的思念;一本被翻烂的诗集,书页间夹着一片早已干枯的银杏叶。这些零碎的物件,如同散落在时间洪流中的珍珠,静静地等待着被打捞。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晚在整理一本破旧的日记本时,发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角落的素描。画风细腻,笔触生动,描绘的正是她童年时熟悉的那些场景:一条长满青苔的小巷,一棵孤零零的老槐树,一家街角的小吃店。更让她惊讶的是,日记的署名竟然是她从未谋面的外祖母。 日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晚尘封的记忆,也开启了她与过去对话的旅程。她开始主动去寻找那些日记中提及的地点,去感受那些文字里描绘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有在巷口经营了半个世纪面馆的张大妈,她的面条带着古老的味道,她的故事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她记得苏晚的母亲,也记得那个在巷口玩耍的小女孩。 有沉默寡言的老木匠,他的双手雕刻出无数精美的木器,他的沉默背后,藏着一段关于爱与失去的往事。苏晚从他那里,得知了关于她外祖母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关于她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她选择默默守护家庭的理由。 还有一位曾经和她有过短暂交集的音乐家,如今在城市的一隅隐居。他的音乐曾是苏晚年少时心灵的慰藉,而现在,他却选择用寂静来面对生命。苏晚从他那里,听到了关于“失落的旋律”的故事,这旋律曾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曾是他最深的痛。 随着苏晚的探寻,她发现,外祖母的日记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一条线索,串联起了一群在时光中默默付出、默默坚守的人们。她的外祖母,并非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而是一位内心充满热爱和艺术追求的女性,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的美好,也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身边的人。 那些素描,那些文字,那些被遗忘的物件,都变成了苏晚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镜子。她开始理解,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塑造自己的过程。那些曾经让她痛苦的经历,原来也蕴含着成长的力量。 在“拾遗轩”的每一个角落,苏晚都仿佛能感受到外祖母的呼吸,感受到那些前人的温度。她开始重新拿起画笔,但这一次,她的画作不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表达那些被时间沉淀的情感。她画出张大妈眼中岁月的痕迹,画出老木匠指尖的温润,画出街角阳光洒落在古老墙壁上的光影。她的画风变得更加沉静、内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故事的高潮,并非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件,而是一次静默的发现。苏晚在整理陆老先生的书籍时,无意中翻到一本装帧朴素的画册,里面竟是她外祖母年轻时的画作。那些画作,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极致追求,许多技法和构图,甚至超越了当时许多职业画家的水平。原来,她的外祖母,也是一位被埋没的天才。 陆老先生告诉苏晚,他的妻子,就是苏晚的外祖母。他一直珍藏着她的画作,也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够真正理解她的人。而苏晚,正是那个继承了外祖母艺术灵魂的人。 《时光的回声》并非讲述一个英雄的故事,它讲述的是一群普通人,在各自的生命轨迹中,如何用平凡的方式,创造出不平凡的光彩。它讲述的是,时间如何冲刷,却也如何沉淀;如何遗忘,却也如何留下痕迹。 苏晚最终没有离开“拾遗轩”。她成为了书店的新主人,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这家古老的书店焕发了新的生机。她将外祖母的画作整理展出,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她用画笔,记录下城市中那些即将消失的美好,用文字,唤醒那些沉睡在时光中的记忆。 这本书,献给那些在喧嚣世界中,依然愿意放慢脚步,去倾听生命细微回声的人。它告诉你,即使是最微小的存在,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光芒,而这些光芒,汇聚在一起,便能照亮漫长的岁月,温暖每一个疲惫的心灵。它不讲大道理,不灌输鸡汤,它只是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你感受到生命中最朴素也最深刻的力量。它让你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史书,而我们,都是那个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这不是一本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它更像是一封写给时光的情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味,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座古老的城市,漫步在熟悉的巷弄,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书香和岁月的气息。它让你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你的人,想起那些被遗忘的片段,也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这本书,就像“拾遗轩”里的每一本书一样,它不张扬,不喧哗,却能在你阅读完之后,留下悠长的回味,让你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时想起它的故事,想起它所带来的那份宁静与力量。它会让你明白,生命的厚度,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那些细水长流的坚持,在于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柔,在于那些穿越时空的连接。它是一曲献给平凡生命的赞歌,一首用细腻笔触谱写的,关于爱、关于记忆、关于传承的温柔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既扎实又充满启发性。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众多实验中,我被它对仪器校准和维护部分的讲解所吸引。很多时候,实验结果不准确,往往是因为仪器本身存在问题,而这本书就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如何对常用的分析仪器进行校准,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这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也让我对仪器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它对每一个实验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让我能够更好地判断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以及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书中的案例也十分丰富,涵盖了从基础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各个方面,内容非常全面。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评分

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给我一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感觉。作为一名对化学实验略感吃力的人,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股清流。它将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实验过程,分解成了清晰、易懂的步骤。而且,在每一个实验的开头,它都会给出一个小小的“导读”,用几句话点明这个实验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难点,这就像是给实验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尤其赞赏它对实验数据处理部分的详细指导。很多时候,实验做完了,但是数据怎么处理,怎么得出结论,却是个大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的方法和示例,让我能够自信地进行数据分析。它不仅仅教会我“做什么”,更教会我“怎么思考”和“怎么总结”。

评分

我拿到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我化学基础不算特别扎实。但是,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后,我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它从最基础的仪器使用讲起,比如如何正确地使用滴定管、如何进行天平称量,这些细节都描述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做实验总是因为这些小地方出错,导致结果不准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个步骤都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而且还会强调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介绍每一个实验时,都会先给出实验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理论,这样我在理解实验操作时,就不会感到茫然。它不仅仅是“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巩固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稳步提升实验技能,而且不会感到压力过大。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书,在内容编排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罗列实验项目,而是在每一个实验前都进行了充分的理论铺垫。比如,在进行电化学实验之前,它会详细介绍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等概念,并且会举出实际应用的例子,这让我在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时,感到非常清晰。而且,它在描述实验步骤时,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很容易跟随。对于一些关键的操作,它还会用加粗或者特殊的标注来强调,确保读者能够注意到。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部分,它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实验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改进实验方法。这种鼓励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非常有益。我感觉读这本书,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边悉心指导一样。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实验的讲解,而是引入了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应用价值的实验项目,这让我感觉自己正在接触到最前沿的化学分析技术。例如,在讲解仪器分析方法时,它就详细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的原理和操作,并且给出了实际的应用案例。这让我意识到,学习这些实验技能,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而且,书中的图示设计非常用心,不仅清晰,而且色彩搭配也很合理,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舒适。我感觉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读者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激发。

评分

我向来对实验课的教材不抱太大期望,觉得它们无非就是些枯燥的指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实验原理的阐述上,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用过于晦涩的语言,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解,将复杂的化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在介绍络合滴定的时候,它就用一个“锁和钥匙”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滴定剂和被测物质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而且,它对每一个实验的背景和意义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我明白这些实验不仅仅是课堂练习,更是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工具。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合适,图文并茂,阅读体验非常好。我尤其喜欢它在实验设计部分提供的多种思路,这让我明白,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

评分

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一本实验教材,内容肯定都是些枯燥的步骤和反应式,但翻开第一页就吸引住了我。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实验,更像是带你走进一个化学的世界,让你去感受,去探索。开头部分就详略得当,基础的玻璃仪器介绍,到后面复杂的仪器操作,都写得非常细致,而且图片也很清晰,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个实验原理的讲解,不是简单的一笔带过,而是深入浅出,用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读到后面,你会发现,原来化学反应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联系。书的结构也很合理,从简单的基础实验到稍有难度的综合实验,循序渐进,让学习者能够逐步掌握实验技能。而且,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都写得非常明确,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的失误。我感觉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很好,它鼓励你去尝试,去发现,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

一本实验教材能写到如此细致入微,实在难得。我原本以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刻板,但实际翻阅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它在对实验操作进行描述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安全提示和注意事项,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专业和负责任。例如,在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部分,它会特别强调通风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而且,它还附带了一些应急处理的指南,这对于实验室安全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实验设计部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提供固定的实验步骤,还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实验方案,如何优化实验条件。这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理念,在很多教材中是很难看到的。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实验技能,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我之前总觉得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个头疼的事情,但翻阅了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之后,我发现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它在每一个实验的最后,都附带了非常详细的实验报告撰写指南,包括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绘制图表、如何分析误差,以及如何进行结论的表述。这对于我这样写报告苦手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范例报告,让我可以参照学习。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友好,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个耐心细致的朋友在为你讲解。我感觉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教你实验技术,更教会你如何将实验过程系统地记录和呈现出来。

评分

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书,可以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对化学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化学实验就是一些公式和步骤的堆砌,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介绍每一个实验之前,它都会先讲述这个实验的历史背景,或者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让我在动手操作之前,就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强的感知。比如,在讲解重量分析法的时候,它就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考古、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要作用,顿时觉得这个看似简单的称量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书中的语言也很生动,作者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会用一些富有画面感的词语,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而且,它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预判和解答,这一点非常贴心,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不会感到无助。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并没有把所有的答案都直接给出,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