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英汉双解财会词典(新版) | |||
| 定 价 | 31.90元 | |||
| 作 者 | 科林 | |||
| 重 量 | 440g | |||
| 开 本 | 32开 | |||
| 装 帧 | 平装 | |||
| 页 数 | 790页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10月1日第1版 | |||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 条 形 码 | 9787560089768 | |||
| 内容简介 | ||||
《英汉双解财会词典(新版)》是一本会计术语词典,它涵盖了从个人金融与投资到公司账目、资产负债表及股票估值等领域的基础专业词汇。本词非常适合会计专业学生、非专业会计师的商界人士、翻译工作者及母语为非英语者查询会计词汇时使用。 本词典对每个中心词都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方法。书中还摘引了一些报纸和专业杂志中的相关语句,书末附有一些文件和财务报表的参考样本。 |
| 目录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这本新版的《包邮 英汉双解财会词典》,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很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号称“最全面”的词典总能吸引那些和我一样,在浩如烟海的会计准则和专业术语中摸爬滚打的同行。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双解”——不仅仅是中英互译,更期望它能在晦涩难懂的概念上给出清晰易懂的中文阐述,并且最好能结合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者我们本土的会计制度进行说明。收到书后,首先被它的厚度镇住了,感觉沉甸甸的,这至少在“收词量”上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心理暗示。我特意查阅了几个近几年才出现的、比较时髦的词汇,比如关于ESG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披露的相关术语,想看看它更新的速度如何。结果发现,虽然大部分基础词汇的覆盖率确实很广,解释也算中规中矩,但对于一些前沿领域的热点词汇,深度和广度上似乎还差那么一点意思。比如,某个衍生工具的复杂结构,它给出的英文定义很标准,但中文翻译略显生硬,缺乏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语境化处理。不过,对于日常工作中的基础查阅,例如GAAP、IFRS的对照,或者一些常见的报表项目,它的效率还是挺高的,至少翻起来比在网上零散搜索要方便得多,可以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减少了不少来回切换界面的麻烦。
评分从一个注重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待这本《包邮 英汉双解财会词典》,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定价本身所能衡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词典,它更像是经过专业人士精心打磨的一套知识体系框架。我的一个同事,他英语阅读能力尚可,但对国内的会计实务规则了解不深,他发现这本书的“例证丰富”恰恰体现在它对中英文术语背后的“思想”的阐释上。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字面翻译,而是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让读者理解为什么某个英文概念会被翻译成现在这个特定的中文词汇,以及这个翻译在我国的会计体系下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它在解释“Impairment Loss”时,不仅仅给出了“减值损失”的翻译,还非常巧妙地穿插了关于“可回收金额”和“公允价值”在不同准则下的细微差异,这种深层次的对比,对于提升一个人的专业敏感度是极其宝贵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双向指导性”——既能帮助英语使用者理解中文语境下的财会要求,也能帮助中文使用者精准把握英文文献中的专业含义。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我的初级会计团队提供一个可靠的、统一的术语参考标准。年轻人学习财会,最怕的就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教材、不同培训师那里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涉及到那些既有中文术语又有英文缩写的条目时,混淆是家常便饭。我希望这本“英汉双解”的词典能成为我们内部的“真理之源”。我随机抽取了十个不同难度的词条进行对比测试。低难度的,比如“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解释得非常到位,中英文对照清晰,甚至还附带了一个简短的例句,这对于理解词汇的实际用法很有帮助。但当我们深入到中高级别的概念时,比如“循环现金流”(Cash Conversion Cycle)或者更复杂的税务递延处理相关的术语时,我发现它的“例证丰富”这一特点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所谓的例证,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句子,而不是一个包含数字和具体会计分录的模拟场景。对于需要深入理解概念如何影响财务报表的实操人员来说,这种例证深度显然是不够的。它更像是一本优秀的“词汇手册”,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术语应用指南”。如果能在复杂概念后面加上一个更贴近实际的、带有金额变化的例子,那它的价值将提升一个台阶。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绝对是行业内一流的水平。作为一个长期与大量文字和数字打交道的人,阅读体验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纸张质量非常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更关键的是字体和字号的选择,粗体、斜体、正文和注释之间的区分度很高,检索起来非常迅速。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排列上的逻辑性,它似乎不仅仅是按字母顺序排列,在同一个词条下,对于不同含义的解释,也做了非常清晰的层级划分。比如,某个英文术语在投资领域和审计领域的含义可能略有不同,这本书能把这些细微的区别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标记清晰地展示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跨领域协作的财务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试着用最快的速度查找一个模糊记得的词,结果定位时间比我以往使用的任何电子词典都要快,这得益于它优秀的版式设计。一个工具书,如果查找效率不高,功能再强大也是白搭,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
评分我得坦白,我对“收词最全面”这个宣传语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在会计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任何一本印刷品都很难永远保持绝对的最新状态。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对那些“灰色地带”术语的处理方式。比如,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FinTech)与传统会计的交叉点,或者某些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小众会计准则的特定术语。我特地查阅了一些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应用相关的会计处理术语。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非常尖端、变化极快的词汇,这本书的收录情况并不理想,有些直接缺失,有些则提供了相对陈旧的解释,没有反映出近一两年内行业内达成的某些共识。这让我反思,对于这种工具书来说,“全面性”必须打上时间戳。它更像是对截至出版日期前成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优秀总结,但它无法像在线数据库那样实时更新。所以,对于刚毕业、学习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殿堂级的参考;但对于在大型跨国公司工作,每天都在处理最新准则和复杂交易的资深专业人士而言,它可能需要配合其他实时在线资源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