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气体燃料燃烧技术
1.1能源现状与环境危机
1.2气体燃料
1.3气体燃烧技术
1.3.1脉动燃烧
1.3.2催化燃烧
1.3.3高温空气燃烧
1.3.4多孔介质燃烧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介质燃烧基本概念与方式
2.1多孔介质燃烧基本概念
2.2多孔介质燃烧机理
2.3多孔介质燃烧特点
2.4多孔介质燃烧方式
2.4.1多孔介质燃烧分类
2.4.2单向流动燃烧
2.4.3往复流动燃烧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孔介质材料
3.1多孔介质材料
3.1.1多孔介质概念
3.1.2多孔介质结构
3.2多孔介质材料
3.2.1金属材料
3.2.2非金属材料
3.3多孔介质特性参数
3.3.1基本结构参数
3.3.2传热特性参数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孔介质燃烧测量
4.1温度测量
4.1.1热电偶测量
4.1.2裸露/包覆结对热电偶多孔介质燃烧器内气、固温度测量法
4.1.3红外测量
4.1.4激光测量
4.2燃烧产物测量
4.2.1红外光谱技术
4.2.2气相色谱技术
4.2.3质谱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孔介质预混燃烧稳定性
5.1多孔介质燃烧火焰传播
5.1.1热波
5.1.2稳定传播的燃烧波
5.1.3主要影响因素
5.1.4燃烧波理论分析
5.2多孔介质燃烧自稳定性
5.3多孔介质燃烧猝熄
5.3.1猝熄效应
5.3.2基本猝熄理论
5.3.3多孔介质燃烧猝熄
5.4多孔介质燃烧失稳
5.4.1热点
5.4.2倾斜
参考文献
第6章 单向流动多孔介质预混燃烧
6.1单向多孔介质燃烧器流动阻力特性
6.1.1多孔介质燃烧器阻力随多孔介质层厚度的变化
6.1.2多孔介质燃烧器阻力随多孔介质孔径的变化
6.1.3多孔介质燃烧器阻力随当量比的变化
6.1.4多孔介质材质对燃烧器阻力的影响
6.2启动特性
6.2.1渐变多孔介质燃烧器冷态启动
6.2.2渐变多孔介质燃烧器预热启动
6.3温度分布特性
6.3.1当量比的影响
6.3.2燃烧强度的影响
6.3.3孔径变化的影响
6.3.4多孔介质结构组合的影响
6.3.5多孔介质材料的影响
6.4传热特性
6.5污染物排放特性
6.5.1当量比和孔径的影响
6.5.2燃烧强度的影响
6.5.3多孔介质结构组合的影响
6.6火焰传播速度
6.6.1当量比与孔径的影响
6.6.2结构分布组合的影响
6.7燃烧极限
参考文献
第7章 多孔介质燃烧模型
7.1流体力学模型
7.1.1动力学模型
7.1.2湍流模型和燃烧模型
7.1.3辐射模型和边界条件
7.1.4物理模型和模拟工况
7.2化学反应机理与反应动力学计算
7.2.1复杂化学反应机理
7.2.2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
7.3模拟结果和实验验证
7.3.1温度分布
7.3.2产物生成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孔介质燃烧二维火焰面特性数值模拟
8.1数学模型
8.2火焰面传播
8.3入口气流速度的影响
8.4当量比的影响
8.5散热损失的影响
8.6孔密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章 往复流动多孔介质燃烧
9.1多孔介质流动阻力
9.2动态燃烧特性
9.2.1系统稳定性运行判断
9.2.2周期内温度分布动态变化
9.2.3燃烧生成产物动态变化
9.3影响温度分布特性的因素
9.3.1换向半周期的影响
9.3.2当量比的影响
9.3.3流速的影响
9.3.4二次风比的影响
9.4影响燃烧产物生成特性因素
9.4.1换向半周期的影响
9.4.2当量比的影响
9.4.3流速的影响
9.4.4二次风比的影响
9.5燃烧效率
9.5.1换向半周期的影响
9.5.2当量比的影响
9.5.3二次风比的影响
9.6系统稳定燃烧极限
9.6.1燃烧极限状态时温度分布
9.6.2换向半周期的影响
9.6.3热负荷的影响
9.6.4系统最低燃烧极限
参考文献
第10章 往复流动多孔介质燃烧系统数值模拟
10.1物理模型
10.2物理模型数学化
10.2.1基本假设
10.2.2模型方程
10.2.3化学反应源项处理
10.2.4辐射源项处理
10.2.5点火模型
10.3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求解
10.3.1初始条件
10.3.2边界条件
10.3.3模型方程的无量纲化
10.3.4模型方程求解
10.4点火位置的影响
10.5温度分布特性
10.5.1气、固两相温度
10.5.2换向半周期的影响
10.5.3燃气热值的影响
10.5.4雷诺数的影响
10.6超焓燃烧特性
10.7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参考文献
第11章 多孔介质燃烧应用
11.1多孔介质燃烧应用
11.2多孔介质热交换燃气炉
11.3往复多孔介质燃气金属熔炼炉
11.4 50000m3/h低热值气体燃烧系统
11.5油气多孔介质燃烧应用
11.6多孔介质制氢技术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单位在本领域部分相关文献
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多孔介质燃烧”这个标题吸引了,因为它指向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然而,翻阅内容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部技术手册的目录,里面充斥着各种实验数据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却缺乏对其背后科学原理的深入阐释。我原本期望能看到对多孔介质结构如何影响燃烧反应动力学、火焰传播速度以及能量传递机制的详尽分析,例如不同孔隙率、孔径分布、材料导热系数等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具体影响。书中提及的某些实验方法,虽然详尽,但对于其原理和适用范围的解释却显得不足,让非专业读者难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逻辑。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和选择最合适的多孔介质材料,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优化燃烧过程的案例。此外,书中对多孔介质燃烧在能源领域(如固体废弃物能源化、生物质气化)的应用,也只是简要提及,缺乏对这些应用场景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的深入探讨。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更多的像是对已有知识的罗列,而非一次启发性的学术探索。
评分这部著作,从题目来看,无疑触及了现代能源和环境领域一个非常前沿且重要的议题。然而,当我沉浸其中时,却发现它的叙述方式过于侧重于理论框架的建立,而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处理得不够充分。我原本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设计和制造具有特定性能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例如如何控制火焰的形状、温度分布以及尾气排放,同时还能兼顾材料的耐久性和成本效益。书中对多孔介质燃烧与火焰传播机理的讨论,虽然提及了多种模型,但缺乏对这些模型在不同材料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的详细比较。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具体需求(如燃料类型、燃烧强度、环境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型,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优化模型预测。此外,书中对多孔介质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也只是简单带过,未能深入探讨其在这些新兴领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和面临的挑战。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多的是在理论层面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解决方案,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评分我曾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引领我深入理解多孔介质在燃烧这一复杂现象中的独特作用。然而,我越读越感到乏味,因为它似乎将重点放在了过于基础和抽象的数学模型上,而忽略了将这些模型与实际的物理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我期待看到的是,如何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PIV、LIF)来可视化多孔介质内部的燃烧过程,从而直观地展现火焰的形态、流动的规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分布。书中对热辐射在多孔介质燃烧中的作用,也只是笼统地提及,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分析,比如不同材料对热辐射吸收和发射特性的影响,以及这些特性如何进一步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此外,书中对多孔介质燃烧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如污染物转化,也显得过于表面化,缺乏对催化剂的种类、载体材料的选择以及反应机理的深入探讨。这本书更像是给初学者准备的一份基础课程大纲,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价值却相当有限,未能满足我对前沿研究的渴求。
评分这本书,我当初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的,毕竟“多孔介质燃烧”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研究价值。然而,我翻阅了许久,期待中那些关于燃烧机理的深入剖析,那些将多孔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燃烧过程巧妙联系起来的论证,并没有真正触动我。书中大量篇幅充斥着各种公式推导,虽然我明白理论书籍需要严谨的数学支持,但这些公式的应用场景和物理意义在我看来却显得有些模糊,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多孔介质(比如陶瓷、金属泡沫、纤维材料等)在燃烧特性上的差异化表现,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和稳定性。此外,书中对多孔介质燃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比如燃气轮机、工业炉、催化反应器等,也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细节和深入的分析,让我难以将其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广度上,都未能达到我预期的水准,更多的像是对某一领域基础理论的一次梳理,而非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
评分读罢此书,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并非是对其内容的赞赏,而是感觉它错失了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方向。书中对于多孔介质内部传热传质的描述,虽然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对于复杂多孔结构(如不规则孔隙分布、连通性差异)如何影响这些过程的细节,着墨不多。我特别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结合具体的数值模拟方法,例如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来展示多孔介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精细化演变,从而揭示燃烧过程中的一些“看不见”的细节。此外,书中对燃烧稳定性的讨论,也显得有些过于宏观,我渴望了解在不同多孔介质材料和几何构型下,燃烧不稳定性(如回火、熄火)的具体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多孔结构来主动控制或抑制这些不稳定性。至于污染物生成与控制,这本书给出的答案相对保守,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在多孔介质燃烧过程中,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引入催化剂或设计特殊的燃烧腔体来有效减少NOx、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的目录,而非一本真正能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著作。
评分书的内容不多,讲的不是很详细
评分书本上的知识很适合燃烧专业的人学习
评分不错的参考书。不错的参考书。
评分讲得很好·很清楚··对搞这方向的研究的人员很实用··谢谢了·
评分书本上的知识很适合燃烧专业的人学习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非常好,正好我需要,京东我的最爱
评分书的内容不多,讲的不是很详细
评分书的内容不多,讲的不是很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