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

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朝虹,林伦伦 著
图书标签:
  • 潮汕方言
  • 歌谣
  • 民俗
  • 方言文学
  • 潮汕文化
  • 地方文献
  • 口头文学
  • 文学
  • 语言学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出版集团 , 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651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1380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行桥是行桥,手挈书册入书场;又爱一目观两字,一心想着房内娘。”朗朗上口的歌谣,读来令人莞尔一笑,幼时学唱歌谣的情景在脑海一一浮现。
  如今潮汕歌谣已处于濒危状态,抢救与保护濒危传统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潮汕方言歌谣这种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和颇具深意。《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经过作者静心研究和整理,收录了在潮汕地区传唱至今的一千首歌谣并加以评注。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乎潮汕歌谣的书,是开启童年开心唱诵歌谣记忆的一把钥匙,是对潮汕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精神财富。

内容简介

  《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经过作者精心研究,收录了在潮汕地区传唱至今的方言歌谣,是一本蕴含潮汕传统文化特色的书籍。全书分为“爱情之歌”、“时政之歌”、“生活之歌”、“过番之歌”、“仪式之歌”、“诙谐之歌”、“儿童之歌”和“风物之歌”等8个部分,收歌谣过千首。
  此前的潮汕方言歌谣版本,由于出版年代比早,搜集的数量有限,基本上没有注解。此《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与以前各种版本比较起来,更显其歌谣齐全、评注专业和题材、方言统一的特点,是一本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推广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潮汕文化特色书籍。

作者简介

  林朝虹,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高级讲师,方言学硕士,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出版《普通话语音与水平测试教程》,发表《论潮汕歌谣的声律美》、《论潮汕方言歌谣收集整理的原则与方法》等论文,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测试工作者。
  
  林伦伦,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地方方言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20多种,发表论文100多篇,曾经获得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目录


前言
凡例
歌谣分类细目
正文
序曲
第一辑 爱情之歌
一、恋爱中
二、结婚后
三、婚姻价值观

第二辑 时政之歌
一、解放前
(一)清末民国
(二)穷苦饥荒
(三)革命斗争
1.抗战时期
2.内战时期
二、解放后
(一)赞扬建设
(二)针砭时弊

第三辑 生活之歌
一、家庭生活
(一)婆媳
(二)姑嫂
(三)夫妇
(四)妇女
(五)兄弟姐妹
(六)父母子女
二、劳动生产
(一)田园
(二)渔歌
(三)其他劳动
三、其他生活

第四辑 过番之歌
第五辑 仪式之歌
一、嫁娶歌
(一)新娘打扮
(二)出嫁
(三)迎娶
(四)洞房
(五)做四句
二、请神歌
三、丧事歌

第六辑 滑稽之歌
一、讽刺歌
(一)四句诗体讽刺歌
(二)两章叠体讽刺歌
(三)其他讽刺歌
二、诙谐歌
(一)四句诗体诙谐歌
(二)两章叠体诙谐歌
(三)其他诙谐歌
三、戏谑歌
(一)颠倒歌
(二)问答歌

第七辑 儿童之歌
一、述事歌
二、状物歌
三、数数歌
四、摇篮曲
五、游戏歌

第八辑 风物之歌
一、风景
二、物产
三、谜语
四、哲理
五、述戏

尾声
附录一 国际音标对照潮州话拼音方案
附录二 本书使用古字(词)表、部分方言俗字(词)表、训读字表、
外来词表
歌名首字笔画索引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精彩书摘

  序曲之一:畲歌畲嘻嘻
  畲歌畲嘻嘻①,我有畲歌一簸箕;一千八百哩来斗②,一百八十勿磨边③。
  畲歌畲嗨嗨④,我有畲歌一米筛;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来⑤。
  【解题】这是斗歌的序幕,显示了满腹是歌、充满信心的民间歌手的自信形象。
  【注释】①畲歌:潮人称潮汕方言歌谣为畲歌,可能跟潮州有畲民居住有关。嘻嘻:衬字,无义。②哩: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意同“就”。斗:斗歌。③勿[mai3]:不要。本是“唔爱[m6(7)ain3]”两字的合音,“勿”是同义训读字。磨边:走近来。④嗨嗨:衬字,无义。⑤磨来:走近来。
  【押韵】第一章1、2、4句押[i](衣)韵;第二章1、2、4句押[ai](哀)韵。
  序曲之二:畲歌畲咳咳
  畲歌畲咳咳,我有畲歌一米筛;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来。
  畲歌畲嘻嘻,我有畲歌一簸箕;早晨斗到日头落①,是输是赢勿拖辞②。
  【解题】这是斗歌序幕的另一版本。
  【注释】①日头落:太阳下山。②勿拖辞:不要拖延、推辞。
  【押韵】第一章1、2、4句押[ai](哀)韵;第二章1、2、4句押[i](衣)韵。
  第一辑爱情之歌
  一、恋爱中
  1.一双耳环四点金
  一双耳环四点金①,面囝白白分兄唚②,腰囝细细兄你揽③,一时吧呅值千金④。
  【解题】这首以阿妹口吻吟唱的情歌,写得很大胆、很直白,这在潮汕情歌歌谣中较为少见。
  【注释】①耳:白读为[hin6]。②面囝:脸蛋儿。囝[gian2]:事物的小者。白白:(肤色)雪白。分[bung1]:给,作介词,原为动词,如《左传·昭公十四年》:“分贫赈穷。”唚[zim1]:亲嘴。③腰囝:细腰。揽:搂。④吧呅[bhung1]:微笑。
  【押韵】1、2、4句押[im](音)韵。
  2.一只船囝二支篙
  一只船囝二支篙①,爱载娘囝去踢跎②;一阵大风四面报,二个性命险险无③。
  【解题】歌谣描写了一个勇敢的青年,载着相爱的姑娘去游玩,引起了一场风波,险些送了性命。歌谣是对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宗法观念的揭露。
  【注释】①船囝:小船。篙[go1]:指撑船用的竹竿,也叫“船篙”;唐·李白《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诗:“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②爱:要。娘囝:娘子,姑娘。踢跎[tig4(8)to5]:游玩。③险险:差点儿。
  【押韵】1、2、4句押[o](窝)韵。
  3.一头担鸡一头啼
  一头担鸡一头啼①,无好金鸡早早啼②;无好金鸡来害阮③,害阮兄妹早分离。
  【解题】歌中情人对金鸡的怨骂,其实表达了一种“春宵苦短”的无奈。
  【注释】①一头一头:一边一边,用作连词;《清平山堂话本·梅岭失妻记》:“巡检一头行,一头哭。”担:白读为[dan1],挑。②无好:不好。早早:很早。③阮[uang2]:“我”的复数,即“我们”。
  【押韵】1、2、4句押[i](衣)韵。
  4.阮爱相会到天时
  一头担鸡一头啼,生死兄妹唔甘离①;兄妹好比鹦哥鸟,阮爱相会到天时
  【解题】歌谣运用比喻、反问等手法,表达了对爱情忠贞的信念,也透露了相会时难的苦楚。
  【注释】①唔:不。②爱:要。天[diang1]时:什么时候。
  【押韵】1、2、4句押[i](衣)韵。
  5.一条江水白涟涟
  一条江水白涟涟①,两条鯿鱼在两边;鳊鱼无鳞正好食②,小弟单身正可怜。
  【解题】歌谣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单身男子的孤独之苦以及想娶妻子的强烈愿望。
  【注释】①白涟涟:白茫茫。②无:没有。正[zia3]:才;《古今小说钩沉·裴子语林》:“孔坦尔时正琐臣耳,何与国家事”食:吃。
  【押韵】1、2、4句押[iang](央)韵。
  6.一盘猪肉一盘葱
  一盘猪肉一盘葱,兄当无女么妹无翁①;二人平平守孤苦,保贺兄妹结成双②。
  【解题】这首情歌写得很直白,连起兴也很生活化,以两个家常菜起兴,歌谣直接表达了男女双方希望成双结对的愿望。
  【注释】①女么[bhou2]:俗称妻子。翁[ang1]:丈夫。②保贺:保佑。
  【押韵】1、2、4句押[ang](按)韵。
  7.几时长出一树青
  树顶挂网掠乜虾①·石上无土种乜茶·莿钩竹边栽芒草,几时长出一树青
  【解题】歌谣采用反问连用手法,对不利恋情发展的周边环境发出一连串的感叹。
  【注释】①掠[liah8]:捕捉。乜[mih4]:什么,疑问助词。
  【押韵】1、2、4句押[ê](哑)韵。
  8.上头东风下头西
  上头东风下头西,父母严条唔敢来①;初一十五来一次,亲像山伯祝英台②。
  【解题】歌谣描写了热恋中的情人渴望见面,但父母管教严厉,不敢时时相见,只好在每月初一、十五求神时见上一面。
  【注释】①严条:严厉。唔敢:不敢。②亲像:就像。
  【押韵】1、2、4句押[ai](哀)韵。
  9.山上青青是嫩叶
  山上青青是嫩叶,水底青青是嫩苔;面前有个娇娥妹,宽行两步等兄来①。
  【解题】歌谣运用比兴手法,通过阿妹慢走等阿哥这一细节的描述,表达了两情相悦的主题。
  【注释】①宽[kuan1]:慢,舒缓,与急、快相对;《史记·匈奴列传》:“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行:走路;《墨子·公孙》:“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押韵】2、4句押[ai](哀)韵。
  10.日落西山是夜昏
  日落西山是夜昏①,想起孤灯照孤床;日来想兄(bhoi6)得暗②,夜来想兄到天光③。
  【解题】歌谣描写了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日思夜想,情感非常真挚。
  【注释】①夜昏[hen1]:夜晚。夜:训读为[mên5],本字“暝”。②��[bhoi6]:不会。③天光[geng1]:天亮。
  【押韵】2、4句押[eng](恩)韵。
  11.日想夜梦枉费工
  日想夜梦枉费工,斩树掠鸟是忄愚�度刷伲蝗然鹉焉蘸V胁荩�利刀难杀镜中人。
  【解题】歌谣描写了一个热恋中青年男子的矛盾心理。
  【注释】①斩树:砍树。掠鸟:抓鸟。掠[liah8]:捕捉。�垛嘤蕺禰nga3]人:愚笨之人。忄愚�丢叮河薮馈�
  【押韵】1、2、4句押[ang](按)韵。
  12.水中月出望郎来
  郎在河东门半关,妹在河西门半开;河东河西一条水,水中月出望郎来。
  【解题】歌谣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写出了只因一条水之隔,让阿哥阿妹受尽了相思之苦的心酸与无奈。
  【押韵】2、4句押[ai](哀)韵。
  13.月斜三更门正开
  月斜三更门正开①,长夜横枕意心怠;短命冤家无口信②,望断肝肠无人来。
  【解题】这首歌谣讲述一位姑娘始终等不来自己的“短命冤家”,肝肠欲断,伤心不已。
  【注释】①正[zia3]:才。详见第5首。开:读文读音[kai1]。②短命冤家:对自己心上人的亲昵之反称。
  【押韵】1、2、4句押[ai](哀)韵。
  14.心坚唔惊风涌大
  阿兄在东妹在西,父母管束唔敢来①;心坚唔惊风涌大②,夜夜梦兄到面前。
  【解题】歌谣描写了父母对自由恋爱的阻挠,但为了追求爱情,姑娘不惧风浪,态度坚定。
  【注释】①唔敢:不敢。②惊[gian1]:害怕,做及物动词用。涌[êng2]:风涌,风浪。
  【押韵】1、2、4句押[ai](哀)韵。“前”读[zain5],是揭阳等地方音。
  15.巴豆开花白苞苞
  巴豆开花白苞苞①,妹当合兄做一头②;白白手臂分兄枕③,口来相唚舌相交④。
  【解题】这首情歌以阿妹的口吻吟唱,是潮汕歌谣情歌中写得比较大胆、比较直白的一首。
  【注释】①苞[pao3]:植物茂盛;《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②合[gah4]:与、跟、同,作介词;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③分[bung1]:给,作介词。详见第1首。④相唚:亲吻。相:白读为[sio1]。唚[zim1]:亲嘴。
  【押韵】1、2、4句押[ao](欧)韵。
  16.石榴开花嘴含英
  石榴开花嘴含英①,孟良焦赞对两屏;兄你可比杨宗保②,阿妹可比穆桂英。
  【解题】这首歌谣阿妹以杨宗保和穆桂英作比,含蓄地表达了对“阿哥”的爱恋。
  【注释】①嘴:训读为[cui3],本字“喙”,如《庄子·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②可比:好像。
  【押韵】1、2、4押[êng](英)韵,揭阳一带口音。
  17.夜来合兄来调情
  石榴开花嘴含英,我个阿妹真有情①,日来看着吧呅笑②,夜来合兄来调情③。
  【解题】这首情歌以阿哥的口吻吟唱,言辞还不至于太露骨。
  【注释】①个[gai7]:结构助词,同“的”。②吧呅[bhung1]笑:微笑。③合[gah4]:与、跟、同,作介词。详见第15首。
  18.东风吹来转西风
  东风吹来转西风①,兄当骂妹无笑容。昨夜合你夗定了②,还罗嫌我无笑容③。
  【解题】歌中阿妹对阿哥跟自己偷情之后还对自己有所嫌弃表示了不满。
  【注释】①转:白读为[deng2],回。②夜:训读为[mên5],本字“暝”。夗[enh8]:睡觉;《说文·夕部》:“夗,转卧也。”定[dian7]: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宋·赵汝鐩《断肠曲》:“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③还罗[huan1lo2]:还,且。
  【押韵】2、4句押[iong](雍)韵。
  ……

前言/序言

  序
  潮汕民谣——潮人喜怒哀乐的生活之歌
  我,一位喝韩江水长大的潮汕男人,曾经在韩江边上度过我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知,它是没有平均指数的;你自己感到快乐,那就是实打实的幸福,不需要今天那些看起来有点荒唐可笑的数字化表格来衡量。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候应该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但在我生命的硬盘里,却没有留下任何的“挨饿受冻”的记忆。而“快乐”和“无忧无虑”却被深深地刻录了下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村民们不知道酸溜溜的文人的惆怅,男人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趁着春雨鱼儿“拍春”(发情期)时喜欢成群结队去打渔,牧牛或者牧鹅少年们唱的是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童谣;
  路上遇到村里的“无女么阿伯”,喜欢来个童声合唱取笑人家。
  当然,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的,还有那没完没了的“无厘头”的摇篮曲童谣。
  高中毕业了,上山下乡了。已经被号召写下了立场坚定的决心书,本来以为就要在雷州半岛干两辈子革命的了。没曾想,邓小平伯伯让我们考大学,终于上大学了,而且去了中国当代民俗研究的发祥地之一——中山大学中文系。我这才知道,小时候给了我们无尽快乐的这些东东叫“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酸甜苦辣的生活之歌,很值得研究。
  20世纪20年代,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激荡,我国出现了一次民间收集和研究民间歌谣活动的高潮。1918年从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开始,在刘复、沈尹默、周作人等的努力下,1920年歌谣研究会成立,1922年12月17日《歌谣》杂志创刊,竖起了歌谣收集和研究的大旗,开始带动全国收集、研究歌谣。一时间,收集、研究民歌民谣之风盛行于大江南北。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之下,潮汕一批新知识分子也开始了收集和研究潮汕歌谣的工作。1923年3月《歌谣》第11号第一次发表了潮汕歌谣《渡头溪水七丈深》。此后,在潮汕歌谣先驱们的努力下,一大批潮汕歌谣被收集起来并通过《歌谣》杂志被介绍到全国各地。
  比较早收集、研究潮汕民谣的知识分子有黄昌祚、林德侯、林培卢等前辈。1927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的《民俗》周刊第48、49、50、65期中,就先后发表了黄昌祚搜集的潮汕歌谣81首。丘玉麟于1929年出版《潮州歌谣》凡287首(据香江出版社2003年再版本)。1958年,丘玉麟选注的《潮汕歌谣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序文中说明:“这本歌谣,材料的来源是以1927年我编印的《潮州歌谣集》做蓝本,以金天民先生的《潮歌》、徐志庵先生的《儿歌》、林德侯同志的歌谣抄本为主要参考,取材林同志的最多。本书共选录约二百多首……”可见在1958年以前,潮汕歌谣的选本也就这一些。其后的各种选本,也都在100~300首之间。而我们现在这个版本,收集有1000首左右之多。
  我在1997年主编《潮汕俗文化》丛书的时候,与人合作选注过潮汕方言歌谣,发现各种歌谣的集子在用字和注释等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和完善,注音的工作几乎没有人做。虽然当时由于丛书规定的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注了100左右首的歌谣,但印象十分深刻,很想以后有条件时再做一本比较完善的。没想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15年,而幸运的是,这个工作,有一位青年教师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她就是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的林朝虹老师。她在攻读暨南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以潮汕歌谣为研究课题,所以做了大量的歌谣收集和研究的基础工作。2010年春天,我调任韩山师范学院的时候,也正是她研究生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第二年,正想把收集到的1000余首歌谣做整理注释。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一起讨论了整理和选注的方法以及具体的细则,例如用潮州话拼音方案注音还是国际音标注音,方言俗语的用字是从俗还是从雅从古等等,然后由林朝虹老师先做初稿,由我审读后提出修改意见,她再修改。这样来去去来两回,凡四易其稿,才成了现在这个付印稿——第五稿。
  当然,由于篇幅较大,全书在用字、注音、注释等等方面要做到“一以贯之”并非易事,真的是“定规则容易做起来难”。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改了又审,审了又改,还是存在不如意的地方。没办法,我们只能在前言里把我们的做法告诉读者,在书的后面附录本书用字一览表等等,还做了个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使用这本资料性很强,也具有一定知识性、学术性的书。
  末了,要感谢各种版本的潮汕歌谣编著者和接受我们口头采访的合作人。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他们的前期成果和无私的帮助,才有了这本书的材料基础。或者说,是因为有了前辈们收集研究的基础,我们才能站得更高,做得更好。我们在书后附录了一个《参考文献目录》,既表示对他们的衷心感谢,也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找到它们。还要感谢花城出版社的詹秀敏社长和责任编辑佳娜小姐,她们也都是潮汕人,也是用满腔的热情来合作出版这本满是难僻字和拼音的书。我还很庆幸的是,有像林朝虹这样的年轻学者喜欢潮汕民俗文化研究,而且乐意走进田野做民俗调查,或者呆图书馆、坐冷板凳,在我的近于苛刻的“指导下”做这种不但无利可图反而要倒贴钱的事情,而且还想继续做下去,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如果有越来越多愿意这样做的年轻人涌现,我想,潮汕文化的研究,就不愁后继无人了。
  至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及其整理注释的水平,就由读者来评估吧,我就此打住。
  林伦伦
  龙年元宵节于韩师山居
《潮汕方言歌谣的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研究》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究了潮汕地区流传千年的方言歌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这些朴实而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如何承载着潮汕人的历史记忆、文化情感与生活哲学。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歌谣,而是将其置于潮汕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与评析。本书从歌谣的源流、地域传播、语言特色、内容主题、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等多个层面展开论述,力求呈现潮汕方言歌谣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文化现象。 第一章:潮汕方言歌谣的溯源与演变 本章追溯潮汕方言歌谣的起源,探讨其与古代民歌、戏曲、说唱艺术等形式的渊源关系。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古发现的解读,勾勒出歌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我们将分析影响潮汕方言歌谣形成与演变的地理、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例如潮汕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海交界,相对封闭)如何孕育出独特的方言,以及商贸经济发达如何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融合。同时,我们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如宋元明清时期,歌谣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特别是外来文化(如闽南文化、中原文化)对潮汕歌谣的影响,以及其自身如何吸收融合并形成独特的潮汕风格。我们会提及一些早期被记录或提及的歌谣片段,尽管可能无法构成完整的歌谣,但足以证明其悠久的历史。 第二章:地域特色与方言的生命力 本章重点分析潮汕方言在歌谣中的独特之处。我们将深入剖析潮汕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在歌谣的韵律、节奏和表达上。例如,潮汕方言中的多声调、独特的声母韵母组合,以及大量的特有词汇,如何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歌唱效果和地方色彩。我们会列举具体的方言词汇和俗语,解释它们在歌谣中的含义及其文化内涵,并将其与普通话或周边方言进行对比,凸显其独特性。此外,本章还将探讨潮汕方言歌谣的地域传播范围,分析不同潮汕地区(如揭阳、汕头、潮州)歌谣的细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变迁。我们会强调方言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载体,其在歌谣中的生命力,以及保护和传承方言对于维系潮汕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章:歌谣的时代印记——内容主题的深度解读 本章将对潮汕方言歌谣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和深度解读。我们认为,歌谣是记录社会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最直接的载体。因此,本章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劳动歌谣: 描绘潮汕人民在农耕、渔业、手工业等生产劳动中的场景、辛劳与乐趣。例如,描述渔民出海捕鱼的艰辛与希望,耕田播种的节律与祈盼丰收的喜悦,以及潮汕特色手工艺(如潮绣、潮玩、陶瓷)制作过程中的技巧与故事。 生活习俗歌谣: 展现潮汕独特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祭祀祈福等社会生活习俗。例如,描绘春节的闹市景象、中秋的月圆人团圆、以及婚礼的喜庆热闹,丧葬的庄重肃穆。这些歌谣不仅记录习俗,更传递了潮汕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表达歌谣: 抒发潮汕人民在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真挚情感。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歌、父母对子女的期盼、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情谊。我们会分析这些歌谣中情感表达的含蓄与奔放,细腻与质朴。 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歌谣: 传承潮汕地区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英雄人物事迹。例如,关于妈祖的传说、揭阳的“开埠”故事、以及民间侠义故事的演变。这些歌谣如同口述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潮汕历史的独特视角。 讽刺与警示歌谣: 揭示社会不公、批评不良风气、劝诫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这些歌谣往往语言生动、辛辣,具有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 在解读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歌谣文本,分析其语言风格、叙事方式、情感色彩,并联系潮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阐释其深层含义。 第四章:艺术之美——潮汕方言歌谣的表现手法 本章将聚焦潮汕方言歌谣的艺术魅力。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韵律与节奏: 探讨潮汕方言的声调、平仄等特点如何与歌谣的押韵、节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美感。我们将分析常见的押韵方式(如平水韵、词林正韵的变体),以及不同节奏(如哭调、唸唱调、欢快调)如何烘托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比兴与象征: 分析歌谣中大量运用的比兴手法,如何通过自然景物(如海浪、潮水、山峦、花草)来寄托情感,表达意境。例如,用“大海”象征宽广的心胸,用“潮水”象征情感的起伏,用“花开”象征美好的爱情。 叠词、叠字与重复: 探讨歌谣中频繁使用的叠词、叠字和重复句式,如何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形象感的同时,强化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突出。 口语化与生活化: 强调潮汕方言歌谣的口语化和生活化特征,分析其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何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其易于理解和传播。 叙事与抒情: 分析歌谣在叙事上的简洁明快,以及在抒情上的真挚朴实。探讨其如何巧妙地将故事情节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我们将引用大量的歌谣实例,进行细致的语言分析和艺术手法赏析,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潮汕方言歌谣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价值 本章将探讨潮汕方言歌谣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传承的困境: 分析现代社会化进程、语言环境变化、年轻一代对外来文化的追捧等因素对潮汕方言歌谣传承带来的冲击。例如,普通话的普及、电子媒体的兴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可能导致歌谣的传播范围缩小,受众群体老龄化。 创新的可能: 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改编、创新、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如融入现代音乐、舞蹈、戏剧),让潮汕方言歌谣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会举例说明一些成功的创新实践,例如将传统歌谣改编成现代歌曲,或者将其作为地方戏曲的元素。 文化认同的纽带: 强调潮汕方言歌谣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维系潮汕人的身份认同、民族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对于身处异乡的潮汕人而言,歌谣是连接故土、唤起乡愁的重要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述将潮汕方言歌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建议。 学术研究与社会启示: 总结潮汕方言歌谣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为民俗学、语言学、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更能够为我们理解中国乡土文化、民间智慧提供深刻的启示。 结论: 本书旨在通过对潮汕方言歌谣的全面研究,展现其作为一门活态的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我们相信,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世代相传的歌谣,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潮汕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文化,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启迪当下,启迪未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歌谣的书,更是一次关于潮汕人情感、记忆与精神的深度对话。 适用读者: 民俗学、人类学、语言学、民间文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 对中国南方乡土文化、民间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潮汕籍人士,以及对潮汕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读者。 渴望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生活与大众情感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这类主题的著作,我原本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沦为少数专家学者的“自娱自乐”。然而,一旦翻开,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他似乎懂得如何将深奥的文化现象转化为普通读者也能理解的语言。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在获取知识,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家乡的往事,那种亲切感是任何工具书都无法比拟的。行文之中,夹杂着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那些看似遥远的文化符号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的尝试,值得所有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的人学习借鉴。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来自于惊天动地的故事,而是源于作者对所研究事物所倾注的巨大心血和近乎虔诚的热爱。显而易见,这本书背后凝聚了多年的田野调查和案头研究,那种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贯穿始终。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独特棱镜,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如何在日常的琐碎和生活的点滴中得以维系和传承。读完之后,我对“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明白了保护和研究地方性知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它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书。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地方性文化研究领域接触不多的人,最初被吸引纯粹是出于好奇心。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语境和氛围。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文化之旅,作者仿佛是我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不同的场景和时代片段。他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极其敏锐,无论是对某个特定场景的描绘,还是对某个特定情感的刻画,都精准到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画面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探讨变得引人入胜,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那个特定地域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叙事魅力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真是没的说,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这绝对是能传给下一代的珍藏品。封面设计得简洁又不失文化底蕴,那种油墨的质感和特有的书香气,让人在还没翻开内页之前,就已经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会散页,细节之处见真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字号和行距都经过了精心考量,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尊重和用心,在现在这个电子书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翻阅几次,细细品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手工艺和传统美学的坚持。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咋舌,它绝非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背景资料时的严谨态度,每一个观点背后似乎都有扎实的文献支撑,但这些支撑却被巧妙地融入到流畅的文本中,丝毫没有生硬的堆砌感。更难得的是,它展现了一种跨学科的视野,将文学、人类学甚至社会学的视角融入其中,使得对主题的剖析更加立体和多维。每读完一个章节,我总会停下来思考良久,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激发了我对既有认知的反思。这绝对是一部能让人“动脑子”的书,它要求读者投入精力去咀嚼和消化,但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最终都会转化为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

发货及物流超快,第二天到货今天我在网上买的几本书送到了。取书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家小书店,就在我们大院对面的街上,以前我常去,书店的名字毫无记忆,但店里的女老板我很熟,每次需要什么书都先给她打电话说好,晚上散步再去取。我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她还时常替读者找我签名。可是,自从学会从网上购书后,我再也没去过她那里了,今天忽然想起她,晚上散步到她那里,她要我教她在网上买书,这就是帮她在京东上买了这本书。好了,废话不说。书不错 还送光碟 就是快递不给力 太慢了 但还行 好期待的书 可来了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它是一个人特有的形式,或者工具;不这么说,不这么写,就会别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腔调有时候就是“器”,有时候又是“事”,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来说,器就是事,事就是器。这本书,的确是用他特有的腔调表达了对“腔调”本身的赞美。|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提供丰富的图书产品,种类包括小说、文学、传记、艺术、少儿、经济、管理、生活等图书的网上销售,为您提供最佳的购书体验。网购上京东,省钱又放心!在网上购物,动辄就要十多元的运费,往往是令许多网购消费者和商家踌躇于网购及销售的成本。就在买方卖方都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京东做了一个表率性的举动。只要达到某个会员级别,不分品类实行全场免运费。这是一个太摔的举动了,支持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简介:最实用剩女出嫁实战手册、婚女幸福宝典;婚姻不是最终归宿,幸福的婚姻才是真正的目的;内地首席励志作家陆琪 首部情感励志力作;研究男女情感问题数年,陆琪首本情感婚姻励志作品。作者作为怀揣女权主义的男人,毫无保留地剖析男人的弱点,告诉女人应该如何分辨男人的爱情,如何掌控男人,如何获得婚姻的幸福。事实上,男人和女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用女人的思考方式,永远也了解不透男人。所以陆琪以男性背叛者的角度,深刻地挖掘男人最深层的情感态度和婚姻方式,让女人能够有的放矢、知己知彼,不再成为情感掌控的弱者。二、《正能量(实践版)》——将“正能量”真正实践应用的第一本书!心理自助全球第一品牌书!销量突破600万册!“世界级的演讲家和激励大师”韦恩·戴尔,为我们带来了这本世界级的心理学巨作!他在韦恩州立大学获得过教育咨询博士学位,曾任纽约圣约翰大学教授,是自我实现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和演讲家。他出版过28本畅销书,制作了许多广播节目和电视录像,而且在数千个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做过嘉宾访谈。

评分

很不错的书,正版,物流也很快。

评分

此前的潮汕方言歌谣版本,由于出版年代比早,搜集的数量有限,基本上没有注解。此《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与以前各种版本比较起来,更显其歌谣齐全、评注专业和题材、方言统一的特点,是一本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推广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潮汕文化特色书籍。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本套丛书是一款益智手工拼图产品,共5种,分别为兵器类和建筑类。它是一种三维立体手工拼图,曾获国际礼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加拿大国宝级智力产品。它是在平面拼图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立体辅助设计,将无毒无味泡沫板与所拼图片利用环保胶水粘合在一起制成插件,通过插件的插口数字对接拼插,无需剪刀和胶水,成品可长期保存,可做装饰家居、馈赠亲友、点缀生活之用。本产品附赠精美学习手册,可在动手动脑之余学习知识,一书多用。3益智手工风靡海外多年,畅销欧美、日韩。其涉猎的内容较为广泛,品种多样、形象逼真、拼插巧妙、印制精良,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既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亲子益智互动游戏,又是上班族最好的动手健脑的手工产品,其面世后亦深受少年儿童及手工爱好者的喜爱。3益智手工的十大功能1.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建立顺序、秩序与立体组合的概念4.培养组织归纳与逻辑思维的能力5.训练精细动作,增进手眼脑协调发展6.培养观察力、耐心与专注力7.提升忍受挫折的耐力8.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9.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激发空间想象力10.均衡左右脑开发,提高视觉记忆力,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

评分

原来我……如此不了解自己的家乡。惭愧至极。

评分

潮汕方言写成文字真的不容易。

评分

如书名,就是歌谣评注,本人非潮汕人士,不懂其中欢乐、奥妙,老公是潮汕的,他买的

评分

送货很快,书不错。。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本套丛书是一款益智手工拼图产品,共5种,分别为兵器类和建筑类。它是一种三维立体手工拼图,曾获国际礼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加拿大国宝级智力产品。它是在平面拼图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立体辅助设计,将无毒无味泡沫板与所拼图片利用环保胶水粘合在一起制成插件,通过插件的插口数字对接拼插,无需剪刀和胶水,成品可长期保存,可做装饰家居、馈赠亲友、点缀生活之用。本产品附赠精美学习手册,可在动手动脑之余学习知识,一书多用。3益智手工风靡海外多年,畅销欧美、日韩。其涉猎的内容较为广泛,品种多样、形象逼真、拼插巧妙、印制精良,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既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亲子益智互动游戏,又是上班族最好的动手健脑的手工产品,其面世后亦深受少年儿童及手工爱好者的喜爱。3益智手工的十大功能1.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建立顺序、秩序与立体组合的概念4.培养组织归纳与逻辑思维的能力5.训练精细动作,增进手眼脑协调发展6.培养观察力、耐心与专注力7.提升忍受挫折的耐力8.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9.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激发空间想象力10.均衡左右脑开发,提高视觉记忆力,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