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全书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后半部分是《论语》原文。在前半部分,作者用白话形式重新诠释了《论语》一书,并以“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为主题,分别加以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后半部分,既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使读者更为全面地领略《论语》的魅力;又为一本完整的《论语》小书,供读者不时翻阅诵读。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内容简介
和于丹一起,在庄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心灵邀游。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但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在《庄子》这本书中,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但是在所有的先秦经典中,它也许是不带有经典意味的,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奇思异想。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我情愿用一生的体温去焐热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她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重温zui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字解人生》及《有梦不觉人生寒》,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目录001 ? 不负初心
001 ? 庄子何其人
017 ? 境界有大小
033 ? 感悟与
051 ? 认识你自己
069 ? 总有路可走
085 ? 谈笑论生死
103 ? 坚持与顺应
117 ? 本性与悟性
135 ? 心态与状态
153 ? 大道与自然
171 ? 附录
171 ? 《庄子》原文
261 ? 出版缘起
我必须承认,最初选择这套书,易中天老师的序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一直非常佩服易中天老师那种将历史文化“通俗化而不庸俗化”的叙事能力。当他亲自为这套书作序,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无疑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意味着这套书的解读路径是既有深度又易于接受的。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是准确的。这两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双核驱动”:一方面是庄子带来的超越世俗的思辨和自由精神,另一方面是论语提供的入世的智慧和规范。它们不是互相矛盾,反而是绝佳的互补。当我被世事搞得心力交瘁,想逃离时,庄子提供了一张通往精神后花园的门票;而当我需要重新整装待发,去应对现实的挑战时,论语又递给我一套清晰的行动指南。这种文史哲融会贯通的阅读体验,让我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衡状态。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在快节奏生活中摸爬滚打,渴望在古典智慧里寻求片刻宁静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庄子》晦涩难懂,那些奇谈怪论像是蒙着一层厚厚的灰,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读了这本《庄子心得》之后,那种感觉彻底烟消云散了。作者的文字功力实在了得,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腔调,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者,拉着你的手,耐心又生动地将庄子的那些“逍遥游”、“齐物论”一点点剥开,让你明白,原来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哲学思想,竟然能如此贴合我们当下的困境。尤其对现代人那种被物欲和焦虑裹挟的状态,书中有着非常精准的剖析和温柔的抚慰。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放下书,对着窗外发一会儿呆,感觉心中的那团乱麻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梳理顺畅了一些。那种豁达和洒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态度。三联的装帧设计也深得我心,典雅而不失现代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淀下来的踏实感。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真的值得称赞。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有洁癖的人,如果一本书内容再好,但拿在手里感觉粗糙或者阅读体验不佳,我可能很快就会放弃。这套“于丹作品套装”的纸张质感非常棒,略带米黄色的那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三联出版社的排版风格,那种留白的处理,那种字体大小的拿捏,都体现出一种对文字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特别是书中一些重点语句的引用和注释,做得非常清晰,不会因为过多的旁白而打断主线的阅读思绪。这种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电子屏幕完全无法替代的。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愿意珍藏,也愿意反复翻阅,而不是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快消品。
评分对我而言,这两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优质“滤镜”。在阅读《庄子心得》时,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焦虑和解,认识到很多“必须”都是自己强加的;而在研读《论语心得》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与他人协作,并保持内心的正直。我曾尝试过其他版本的解读,但往往过于学术化,或者又过于鸡汤化。于丹老师的解读妙就妙在,她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保留了原典的精髓和厚重感,又用现代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佐证和阐发,使得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立刻在你眼前活了起来,变得可触摸、可应用。这套书已经在我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和定力的“精神锚点”。
评分坦白说,我对《论语》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中学课本那种“温故而知新”的简单层面,总觉得孔老夫子的话语,虽然句句珠玑,但与我如今在职场上要面对的复杂人际和职场伦理,似乎总隔着一层时代。但于丹老师的这本《论语心得》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她不是简单地复述经典,而是用极其现代、极其细腻的笔触,去解读那些看似朴素的教诲背后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人情练达。比如,她对“仁”的阐释,就让我明白了它不是一个空泛的道德口号,而是在具体情境下如何去体察他人的难处,如何做到真正的“推己及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那些看似严格的礼仪规范时,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这使得原本严肃的儒家思想变得有温度、有血肉,让我愿意主动去实践,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的言行中,体现出那种君子之风。读完后,在处理一些棘手的合作关系时,我发现自己能更平和,也更懂得如何把握分寸。
评分书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书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写的太好了,特别是庄子,让我感悟良多。
评分挺好的,不错
评分写的太好了,特别是庄子,让我感悟良多。
评分物流真心很慢,整整买了一个多星期。
评分页面设计不错。
评分书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书不错,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