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網站構建實戰

高性能網站構建實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鑫 著
圖書標籤:
  • Web性能優化
  • 前端工程化
  • 後端優化
  • Node
  • js
  • HTTP/2
  • 緩存策略
  • CDN
  • 負載均衡
  • 服務器性能
  • 網站架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94784
版次:1
商品編碼:11144229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目前,越來越多的網站采用Linux操作係統來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搭建Web服務器、文件存儲、數據庫等。人們對Linux服務器的可靠性、負載能力和計算能力也越來越關注。
《高性能網站構建實戰》從高性能站點的實際需求齣發,詳細介紹瞭如何使用當前流行的開源軟件和工具構建Web站點所需的各種應用服務環境。全書共分為7篇16章和3個簡短的附錄。
第一篇是架構規劃篇,也就是第1章,主要介紹瞭對企業網站架構的選型、係統的快速安裝及初始化高性能係統的一些參數。第二篇為負載應用篇,包括第2章到第4章,分彆介紹瞭LVS+KeepAlived、HAproxy、Nginx這3種負載開源軟件的應用。第三篇為頁麵緩存篇,包括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分彆介紹瞭緩存軟件Squid和Varnish,以及Nginx的緩存功能。第四篇為Web服務器篇,包括第8章和第9章,分彆介紹瞭Apache、Lighttpd和Nginx這三款流行的Web服務器。第五篇為數據緩存篇(NoSQL),包括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分彆介紹瞭Memcached,以及兩種當前非常流行的NoSQL數據庫軟件Redis和MongoDBC。第六篇為文件服務篇,包括第13章和第14章,介紹瞭MFS和Hadoop。第七篇監控應用篇,也是最後一篇,包括第15章和第16章,介紹瞭流量監控軟件Cacti和係統監視軟件Zabbix。附錄部分,分彆給齣瞭使用ipvsadm命令、HAProxy和Squid的有用參考資料。
《高性能網站構建實戰》是作者多年Linux係統架構和運維經驗的總結,兼具宏觀性知識介紹和具體性實踐技能,適閤對係統架構、性能維護感興趣的初級、中級讀者學習,對於有經驗的係統架構師和運維師也有一定的參考藉鑒價值。

作者簡介

  劉鑫,運維工程師,曾擔任過係統講師,喜歡討論各種網站架構上的技術,特彆是對係統級的優化。對整體網站架構的把握以及各種架構中運用的技術有一定的實施心得。對Python情有獨鍾,喜歡編寫運維自動化工具。他是ChinaUnix社區集群和高可用版塊資深版主,經常在社區內發起技術討論,深受廣大CU(ChinaUnix)社區會員喜愛。

精彩書評

  《高性能網站架構實戰》一書正是從這點齣發,緊扣運維技術基礎,除瞭安裝配置外,還對原理進一步的講解,實戰配置、經驗分享和原理剖析三者相集閤,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好的體驗。本書作者是資深的一綫運維人員,同時他也是社區裏的熱心腸,作為ChinaUnix資深版主和專傢博主,他為廣大用戶排憂解難,深受用戶喜歡。
  —— ChinaUnix社區
  
  本書是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纍,不斷學習、探索、智慧的結晶,書中的內容都是當前形勢下較流行的架構和應用。相信通過本書的學習,你可以解決很多日常工作遇到的難題,也可以使自己更深入地理解運維工作的方方麵麵,並藉鑒書中的架構場景,運用解決實際的應用需求。
  ——悠易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運維總監 王建
  
  現今大多數企業網站架構都是采用開源軟件作為強大的支持,如何快速構建穩定、高效、靈活的網站架構呢?那麼本書將帶您由淺入深,結閤實際生産環境,講解網站架構所需要的集群負載、運維監控,網絡存儲,數據備份,性能調優等實戰技術。本書的敘述通俗易懂,案例經典,新手朋友可以根據案例,快速組建一套中大規模的網站架構,實現運維價值,同時也提高在網站架構方麵的經驗,相信您一定會受益匪淺。
  ——幻想時代係統運維 趙金光
  
  在未來大數據、社交商務、雲計算的環境下,人們對網站的架構及性能有瞭更高的要求。本書濃縮瞭作者多年的實戰經驗,從網站架構規劃到分布式及非關係型數據庫,內容全麵而使用。這是一本互聯網基礎架構人員及運維人員必讀的書籍。
  ——新華瑞德 技術副總監 耿利達

目錄

第一篇 架構規劃篇
第1章 網站架構簡介
1.1 網站的硬架構
1.1.1 機房的選擇
1.1.2 帶寬的大小
1.1.3 服務器的劃分
1.2 網站的軟架構
1.2.1 框架的選擇
1.2.2 邏輯的分層
1.3 網站架構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1.3.1 HTML靜態化
1.3.2 圖片服務器分離
1.3.3 數據庫集群和庫錶散列
1.3.4 緩存
1.3.5 鏡像
1.3.6 負載均衡
1.4 操作係統的選擇及參數優化
1.4.1 用U盤自動安裝操作係統
1.4.2 係統初始化
1.5 小結
第二篇 負載應用篇
第2章 LVS+KeepAlived實現高可用集群
2.1 軟硬負載應用介紹
2.1.1 Linux集群簡介
2.1.2 硬件負載介紹
2.1.3 軟件負載介紹
2.2 搭建LVS+KeepAlived環境
2.2.1 LVS的模式原理以及算法
2.2.2 KeepAlived簡介
2.2.3 LVS+KeepAlived環境的實踐
2.3 FAQ
2.4 小結
第3章 高性能負載均衡器HAProxy
3.1 HAProxy簡介及定位
3.2 HAProxy的環境配置
3.2.1 HAProxy的編譯安裝
3.2.2 HAProxy配置文件詳解
3.2.3 HAProxy參數優化
3.3 配置HAProxy日誌
3.4 FAQ
3.5 小結
第4章 輕量級的負載Nginx
4.1 Nginx和LVS的比較
4.2 Nginx和HAProxy對比
4.3 Nginx的負載實現
4.3.1 Nginx的安裝
4.3.2 Nginx配置文件詳解
4.4 FAQ
4.5 小結
第三篇 頁麵緩存篇
第5章 經久不衰的Squid
5.1 Squid緩存簡介
5.1.1 網站緩存簡介
5.1.2 Squid緩存
5.2 Squid實踐部署
5.2.1 Squid的編譯安裝
5.2.2 Squid透明緩存的配置
5.2.3 Squid反嚮代理的配置
5.2.4 Squid配置文件詳解
5.2.5 Squid緩存管理
5.3 Sarg使用簡介
5.4 FAQ
5.5 小結
第6章 高性能緩存服務器Varnish
6.1 Varnish緩存簡介
6.1.1 Varnish的結構特點
6.1.2 Varnish和Squid的對比
6.2 Varnish實踐部署
6.2.1 Varnish編譯安裝
6.2.2 Varnish緩存的配置
6.2.3 Varnish配置文件詳解
6.2.4 Varnish啓動等管理工具
6.3 FAQ
6.4 小結
第7章 輕量級緩存服務器Nginx
7.1 Nginx緩存簡介
7.1.1 Nginx的緩存方式
7.1.2 三種緩存的對比
7.2 Nginx實踐部署
7.2.1 Nginx編譯安裝
7.2.2 Nginx緩存的配置
7.2.3 Nginx配置文件詳解
7.2.4 Nginx緩存命中率配置
7.3 FAQ
7.4 小結
第四篇 Web服務器篇
第8章 Apache組建高穩定性Web服務器
8.1 Apache簡介
8.2 Apache的實踐
8.2.1 Apache的安裝
8.2.2 Apache的配置
8.2.3 Apache啓動與停止
8.2.4 Apache配置文件詳解
8.2.5 Apache日誌切割
8.2.6 Apache實用第三方模塊
8.3 小結
第9章 兩款常用的小型Web服務器
9.1 Nginx的Web實踐
9.1.1 Nginx的安裝
9.1.2 Nginx的Web配置
9.1.3 Nginx配置文件詳解
9.2 Nginx小結
9.3 Lighttpd簡介
9.4 Lighttpd實踐
9.4.1 Lighttpd安裝
9.4.2 Lighttpd配置
9.4.3 Lighttpd配置文件詳解
9.5 FAQ
9.6 小結
第五篇 數據緩存篇
第10章 高性能內存對象緩存Memcached
10.1 NoSQL簡介
10.1.1 什麼是NoSQL
10.1.2 NoSQL的特點
10.1.3 NoSQL開源軟件介紹
10.2 Memcached實踐
10.2.1 Memcached簡介
10.2.2 Memcached的原理
10.2.3 Memcached的使用
10.2.4 Memcache安裝啓動
10.2.5 Memcached的復製功能
10.2.6 Memcached管理
10.2.7 Memcached的安全
10.3 小結
第11章 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Redis
11.1 Redis簡介
11.1.1 什麼是Redis
11.1.2 Redis的數據結構
11.1.3 Redis性能
11.2 Redis的實踐
11.2.1 Redis的安裝
11.2.2 Redis的配置
11.2.3 Redis的啓動停止
11.2.4 Redis的配置文件詳解
11.2.5 Redis的管理
11.3 FAQ
11.4 小結
第12章 MongoDB構建分布式文件存儲的數據庫
12.1 MongoDB簡介
12.1.1 什麼是MongoDB
12.1.2 MongoDB的特點
12.1.3 MongoDB適用場景
12.2 MongoDB的實踐
12.2.1 MongoDB安裝啓動
12.2.2 MongoDB常用命令
12.2.3 MongoDB主從配置
12.2.4 MongoDB管理工具
12.3 FAQ
12.4 小結
第六篇 文件服務篇
第13章 MFS組建分布式文件係統
13.1 分布式文件係統簡介
13.1.1 分布式文件係統概述
13.1.2 分布式文件係統架構
13.1.3 常見的開源分布式文件係統
13.2 MFS的實踐
13.2.1 MFS簡介
13.2.2 MFS安裝啓動
13.2.3 MFS配置文件詳解
13.2.4 MFS操作
13.3 FAQ
13.4 小結
第14章 雲計算之Hadoop的組建
14.1 Hadoop簡介
14.1.1 Hadoop特點
14.1.2 Hadoop架構
14.1.3 Hadoop主要子項目
14.2 Hadoop實踐部署
14.2.1 Hadoop安裝
14.2.2 Hadoop集群的配置
14.2.3 Hadoop啓動
14.2.4 Hadoop測試
14.2.5 安裝第三颱slave服務器
14.2.6 安裝pig
14.2.7 安裝hive
14.2.8 安裝jobtracker服務器
14.3 Hadoop參數優化
14.4 FAQ
14.5 小結
第七篇 監控應用篇
第15章 服務器監控之Cacti
15.1 Cacti概述
15.2 Cacti實踐部署
15.2.1 Cacti編譯安裝
15.2.2 Cacti的使用
15.2.3 Cacti的模闆使用
15.2.4 Cacti的插件使用
15.3 FAQ
15.4 小結
第16章 組建企業級分布式監控係統之Zabbix
16.1 Zabbix簡介
16.1.1 Zabbix的組成
16.1.2 Zabbix監控功能優劣對比
16.2 Zabbix的實踐
16.2.1 Zabbix的安裝配置
16.2.2 為Zabbix添加新主機
16.3 Linux流量監控工具iftop
16.4 性能監視和分析工具Nmon
16.5 FAQ
16.6 小結
附錄A ipvsadm命令參考
附錄B HAProxy關鍵字列錶
附錄C Squid客戶端命令行參考












前言/序言


《代碼的優雅:打造高效、響應式與用戶友好的Web應用》 引言 在數字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一個網站的體驗已經不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它更是品牌形象的塑造、用戶參與度的驅動,以及商業成功的關鍵。用戶對速度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他們期望網站能夠瞬息響應,無論是在桌麵端還是在掌上設備上,都能提供無縫且愉悅的瀏覽感受。而開發者則麵臨著日新月異的技術挑戰,如何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實現性能的極緻優化,同時兼顧代碼的可維護性、可擴展性以及用戶界麵的直觀與吸引力,成為瞭擺在每一位追求卓越的Web開發者麵前的必答題。 本書《代碼的優雅》正是為應對這些挑戰而生。它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框架或庫的孤立技巧,而是從Web開發的底層原理齣發,深入探討構建高性能、響應式和用戶友好型Web應用的核心思想與實踐方法。我們相信,真正的“高性能”並非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是對用戶體驗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代碼質量的嚴苛把控。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探索代碼優雅之路,掌握那些能夠讓你從眾多開發者中脫穎而齣的關鍵技能。 第一部分:高性能的基石——理解與優化 性能是Web應用成功的生命綫。加載緩慢、響應遲鈍的網站會讓用戶望而卻步,直接導緻轉化率下降和用戶流失。本部分將深入剖析影響網站性能的關鍵因素,並提供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 網絡傳輸的效率: HTTP協議的演進與優化: 從HTTP/1.1到HTTP/2,再到HTTP/3,理解協議的演進如何解決瞭連接復用、頭部壓縮、多路復用等痛點。學習如何通過服務端配置和客戶端請求策略來最大化利用新協議的優勢。 資源壓縮與閤並: 深入講解Gzip、Brotli等壓縮算法的原理及其在Web服務中的應用。分析JavaScript、CSS、HTML文件的閤並策略,以及打包工具(如Webpack、Vite)如何自動化這一過程,同時探討分塊加載(code splitting)和按需加載(lazy loading)的最佳實踐,以減少初始加載的體積。 緩存策略的藝術: 詳解瀏覽器緩存(HTTP Cache)、CDN緩存、服務器端緩存(如Redis、Memcached)的作用、配置及優化。學習如何設置閤理的緩存頭(Cache-Control, Expires, ETag, Last-Modified),以及如何利用Service Workers實現離綫緩存和應用殼(App Shell)模型,顯著提升二次訪問的速度。 圖片與媒體資源的優化: 不僅僅是選擇閤適的圖片格式(如WebP, AVIF),更重要的是掌握響應式圖片(``元素, `srcset`屬性)的使用,以及懶加載、圖片延遲加載(image lazy loading)技術,確保不同設備上都能加載最閤適的圖片,避免不必要的帶寬消耗。視頻流的優化,如視頻格式選擇、分段加載、預加載等也將被詳細闡述。 前端渲染與執行的效率: JavaScript執行的優化: 深入剖析JavaScript事件循環(Event Loop)機製,理解宏任務與微任務的執行順序。學習如何避免長耗時任務阻塞主綫程,如使用Web Workers進行後颱計算、采用requestIdleCallback進行低優先級任務調度。 DOM操作的精細化: 探討DOM API的性能開銷,學習如何批量更新DOM,減少重繪(repaint)與迴流(reflow)。理解虛擬DOM(Virtual DOM)在現代前端框架中的作用,以及其如何通過diff算法實現高效的DOM更新。 CSS渲染的優化: 分析CSS選擇器的性能影響,學習編寫更高效的CSS規則。探討關鍵CSS(Critical CSS)的提取與內聯,以及CSS-in-JS方案在性能管理上的優缺點。 性能監控與分析: 掌握使用瀏覽器的開發者工具(Performance Tab, Lighthouse, WebPageTest)來診斷性能瓶頸。學習如何解讀性能指標(如FCP, LCP, FID, CLS),並利用這些數據來指導優化方嚮。 第二部分:響應式的設計——跨越設備的界限 在碎片化的設備生態中,響應式設計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備項。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構建能夠優雅適應各種屏幕尺寸和交互方式的Web應用。 流式布局與彈性網格: CSS Grid與Flexbox的精通: 深入理解CSS Grid Layout和Flexbox布局模型的強大功能,學習如何利用它們構建靈活、響應式的頁麵結構。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掌握網格與彈性盒在不同場景下的最佳實踐。 斷點(Breakpoints)的智能設置: 探討移動優先(Mobile-First)和桌麵優先(Desktop-First)的設計理念,以及如何根據內容和設計需求,閤理設置CSS媒體查詢(Media Queries)的斷點,實現平滑的屏幕尺寸過渡。 響應式元素的構建: 字體與排版的適配: 學習如何使用相對單位(em, rem, vw, vh)來定義字體大小和元素尺寸,確保文本在不同屏幕上都有良好的可讀性。探索字體加載策略(如`font-display`屬性)對性能的影響。 導航與交互的適應: 設計能夠在不同屏幕上友好展示的導航菜單(如漢堡菜單、抽屜式導航)。考慮觸摸設備的交互特性,優化按鈕大小、觸摸區域,以及手勢支持。 錶單與輸入框的優化: 針對移動設備優化錶單設計,利用HTML5的輸入類型(如`tel`, `email`, `number`)和屬性(如`required`, `pattern`)提升用戶體驗和數據校驗。 漸進增強與特性檢測: 核心功能優先: 強調構建基礎功能的穩健性,即使在低端設備或不支持高級特性的環境中也能提供核心體驗。 優雅降級與特性檢測: 學習如何利用JavaScript和CSS特性檢測,為支持更高級特性的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功能和更佳的視覺效果,同時確保所有用戶都能獲得基本的訪問能力。 第三部分:用戶體驗的升華——代碼的藝術與人文關懷 一個高性能、響應式的網站是基礎,而真正能留住用戶的,是卓越的用戶體驗。本部分將探討如何通過代碼的精妙設計,以及對用戶心理的深刻洞察,來打造令人難忘的Web應用。 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 A11y): 語義化HTML的威力: 深入理解HTML5語義化標簽(如`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性能優化已經有瞭不錯的掌握,畢竟做前端這麼多年,也踩過不少坑。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之前的一些優化方法可能隻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有些是基於過時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從更宏觀的視角,以及更底層的機製齣發,來探討如何構建高性能的網站。我尤其喜歡它關於資源加載順序和優先級的講解,以及如何通過預加載、預渲染等技術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書中對於不同設備、不同網絡環境下的性能差異的分析,也讓我意識到瞭“一刀切”的優化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學會瞭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更具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另外,書中關於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和性能的關聯性,也是我之前沒有深入思考過的。它讓我明白,一個真正高性能的網站,不僅要快,還要讓所有用戶都能順暢地訪問。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更全麵、更係統性的構建高性能網站的方法論,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心想可能就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性能優化技巧。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嚴謹的邏輯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所吸引。這本書最齣彩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知其然”,更深入到“知其所以然”。比如,它詳細講解瞭JavaScript的事件循環機製,這對我之前理解異步編程的睏難,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不再是簡單地把迴調函數堆疊起來,而是能夠真正理解Promise、async/await的底層運作原理,從而寫齣更優雅、更易維護的代碼。書中的關於代碼分割(code splitting)和按需加載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總是習慣性地把所有JS都打包在一起,導緻首屏加載時間長,用戶體驗差。讀完這本書,我開始思考如何將代碼邏輯拆分成更小的模塊,隻在需要的時候加載,這極大地提升瞭網站的響應速度。而且,書中還提到瞭 Web Workers的使用,這讓我在不阻塞主綫程的情況下執行耗時的計算任務,又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看過最實在、最有價值的技術書籍之一。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把我從一個寫代碼的“搬磚工”瞬間變成瞭“工程師”,當然,這裏的搬磚是指那些粗糙、未經優化的代碼。我一直以為我寫的前端代碼已經足夠快瞭,直到我翻開這本書。它沒有直接給我一堆現成的模闆,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地拆解瞭我之前那些“想當然”的認知。比如,關於圖片加載,我之前隻是簡單地壓縮一下,能用就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原來圖片格式的選擇、懶加載的策略、甚至CDN的配置,都有如此大的學問,而且這些學問直接關係到用戶體驗和SEO。我尤其喜歡它關於瀏覽器渲染機製的講解,那種把黑盒子一層層打開的感覺,讓我對DOM、CSSOM、Render Tree的生成過程有瞭清晰的認識。再也不用對著F12裏的Performance麵闆兩眼一抹黑瞭,現在至少知道從哪裏入手去優化,去挖掘那些隱藏的性能瓶頸。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是教你“為什麼這麼做”,這種底層邏輯的梳理,對於我這種想深入理解技術的人來說,簡直太重要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寫齣來的代碼不僅“跑得快”,而且“跑得穩”,用戶反饋也明顯提升瞭不少。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本武林秘籍,把那些藏在深處、鮮為人知的“內功心法”都一一揭示齣來。我以前覺得前端優化無非就是壓縮圖片、精簡CSS、閤並JS,這些都是“招式”。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強大在於“內功”。它深入剖析瞭瀏覽器渲染的每一個環節,從網絡請求到DOM構建,再到CSSOM解析,最後到Render Tree的生成,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淋灕盡緻。我最驚喜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利用DevTools進行細緻的性能分析,那些之前看著就頭疼的Waterfall圖,現在在我眼裏變得異常清晰,我能 pinpoint 齣每一個耗時的地方。書中的關於內存泄漏的排查和避免,以及如何進行JavaScript性能剖析,都讓我豁然開朗。我之前寫代碼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釋的性能問題,用瞭這本書裏的方法,幾乎都能迎刃而解。而且,它並沒有止步於理論,而是提供瞭大量的實戰案例,讓我可以立刻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的項目中。這真的是一本從入門到精通,從理論到實踐的絕佳參考。

評分

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做Web開發,對服務器端的優化瞭解得不是特彆深入,總覺得那是後端開發者的事。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想法。它讓我意識到,前端的性能優化和後端是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硬幣的兩麵。書中關於HTTP協議的講解,特彆是HTTP/2和HTTP/3的特性,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隻知道HTTP/2更快,但具體快在哪裏,它解決瞭HTTP/1.1的哪些痛點,這本書都做瞭非常細緻的分析。還有關於緩存策略的講解,不僅僅是瀏覽器緩存,還有CDN緩存、服務器端緩存,以及各種緩存頭的使用,簡直是把緩存的藝術發揮到瞭極緻。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提到瞭服務器端的負載均衡和性能監控,這些內容以前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但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把這些復雜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讀完之後,我開始主動和後端團隊溝通,提齣一些前端可以配閤優化的方案,比如API的返迴格式、接口的響應時間等。這種跨領域的知識整閤,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有瞭更清晰的規劃,也讓我更有信心去應對更復雜的項目挑戰。

評分

沒包裝薄膜都沒有,太簡陋瞭吧

評分

感覺不錯,品質很好,確定是正品

評分

還不錯。。。。。。。。

評分

對初學者來說還是不錯瞭,鞏固基礎知識

評分

內容詳實,很有實戰意義!

評分

花瞭一天,加一個晚上,大體把書瀏覽的一遍,總體來說不錯的!

評分

非常好,全部是經驗之談

評分

2. 書中,對一些業務邏輯,都是用文字描述,完全不用圖錶方式。既講不清楚又占篇幅;

評分

幫朋友買的,內容我看瞭一下,有點高端,我看不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