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分12个章节,共列出有关问答710多个。其中第1章介绍了与污水有关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与污水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第3章至第7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与污水处理技术有关的基本知识;第8章介绍了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知识;第9章介绍了污水处理设备;第10章介绍了污水处理用药剂;第11章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安全管理要求等;第12章介绍了污染物监测方面的相关知识。书中也兼顾了近几年开发与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主要为提高污水处理操作工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而编写,可供从事污水处理的操作工学习、培训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pH?
1.2 用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1.3 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什么?
1.4 污水处理常用的化学沉淀方法有哪些?
1.5 化学沉淀法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事项?
1.6 什么是中和反应?
1.7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1.8 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
1.9 细菌活动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1.10 氧化还原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什么?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因素有哪些?
1.11 何谓流量?何谓流速?流量与流速间的关系如何?
1.12 流量、流速与圆形输送管道直径d间有什么关系?
1.13 离心泵叶轮有哪些类型?
1.14 影响离心泵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1.15 泵的主要工作参数有哪些?
1.16 什么是离心泵汽蚀现象?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发生汽蚀?
1.17 什么是微生物?其特点有哪些?
1.18 什么是细菌?细菌由哪些结构组成?
1.19 细菌有哪些分类方式和种类?
1.20 什么是原生动物?
1.21 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
1.22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的类群有哪些?
1.23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1.24 与污水处理有关的主要后生动物有哪些?
1.25 如何通过观测混合液中微生物来判断曝气池运行状况?
1.26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有哪些?
1.27 细菌生长繁殖有哪四个时期?
1.28 原生动物群落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第2章 与污水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
2.1 《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是如何定义的?
2.2 《水污染防治法》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有哪些规定?
2.2 什么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2.4 什么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2.5 什么是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2.6 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有哪些?
2.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分为几类?
2.8 地方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同时存在时优先执行哪个?
2.9 有关污水排放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2.1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是怎样分级的?
2.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第一类污染物有什么规定?
2.12 什么是排水量?
2.1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对实验室和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第3章 污水与污染物
3.1 什么是污水?什么是水污染?
3.2 污水按来源可分为哪几类?
3.3 污水按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可分为哪几类?
3.4 污水水质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3.5 什么是污水的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有哪些?
3.6 什么是污水的化学指标?化学指标有哪些?
3.7 什么是污水的生物降解性?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有哪些分类?
3.8 为什么高浓度含盐污水对微生物的影响大?
3.9 什么叫溶解氧?溶解氧与微生物的关系如何?
3.10 微生物最适宜的pH条件应在什么范围?
3.11 微生物最适宜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
3.12 什么是污水的生物指标?生物指标有哪些?
3.13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及其危害有哪些?
3.14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有哪些?
3.15 什么是“水华”现象?
3.16 污水中油类污染物的种类按存在形式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3.17 防止含油污水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3.18 耗氧有机物的来源有哪些?
3.19 含酚污水有何危害?怎样处理?
3.20 污水中酚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21 污水中氰化物的形式有哪些?
3.22 污水中氰化物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23 污水中硫化物的来源有哪些?如何处理?
3.24 污水中苯并(a)芘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25 污水中有机氯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26 有毒重金属的种类有哪些?
3.27 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含汞污水怎样治理?
3.28 重金属污水来源及其治理方法是什么?
3.29 污水中铅的来源有哪些?如何处理?
3.30 污水中砷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31 污水中镉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32 污水中镍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3.33 污水中铍的来源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
第4章 污水的一级处理
第5章 污水的二级处理
第6章 污水深度处理
第7章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8章 污泥处理与处置
第9章 污水处理常用设备
第10章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第11章 污水处理厂有关设施的运行管理与操作
第12章 污水水质监测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绿色能源的前沿探索:从原理到应用的系统综述》 一、本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绿色能源领域知识体系。我们聚焦于当前能源转型浪潮中最具潜力和颠覆性的技术方向,从基础科学原理的阐释,到工程化应用的实践探索,力求构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际需求的桥梁。本书的受众不仅限于能源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也面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希望了解未来能源格局的政策制定者、行业投资者以及技术爱好者。 我们深知,能源问题是关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因此,本书在内容组织上,摒弃了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冗余讨论,将全部篇幅集中于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以及能源效率提升的创新路径。我们采用结构化的方式,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从能源的捕获、转化、存储到最终使用的完整技术链条。 二、技术内容深度剖析 第一部分:先进光伏技术与光电转化效率的极限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现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c-Si)的理论极限与实际瓶颈,并重点剖析了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突破方向: 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详细解析了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光吸收特性及其在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缺陷控制技术。特别关注了湿度敏感性、长期稳定性和铅残留问题,并梳理了新型无铅或低铅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详述了叠层(Tandem)结构的设计原理,特别是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如何突破肖克利-奎伊瑟极限,实现超过30%的光电转换效率。 2. 有机光伏(OPV)与量子点(QD)电池: 对高分子给体/受体材料的能级匹配、激子分离与传输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理论推导。探讨了OPV在柔性化、半透明化应用中的潜力,以及量子点在近红外波段的捕获能力和溶液加工的优势。 3. 聚光光伏(CPV)系统: 分析了高精度跟踪系统、高效多结电池(III-V族半导体)与光学聚焦元件(如菲涅尔透镜)的集成优化,适用于高日照强度地区的能源密度提升方案。 第二部分:风能捕获与高海拔应用的前沿 本节聚焦于风力发电技术向更高效率、更广地域扩展的工程挑战与解决方案: 1. 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设计: 深入探讨了15MW及以上兆瓦级风机的叶片空气动力学优化,特别是对极端载荷(台风、冰载)的载荷缓解策略。详细分析了深海浮式基础结构(Spar、Semi-submersible、Tension Leg Platform)的运动学建模、疲劳寿命评估及安装运维技术。 2. 区域性风能开发: 评估了高空(平流层)风能捕获系统的可行性,包括系留式(Tethered)和翼展式(Airborne Wind Energy, AWE)方案的技术成熟度、气动稳定性控制和安全规范。 3. 智能电网集成: 讨论了风电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先进的预测算法(基于气象数据与深度学习)在发电量精准预测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下一代化学储能与氢能经济 本书将储能视为绿色能源系统的“稳定器”,投入大量篇幅解析非传统储能技术: 1. 固态电池与锂硫/锂空电池: 详细对比了当前液态电解质电池的安全隐患,并着重分析了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的界面阻抗控制技术、锂枝晶的抑制机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工艺的挑战。对于高能量密度的锂硫和锂空体系,探讨了正极材料的“穿梭效应”缓解策略。 2. 氢能的制备、储存与利用: 高效制氢: 重点分析了电解水制氢(AEM、PEM、SOEC)的电流密度优化、催化剂的非贵金属替代研究。同时,探讨了光催化和生物质热解制氢的技术路线。 安全储存: 对比了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与固态储氢(金属氢化物、MOFs)的体积密度、循环稳定性和成本效益。 燃料电池系统: 深入剖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低温启动、水管理和膜电极组件(MEA)寿命延长方面的最新进展。 第四部分:能源系统的数字化与系统集成 本部分关注能源技术如何融入智能化的基础设施: 1. 能源互联网与微电网: 阐述了分布式能源(DERs)的特性,以及在去中心化电力市场中,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IoT)技术的能源交易和结算模型。 2. 能源效率的深度挖掘: 探讨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升、余热回收技术(如朗肯循环和斯特林循环),以及工业流程中的工艺优化,实现能源系统的整体能效最大化。 三、本书的特色与创新点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跨学科集成”的视角。我们不仅关注单一技术的性能指标(如电池的克容量),更注重其在实际系统集成中的表现——如何与现有电网兼容、如何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LCOS)。我们大量引入了最新的同行评审文献数据和国际标准,确保所有技术描述的准确性、前瞻性与工程实用性。书中包含大量原创的系统流程图、能流分析图表和关键参数对比矩阵,帮助读者快速消化复杂的技术信息。 总结 《绿色能源的前沿探索:从原理到应用的系统综述》提供了一套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的绿色技术路线图,致力于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商业化落地。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指引未来能源工程师和决策者前行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