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图解中草药大全 家庭书籍野外识别原植物鉴别图册中国

包邮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图解中草药大全 家庭书籍野外识别原植物鉴别图册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药用植物
  • 植物图鉴
  • 野外识别
  • 速查手册
  • 家庭园艺
  • 传统医学
  • 植物学
  • 图解
  • 中医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弗洛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6278
商品编码:11165752949
包装:01
开本:04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定价 69.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第一版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1日
开本 04
作者 岳桂华 范丽丽 岳进
装帧 01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122276278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常用的中草药700 多种。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从而一步步缩小识别范围,最后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配有植株、叶、花、果、茎干等具有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药用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学生、教师、基层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使用说明
一、植物分类术语图解及本书分类方法 / 1
二、如何通过本书快速识别植物 / 14
第一部分 直立草本植物
一、陆地生植物 / 20
(一)茎生叶明显 / 20
1 单叶、叶卵圆形 / 20
(1)叶缘整齐、叶互生 / 20
(2)叶缘整齐、叶对生和轮生 / 52
(3)叶缘有齿、叶互生 / 65
(4)叶缘有齿、叶对生或轮生 / 88
2 单叶、叶长条形 / 119
(1)叶互生 / 119
(2)叶对生和轮生 / 147
3 单叶、叶分裂 / 160
(1)羽状裂叶、叶互生 / 160
(2)羽状裂叶、叶对生 / 176
(3)掌状裂叶 / 182
(4)三裂叶 / 190
(5)其他形裂叶 / 201
4 复叶 / 212
(1)羽状复叶、小叶不裂 / 212
(2)三复叶、小叶不裂 / 232
(3)复叶、小叶裂 / 243
(二)无明显地上茎或茎生叶较小不明显 / 276
1 卵圆形单叶 / 276
2 条形叶 / 307
3 叶分裂 / 330
4 复叶 / 338
5 叶不明显 / 359
二、水中生植物 / 366
第二部分 藤蔓类植物
一、匍匐草本 / 380
(一)单叶 / 380
1 叶互生 / 380
2 叶对生和轮生 / 389
(二)复叶 / 404
二、草质藤本 / 412
(一)单叶 / 412
1 叶不分裂 / 412
(1)叶互生 / 412
(2)叶对生或轮生 / 426
2 叶分裂 / 439
(二)复叶 / 450
(三)叶不明显 / 455
三、木质藤本和攀援灌木 / 458
(一)单叶 / 458
1 叶缘整齐 / 458
(1)叶互生 / 458
(2)叶对生 / 471
2 叶缘有齿 / 480
3 叶分裂 / 485
(二)复叶 / 490
1 羽状复叶 / 490
2 三复叶和掌状复叶 / 499
第三部分 灌木和乔木
一、单叶、叶针形或条形 / 510
二、单叶、叶卵圆形 / 523
(一)叶缘整齐 / 523
1 叶互生 / 523
2 叶对生和轮生 / 563
(二)叶缘有齿 / 592
1 叶互生 / 592
2 叶对生 / 630
(三)叶分裂 / 644
三、复叶 / 662
(一)羽状复叶 / 662
1 奇数羽状复叶 / 662
2 偶数羽状复叶 / 693
(二)掌状复叶和三复叶 / 706
四、叶不明显 / 720
参考文献 / 725
索引 / 726



《草本秘境:一览无余的中草药识别手册》 前言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隐藏着无数宝贵的生命财富——那些默默生长、却拥有神奇疗愈力量的中草药。自古以来,人类便与这些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守护健康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人对于这些身边触手可及的草药知识,逐渐变得模糊甚至遗忘。野外行走时,我们可能会擦肩而过那些具有非凡价值的植物;面对一些小病小痛时,我们或许会茫然于如何从自然界中寻得最直接有效的解决之道。 本书的诞生,正是源于对这份古老智慧的传承与复兴的渴望。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起普通大众与博大精深的中草药世界。我们相信,掌握基础的草药识别与应用知识,不仅能够增强个体的健康自主性,更能培养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热爱,重新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老哲学。 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侧重于理论阐述或药理分析的专业书籍,本书的核心在于“识别”与“速查”。我们深知,对于初学者而言,最直接的障碍往往在于如何准确辨认植物的身份。因此,本书以大量的、精美的实景图片为基础,力求将每一味中草药最真实、最生动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捕捉了植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从叶片、花朵、果实到根茎,全方位展示,力求做到“所见即所得”。 本书并非冗长的学术论文,也非高深莫测的医学典籍。它是一本“接地气”的指南,是一本“看得懂”的图鉴。我们将复杂的植物学名词尽量简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主要识别要点。我们更注重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快速地找到并辨认出所需的草药。 我们邀请了多位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中医药专家以及资深的民间采药人,共同参与本书的编写和审校。他们将毕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倾注其中,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植物的科属、生境,到叶序、叶形、花色、果实,再到其独特的芳香气味,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谨考证。 本书的内容设计,遵循了“实用至上”的原则。我们精选了中国本土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且易于识别的代表性中草药。这些草药,有些是耳熟能详的家庭常备,有些则是在特定地域具有重要价值的“野味”。我们努力覆盖到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精炼的识别框架。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速查”的便捷性。我们采用直观的分类方式,并配合清晰的索引系统,让您在短时间内找到目标草药。无论您是在山野间漫步,还是在家中整理药箱,都能快速检索所需信息。每一味草药的条目下,不仅有详细的图片展示,更有简洁明了的识别要点,以及在传统医学中的常用功效和简单的应用提示。 我们理解,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耐心和方法。本书正是为此而设计。它鼓励读者走出户外,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大自然馈赠的这份礼物。每一次野外实践,都是一次生动的课堂;每一次成功识别,都是一次宝贵的收获。 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探索中草药世界的忠实伙伴,开启一段充满惊喜与发现的旅程。愿这份古老的智慧,能在您的手中焕发新的生机,为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和谐。 目录(示例性,实际内容可能更详尽) 第一篇:草药之眼——基础识别入门 1.1 认识植物的基本元素: 根:形态、颜色、地下结构 茎:直立、匍匐、分枝、表面特征 叶:互生、对生、轮生;单叶、复叶;叶形、叶缘、叶脉 花:花序、花瓣、花萼、雄蕊、雌蕊 果实:浆果、蒴果、瘦果、核果等 种子:形态、颜色 1.2 常见植物群落与识别技巧: 山坡灌丛中的草药 林下阴湿地的植物 河边水畔的草本 田埂路旁的常见者 庭院内的栽培与野生 第二篇:草药图谱——精选草药深度解析 2.1 根类草药 2.1.1 人参 (Panax ginseng): (重点描述其块状根、横纹、须根、颜色、气味等)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此处将详细列出人参的图片,可能包含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的特写) 2.1.2 黄芪 (Astragalus mongholicus): (重点描述其圆柱形、表面皮孔、质地等)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2.1.3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重点描述其根头、根茎、质地、断面特征等)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 (此处将继续列举其他常见的根类草药,例如:当归、柴胡、丹参、川芎、地黄、玄参、桔梗、车前草根、牛蒡根等) 每个条目都将包含: 中文名称/别名 拉丁文名 (学名) 科属 核心识别要点(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描述) 详细的形态描述(根、茎、叶、花、果等关键特征) 典型的生长环境与地理分布 高清实景图片(多角度、多部位) 2.2 茎叶类草药 2.2.1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重点描述其方形茎、对生叶、特有的清凉气味)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2.2.2 艾叶 (Artemisia argyi): (重点描述其羽状分裂叶、背面灰白色绒毛、特有的浓郁香气)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2.2.3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重点描述其掌状分裂叶、方形茎、花序等)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 (此处将继续列举其他常见的茎叶类草药,例如:紫苏、薄荷、薄荷、艾草、益母草、车前草叶、夏枯草、莶草、泽兰、紫菀、款冬花等) 每个条目都将包含: 中文名称/别名 拉丁文名 (学名) 科属 核心识别要点 详细的形态描述 典型的生长环境与地理分布 高清实景图片 2.3 花果类草药 2.3.1 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 (重点描述其藤本形态、花色变化、气味)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2.3.2 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重点描述其头状花序、花瓣形状、颜色)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2.3.3 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重点描述其黄色的花朵、落叶灌木形态) 野外识别要点: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详细图片展示) ... (此处将继续列举其他常见的花果类草药,例如:辛夷、款冬花、苍耳子、蒲公英、绞股蓝、苦丁茶、决明子、山楂、五味子等) 每个条目都将包含: 中文名称/别名 拉丁文名 (学名) 科属 核心识别要点 详细的形态描述 典型的生长环境与地理分布 高清实景图片 第三篇:草药运用基础(简介性,非医嘱) 3.1 居家常备草药的简单认知: (例如:感冒初起,可尝试用薄荷或金银花泡水;消化不良,可考虑山楂等) 3.2 野外采药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辨识有毒植物的初步方法。 保护环境,适度采摘。 采摘后如何保存。 3.3 了解传统草药的智慧: (强调本书仅为识别指南,不作为医疗诊断或处方依据,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附录 常用中草药科属检索表 常用中草药形态特征检索表 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示例) 后记 这是一本致力于普及中草药识别知识的书籍,它没有冗长的药理分析,也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最直观的图片和最简洁的文字,帮助您认识身边的草药,激发您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学习和运用草药,是一门需要谨慎和尊重的学问,本书提供的,仅仅是入门的钥匙。愿这份知识,能为您和家人的健康,带来一丝来自大自然的关怀。 《草本秘境:一览无余的中草药识别手册》 关于本书 本书旨在成为您探索中国本土草药世界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户外爱好者、对传统医药感兴趣的初学者,还是希望在生活中多一份自然选择的家庭成员,都能从中获益。我们并非要您成为草药专家,而是希望通过清晰、直观的图文结合,让您轻松掌握常见中草药的野外识别技巧,了解它们最基础的形态特征以及生长环境,从而在自然中发现那些被低估的宝藏。 本书的独特之处: 1. 海量高清实景图片: 我们精选了大量拍摄于野外的、原生态的中草药图片,力求展现植物最真实、最生动的形态。每一张图片都经过仔细甄选,并配有放大细节图,帮助您捕捉到最关键的识别特征,如叶片边缘的细微锯齿、花朵的独特构造、果实的形状与颜色等。我们相信,直观的视觉呈现是识别的关键,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2. 精炼准确的识别要点: 在每一味草药的条目下,我们都会提炼出最核心、最易于识别的关键特征。这些要点经过多位专家的反复推敲,力求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即使是没有任何植物学基础的读者也能快速抓住重点。例如,我们会强调某种植物特有的茎的形状(如方形或圆形)、叶片的排列方式(互生或对生)、花朵的颜色和开放季节、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气味等。 3. 详尽的形态特征描述: 除了识别要点,本书还提供了对草药整体形态的详细描述。我们将从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分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其特征。例如,描述根时,会关注其是主根、须根还是块根,表面颜色、质地、以及是否有特殊的纹理;描述叶片时,会细致到叶的形状、大小、边缘是光滑还是有锯齿、叶脉的走向、以及叶片表面的质感(光滑、有毛、有腺点等);描述花朵时,会介绍其花瓣的数量、形状、颜色、以及花序的类型;描述果实时,则会关注其果实的成熟颜色、形状、以及是浆果、蒴果还是其他类型。这些详尽的描述,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的认知框架。 4. 实用的生长环境与分布信息: 了解一种草药的典型生长环境,往往是识别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会介绍每味草药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它们偏好的生长地带(如山坡、河边、林下、田野、草甸等)、以及它们对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要求。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在特定的环境中,缩小识别范围,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5. 科学严谨的分类体系: 本书采用科学的植物分类学方法,对收录的草药进行分类。我们将尽可能按照科、属来组织内容,并为每味草药提供其规范的学名(拉丁文名),这有助于您在参考其他专业资料时,避免混淆。同时,我们也会列出一些常见的中文别名,方便您与日常认知进行对照。 6. 内容覆盖广泛但侧重常见: 我们精选了在中国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最为常见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草药。这包括了许多在传统医学中有悠久历史的药材,以及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易于获取的草本植物。我们力求覆盖到不同的植物类型(如草本、灌木、藤本)和不同的药用部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但始终将易于识别和实用性作为首要考量,避免收录过于罕见或难以辨认的品种,确保本书的价值和易用性。 本书不包含的内容: 详细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分析: 本书的重点在于“识别”,而非深入的药理学研究。我们不会涉及复杂的化学成分列表、具体的药理机制解释,或详细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具体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 本书提供的草药信息仅用于辅助识别和科普,绝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处方。我们严禁读者将本书内容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的依据。草药的炮制、配伍和具体用量,需要由专业的医师或药师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毒性信息的详尽列表(除非是极为常见且必须警惕的): 虽然在识别过程中会提及一些易混淆的、有潜在毒性的植物(并指出区别),但本书不会提供一份详尽的毒性植物名录或中毒症状的描述。识别有毒植物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的态度,本书的定位是基础识别,而非毒理学指南。 草药的加工炮制方法: 本书不会介绍如何对采集到的草药进行清洗、干燥、切片、炒制等炮制过程。这些过程往往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且会因不同的草药和不同的用途而异。 历史文化溯源的深度探讨: 虽然中草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本书不会花费大量篇幅去追溯某种草药的起源、历代医家的考证、或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我们的关注点在于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和野外识别。 过于晦涩的植物学理论: 我们将尽量避免使用普通读者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如过多的植物学拉丁名缩写、复杂的孢子体结构描述等。力求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生活。 植物的食用方法(除非其作为食用野菜广为人知): 本书主要侧重于其药用价值的识别,不会详细介绍如何将草药作为食材烹饪。 如何使用本书: 1. 在户外遇见未知植物时: 首先,观察植物的整体生长环境,是生在山坡、河边、林下还是田野? 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根(如果可以轻易看到)、茎(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毛)、叶(形状、大小、边缘、排列方式、颜色)、花(颜色、形状、开放时间)、果实(形状、颜色)。 注意植物是否有特殊的气味。 将观察到的特征与本书中的图片和描述进行比对。从整体形态相似的图片入手,再逐一核对细节特征。 利用本书的索引,根据植物的科属或形态特点进行查找。 2. 在家中查阅资料时: 如果您已经采集了某种草药,但对其身份存疑,可以根据其外观特征,通过本书的图片或描述来确认。 如果想了解某种已知草药的野外形态,也可以直接通过目录或索引进行查找。 重要提示: 安全第一: 野外采集和识别草药具有一定的风险。请务必在了解自身能力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在不熟悉的环境或不确定的情况下采摘。 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的采集原则,避免过度采摘,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勿作医嘱: 本书仅为识别指南,绝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任何关于草药的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师。 《草本秘境:一览无余的中草药识别手册》 期待成为您亲近自然、了解草药的精彩起点。愿您在探索的旅途中,收获知识,增进健康,并重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内容编排和信息呈现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堪称是中草药识别领域的“百科全书”。它的专业性体现在对每种中草药的描述都极为详尽,从植物学的基本信息,如科属、形态、生境,到其药理、炮制、功效,再到临床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方面。然而,它并没有因为内容的专业而显得枯燥乏味,反而通过大量的精美插图,将那些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这些图片不仅色彩鲜艳,而且细节捕捉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轻松地将书中的图像与我实际看到的植物进行比对。更让我欣赏的是,这本书在“速查”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当你遇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时,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索引或者图鉴特征,迅速找到对应的条目。这种便捷性对于需要在野外进行快速识别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曾经是一名植物学爱好者,但对于中草药的识别一直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这本书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中草药的构成和应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送给热爱自然的朋友的绝佳礼物!我一直对家乡周围的野花野草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专业的知识,很多时候只能凭感觉去认识它们。这次收到这本书,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身边耐心讲解。每一味药材的介绍都详尽入微,从它在野外的形态特征,到它的生长环境,再到它最关键的药用价值,都描述得非常清晰。特别是那些高清的彩色图片,简直太震撼了!那些植物的细节,叶片的形状、花朵的颜色、果实的模样,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就像我真的把它采摘在手里一样。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野外识别”的侧重,这让我不再需要去猜测,而是能更有把握地辨认出路边、山间那些不起眼的“宝贝”。书里的辨别技巧也非常实用,比如如何区分形似的植物,如何注意一些关键的细微差别,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书籍上很难找到的宝贵经验。我迫不及待地想带着这本书去户外,去验证我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更多隐藏在身边的中草药。这不仅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更能让我对这片土地有更深的敬畏和了解。

评分

评价四 从这本书的包装到书的装订,再到内容本身的质量,都让人感觉物超所值。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包邮”的字样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但同时又带着一丝亲切感。它不仅仅是一本给专业人士看的书,更是面向大众,尤其是对中草药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书中的文字描述非常严谨,每一个植物的学名、俗名、异名都一一列出,这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了混淆。同时,它的语言风格又很流畅,即使是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也能被解释得通俗易懂。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对于“野外识别”的强调,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地与实际相结合。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如何去分析,如何去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植物。我曾经尝试过几次在户外进行植物的采集和识别,但常常因为缺乏经验而感到困惑。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那些隐藏在自然界中的宝藏。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简单的图鉴。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更了解了它们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书中的每一个条目,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关于植物的生长,关于人类的利用,关于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我尤其欣赏它在“图解”上的用心。那些手绘的插图,或者精心挑选的实拍照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们不仅展示了植物的形态美,更传达了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画一些植物,但总觉得无法捕捉到它们的精髓。这本书的插图,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让我能够从最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记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学习中草药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带入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周围的“绿色财富”,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一直希望能为家人提供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平时在家也会关注一些养生类的书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特别是关于中草药的识别,总是在网上看到一些零散的信息,真假难辨。这本书的出现,简直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它的内容非常全面,收录了700种中草药,这数量真是让人惊叹!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而是用了大量的插图来辅助说明,这对于我这种“看图说话”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图解清晰、准确,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示出每种草药的形态特征,这使得我在家也能轻松辨认。最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原植物鉴别”,这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让我不再担心误采误食。书中还讲解了一些关于采摘、炮制的基本常识,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我曾经尝试过几次去认识一些野外的植物,但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总是模棱两可。现在有了这本书,我不仅能认识它们,还能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甚至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家庭疗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让我能够更积极主动地为家人的健康负责。

评分

书太小了,字也小,看着累,而且没有草药晒干时的图片,我最失败的购买了,

评分

书挺多的,里面的植物好多在我们这都有,挺实用的

评分

这本书很好,图画很清晰,讲解仔细

评分

书太小了,字也小,看着累,而且没有草药晒干时的图片,我最失败的购买了,

评分

这本书很好,图画很清晰,讲解仔细

评分

书挺多的,里面的植物好多在我们这都有,挺实用的

评分

书挺多的,里面的植物好多在我们这都有,挺实用的

评分

书太小了,字也小,看着累,而且没有草药晒干时的图片,我最失败的购买了,

评分

很好,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