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生活压力使人们身心疲倦而无从释放重负,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杯茶、一盅酒、一顿饭,也能品出高雅,弹琴弈棋、写字作画、种花艺草,也能悟到生命的本质。
“中华生活经典”丛书遴选反映中国古代生活的经典,约请各方专家注释、翻译,并结合历史和现代生活加以点评,让现代人在品尚古代中国人优雅生活的同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基本信息
书名:琴史--中华生活经典
定价:28.00元
作者:(宋)朱长文 著,林晨 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101075274
字数:120000
页码:1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帝尧
孔子
师旷
师襄子
伯牙
钟子期
司马相如
蔡 邕
蔡琰
嵇康
陶渊明
赵耶利
董庭兰
薛易简
释弦
明度
拟象
论音
声歌
尽美
志言
内容提要
古琴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代朱长文所著《琴史》为现存zui早的七弦琴史专著,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录一百五十六个与琴有关的人物的事迹,末卷为十一个琴艺专题论述,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把宋以前的古琴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由此勾勒出古琴历史的基本面貌。其编撰体例和史料的选取,都反映了作者的古琴历史观及其美学追求,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本书选取了前五卷中一些著名人物,如司马相如、嵇康等,和卷六十一个专题中的七个。
基本信息
书名:溪山琴况--中华生活经典
定价:29.00元
作者:(明)徐上瀛 著,徐樑 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101095968
字数:150000
页码:2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编辑推荐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音乐的主要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系统地阐述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溪山琴况(中华生活经典)》注释、译文力求准确晓畅,作者结合自己弹奏经验作出的点评,读来实用中肯。
目录
前言
序
徐青山先生琴谱序
一曰和
一曰静
一曰清
一曰远
一曰古
一曰澹
一曰恬
一曰逸
一曰雅
一曰丽
一曰亮
一曰采
一日洁
一曰润
一曰圆
一曰坚
一曰宏
一曰细
一曰溜
一曰健
一曰轻
一曰重
一曰迟
一曰速
附录
万峰阁指法闷笺自序
万峰阁指法闼笺
左右手二十势图说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我愈发感受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缺了些沉静的气质和雅致的韵味。而古琴,在我眼中,便代表着这种极致的东方美学。它不像很多现代乐器那样追求技巧的炫技,而是更侧重于内心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中华生活经典:琴史+溪山琴况》这套书,我早在年初就有所耳闻,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入手。我最看重的,是中华书局的品牌保证,这意味着内容上的权威性和纸质上的优良。我希望通过阅读《琴史》,能够了解到不同朝代古琴的演变,了解那些关于琴的传说和故事,甚至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而《溪山琴况》,我猜想它会深入地探讨古琴的演奏技法、琴曲的欣赏要领,以及古琴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关联。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古人会说“抚琴而心静”,为什么古琴的声响能够如此打动人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能凭借书中所得,去尝试理解一首古曲的内涵,去感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评分我一直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书,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思考,甚至改变认知。我选择《中华生活经典:琴史+溪山琴况》这套书,正是出于这样的期待。首先,中华书局这块金字招牌,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象征,让我无需担心内容的准确性和学术的严谨性。我并非古琴的科班出身,甚至可以说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正是这份“门外汉”的身份,让我更渴望获得一份权威而清晰的指引。《琴史》听起来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将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阻隔,去了解古琴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希望能从中得知,不同时期的制琴工艺、演奏风格有何差异,又有哪些历史名人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溪山琴况》,我预感它会是更为精细的解读,或许会包含对古琴发音原理的探讨,对不同琴曲意境的分析,甚至是对弹奏时的指法、心法进行细致的阐述。我渴望能够借由这些内容,逐渐搭建起我对古琴艺术的初步认知框架,最终能够真正领略到那份“中和之美”。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一种文化,就必须去了解它的根源和精髓。而古琴,在我看来,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中华生活经典:琴史+溪山琴况》这套书,我选择它的原因非常直接:中华书局的品牌信誉,以及书名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我非常期待《琴史》能够为我梳理出古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了解它如何成为历代文人雅士抒情言志的工具,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哲学思想。我希望能从书中读到那些关于制琴大师的传奇,关于著名琴曲的诞生故事,从而对古琴有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认识。而《溪山琴况》,我猜想它会更侧重于古琴的演奏美学和实际应用,或许会深入讲解古琴的指法、发声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弹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打破对古琴艺术的神秘感,让我能够更接近它,甚至在未来有机会去尝试理解和欣赏。总之,我对这套书的期待,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获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深入的精神探索。
评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而古琴,在我心中,无疑是这其中最能代表“雅”的符号之一。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蕴含着极致的东方哲学。《中华生活经典:琴史+溪山琴况》这套书,光是看书名就觉得分量十足,再加上中华书局的出品,我几乎可以断定它是一套不容错过的精品。我非常期待《琴史》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古琴历史的大门,让我了解这件乐器是如何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步步演变成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我想知道,那些流传至今的古琴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被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而《溪山琴况》则更像是对古琴艺术的深入剖析,我猜测它会涉及许多关于演奏技巧、音乐理论,甚至是对琴声美学的探讨。我希望它能引导我理解,为何古琴的声音能够如此宁静而悠远,为何它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想,阅读这两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净化心灵,去感受那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分一直对古琴这门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但又苦于缺乏系统性的入门知识,每次翻阅一些零散的古籍,总觉得隔靴搔痒,意犹未尽。这次偶然看到了《中华生活经典:琴史+溪山琴况》,心中便燃起了希望。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拆开书仔细阅读,但仅凭这套书的装帧和中华书局的出品,就足以让我对其品质充满信心。中华书局素来以严谨治学、出版精良而著称,这本《琴史》和《溪山琴况》的合集,想必也是经过了精心校订和编排,定然不会辜负我对它们的期待。我尤其期待《琴史》能够勾勒出古琴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画卷,让我了解这件乐器是如何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孕育、发展,又如何与历代文人雅士的情怀紧密相连。而《溪山琴况》的出现,则让我看到了更深入探索古琴演奏美学的可能,那种“溪山”之景与琴音融为一体的意境,实在是令人神往。我甚至已经在想象,当我捧着这两本书,在某个午后,伴着一杯清茶,缓缓翻阅,古琴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是否会如同潮水般涌来,涤荡心灵。这种期待,本身就如同一种无声的序曲,预示着一场精神的盛宴即将开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