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燕等著 著
图书标签:
  • 文化产业
  • 创意产业
  • 城市更新
  • 城市规划
  • 文化地理
  • 产业发展
  • 区域经济
  • 文化创意
  • 城市设计
  • 社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0597
商品编码:11196614871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作  者:唐燕 等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页  数:215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2450597 导言
创意城市导向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
文化、艺术与城市建设
1.1卡塞尔:文化与创造力
1.2格拉茨:通向创意城市的成长之路
1.3成都:历史·商业·市井映照下的文化创意之都
1.4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通过文化艺术改善居住环境
1.5圣丽塔—杜萨普卡伊:巴西小镇的“创意城市,城市”经验
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发展
2.1美国:城市如何孕育文化产业企业家
2.2西雅图、明尼苏达双城、圣何塞:城市创意产业战略——艺术的地位
2.3伦敦:创意经济的政策与程序、过去与现在
2.4北京朝阳:基于企业数据分析的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2.5宜兴:历久弥新的创意制作城市
2.6珀斯:对一个3—5年音乐节计划执行2年后停办的调查
第三章创意与城市更新
3.1鲁尔区:以文化为导向复兴老工业区的成就与局限
3.2纽卡斯尔:将工业遗产转变为文化与创造力
3.3维也纳:创意空间与城市开发
3.4布达佩斯:创意城市再开发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唐燕、·昆兹曼等著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基于实证,探索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与实践推进举措,涵盖的案例遍及北美、欧、亚三洲,从而将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到跨地域的优选层面之上。每个案例都由熟知其始末的本土学者或规划师撰写,以确保探索的深度和准确性。案例整合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之中,用以对比和呈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文化创意发展途径及其经验启示。著作旨在分享和传播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关联的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策略,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的文化思考和创新实践。
对于城市规划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开发管理者以及创意人士而言,它是一本糅合各方前沿视角的深度读本;对于有意一睹欧美亚创意都市风尚的旅行者来说,它又是一本有趣的解码书。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是一部深度探索文化在现代城市转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创意产业如何成为驱动这一变革的强大引擎的学术著作。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案例,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剖析文化元素与城市发展脉络的深层联系,以及创意产业在激活旧有城市空间、孕育新兴经济增长点中的独特机制。 本书首先追溯了文化概念在城市发展中的演变,从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到当代社会中文化体验的日益重要。它探讨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多重含义,包括其物质层面的建筑风貌、历史街区,以及非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艺术氛围、社区记忆等。作者认为,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基因,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所在,也是吸引人才、资本和游客的重要软实力。 接着,本书将视角转向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文化附加值。作者详细分析了设计、艺术、媒体、出版、时尚、数字内容等多元化的创意产业门类,并深入阐述了它们如何与城市空间发生交互。这些交互不仅仅体现在创意园区、艺术画廊、剧场的设计与运营,更在于创意工作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互动,以及创意内容如何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城市的形象与活力。 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在于,城市更新并非仅限于对物理空间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灵魂”的重塑。而文化与创意产业,正是实现这一“灵魂”重塑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示了创意产业如何介入老旧工业区、历史街区、甚至被遗忘的角落,通过艺术装置、创意市集、独立书店、特色民宿、文化节庆等活动,赋予这些空间新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这些改造过程不仅改善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新的社区认同,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作者特别强调了“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模式的重要性。在传统模式下,城市更新往往由政府或大型开发商主导,容易忽视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和社区的文化肌理。而本书则倡导以文化和创意为导向的协同发展模式,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创业者、社区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参与城市更新的全过程。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挖掘城市的潜在价值,保护独特的文化遗产,并促进社区的内生发展。 此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在政策、规划、金融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它分析了政府如何通过制定鼓励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规划导则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发展。同时,它也审视了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资本逐利性可能带来的文化同质化、社区 gentrification(绅士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宏观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微观的文化创意实践紧密结合。它不仅为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也为文化创意从业者、创业者以及关注城市发展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文化与城市关系的全新视角。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剖析,本书旨在引发读者对城市未来的深刻思考,并为构建更具活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模式贡献智慧。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研究。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和“如何做”。它鼓励读者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认识到文化和创意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在塑造未来城市形态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的无限潜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超出我的预期。我本来是抱着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的目的来看的,结果却被书中对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软实力”作用的深刻挖掘所吸引。作者没有回避城市更新过程中伴随的拆迁、原住民迁离等争议性话题,而是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弥合裂痕,如何建立新的社区认同。书中举的例子,比如一些老建筑在保护性改造后,成为了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这种“留住乡愁”的同时又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让我深思。它不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强调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通过活化利用,让旧的元素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生。特别是书中关于“文化创意”如何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软竞争力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把文化当成点缀,而是将其视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有魅力的城市,不仅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便捷的交通,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跃的创意氛围。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是意料之外的精彩。我原本对“城市更新”这个话题抱有一些传统的认知,觉得无非是拆旧建新、提升基础设施。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将“文化”这个概念,放在了城市更新的核心位置,并且详细阐述了“创意产业”在其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我读到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城市历史遗迹发展文化旅游、如何通过扶持独立创意品牌来 revitalizing 衰败的商业街区等内容时,简直是茅塞顿开。它让我意识到,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增长,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文化吸引力。书中提出的“文化驱动的城市更新”理念,让我看到了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注重人文关怀、更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发展模式。对于我这样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产业都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扇打开新视野的窗户。

评分

这本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津津有味。作者在探讨文化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时,并没有停留在宏观的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所扮演角色的阐释。书中提到了很多我所熟悉的城市,比如曾经破败不堪的老工业区,是如何通过引入画廊、设计工作室、独立书店等创意业态,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和经济增长极的。这些改造不仅盘活了沉睡的资产,更重要的是,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吸引了年轻人回流,也重塑了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书中对于不同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和推动城市更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意识到,城市更新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城市的独特文化基因,并将其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读完这本书,我对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城市的形态充满了期待。

评分

初翻此书,原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然而,实际内容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更新”这几个看似独立的领域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城市发展图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文化资本”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论证印象深刻。书中列举的不少城市案例,都是我曾去过或有所耳闻的。它们曾经面临的困境,比如产业衰退、人口外流,在引入文化创意元素后,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泥沼,重拾活力的,作者的分析鞭辟入里。这不仅仅是关于建筑的改造,更是关于城市精神的重塑。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在地文化”发掘和利用的强调,他认为,最成功的城市更新,往往是那些能够充分挖掘和展现自身独特文化魅力的项目。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城市更新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注重人性化、更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发展路径,着实发人深省。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本来只是打算随意翻阅一下,没想到,它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对于“文化”在城市更新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非常独到。书中没有止步于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喜欢关于如何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来激活城市空间、重塑城市形象的论述。书中提到了很多我曾经关注过的城市改造项目,有的成功,有的似乎还有提升空间。作者在分析这些案例时,并没有简单地赞扬或批评,而是试图剖析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和产业驱动。例如,他探讨了如何将废弃的工业厂房转化为具有艺术气息的创意园区,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创业者入驻,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这种将宏观的城市规划与微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视角,让我对城市更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文化内涵的提升和社区活力的激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