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庆生 编
图书标签:
  • 植物生理学
  • 植物学
  • 实验
  • 高等教育
  • 生物科学
  • 教学
  • 科研
  • 大学教材
  • 植物生理
  • 实验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065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20211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实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生理,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编入了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满足学生们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的需要,为切实加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实用的实验指导书。

目录

第1章 植物生理学实验基础
1.1 实验设计与样品准备
1.2 常规仪器与操作技术
1.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2章 植物材料培养
2.1 植物溶液培养
2.2 土壤培养
2.3 植物组织培养

第3章 植物水分生理
基础实验
3.1 植物组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3.2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3.3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3.4 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
3.5 植物吐水和伤流现象的观察
拓展实验
3.6 K+对气孑L开度的影响
3.7 植物蒸腾速率的测定
3.8 植物伤流液中糖、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分析设计实验
3.9 水分胁迫下ABA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3.10 水分胁迫对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第4章 植物矿质营养
基础实验
4.1 植物溶液培养法观察缺素症
4.2 单盐毒害与离子拮抗现象观察
4.3 TTC法和a一萘胺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
4.4 植物组织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4.5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拓展实验
4.6 离体法测定植物NR活力
4.7 植物组织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法和ICP法).
4.8 植物细胞质膜H+-ATPase活力的测定
设计实验
4.9 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第5章 植物光合作用
基础实验
5.1 光合色素提取和理化性质分析
5.2 光合色素的分离及其吸收光谱
5.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5.4 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的测定
5.5 红外气体交换方法测定叶片光合速率
拓展实验
5.6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测定
5.7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ACi响应曲线的测定
5.8 氧电极方法测定叶圆片光合速率
5.9 RuB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5.10 PE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5.11 蔗糖合成酶(SS)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
设计实验
5.12 光抑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气孑L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5.13 环境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第6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基础实验
6.1 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
6.2 植物组织呼吸商的测定
6.3 植物组织中H。O:含量的测定
拓展实验
6.4 植物线粒体的提取
6.5 呼吸抑制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6.6 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6.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测定
6.8 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6.9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6.10 植物组织中ATP含量的测定
设计实验
6.1 1不同温度对植物根系呼吸、根系活力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第7章 植物激素生理
基础实验
7.1 生长素对种子根芽生长的影响
7.2 脱落酸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
7.3 生长素含量的生物试法
7.4 植物激素的提取与纯化
拓展实验
7.5 植物激素的ELISA测定
7.6 植物多胺的层析分离与检测
7.7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与分化的影响
7.8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含量
7.9 DR5:GUS转基因植物中报告基因GUs的组织化学定位检测
设计实验
7.10 乙烯诱导拟南芥根毛的形成

第8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基础实验
8.1 植物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BTB法,TTC法,红墨水法与荧光法)
8.2 植物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8.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8.4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8.5 光敏色素的提取和纯化
8.6 大豆萌发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8.7 植物细胞壁蛋白的提取和测定
拓展实验
8.8 植物组织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Uv法
8.9 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8.10 多酚含量的测定
8.11 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光敏色素及激素调控
设计实验
8.12 不同温度对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影响

第9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基础实验
9.1 植物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现象的观察
9.2 花粉活力的测定
拓展实验
9.3 春化蛋白的诱导形成与检测
9.4 植物的亲和性鉴定及不亲和性的克服
设计实验
9.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的调控

第10章 植物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
基础实验
10.1 谷物蛋白质组分的分析
10.2 植物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拓展实验
10.3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10.4 植物组织中ATP酶活性的测定
10.5 花色素含量的测定
10.6 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10.7 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设计实验
10.8 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第11章 植物逆境生理
基础实验
11.1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电导法)
11.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1.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11.4 原生质体的分离效率、体积和失去渗透反应能力的测定
11.5 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拓展实验
11.6 植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一)产生速率的测定
11.7 植物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FRAP法)
11.8 植物体内GSH和GSsG含量的测定
11.9 植物盐胁迫蛋白的测定
11.10 植物膜类脂的分析
设计实验
11.11 盐胁迫对植物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附录
附录1 植物组织培养常见的几种基本培养基
附录2 常用缓冲液
附录3 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4 常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5 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
附录6 实验室规则

前言/序言


《地球深处的回响: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的宏伟叙事》 前言:探寻物质的本源与行星的演化 我们脚下的基岩,头顶的星辰,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生生不息的物质世界。从最微小的原子排列到横跨数千公里的地幔对流,驱动这一切的正是那些沉默而坚韧的矿物,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地球化学信息。本书《地球深处的回响: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的宏伟叙事》并非专注于生命活动在光合作用下的细微变化,而是将视野投向更为宏大、更为古老的尺度——物质的起源、晶体的构造、元素的迁移,以及行星数十亿年的沧桑史。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座理解地球固体部分的坚实桥梁。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晶体结构原理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矿物的成因、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在地球内部动力学中的关键角色。这不是一本关于植物生理活性的手册,而是一部关于石头、火焰、压力与时间的史诗。 第一部分:晶体世界的几何法则——矿物学的基石 矿物,是地球化学过程的最终产物,它们以特定的化学成分和高度有序的内部结构存在。要理解地球的构造,首先必须掌握晶体学的基本语言。 第一章:晶体的对称性与几何学 本章将详尽阐述矿物学的核心——晶体结构。我们将深入探讨点群、空间群的概念,解析为什么只有三十两类的点群可以在自然界中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重点将放在描述矿物晶胞的构建方式,以及如何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来精确测定这些微观结构。我们将分析硅酸盐矿物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组合的多样性,例如,链状结构(如辉石)、片状结构(如云母)和架状结构(如石英)。这些结构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矿物的宏观物理性质,如解理和硬度。 第二章:矿物分类与辨识 自然界中已知的矿物种类超过五千,建立有效的分类体系至关重要。本书采用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相结合的分类方法,系统介绍主要的矿物群:自然元素、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以及最为庞大的硅酸盐家族。对于硅酸盐,我们将细致划分岛状、双链状、环状、层状和骨架状结构,解释它们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和稳定的化学条件。辨识部分将侧重于手标本特征的描述,包括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莫氏硬度计的实际应用)、比重和晶形,帮助读者在野外或实验室中准确识别常见的岩石造岩矿物。 第三章:矿物的物理性质与稳定性 矿物的物理性质是其内部原子键合强度的直接体现。本章深入探讨了硬度、韧性、解理和光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将解析矿物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的响应,例如,为什么某些矿物具有完美的片状解理(如石墨),而另一些则表现出等轴的破碎(如石榴石)。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矿物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的稳定性边界,这是理解岩石变质过程的前提。 第二部分:元素的旅行者——地球化学的动力学 如果说矿物学描述了地球的“骨架”,那么地球化学则解释了“血液”——元素在地球不同圈层间的迁移、富集与分离机制。 第四章:元素在地球中的分布与分馏 本书将追溯元素的宇宙起源,并聚焦于它们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分配。我们将详细讨论亲岩性(Lithophile)、亲铁性(Siderophile)和亲硫性(Chalcophile)元素的定义与应用。重点分析地幔与地核的分异过程,解释为什么镍和铂族元素倾向于进入金属核,而硅和铝则留在了地幔和地壳。这一章节将运用热力学原理来预测元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分配系数。 第五章:同位素地球化学:追踪时间与源区 同位素是地球化学中最强大的“示踪剂”。本章将系统介绍稳定同位素(如氧、碳、氢)和放射性同位素(如铀-铅、铷-锶、钐-钕)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我们将阐述衰变定律和半衰期的原理,如何利用U-Pb体系确定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以及如何利用δ18O值来重建古代气候的温度变化。对读者而言,理解同位素分馏的机制,是解读地球历史档案的关键。 第六章:流体在矿物形成中的作用 水、二氧化碳等挥发性流体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探讨了流体如何降低岩石的熔点,促进岩浆的形成和迁移。我们将分析热液活动(Hydrothermal Activity)的机制,包括流体-岩石反应、金属元素的溶解、运输和最终沉淀过程,这直接关系到世界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 第三部分:动态地球:从深部到表层 矿物和化学过程的最终体现,在于地球的宏观构造和演化。 第七章:岩石学的矿物组合与环境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矿物组合直接反映了其形成时的温度、压力和氧逸度(fO2)。我们将深入剖析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矿物学特征。例如,在火成岩中,鲍文反应系列如何解释矿物结晶的顺序;在变质岩中,特定组合(如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如何界定特定的变质相带,从而重建板块构造的物理条件。 第八章:地球内部的极端环境与新相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聚焦于地球深处,探讨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我们将研究橄榄石和辉石在高压下向更高密度相(如林伍德石和方石英)的相变,以及这些相变如何驱动地幔对流。在地球最深处,液态铁合金的结晶过程,以及固态铁镍合金的晶体结构,如何产生地球磁场,这些都是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在极端尺度上的宏伟应用。 结语:无声的证据 矿物是地球记录历史的无声证人。它们以其固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记录了数十亿年前的温度、压力和化学环境。通过对这些微观和宏观证据的解读,我们得以重构行星演化的宏伟图景。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旨在培养读者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使他们能够“阅读”身边的岩石,理解它们背后的深层物理与化学驱动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这本书,我的感受是它在实验设计和操作指导方面做得相当详尽,几乎涵盖了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各种实验技术。从简单的测定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到复杂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酶活性测定,书中都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光合作用测定部分的讲解,作者不仅列出了不同类型的光合仪的使用方法,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设置实验参数、采集数据以及进行数据校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巨大的福音。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激素提取和测定的实验方案,这些技术在植物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都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实验设计中强调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并提醒读者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当然,书中的实验器材列表也为我们准备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体而言,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实验指南,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技能,并为我们独立开展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非常满意,是因为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出色。书中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将这些理论知识具象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的章节,比如在描述干旱胁迫时,作者不仅解释了植物如何通过关闭气孔、降低水分散失来应对,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让我们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失重率来直观地观察植物的抗旱能力。同样,在关于盐胁迫的讨论中,书中也提供了一个实验,让我们测量植物吸收钠离子的数量,从而了解植物如何在盐碱环境中生存。这些实验操作简便,但却能清晰地展示出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我对植物如何应对各种不利环境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种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优秀的实验指导老师。

评分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详细阐述了植物生命周期中,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涉及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因子作用以及激素信号通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植物形态建成的部分感到着迷,例如顶端优势的形成、叶片和根系的生长模式,以及花器官的发育,都通过分子机制的阐述得到了清晰的解读。书中还探讨了植物的衰老和死亡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内源信号和外源环境因素的调控。这些内容让我了解到植物的生命过程并非是简单线性的,而是充满了精密的分子调控和复杂的信号网络。尽管部分内容涉及了较多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但作者的梳理和讲解,使得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逐步领悟其中的奥秘。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让我对植物的生命之美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部分,特别是关于植物信号转导方面的阐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分子(如钙离子、活性氧、激素等)在细胞内传递信息,最终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解析感到兴奋,详细地梳理了不同激素受体的识别机制,以及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例如DELLA蛋白在生长素和赤霉素信号中的作用,以及ABF转录因子在脱落酸信号中的关键地位。这些内容让我了解到植物体内信息传递的精妙之处,也为我理解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复杂反应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书中还触及了植物的昼夜节律和光周期调控机制,解释了植物如何通过生物钟来适应季节性的环境变化,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植物的适应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有些章节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知识,但作者的叙述方式相对易懂,能够帮助我逐步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

评分

这本书我看了大概半本书,总的来说,它在理论深度上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作者的阐述细致入微,让我对光能利用的复杂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链到卡尔文循环中的碳固定,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详细的生化反应方程式和相关的酶学知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不同环境胁迫下光合作用调控机制的讨论,比如在干旱、盐碱和高温条件下,植物如何通过改变叶绿素含量、光合色素组成以及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来适应不良环境,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植物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书中还涉及了植物激素在光合作用调节中的作用,比如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等,它们如何影响叶片发育、气孔运动以及光合酶活性,这些内容为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貌提供了关键的视角。尽管我对书中提供的许多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感到受益匪浅,但有时会觉得一些理论部分过于晦涩,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消化。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优秀著作,它为我打开了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另一扇大门。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 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评分

挺好!

评分

评分

《植物生理学实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生理,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编入了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满足学生们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的需要,为切实加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实用的实验指导书。

评分

《植物生理学实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生理,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编入了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满足学生们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的需要,为切实加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实用的实验指导书。

评分

《植物生理学实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生理,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编入了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满足学生们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的需要,为切实加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实用的实验指导书。

评分

非生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用植物生理的可以看下

评分

《植物生理学实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生理,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编入了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满足学生们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的需要,为切实加强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实用的实验指导书。

评分

总体来说说书的内容还可以,涵盖了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还增加了拓展实验。但没什么没有发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