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实验教程

空间数据库实验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宏,乔延春,罗政东 著
图书标签:
  • 空间数据库
  • GIS
  • 实验教学
  • 数据库系统
  • 空间数据管理
  • PostGIS
  • ArcGIS
  • 地理信息系统
  • 数据库实验
  • 空间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1935
版次:01
商品编码:1124152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字数:3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空间数据库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空间数据库实验教程》是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课程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中所学知识,强化其运用空间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数据库实验教程》包括六方面的实验内容:空间数据库基础及软件安装,空间数据库查询基础,空间数据库建库,空间数据库高级查询与分析,空间数据库编程,空间数据库管理。相关实验已经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使用多年。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空间数据库基础及软件安装 1
实验1.1 空间信息管理的技术和体系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平台 1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四、Oracle和ArcSDE的工作环境 1
五、实验流程 16
实验1.2 数据库系统的安装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平台 20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0
四、实验前置 20
五、实验流程 23
实验1.3 工具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37
一、实验目的 37
二、实验平台 37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37
四、实验前置 37
五、实验流程 38
第2章 空间数据库查询基础 62
实验2.1 数据库查询语言 62
一、实验目的 62
二、实验平台 62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62
四、Imp与Exp的介绍和使用 62
五、实验前置 63
六、实验流程 65
实验2.2 空间概念和数据模型 70
一、实验目的 70
二、实验平台 71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71
四、SDE元数据表及系统表功能 71
五、SDE几何类型及存储方式介绍 78
六、ArcSDE包简介 83
七、Oracle Spatial介绍 87
八、Oracle Spatial元数据 89
实验2.3 空间数据库查询方法 96
一、实验目的 96
二、实验平台 96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96
四、空间查询方式介绍 97
五、实验前置 98
六、实验流程 101
第3章 空间数据库建库 109
实验3.1 数据库建库基础 109
一、实验目的 109
二、实验平台 109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09
四、DML语言及DDL语言简介 109
五、实验准备 112
六、实验流程 113
实验3.2 空间数据库建库 119
一、实验目的 119
二、实验平台 119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19
四、实验准备 119
五、实验流程 120
实验3.3 数据库索引 130
一、实验目的 130
二、实验平台 130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30
四、空间索引介绍 130
五、实验准备 133
六、实验流程 135
实验3.4 空间数据加载 141
一、实验目的 141
二、实验平台 141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41
四、Oracle Loader介绍 141
五、实验准备 147
六、实验流程 148
第4章 空间数据库高级查询与分析 154
实验4.1 几何处理函数 154
一、实验目的 154
二、实验平台 154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54
四、几何处理函数介绍 154
五、实验准备 158
六、实验流程 158
实验4.2 网络建模 170
一、实验目的 170
二、实验平台 170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70
四、网络建模 170
五、实验前置 172
六、实验流程 172
实验4.3 地理编码 181
一、实验目的 181
二、实验平台 181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81
四、Oracle Spatial地理编码 181
五、实验前置 189
六、实验流程 189
第5章 空间数据库编程 199
实验5.1 函数和存储过程 199
一、实验目的 199
二、实验平台 199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99
四、过程、函数、程序包与匿名块 199
五、实验前置 201
六、实验流程 203
实验5.2 触发器 208
一、实验目的 208
二、实验平台 208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08
四、触发器的类型 208
五、实验前置 211
六、创建触发器 212
七、启用与禁用触发器 217
八、替换及删除触发器 218
第6章 空间数据库管理 219
实验6.1 数据库事务处理 219
一、实验目的 219
二、实验平台 219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19
四、数据库事务与锁 219
五、实验前置 224
六、实验流程 226
实验6.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33
一、实验目的 233
二、实验平台 233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33
四、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34
五、ArcSDE空间数据备份与恢复 236
六、实验前置 238
七、实验流程 240
实验6.3 数据库安全 243
一、实验目的 243
二、实验平台 243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43
四、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 243
五、实验前置 251
六、实验流程 253
主要参考文献 259

前言/序言


《星际航行与超维物理:探索宇宙的边界》 导言:跃迁的黎明 人类文明的目光从未停驻于摇曳的星火之上。当我们仰望夜空,渴望触摸那遥不可及的光点时,我们所依赖的,已不再是牛顿的经典力学,而是对宇宙深层规律——时空结构、能量守恒与物质形态——的全新认知。本书《星际航行与超维物理:探索宇宙的边界》,正是为那些致力于撕开现实帷幕,掌握超越光速旅行奥秘的未来工程师、理论物理学家和深空探险家们量身打造的权威指南。 本书摒弃了传统航天理论中对化学燃料和轨道力学的过度依赖,转而将焦点投向了那些尚未被主流科学完全接受,但却在尖端实验室中展现出理论可行性的前沿技术。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量子场论的精妙,去操控时空本身的几何属性,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折叠”与“曲率驱动”。 第一部分:时空几何与曲率驱动的理论基础 (约 400 字) 本部分首先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行了深入的、非标准化的解读,重点关注其在极高能量密度下的行为模式。我们不满足于描述引力如何影响物质的运动轨迹,而是探讨物质——特别是负质量或奇异物质——如何反过来塑形时空。 1.1 零点能的提取与负能量密度 曲率驱动的核心在于生成一个局部的、负能量密度的区域,用以扭曲飞船前方的时空,使其收缩,而后方的时空膨胀。本书详细剖析了卡西米尔效应在宏观尺度上应用的可能性,并引入了“冯·诺依曼-辛格(Von Neumann-Singh)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可稳定负能量流动的机制。我们详细推导了维持一个稳定、可控的阿尔库比耶雷(Alcubierre)曲率泡所需的能量条件,并对现实中“负质量”等效体的构建提出了基于高维理论的数学模型。 1.2 量子泡沫与虫洞的稳定性 对于瞬时空间跳跃的需求,本书转向了对微观量子泡沫的宏观操控。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确调制的引力波束,暂时“平滑”或“连接”遥远的时空区域,形成可穿越的虫洞口。重点内容包括:虫洞喉部的潮汐力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霍金辐射反向效应”来维持虫洞的开放状态,避免其在穿越者进入的瞬间坍缩。这些章节充满了复杂的拓扑学和微分几何的应用。 第二部分:超光速推进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 (约 550 字) 理论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可靠的工程方案。本部分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设计蓝图,专注于那些能产生并维持巨大时空梯度所需的推进设备。 2.1 零点能反应堆与奇点约束 曲率驱动所需的巨大能量无法依靠传统核聚变实现。本书详细介绍了“超导零点能提取反应堆(SZER)”的设计原理。这涉及到超材料在接近绝对零度下对真空能量的捕获效率优化。其中,对“泰斯拉-卡拉什尼科夫(Tesla-Kalashnikov)磁约束环”的结构分析占了重要篇幅,该结构旨在安全地约束和引导反应堆产生的不稳定反物质等离子体,以避免对飞船结构造成灾难性的量子退相干。 2.2 驱动场发生器:几何塑形单元 曲率泡的生成器是飞船的心脏。我们深入研究了“相位共振驱动阵列(PRDA)”的设计细节。该阵列由数以万计的、精确校准的引力子发射器组成,它们必须协同工作,在微秒级别内同步调整发射频率和相位。本书提供了构建这些发射器的材料科学要求,特别是对“铱-铪合金晶格”在极端引力场下的稳定性的测试数据与模拟结果。 2.3 导航与惯性补偿:非牛顿坐标系下的制导 一旦进入曲率场,传统意义上的“惯性”和“速度”概念便失去了意义。本部分阐述了“时空梯度测绘系统(SGMS)”。该系统利用高频引力波反射来实时构建飞船周围的时空几何图谱,并根据预设的航线,动态调整曲率泡的形状,以实现精确转向和减速。书中对如何在“非惯性框架”内保持乘员舒适度进行了详尽的生物物理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反向引力脉冲的“拟惯性场”技术。 第三部分:高维物理与多重宇宙的交叉点 (约 300 字) 星际旅行的终极目标,往往指向了对更高维度结构的探索。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拓展到我们所处三维空间之外的可能性。 3.1 膜世界理论(Brane World Scenarios)的应用 我们不再将维度视为纯粹的数学抽象,而是视为物理存在的“层级”。本书探讨了如何利用极高频的引力辐射,使飞船暂时性地“耦合”到相邻的更高维度膜上。这种耦合能提供一条捷径,避开本维度中遥远的距离障碍。这部分涉及对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现代诠释,以及如何通过超高能粒子对撞实验来验证维度间能量泄漏的理论。 3.2 宇宙学奇点与信息回溯 在更具思辨性的探讨中,本书触及了关于宇宙起源和终结的问题。如果曲率驱动能够模拟大爆炸时期的时空结构,我们能否从中捕获到关于早期宇宙的信息?我们研究了如何通过分析飞船穿越极高密度场时接收到的引力背景噪声,来推断宇宙学常数或暗物质的性质。 结语:超越光速的伦理与未来 (约 150 字) 掌握了曲率驱动技术,人类便不再是恒星间的流浪者,而是宇宙的真正居民。然而,这种力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我们有权干预遥远星系的局部时空结构吗?我们如何应对接触到具有不同时间流速文明的风险?本书以对这些问题的审慎思考作结,强调技术发展必须与深远的哲学认知同步。 《星际航行与超维物理》不是一本描述已知技术的教科书,而是一份指向未知前沿的路线图,是准备好将物理定律视为可塑材料的先驱者的必备工具箱。它的目标是为下一代星际文明的崛起,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工程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热爱探索新技术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数据处理底层原理的书籍。在研究方向上,我关注的是如何利用海量数据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而地理空间信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GIS理论的书籍,但它们往往偏重于理论框架,而在具体的数据库实现和操作方面,却显得不够详尽。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非常契合我的需求,它似乎能够将抽象的空间概念与具体的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案例,让我能够亲手操作,理解空间数据是如何被存储、索引和查询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空间数据分析算法的介绍,比如空间聚合、空间插值等,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库技术来实现这些分析。我相信,这本书将为我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后端开发工程师,虽然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数据,但对于空间数据的处理,一直是我的一个弱项。很多项目,比如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智能交通系统、甚至是一些游戏开发中的地图系统,都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检索和操作这些数据,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市面上很多关于数据库的书籍,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或NoSQL数据库,而关于空间数据库的深入讲解却相对较少。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它可能正是解决我痛点的那本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空间数据类型,以及它们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同时,对于空间索引技术,我希望书中能有深入的剖析,比如R-tree、Quadtree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如何利用SQL语言进行高效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希望能通过实践,真正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并在未来的开发工作中得到应用。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数据分析的新手,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技术书籍,让人眼花缭乱。我之前尝试过一些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教程,但总感觉在处理地理位置信息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很多问题,比如分析店铺的选址最优区域,或者预测某个区域的房价趋势,都离不开对空间数据的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及时雨。它从基础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将复杂抽象的空间数据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尤其是那些关于空间数据可视化和查询优化的部分,让我看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验,展示如何利用SQL语句进行复杂空间查询,如何构建高效的空间索引,以及如何处理大规模的空间数据集。这些技能的掌握,无疑将大大提升我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让我能够处理更多样化、更具挑战性的项目。

评分

我是一名地理信息系统的爱好者,平时喜欢研究各种地图应用和地理数据可视化。虽然我熟悉一些GIS软件的操作,但总觉得在理解数据存储和查询的背后原理时,总是隔靴搔痒。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这些海量的数据是如何被高效地组织起来,又是如何实现快速的查询和分析的。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专业,让我觉得它可能能够解答我长久以来的疑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空间数据库的架构和核心技术,比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索引、空间查询语言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实验,让我能够亲自动手,体验空间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功能。例如,如何通过空间数据库来分析城市的人口分布,如何进行交通流量的优化,或者如何构建一个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向,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评分

一直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处理抱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能够高效地组织、存储和查询海量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很多应用开发的基石。我之前接触过一些GIS软件的操作,但总觉得在底层原理和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知识盲区。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但试读章节中对空间数据模型、空间索引技术以及SQL扩展的讲解,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只讲操作、不讲原理的书,也不是那种纯理论、脱离实际的书。从前面对比数据结构优劣的角度,到后面介绍不同空间关系查询的底层实现逻辑,都非常有启发性。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空间数据加载、转换和分析的实操部分,希望能通过这些实验,真正掌握如何有效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交通路径优化、环境监测等领域,都能找到更深入的应用。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既充实又充满期待。

评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有关科研、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评分

可以当工具书使用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有关科研、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评分

可以当工具书使用

评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有关科研、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评分

送货速度快,质量不错,给力

评分

帮同事买的

评分

帮同事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