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方法與規範:大學用書

學術研究方法與規範:大學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清民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919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26258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學術研究方法與規範:大學用書》作者張清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雖然有誌於學,卻因不懂治學之道,讀書、寫作事倍功半,遂於文藝學專業研究生中開設“治學之道”課程,意在授人以漁,使學生瞭解、掌握學術研究的基本理念、方法、規範,使誌於學者有規章可循,省摸索之苦。自2004年以降,不斷增益、修改,成為目前這個樣子。書中所講的理念、方法、規範,都是學術研究中的通理常則;所取例證,也都是學術研究中的公例。

目錄

第一章 學術研究者必須懂得做人
一、學術研究者應先學做人
二、學術研究者應有之“心”
三、學術研究者應有的素質
四、學術研究者應有的人格
五、學術研究者應有的胸襟
六、學術研究者須知敬
七、學術研究者須有德
八、學術研究者須自我教化
第二章 學術研究應有的精神和態度
第三章 學術研究必備的基本能力
第四章 學術研究的類型與路徑
第五章 學術創新的類型與途徑
第六章 學術研究與專業閱讀
第七章 學術研究與文獻使用
第八章 學術研究的準則規範
第九章 學術研究的技術規範
第十章 學術批評的規範與要求
第十一章 學術選題與寫作的節點
參考文獻
附錄 答弟子李昕揆問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國傳統的研究字義、詞義的學科稱訓詁學。古文字研究中分析字義,一般根據文字形體,求齣其本義、引申義。但在古人不用本字而用通假字的情況下,必須用本字來改讀假藉字,纔能確切瞭解文意。王引之《經義述聞》引其父王念孫說:“訓詁之旨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藉。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藉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王念孫說的是傳世古文獻的用字情形,古文字中的情形也是如此。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彝銘與文字》雲:“古人之用字,有用其形即用其義者;亦有如今人之寫彆字,用其形不用其義,而但取其音者。如用其形即用其義,則字識而文可通。如用其形不用其義而但藉用其音,則雖識其字而文不可通如故也,於是通讀尚焉。”

評分

越做越好。

評分

非常好寫論文必備的工具好書

評分

評分

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圖

評分

第三章 學術研究必備的基本能力

評分

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

評分

  一研究古文字通假的意義

評分

答禮,頗有風度。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