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采用病人问、名医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病人关心和需要了解的有关糖尿病的医学知识和常识。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诊治新概念,运动、饮食、药物和胰岛素、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的内科疗法,胰岛和胰腺移植的外科治疗,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特殊糖尿病人群的防治等。内容系统详尽实用,解答全面,适合广大群众、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及其家属阅读,对医护人员具有参考价值,也是防治糖尿病的科普宣教的好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糖尿病概说
第二章 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
第三章 胰岛移植与胰腺移植
第四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
第五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第六章 特殊糖尿病人群的防治
第七章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第八章 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
第九章 相关链接
精彩书摘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20世纪初胰岛素问世之前,糖尿病像妖魔一样,成批地夺走人们的生命。
由于血糖水平无法控制,病人长期处在严重高血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各种急性并发症和各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常常危及生命,20世纪20年代以前,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直接死于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问世之前,糖尿病病人患病后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9年。
1922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第一次使用从牛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获得成功。此后胰岛素广泛运用于临床,糖尿病已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词。
目前,治疗糖尿病除了胰岛素以外还有各种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餐时血糖调节剂。这些口服降糖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能有效地降低血糖,但不能根治,因此人类征服糖尿病还很遥远。糖尿病控制不佳,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合并症,如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可能性增加3倍,下肢截肢的危险陸增加10倍,尿毒症的机会增加17倍,双目失明增加25倍。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残和损寿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近年来人们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产生得早,而且早期毫无知觉。甚至在罹患糖尿病之前,即在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IGT)时就已产生。一到诊断为糖尿病时,大多患者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可致死亡,但如前述是可以预防的。问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几乎可累及全身的所有脏器。有人将其最主要的并发症归纳为4个英文字母:NONC(即取4个主要并发症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肾病(nephropathy)、眼病(ophthalmopathy)、神经病变(n。ur0Pathy)、心血管病变(cardiovascular)。
慢性并发症(主要是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有关专家统计,75.67%的糖尿病病人死于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肿瘤,高居所有疾病致死的第三位。
出现以下症状首先考虑糖尿病的可能:①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反而下降,全身无力。②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长疱长疖,且反复发生,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伤口长期不愈。③反复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④新发现的肺结核,经系统的抗痨治疗无效,有时病灶反而扩大。⑤顽固性腹泻,经久不愈者。⑥皮肤瘙痒,或会阴瘙痒,排除其他病因者。⑦有分娩巨大婴儿史(婴儿体重超过4公斤),或反复流产、宫内死胎者。⑧不明原因的双下肢发麻、烧灼感或踏空感,并伴有痛、温觉障碍者。⑨40岁左右发生白内障、冠心病、脑梗死者。⑩间歇性跛行,肢体疼痛,走路加重,严重者肢端发紫。
有上述现象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需验血尿糖(包括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话。45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要定期体检,并定期测血糖、血压等。
……
前言/序言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图书简介 编者的话 糖尿病,这一曾经被视为“不治之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焦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探索从未止步。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到诊断、治疗和管理的精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正是汇集了中国顶尖糖尿病领域专家的智慧与临床经验,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权威、实用的糖尿病知识指南。本书不仅是对前两版内容的一次全面更新与升华,更是医学知识普及化、人性化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们深知,面对糖尿病,信息的多样性有时会带来困惑,而准确、科学的信息是有效管理疾病的关键。因此,我们聚集了一批在糖尿病诊疗、研究、教育领域拥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糖尿病的方方面面,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明白人”。 在本版编撰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他们在疾病认知、治疗选择、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困惑。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药物的使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因此,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特征,到最新的诊断技术、多元化的治疗策略,以及贯穿始终的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非药物干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实现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目标。 我们相信,医学的进步终将惠及每一个人。希望《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能够成为您对抗糖尿病道路上的得力助手,为您提供专业、可靠、温暖的指导。 内容概述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是一本面向广大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以及关注糖尿病健康的社会大众的科普读物。本书由国内多位糖尿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倾力撰写,旨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糖尿病的最新知识、诊疗进展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糖尿病的方方面面,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疾病图景。 第一部分:认识糖尿病——拨开迷雾,重塑认知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础,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糖尿病? 详细解释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为什么它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胰岛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碍时,血糖如何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的分类与特点: 详细区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包括最常见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如继发性糖尿病)等。我们将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各自的治疗侧重点,帮助读者了解自己或亲友所患糖尿病的类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与诊断: 介绍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同时也会提及一些不典型或早期不易察觉的症状。详细讲解目前主流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意义和检测方法。我们还将介绍糖耐量试验(OGTT)在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检测结果。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这一章节将深入讲解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糖尿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型。我们将详细解释诊断标准,并结合大量临床实例,帮助读者理解诊断过程。 第二部分:糖尿病的治疗——多管齐下,精准施策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将详细介绍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全面介绍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如双胍类、磺脲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以及它们在不同类型糖尿病、不同患者个体中的应用选择、剂量调整、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我们将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组合。 注射类药物: 详细介绍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注射技术、剂量调整以及不同注射方案(如基础-餐时方案、预混胰岛素方案)。同时,也将介绍非胰岛素类注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的应用。 联合治疗策略: 探讨药物联合使用的必要性与优势,如何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风险等因素,制定最优的联合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石: 糖尿病饮食管理: 深入讲解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包括食物选择、能量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摄入比例。我们将提供详细的食物交换份介绍,以及不同餐次、特殊情况(如外出就餐、旅行)下的饮食建议。本书还将提供一些美味又健康的糖尿病食谱范例。 糖尿病运动疗法: 强调运动对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运动前的评估和注意事项。我们将鼓励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坚持下去。 其他生活方式调整: 关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压力管理等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第三部分:糖尿病的并发症——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糖尿病不仅仅影响血糖,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及其预防与管理。 急性并发症: 详细讲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状态(HHS)、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介绍其发生机制、临床分期,以及定期眼科检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在预防和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中的重要性。 糖尿病肾病: 阐述其早期诊断、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合理用药来保护肾功能。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详细介绍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以及如何缓解疼痛、预防足部并发症。 糖尿病足: 重点讲解糖尿病足的成因、预防措施(如足部护理、穿鞋建议)、早期识别与处理,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 心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同时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其他并发症: 简要介绍糖尿病对皮肤、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健康教育——赋能患者,走向康复 本部分旨在 empowering 糖尿病患者,让他们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 血糖监测: 详细讲解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频率、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解读血糖监测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依从性: 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并提供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调适: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本部分将探讨如何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系统、长期的糖尿病教育对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管理: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第五部分:糖尿病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拥抱希望,与时俱进 本部分将介绍糖尿病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与新疗法: 介绍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诊断与管理中的应用、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的普及、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胰岛移植、干细胞疗法等前沿研究。 糖尿病的预防: 探讨糖尿病的早期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在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 未来展望: 对糖尿病的治疗、管理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传递科学的希望。 本书的特色 权威性: 由国内糖尿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团队撰写,内容科学严谨,紧跟国际医学前沿。 全面性: 涵盖糖尿病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最新进展,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 实用性: 提供大量实用的生活方式指导、饮食建议、运动方案和自我管理技巧。 通俗性: 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人性化: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活感受,提供温暖的支持和鼓励。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糖尿病(第3版)》不仅是一本医学科普书,更是一份关怀,一份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科学认识疾病,有效管理病情,重拾健康与生活的信心,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