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333
包邮有机合成切断法+有机反应机理的书写艺术+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原书4版) 3本
9787030276704定价:58元
9787030333018定价:80元
9787030316066定价:88元
译者的话
前言
主要参考书目
一章 切断法
二章 基本原则:合成子和试剂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三章 策略I:次序先后问题
四章 单个基团C-X切断法
五章 策略Ⅱ:化学选择性
六章 二基团C-X键切断法
七章 策略Ⅲ:极性的反转,环化反应,策略小结
八章 胺的合成
九章 战略Ⅳ:保护基
十章 单基团C-C键切断Ⅰ:醇
十一章 通用策略A:切断的选择
十二章 策略V:立体选择性A
十三章 单基团C-C切断Ⅱ:羰基化合物
十四章 策略Ⅵ:区域选择性
十五章 烯烃的合成
十六章 策略Ⅶ:乙炔(炔类)的使用
十七章 双基团C-C键切断I:Diels-Aider反应
十八章 策略Ⅷ:羰基缩合反应导论
十九章 双基团C-C键切断法Ⅱ:1,3二官能团化合物
二十章 策略Ⅸ:羰基缩合的控制
。。。。。。。。
Preface to the Student
Preface to the Instructor
1 The Basics
1.1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Organic Compounds
1.1.1 Conventions of Drawing Structures;Grossman’S Rule
1.1.2 Lewis Structures;Resonance Structures
1.1.3 Molecular Shape;Hybridization
1.1.4 Aromaticity
1.2 BrCnsted Acidity and Basicity
1.2.1 PK Values
1.2.2 Tautomerism
1.3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1.4 Getting Started in Drawing a Mechanism
1.5 Classes of Overall Transformations
1.6 Classes of Mechanisms
1.6.1 Polar Mechanisms
1.6.2 Free.Radical Mechanisms
1.6.3 Pericyclic Mechanisms
1.6.4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nd-Mediated Mechanisms
1.7 Summary
Problems
2 Polar Reactions under Basic Conditions
2.1 Substitution and Elimination at C(sp3)一X Bonds.Part I
2.1.1 Substitution by the SN2 Mechanism
2.1.2 Elimination by the E2 and Elcb Mechanisms
2.1.3 Predicting Substitution VS.Elimination
2.2 Addition of Nucleophiles to Electrophilic仃Bonds
2.2.1 Addition to Carbonyl Compounds
2.2.2 Conjugate Addition;The Michael Reaction
2.3 Substitution at C(sp2)一X Bouds
2.3.1 Substitution at Carbonyl C
2.3.2 Substitution at Alkenyl and Aryl C
2.3.3 Metal Insertion;Halogen-Metal Exchange
2.4 Substitution and Elimination at C(sp3)-X Bonds,Part II
2.4.1 Substitution by the SRNl Mechanism
2.4.2 Substitution by the Elimination-Addition Mechanism
2.4.3 Substitution by the One-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2.4.4 Metal Insertion;Halogen一Metal Exchange
2.4.5 Ol-Elimination;Generation and Reactions of Carbenes
2.5 Base-Promoted Rearrangements
2.5.1 Migration from C to C
2.5.2 Migration from C to O or N
2.5.3 Migration from B to C or O
2.6 Two Multistep Reactions
2.6.1 The Swem Oxidation
。。。。。。。
Alder
Aldol
Algar-Flynn-Oyamada
Allan-Robinson
Amdt-Eistert
Baeyer-Villiger
Baker-Venkataraman
Bamford-Stevens
Barbier
Bartoli
Barton
Barton- McCombie
Barton
Batcho-Leimgruber
Baylis-Hillman
Beckman
aenzilic
Benzoin
aergman
aiginelli
Birch
Bischler-Mohlau
Bischler-Napieralski
Blaise
mum-Itta
Boekelheide
Boger
Borch
Borsche-Drechsel
Boulton-Katritzky
Bouveault
Bouveault-Blanc
Bradsher
Brook
Brown
aucherer
Bucherer
Bucherer-Bergs
BUchner
Buchwald-Hartwig
Burgess
Burke
Cadiot-Chodkiewitz
Camps
Cannizarro
carro
Castro-Stephens
Chan
Chan-Lam C ——X
Chapman
。。。。。。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我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走了出来。之前学习有机合成,就像是在不断地啃食枯燥的条文,而这本书则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盛宴,让我体验到了有机化学的魅力。它并没有回避复杂的概念,但却用一种极其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切断法”的阐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合成策略,更是教会了我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当我面对一个复杂的合成目标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运用书中学到的方法,一步步地将问题分解,找到最优解。这种思维的转变,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我有机合成实力的书籍,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扎实了,尤其是关于“机理书写艺术”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画出反应机理,更是深入讲解了电子的流动、能量的转化以及立体化学的控制。这种深入的理解,让我对有机反应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书中对于“人名反应”的梳理也极其系统。我过去对很多看似独立的人名反应,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脉络。通过对这些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详细讲解,我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复杂的合成问题。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搬运工”,而是能够真正“创造”有机分子了。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改变了我对有机合成看法的“神书”。我之前一直觉得有机合成是一门枯燥的学问,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有机合成的过程描述得像是一场精彩的“侦探推理”,而“切断法”就是我们的破案利器。 通过“切断法”,我学会了如何从最终产物反推合成路线,这让我对分子的结构和官能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机理的书写艺术”更是让我看到了反应的灵魂,那些精妙的电子转移,让我对化学反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最后,“人名反应”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合成“武器库”。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有机合成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惊艳了!作为一个有机化学的学习者,我一直对有机合成的“艺术”深感着迷,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首先,它的“切断法”概念,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合成路线设计的刻板印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反应,而是教你如何从目标分子出发,层层剥离,寻找最经济、最高效的合成路径。这种“逆向思维”的训练,让我对分子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拆解”复杂分子。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有机反应机理的书写艺术”部分。以前我对机理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的箭头绘制,这本书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子的流动、能量的变化以及过渡态的稳定性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它不仅教你“怎么写”,更教你“为什么这么写”,让我真正理解了反应的内在逻辑。那些精美的、带有详尽解释的机理图,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让我爱不释手。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探索有机合成的奥秘。特别是关于“有机人名反应”的部分,简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人名反应只是死记硬背的列表,但这本书却将每一个反应的起源、发展、关键人物以及在现代合成中的应用都娓娓道来。 从经典的 Wittig 反应到现代的 Suzuki 偶联,这本书都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我不再是孤立地记忆一个反应名称,而是能够将其置于整个有机合成的宏大图景中去理解。每一种反应的机理都讲解得清晰透彻,而且重点强调了其在不同分子体系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特点,巧妙地选择最合适的人名反应,大大提高了我的合成设计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