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详情
6册套装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平装 软皮
DSM-5鉴别诊断手册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案头参考书)平装 软皮
理解DSM-5精神障碍
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
短程心理咨询与督导实录亲子教育篇》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编著,(美)张道龙 等译 迈克尔·弗斯特 著
书名: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册)
定价:288元
作者: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编著,(美)张道龙 等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3012581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书名: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第五版)
定价:80.00元
作者:(美)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301273364
字数:324000
页码:4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序DSM-5分类部分 DSM-5基础 使用手册 DSM-5法谨慎使用声明第二部分 诊断标准和编码 神经发育障碍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双相及相关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强迫及相关障碍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分离障碍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喂食及进食障碍 排泄障碍 睡眠一觉醒障碍 性功能失调 性别烦躁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神经认知障碍 人格障碍 性欲倒错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 物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其他不良反应 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其他状况索引
DSM被誉为精神障碍领域的"圣经",是一本美国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常用的诊断精神障碍的指导手册。**版于1952年面世。
DSM-5的准备工作从1999年开始,历时14年,吸收了近60年的相关研究,汇聚了1500余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DSM-5的*终英文版在2013年5月出版。
为了能进一步改进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和在所有临床工作者中产生一种共同语言,DSM-5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订了准确和具体的诊断标准,因而极具实用价值。
经过14年的准备,2013年5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推出了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版本——DSM-5它是现有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DSM-4的升级版。为了能进一步改进精神疾病的诊断,,科研和在所有临床工作者中产生一种共同语言,DSM-5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定了和具体的诊断标准。它采纳、吸取了数位国际一流水准的精神心理疾病教授、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博士等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因而极具科学参考价值。
中国现行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完成于2001年,已经严重落后。未来,无论是按照DSM-5来指导中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下一版的修订,还是两年后按照WHO制定的ICD-11来执行精神疾病的诊断,相关专业人员都必须迅速熟悉DSM-5,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走向。
DSM-5的鉴别诊断指南,是DSM-5的重要配套读物。
美国经过14年的筹备于2013年5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推出了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版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这本DSM-5鉴别诊断指南简明扼要,经济又便于携带。它包含DSM-5全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使临床工作者易于快速查找精神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心理的困惑与迷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学校教育压力下,这种情况日益加剧。有的孩子厌学、早恋,有的孩子考试焦虑、自伤自残,甚至与父母成了“敌人”。
美国知名华人心理医生张道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短程心理咨询,为众多遭遇问题的家庭提供了有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不但帮助学生及家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效改善了家庭关系,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同时引导他们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与心理自助能力。
人为什么会有心理困扰?一多年来,众多心理学流派都在探究这一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根本问题。1977年,美国精神医学教授乔治·L.恩格尔医生(GeorgeLEngel,MD)突破具体的心理学技术或流派的制约,提出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来综合、系统地评估和解决心理困扰,从而促进了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发展。
这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系列,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专业”二字的重量!我是一个非专业的阅读者,但当我翻开这套书的时候,那种严谨的逻辑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扑面而来。案头参考书部分的章节编排非常合理,每个诊断条目都有清晰的层级结构,从大类到亚类,再到具体的诊断标准,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诊断的“临床特征”部分的描述,非常生动形象,有时候读起来甚至感觉像在看一篇篇精彩的案例故事,能够帮助我构建出患者的形象。而统计手册的部分,虽然里面的数据和图表让我有时需要反复琢磨,但它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是如何得出这些诊断标准的。它解释了样本量、统计学显著性、信效度等概念,让我对DSM-5的权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知道如何去辨别那些未经科学验证的观点。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是一套值得反复研读的珍贵资料。
评分我必须要为这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系列的鉴别诊断手册和《理解DSM-5》这部分内容点赞!作为一名正在学习心理咨询的学生,准确的诊断是后续治疗的关键,而鉴别诊断的难度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这本鉴别诊断手册,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系统地列出了很多相似症状的精神障碍,并提供了清晰的鉴别框架和思路。比如,当遇到一个表现出焦虑症状的来访者,手册会引导我去思考是否存在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恐慌症,甚至可能是其他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所致的焦虑。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A和B不一样”,而是教你如何通过问诊、观察和一些关键的鉴别点来区分它们。而《理解DSM-5》则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DSM-5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DSM-5的修订背景、核心理念以及一些重大的改变,让我对这个最新的诊断体系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不再仅仅是死记硬背条目。这两本书的结合,真正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
评分这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系列,真的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有心人!我之前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影视作品或者一些通俗读物,总觉得它们很神秘,离我们很远。但当我拿到这套书后,我才发现,原来精神障碍的诊断是有着如此严谨和科学的体系的。案头参考书部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每一个诊断的“重要提示”和“相关疾病”部分的描述。这些内容就像是给我的脑子里打上了“问号”,引导我去思考更多可能性,也让我意识到了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统计手册,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诊断标准背后都有着海量的研究数据和统计分析作为支撑,这让我对DSM-5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信任。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和恐惧的精神世界。
评分我是一名对心理健康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这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系列,我感觉它最棒的地方在于它的“实操性”和“易懂性”的平衡。尤其是《理解DSM-5》这本书,它没有直接把我扔进厚重的诊断条目里,而是先给我讲清楚了DSM-5是什么、为什么会出这个版本,以及它背后的一些思考。这种“宏观把握”让我感觉不那么畏惧。接着,当我再去看鉴别诊断手册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感觉。手册里列举了很多常见的鉴别困境,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思路和问题清单。例如,它会告诉你,当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很大时,需要注意区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这种“手把手”的指导,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真正帮助我去理解和思考的工具。
评分这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案头参考书系列,简直是心理健康领域的“百科全书”!我作为一个对精神疾病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普通读者,之前总是被各种信息碎片和似是而非的解释搞得晕头转向。但自从入手了这套书,感觉整个世界都亮堂了。首先,那本案头参考书,里面的内容非常详尽,对于每一个诊断的条目,都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包括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要点、流行病学、发展与病程,甚至还附带了大量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诊断标准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罗列条目,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理解精神障碍的复杂性。统计手册部分,虽然我不是统计学专业人士,但书中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常用的统计方法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让我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避免了被一些片面的数据误导。总的来说,这套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精神健康知识的认知深度和广度,让我能够更理性、更客观地看待精神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