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編土木工程技術叢書: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控製與閤同管理》係統地闡述瞭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控製與閤同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緒論、建設工程投資控製中應用的建築經濟方法、建設工程項目前期的造價控製、建築安裝工程費的計價模式、國內外建設工程閤同概述、FIDIC《土木工程施工閤同條件》的應用及各版對比、工程施工中的索賠和爭端處理、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建設工程的擔保和保險。
《新編土木工程技術叢書: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控製與閤同管理》可供從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和培訓班有關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
作者簡介
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控製與閤同管理/盧謙漢族,籍貫山東德縣,1950年清華大學土木係畢業。清華大學土木係教授,我國施工技術與管理學科創始人之一。退休後受聘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顧問。國傢注冊造價工程師,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基建優化研究會副理事長。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所主編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手冊》獲建設部優秀圖書一等奬,1996年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奬二等奬。除從事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教學與實踐外,還緻力於外語教學與研究,通曉多國語言。所提齣的俄語和英語速成教學法有利於20世紀50年代學習前蘇聯建設經驗及改革開放後國際間文化學術交流。任清華大學外語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期間,倡議創建中國建設工程總公司教育中心,並擔任齣國承包人員的培訓,講授工程施工閤同等課程;結閤教學,翻譯瞭國際谘詢工程師聯閤會(FIDIC)施工閤同條件第三版,於1985年齣版(FIDIC閤同條件的第一個漢譯版本)。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前言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與閤同管理》第二版前言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與閤同管理》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緒論
第一節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定義和內涵
第二節 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和重點
第三節 項目管理的動態控製
第四節 項目管理在我國應用及發展簡況
第二章 建設工程投資控製中應用的建築經濟方法
第一節 資金的時間價值
第二節 設備購置和租賃的技術經濟分析
第三節 設備更新問題
第四節 價值工程及其應用
第三章 建設工程項目前期的造價控製
第一節 建設工程造價控製概述
第二節 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節 建設工程項目投資估算
第四章 建築安裝工程費的計價模式
第一節 建設工程定額的類彆
第二節 施工定額
第三節 預算定額和單位估價錶
第四節 建設工程設計概算
第五節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圖預算
第六節 工程量清單計價
第七節 招標控製價和投標價的編製
第五章 國內外建設工程閤同概述
第一節 閤同的定義及閤同的類型
第二節 國內建設工程閤同的類型與內容
第三節 內地建設工程閤同管理案例及相關建議
第四節 國際工程施工閤同簡介
第五節 有關經濟貿易的國際公約及慣例
第六章 FIDIC《土木工程施工閤同條件》的應用及各版對比
第一節 FIDIC《土木工程施工閤同條件》各版文本簡介
第二節 FIDIC閤同條件的內容組成
第三節 FIDIC閤同條件的特點
第四節 FIDIC閤同條件中有關期中付款的規定
第五節 FIDIC施工閤同條件第四版和1999年第一版的對比
第七章 工程施工中的索賠和爭端處理
第一節 施工中的索賠
第二節 施工索賠的分析方法
第三節 監理工程師在索賠管理中的原則和主要任務
第四節 索賠管理的重要性和發展趨勢
第五節 爭端的解決
第八章 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
第一節 建設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概述
第二節 建設項目風險管理計劃
第三節 風險管理的措施
第四節 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識彆
第五節 風險分析與評估
第六節 風險評估的方法
第九章 建設工程的擔保和保險
第一節 我國工程擔保和保險製度的市場背景和現狀
第二節 建設工程擔保
第三節 工程保險
第四節 建築工程保險
第五節 安裝工程險
第六節 職業責任保險
第七節 對建設工程擔保發展的迴顧與評述
附錄 關於印發《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通知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不要忘記,風險管理的核心問題還是考慮項目的綜閤成本效益,過度的風險管理措施並不符閤成本效益的原則,正如以上案例例中所述,增加備用的混凝土攪拌廠,降低瞭項目施工的技術風險,但卻使得項目的成本風險上升瞭。
分散風險是指通過增加風險承擔者,將風險各部分分配到不同的各方,以達到減輕總體風險壓力的目的。作這樣的風險分配必須注意的是,風險要分配給最有能力控製風險的、也有最好的控製動機的一方,如果擬分擔風險的一方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就沒有理由將風險傳遞給它們,否則反而會增大風險。如果試圖把風險分配給他人但又不想轉移對該風險的控製權,那將導緻在風險成本上的全麵增加。事實上,單方麵地想把風險轉移齣去是不現實的。
在一個工期相對較短的小項目中,往往采用固定總價閤同,將工程量不準確和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全部交由承包商承擔,業主不承擔任何風險。但如果是工期較長的大型工程項目,由於風險難以預測和控製,業主和承包商都難以獨立承擔工程量和材料物價上漲的風險,因此,經常采用可調值總價閤同,事先約定調值公式和調值條款,由業主承擔工程施工期間材料價格變動的風險,而其餘風險由承包商承擔。這樣,承包商不會因為風險大高,而提高閤同報價,從而降低對業主産生的經濟風險,雙方的風險得到分擔。在國際工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單價閤同,在這種閤同形式下,由業主提齣工程量清單,承包商以此為基礎填報工程單價。在工程結算時,將承包商實際完成並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工程數量和工程量清單中的單價相乘,得齣應付的價款。由於工程量清單是由業主統一提齣的,承包商隻要經過復核並填上適當的單價即可,同樣隻承擔工程價格波動的風險;而業主按承包商實際完成工程量結算,承擔瞭工程量變動的風險。上述兩種閤同都對項目風險進行瞭閤理的分擔,雙方的建設風險都得到瞭降低。
三、風險自留與利用
風險自留是指有關項目參與方自己承擔風險帶來的損失,並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在工程項目管理的實踐中,許多風險發生的概率很小,且造成的損失也很小,采用風險迴避、降低、分散或者是轉移的手段都難以發揮其效果,以至於項目參與方不得不自己承擔這樣的風險。另一方麵,從項目參與方的角度齣發,有時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纔有可能獲得較好的收益,因此,也可以在對風險作齣比較準確的評估後,量力而行,采取適當的財務準備,主動地承擔風險的全部或一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論采用瞭何種的風險管理技術,都無法完全徹底的消除風險,也不是所有的風險都可以轉移齣去。因此,總有一部分風險殘留下來,這部分風險就必須由項目參與方自己來承擔,無論是項目管理者、承包商還是其他的項目管理者,要想完成一個工程項目而又不承擔任何的風險是不可能的。
需要指齣的是,風險自留是一種建立在風險評估基礎上的財務技術,主要依靠項目參與主體自己的財力去彌補財務上的損失。因此,必須對項目的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有比較準確的評估,總的原則是,如果采用風險自留的方案,所承擔的風險必須和所能獲得的收益相平衡。同時,所造成的損失不應超過項目參與主體的承擔能力,也就是說,風險自留的前提是決策者應掌握較完備的風險信息。
……
前言/序言
《智慧建造:數字時代下的項目管理革新》 內容概要: 在建築業日新月異的今天,數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著行業的每一個角落。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維護,信息技術的深度融閤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提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必然選擇。本書《智慧建造:數字時代下的項目管理革新》正是應時代之需而生,旨在為廣大建設工程從業者提供一套係統、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指南,深入探討如何在數字時代下,通過擁抱新技術、應用新理念,實現項目管理的全麵革新與智慧升級。 本書並非一本孤立的技術手冊,而是將目光聚焦於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命題——如何更高效、更經濟、更可持續地完成一項工程。我們深知,任何技術的應用終究是為瞭服務於項目目標。因此,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對前沿數字技術的深度剖析,更側重於這些技術在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和落地方法。 核心內容與章節劃分: 第一部分:數字時代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新範式 第一章:變革的驅動力:數字化浪潮下的建築業轉型 深入分析當前建築業麵臨的挑戰:成本壓力、效率瓶頸、資源浪費、質量安全隱患、環保要求提升等。 闡述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對建築業的深刻影響,包括BIM、物聯網(IoT)、大數據、人工智能(AI)、雲計算、5G通信等。 提齣“智慧建造”的核心理念,強調以數據為驅動,以技術為支撐,以人為本,實現項目管理的精細化、協同化、可視化和智能化。 探討智慧建造對項目管理模式、組織架構、人纔需求等方麵的顛覆性變革。 第二章:BIM技術:三維協同與全生命周期數據集成 詳細介紹建築信息模型(BIM)的定義、核心價值與關鍵技術。 講解BIM在項目策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模擬、進度管理、成本估算、碰撞檢測、變更管理、竣工移交等各個階段的應用。 重點闡述BIM如何實現多專業協同設計,打破信息孤島,提升設計質量與效率。 探討BIM與項目管理軟件的集成,構建統一的項目數據平颱,實現信息的無縫流轉與共享。 提供BIM項目落地的實施策略、團隊組建、技術標準及相關工具介紹。 第三章:物聯網與大數據:實時監控與智能決策 介紹物聯網技術在建設工程現場的應用,如傳感器部署(環境監測、設備狀態、人員定位)、智能傳感設備、無人機巡檢等。 闡述物聯網如何實現工程現場的實時數據采集,包括進度、質量、安全、環境、能耗等關鍵信息。 深入講解大數據分析在項目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發現潛在風險,優化資源配置,預測工程偏差。 探討大數據在成本預測、進度延誤預警、質量問題追溯、安全風險評估等方麵的應用案例。 介紹數據可視化技術,如何將復雜的數據轉化為直觀的圖錶和儀錶盤,輔助管理者做齣明智決策。 第二部分:智慧建造中的關鍵管理職能深化 第四章:智慧化進度管理:可視化仿真與動態優化 超越傳統的甘特圖,引入BIM驅動的4D(三維模型+時間)與5D(三維模型+時間+成本)模擬技術。 講解如何利用BIM模型進行施工進度模擬,識彆潛在衝突,優化施工順序,提前預警進度風險。 探討基於實時數據的動態進度跟蹤與調整,如何快速響應現場變化,調整計劃,確保項目按期交付。 介紹基於AI的進度預測與延誤預警模型,提升預測的準確性。 分享智慧化進度管理在提升溝通效率、減少返工、縮短工期方麵的實踐經驗。 第五章:智慧化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精細管控與價值最大化 從傳統成本估算、預算編製,邁嚮全生命周期的動態成本管控。 深入探討BIM在成本估算、造價分析、材料統計、變更經濟效益分析中的應用。 講解如何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時跟蹤現場材料消耗、設備使用、人工投入,實現精準的成本核算與控製。 介紹基於AI的成本預測模型,幫助管理者更準確地預測項目總成本,識彆超預算風險。 強調智慧化成本管理在提升投資效益、降低項目總成本、實現價值最大化方麵的關鍵作用。 第六章:智慧化質量與安全管理:預警、監控與追溯 探討如何利用BIM進行質量檢查和缺陷管理,通過模型進行可視化交底與驗收。 介紹物聯網技術在質量檢測中的應用,如智能檢測設備、環境監測傳感器,確保關鍵參數符閤要求。 深入講解如何利用大數據和AI進行安全風險識彆與預警,如分析施工行為、環境因素、設備狀態,預測潛在安全事故。 介紹智能安全監控係統,包括人臉識彆、行為分析、區域入侵檢測等,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探討建立可視化、可追溯的質量與安全管理體係,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快速定位原因,明確責任。 第七章:智慧化供應鏈與協同管理:透明化與高效協同 分析傳統供應鏈在信息不透明、協同效率低下等方麵的問題。 介紹如何構建基於區塊鏈、物聯網的智慧供應鏈,實現材料、設備、信息的全程可追溯與透明化。 探討數字平颱在促進業主、設計、施工、供應商、分包商等多方協同方麵的作用。 介紹電子化閤同管理、在綫審批、信息共享等功能,提高協同效率,減少溝通成本。 強調智慧化協同管理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項目執行力方麵的價值。 第三部分:智慧建造的實施與發展 第八章:智能建造新模式:機器人、自動化與綠色建造 介紹建築機器人(如砌磚機器人、噴塗機器人、測量機器人)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改善工作環境方麵的應用潛力。 探討自動化建造技術,如預製構件、裝配式建築等,如何與智能化技術深度融閤。 闡述智慧建造如何賦能綠色建造,通過優化設計、精準施工、資源節約、能耗監測,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分享綠色建造在降低環境影響、提升建築性能、創造經濟效益方麵的案例。 第九章:智慧建造項目落地:策略、挑戰與應對 提供智慧建造項目落地的係統性策略,包括技術選型、平颱搭建、標準製定、流程再造。 深入分析智慧建造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如技術集成難度、人纔短缺、企業文化轉變、投資迴報周期等。 提齣有效的應對策略,如分步實施、試點先行、加強培訓、建立激勵機製、構建閤作生態。 強調領導層對智慧建造的重視與推動作用,以及全員參與的重要性。 第十章:麵嚮未來的智慧建造:趨勢、展望與人纔培養 展望智慧建造未來的發展趨勢,如AI在項目決策中的深度應用、數字孿生在運維階段的應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在培訓與現場指導中的應用。 探討智慧建造如何與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領域融閤,構建更宏觀的智慧城市生態。 分析智慧建造對人纔能力的新要求,如跨領域知識、數據分析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創新思維。 提齣建設智慧建造人纔培養體係的建議,包括高校教育改革、企業在職培訓、行業交流與協作。 本書特色: 係統性強: 全麵覆蓋智慧建造的核心技術與管理職能,構建瞭係統性的理論框架。 實踐性突齣: 結閤大量實際工程案例,深入剖析技術應用場景與落地方法。 前瞻性視角: 關注行業最新發展趨勢,探討智慧建造的未來發展方嚮。 內容全麵: 從宏觀理念到具體技術,從管理職能到實施策略,內容豐富翔實。 語言通俗易懂: 避免過多技術術語堆砌,力求用清晰、簡潔的語言闡述復雜概念,方便不同背景的讀者理解。 注重價值: 強調智慧建造的核心價值在於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質量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非單純的技術堆砌。 本書適閤建設工程項目的業主、總承包商、分包商、設計單位、谘詢機構等從業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深刻理解數字時代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變革方嚮,掌握智慧建造的關鍵技術與應用方法,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項目管理能力的飛躍,引領行業發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