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的艺术:拉斯克医学奖及获奖者感言》内容新颖、翔实,兼顾趣味性,文字轻松,但寓意深刻,作者将科学研究背后的规律与艺术发展的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将来的科学探索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转化医学的艺术:拉斯克医学奖及获奖者感言》描述了不少科学与艺术姻缘和共性的事例,我不知道是否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的发明都受到艺术的启迪,但从《转化医学的艺术:拉斯克医学奖及获奖者感言》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想法往往是与艺术创造相通的。
《转化医学的艺术:拉斯克医学奖及获奖者感言》介绍了沃森和克里克获得1960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的DNA双螺旋模型。这个发现揭开了生物学和医学划时代的新篇章。这张经典的DNA双螺旋模型照片发表在1953年4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有趣的是,著名好莱坞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的一幅把身体扭成DNA双螺旋姿态的美丽诱人照片也刊登在同年出版的《花花公子》杂志上。我相信这只是科学家和摄影师之间的一种默契,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融的。这勾起了我50年前在复旦大学求学时的一段回忆。那时DNA双螺旋模型才公布不久,星期天我在宿舍里,边看书边聆听着校园里播放的悦耳的交响音乐。我沉醉在那优美和谐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了乐队奏出了美妙的DNA双螺旋结构。弦乐组和管乐组彼此交错奏出的乐曲,犹如DNA双螺旋缠绕而上。宇宙万物都是这样螺旋式上升、起伏般前进的。
戈登茨坦博士(Joseph L. Goldstein),1940年4月生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曾在华盛顿和理大学学习,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深造,之后进入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做临床实习医师,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合作伙伴布朗博士(Michael Brown)。后来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为研究临床脂质代谢紊乱疾病方面的专家。在研究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过程中, 对高胆固醇血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说服布朗与他一起回到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专注于研究胆固醇代谢途径的基因学问题。
他们共同研究发现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并进一步发现控制人体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这项发现开启了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通路的新领域,奠定了研发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的核心依据,为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进而减缓或预防心脏病的发生作出了贡献。他们获得了1985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8年国家科学奖章等。
戈登茨坦现任拉斯克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洛克菲勒大学的董事。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研究院、美国哲学院的三院院士,英国皇家学院的海外院士。除了对艺术精品的长期酷爱,戈登茨坦也是一位对玻璃雕塑作品和绘画艺术的狂热收藏家。
时占祥,现就职于全球医生组织(医学国际合作机构),担任执行董事和中国(亚洲)总代表,同时还担任美国儿童基金会董事会董事。曾担任UNDP西非地区医疗专业人力资源项目主管,在此期间,还共同创办全球医生组织机构,主持和设计建立全球最大的医生专业人力资源库,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医疗事件应急资源库之一。
曾凡一,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干细胞和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研究。成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同时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6、2009年度)和“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首届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女青年科学家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荣誉奖项。
序一
序二
序三
译者序
第1章 敲除基因的小鼠与试管婴儿: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是如何诞生的
2001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卡佩奇(MarioCapecchi)获奖感言
访谈卡佩奇
2001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埃文斯(Martin Evans)获奖感言
访谈埃文斯
访谈2001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
2001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获奖感言
访谈爱德华兹
2001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佛歌(Wi川am Foege)获奖感言
第2章 协同和合作的关系:现实派与抽象派的交融
2002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罗斯曼(Jsmes Rothmen)和史克曼(日arldy Sct“hekrT8n)成果介绍
2002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科尔夫(Willem Kolff)和斯克里布纳(Belding Sibner)成果介绍
2002年医学特别贡献奖获奖者达内尔(JameS Darnell j)成果介绍
第3章 科学发现大事记:DNA双螺旋与梦露的诱人旋姿
2003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罗德(日obert Roeder)获奖感言
2003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弗尔德曼(Marc Feldmam)获奖感言
2003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麦尼(SiRavinde.Mai)获奖感言
2003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里夫(C甽stopher Reeve)获奖感言
第4章 塔尖的科学启示:从一盎司的创造力到一吨的影响力
2004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钱伯恩(Pierre Chanb。n)获奖感言
2004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埃文斯(Ronald Evens)获奖感言
2004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詹森(Elwood Jensen)获奖感言
2004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凯尔曼(Ann Kelmen)获奖感言
2004年医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梅塞尔森(Matthew Maselsor.)获奖感言
第5章 60年来生物与医学领域的飞跃式发展
2005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得者麦卡洛克(Ernest Mcoctch)获奖感言
2005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蒂尔(James丁川)获奖感言
2005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杰弗里斯(Alec、leffreys)获奖感言
2005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萨瑟恩(Edwir Sotjt1ern)获奖感言
2005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布林克尔(Nancy Elrjnker)获奖感言
第8章 高风险科学:通往端粒酶、认知疗法和原位杂交技术的阶梯
2006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布莱克本(Eizabeth BlacklJrn)获奖感言
2006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格雷德(Car Greider)获奖感言
2006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肖斯塔克(Jack Szostak)获奖感言
2006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贝克(Aarn Beck)获奖感言
2006年医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高尔(Iosept、Galc)获奖感言
第7章 创造与启迪:生物与医学科学进步的殊途同归
2007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斯坦曼(Steir Bn)获奖感言
2007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卡庞蒂(Carp tier)获奖感言
2007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斯塔尔(AIbert Starr)获奖感言
2007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福西(Anthny Fauc)获奖感言
第8章 深不可测:有价和无价的生物医学科学研究
2008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安博斯(Victor Ams)获奖感言
2008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鲍尔库姆(David Bal lcorrbe)获奖感言
2008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鲁弗肯(Gary uvkun)获奖感言
2008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远藤彰(Akra Endo)获奖感言
2008年医学特别贡献奖获奖者弗科沃(Staqley Falkow)获奖感言
第9章 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和教皇画像:什么叫天翻地覆
2009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格登(John Gurdo)获奖感言
2009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山中伸弥(Shir yaamaaka)获奖感言
2009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德鲁克(Elrlan Drl Jker)获奖感言
2009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莱登(Njc Abolas Lydon)获奖感言
2009年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索耶斯(Charles Sawyers)获奖感言
2009年公共服务奖获奖者布隆伯格(Mjchae0 BloolTbrg)成果介绍
第10章 发散性思维和无畏的实验精神
2010年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奖者科尔曼(Dglas Cojeman)获奖感言
……
第11章 米开朗琪罗、塞尚和哇温作品中玩纸牌赌博高手
第12章 科学范式转变:来自于艺术的见解
附录
第一章 敲除基因的小鼠与试管婴儿: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是如何诞生的
与数学和物理学相比,生物学和医学更倾向于具有经验性(包括观察和实验)。因为它们没有统一的理论来指导研究实验,其发展和进步似乎更依赖技术的创新。生物学领域革命性创新的案例包括DNA重组技术、DNA测序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而推动医学发展的革命性技术有人工心肺机、心脏直视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免疫抑制和器官移植等。
2001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和临床医学研究奖分别颁发给两项极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技术。基础医学研究奖由三位科学家共享,他们的卓越贡献是发明了一种对小鼠基因组进行人工改造的方法。这种创新技术可以让科学家通过精确操作小鼠的基因组来制造所谓“基因工程”小鼠的动物活体模型。在实验小鼠身上,它的任何一种基因都可以被敲除或使之丧失功能,从而了解这种基因的功能。由于人和小鼠同源的基因达99%,因此,这些被“基因工程”加工过的小鼠可用来作为人类疾病的实验模型。这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卡佩奇(Mari Capccchi),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埃文斯(MartinEvans)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史密西斯。
20世纪80年代的两项初步进展为人们在小鼠生殖系统中敲除基因的想法提供了可行性。首先,埃文斯在培养来源于小鼠囊胚的胚胎干细胞研究吋发现,可以进一步从囊胚中取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并可尝试着对基因进行干预性操作,再把干细胞与正常囊胚融合形成新胚胎。接着,埃文斯博士和他的学生进一步发现,已发生基因突变的干细胞可进人生殖系统,并将这种突变遗传给下一代。实际上,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技术发明。但由于可通过药物筛选而获得的突变基因非常少,所以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
随后,卡佩奇和史密西斯各白发现了一种同源重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可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组35000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基因进行修饰性操作。1989年将卡佩奇一史密西斯的基因打靶技术与埃文斯的干细胞技术相结合,第一只被敲除基因的小鼠诞生了。这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重大突破意义的技术为单基因功能的研究带来了可能性。至今在35000个基因中约400O个基因被敲除,建立了500多种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这种已敲除基因的小鼠被大量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新药物研发等领域。
……
这本书的标题,仿佛是一扇通往医学殿堂的窗口,展示着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发现。我一直对那些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心怀敬意,而拉斯克奖的获得者,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非常好奇,在他们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之后,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这本书是否有机会让我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对医学事业的热忱,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毕生的追求?“转化医学”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将冰冷的科学数据与鲜活的生命需求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它代表着医学进步的方向。我想知道,这些站在浪尖上的学者,是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理念的,他们是否能通过他们的经历,为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揭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创造性的交织,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实验室的奇迹带到病床前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一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蓝色调,上面是精心设计的金色字体,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带着淡淡的书墨香,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我一直对科学突破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真正改变人类健康的成就。这本书的名字《转化医学的艺术:拉斯克医学奖及获奖者感言》,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重量和启发性。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在实验室里辛勤耕耘的科学家们,他们如何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一点点地转化为能够拯救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医学实践。拉斯克奖,作为医学界的“诺贝尔奖”之一,其获奖者必然是站在医学前沿的先驱。我特别期待阅读他们的感言,想知道这些伟大的头脑是如何思考,如何面对科研道路上的挑战,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做出的贡献。这本书是否能够让我窥探到科学探索的内心世界,了解那些隐藏在成就背后的坚持与突破?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的记录,更能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力量。
评分我带着一种对医学界璀璨群星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虽然我不是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转化医学”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暗示着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之间的桥梁。拉斯克奖,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无疑是医学史上无数个重要的里程碑。我设想着,书中那些获奖者的感言,一定蕴藏着他们漫长研究生涯中的智慧闪光,或许有实验室里不眠不休的夜晚,有无数次失败后的沮丧,更有最终拨云见日的喜悦。我期待着,通过他们的文字,能够感受到那种从细胞分子层面到临床应用的艰难跋涉,那种将实验室的发现转化为实际疗法的“艺术”。这本书是否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并从中体会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关于科学创新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启示,了解这些领域的巨匠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工作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展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庄重感和使命感,吸引了我对于医学领域前沿探索的关注。我一直对那些推动医学进步的重大突破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拉斯克奖,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代表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而获奖者的感言,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够让我们一窥这些伟大科学家们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境界。我期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那些改变医学格局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科学家们在面对未知时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他们如何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相结合。我希望能从这些感言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理解他们是如何将实验室里的微观世界,转化为改善亿万人生存质量的宏大愿景。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一种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医学成就的罗列,更像是一次深入探究“转化医学”精髓的旅程。拉斯克医学奖,作为一项享誉全球的殊荣,其背后的故事一定非同寻常。我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获奖者的感言,去了解他们是如何在科学的海洋中航行,如何找到那些能够改变人类命运的航向。我想知道,在那些严谨的科学报告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坚持与牺牲,是否有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这本书是否能让我理解,那些看似枯燥的实验过程,如何孕育出拯救生命的希望?我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种深刻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能感受到科学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医学未来发展的独特见解。
评分科学家的原动力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科研精神永放光芒!
评分内容非常丰富,可惜插图质量太差且小,艺术成分大打折扣。翻译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了解获奖者的感言,为自己加油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购买
评分曾凡一老师的译作,非常通顺
评分了解获奖者的感言,为自己加油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