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附DVD-ROM光盘1张)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附DVD-ROM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国 著
图书标签:
  • AutoCAD
  • 2013
  • AutoCAD
  • 绘图
  • AutoCAD
  • 开发
  • CAD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软件
  • 教程
  • 入门
  • 精通
  • DVD-ROM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279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0540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AutoCAD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7
字数: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ROM光盘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超过200个案例,总视频长度超过24小时;
  15道基础测试题+50道技能测试题+25道专业测试题+12小时测试题多媒体语音教学;
  56讲AutoCAD 2011/2012/2013软件多媒体语音教学;
  机械、建筑、电气、装潢练习题超100个,多媒体语音教学时间近5小时;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赠送利驰电气CAD试用版软件、斯维尔建筑设计Arch 2012软件和天河TH-MCAD 2011个人版软件。

内容简介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以AutoCAD 2013为基础,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制图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对AutoCAD 2013的界面、环境设置、基本操作、图层的创建和修改、二维图形的创建和编辑、文字及表格的创建和编辑、尺寸标注的创建和编辑、块的创建和编辑、三维实体的创建和操作以及渲染和打印输出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安排了丰富的、与技术相关的案例供读者练习,以巩固所学。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AutoCAD 2013从入门到精通》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适合各类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以及中职中专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指导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认识最基本的AutoCAD
1.1 启动AutoCAD 2013
1.2 使用工作空间
1.3 AutoCAD 2013界面元素组成
1.4 使用AutoCAD帮助
1.5 退出AutoCAD 2013

第2章 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2.1 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2.1.1 新建图形文件(快捷命令:Ctrl+N)
2.1.2 保存图形文件(快捷命令:Ctrl+S)
2.1.3 打开已有图形文件(快捷命令:Ctrl+O)
2.1.4 输出图形文件(快捷命令:EXP)
2.2 设置绘图环境
2.2.1 设置绘图单位(快捷命令:UN)
2.2.2 限制绘制图形的边界(快捷命令:UMITS)
2.3 通过“选项”对话框配置系统快捷命令:OP)
2.3.1 设置显示性能
2.3.2 设置文件打开与保存方式
2.3.3 设置绘图
2.3.4 设置选择集
2.4 图形的重画与重生成

第3章 AutoCAD绘图原理
3.1 认识坐标系
3.1.1 笛卡儿坐标系
3.1.2 极坐标系
3.1.3 认识第一个绘图命令:点(快捷命令:PO)
3.1.4 认识第二个绘图命令:直线(快捷命令:L)
3.2 命令行驱动的定义
3.3 命令的执行方式
3.3.1 菜单、工具栏和直接输入
3.3.2 透明命令
3.3.3 重复与撤销
3.4 万能的光标
3.5 参数化和约束
3.5.1 几何约束(快捷命令:GCON)
3.5.2 自动约束
3.5.3 标注约束
3.5.4 约束编辑

第4章 绘制更复杂的点和日常的线条图形
4.1 认识两个简单的操作
4.1.1 平移(快捷命令:P)
4.1.2 缩放(快捷命令:Z)
4.2 更复杂的点
4.2.1 定数等分点(快捷命令:DⅣ)
4.2.2 定距等分点(快捷命令:ME)
4.3 绘制常见的几何形状
4.3.1 矩形(快捷命令:REC)
4.3.2 正多边形(快捷命令:PoL)
4.3.3 网(快捷命令:C)
4.3.4 圆弧(快捷命令:A)
4.3.5 椭圆和椭圆弧(快捷命令:EL)

第5章 绘制复杂的图形对象
5.1 选择对象的基本方法
5.2 万能的构造线(怏捷命令:XL)
5.3 将要被淘汰的射线快捷命令:RAY)
5.4 圆环(快捷命令:DO)
5.5 多段线
……

第6章 使用基本工具编辑图形
第7章 使用高级工具编辑图形
第8章 给对象设定一定的属性
第9章 图形对象的重要补充--文字
第10章 图形和文字的结合一表格
第11章 图形对象的重要补充--尺寸标注
第12章 多重引线和公差
第13章 使用块和属性
第14章 打印图形与输出
第15章 三维绘制中的坐标系
第16章 三维空间的图形观察
第17章 创建三维表面图形
第18章 创建和编辑三维实体图形
第19章 让三维图形更漂亮--渲染

附录01 基本测试题
附录02 技能测试题
附录03 专业测试题--机械
附录04 专业测试题--建筑
附录05 专业测试题--电气
附录06 专业测试题--装潢
附录07 快捷命令的使用

前言/序言


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深入解析与前沿实践 图书简介 本册图书作为“AutoCAD 2013应用与开发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AutoCAD 2013平台以外的、更侧重于高级应用技巧、二次开发原理、跨平台数据交换以及特定行业深化应用的知识体系。它旨在为已经熟练掌握AutoCAD 2013基础操作和初级绘图命令的用户提供一个进阶的知识平台,帮助他们将设计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并探索CAD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深度集成与定制化开发潜力。 本书内容组织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阐述了在当代工程设计环境中,如何利用AutoCAD平台及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的设计挑战。 第一篇:高级制图与效率提升策略 本篇章跳过了基本的直线、圆、倒角等命令的介绍,直接深入到复杂对象的高效管理与表达。 动态块的高级应用与参数化设计: 详细讲解了如何构建包含多重查找表、几何与行为约束相结合的超级动态块。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参数集(如拉伸、旋转、对齐)来模拟真实世界中零部件的变化规律,极大地减少重复绘图工作量。此外,还探讨了动态块与外部引用(Xref)的联动管理机制。 布局空间与打印优化: 深入分析了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布局)的逻辑关系。内容涵盖了多视口的高级管理技巧,如视口锁定、遮挡处理,以及如何利用图纸集管理器(DSD)实现全项目、标准化出图。对不同幅面、不同比例的图纸如何快速配置打印样式(CTB/STB)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数据抽取与明细表自动化: 讲解如何利用`ATTRIBDEF`、`ATTDEF`命令创建属性定义,并将其高效地应用于块中。随后,重点展示如何使用`TABLE`命令或数据提取向导,将这些属性信息自动汇总生成材料明细表(BOM),实现图纸信息与设计数据的实时同步,而非手动维护。 第二篇:AutoCAD平台下的二次开发基础与实践 本篇是面向希望定制AutoCAD功能和自动化重复流程的用户的核心内容。我们假设读者对编程概念有基本了解,直接进入AutoCAD的API结构。 面向对象的CAD编程模型: 详细解析了AutoCAD Object Model的层次结构,包括`Application`、`Document`、`Database`、`Entity`等核心对象。重点剖析了如何通过这些对象模型来访问和修改图形数据库中的元素。 AutoLISP(ALISP)深度编程: 不仅限于基础的`defun`和变量操作,本书深入讲解了Entmake/Entlast等底层函数在复杂实体创建中的应用,以及错误处理机制(Error Handling)。重点介绍如何封装常用的绘图过程,创建自定义命令,并通过对话框(DCL或Visual LISP对话框)实现用户交互。 .NET API(C)环境搭建与交互: 详细指导读者如何在Visual Studio环境中配置AutoCAD .NET API引用。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利用C创建外部应用程序(External Application),实现比传统LISP更强大的图形操作能力,例如对实体集的批量修改、复杂几何运算以及与外部数据库(如SQL Server)的数据交互。 命令定制与VBA(遗留应用): 对AutoCAD 2013时代仍广泛使用的VBA环境进行了概述,讨论其局限性以及在维护旧版定制工具时的必要性,并对比了其与.NET API在性能和功能上的差异。 第三篇:数据集成与跨平台协同 在现代工程流程中,数据流的顺畅性至关重要。本篇侧重于如何让AutoCAD数据与其他专业软件有效对接。 IFC/BIM数据初步对接: 鉴于AutoCAD 2013并非纯粹的BIM软件,本章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有限的工具集(如IFC导出插件的原理分析)或使用特定的第三方工具,将CAD二维/三维数据转化为可被Revit、ArchiCAD等软件识别的基本几何信息。 DWG文件版本兼容性管理: 深入解析AutoCAD不同版本间的图形数据库结构差异,讲解如何安全地使用`SAVEAS`、`AUDIT`和`PURGE`命令来优化和清理图纸,确保旧版和新版用户之间交换文件时的兼容性和文件大小优化。 网络与云端协作基础: 探讨了在2013环境下,利用网络路径(UNC路径)管理Xref和图纸集文件,并简要对比了当时新兴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对CAD项目协作的影响。 第四篇:特定行业深化应用案例解析(非标准模块) 本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示如何将前述的效率工具和开发能力应用于特定领域,从而实现“精通”的设计师角色。 机械装配图的图层与样式管理: 以大型机械装配图为例,演示如何根据ASME或ISO标准,通过标准层表(LAS)和截面表达规则,自动生成符合规范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土木工程中的地物特征提取: 讲解如何利用AutoCAD的3D操作能力,结合等高线数据(如从外部导入的XYZ点云数据或LIDAR数据),创建地表模型(TIN Surface),并进行简单的土方量估算分析。 电气/管道布局的自动化检查: 结合二次开发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检查脚本,用于自动识别并标记出管线或电缆路径中交叉重叠、或未遵循最小间距规范的冲突点。 本书以一种“由表及里,由用及制”的思路,引导读者从提升日常绘图效率的“应用”层面,逐步迈向能够自主扩展和优化工作流程的“开发”层面,是追求专业深度的AutoCAD用户的理想进阶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还是因为它标题中提到的“开发”二字。如今的工程自动化趋势下,仅仅会使用软件的界面操作已经远远不够,如何利用AutoCAD的API,例如LISP或VB.NET来编写定制化的工具和程序,才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非常务实。它没有将开发部分写得高深莫测,而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可执行的小任务,比如如何读取图形属性、如何批量处理图纸、如何自定义菜单栏等。这种“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初学者接触编程的心理门槛。通过光盘中的源码示例,我可以对照着自己的理解去修改和调试,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过程,比枯燥地阅读API文档要有效率得多。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它搭建了从“用户”到“开发者”的桥梁,为那些希望将CAD工作流程进行深度定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坚实的起点。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说实话,在众多技术书籍中算是相当出彩的。清晰的字体选择,合理的行距和段落划分,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那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代码片段,都用了不同的背景色或字体样式进行了突出显示,使得查找和回顾特定信息时非常方便快捷。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疑难解答”或者“常见错误提示”环节,这些内容显然是作者在实际教学或项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摸索中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避开陷阱的指南针。相比于那些只有文字堆砌的说明书式教材,这种图文并茂、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才是真正体现了编写者对读者的尊重。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从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一种相对愉悦的探索体验,而不是煎熬。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手册类的技术书籍是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这类书籍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软件迭代的速度,尤其是涉及到“开发”这一块,很容易变成过时的参考资料。然而,这本书在对AutoCAD 2013核心功能的阐述上,展现出一种扎实的功底和对软件逻辑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命令和参数,更多的是在讲解“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命令,以及在特定工作流程中,这个命令如何与其他功能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率。例如,在三维建模模块的介绍中,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基础的拉伸和倒角,而是深入探讨了实体编辑、曲面操作的底层逻辑,这对于希望从二维转向三维设计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知识断层,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且坚固的知识框架。即便是那些自认为有些基础的“老手”,翻阅其中关于自定义界面和脚本编写的部分,也可能会发现一些优化工作流程的新思路。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确实没得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挺厚实。光是翻阅目录和章节标题,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我尤其欣赏它没有那种空泛的理论介绍,而是直奔主题,每一章似乎都紧密围绕着实际操作的需求来构建知识体系。比如,光是关于“二维绘图基础”这一块的讲解,我就觉得比我之前买的其他几本教材都要细致入微,从最基础的直线、圆的绘制,到图层、标注这些关键元素的管理,都有详尽的步骤说明和配图示范。我猜想,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CAD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引导性应该是非常强的,它不会让你在迷茫中浪费时间去猜测软件的某个功能到底该怎么用。当然,我目前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开发”的部分,但就“应用”这一块的铺陈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满意,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快速上手,并在实际工作中能立即应用所学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附带的那张DVD光盘,据说包含了大量的案例文件和视频教程,这无疑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比起单纯看文字描述,直观的演示总能让人事半功倍。

评分

从一个对软件学习有执着要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全面性”是它最令人称道的一点。它没有偏科,无论是针对建筑、机械还是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应用,都有相应的章节和案例去覆盖。例如,它对标注样式的管理和图纸集(Sheet Set Manager)的讲解,就非常详尽,这对于需要进行规范化出图的团队工作至关重要。很多同类书籍往往只注重软件的核心绘图功能,而忽略了工程制图规范中那些繁琐但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致读者学完后发现出图质量依然达不到工作要求。这本书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把CAD不仅仅看作是一个绘图工具,更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数据管理和表达系统来教授。因此,即便是那些已经使用AutoCAD多年但总感觉效率上不去的中级用户,通过细致研读其中关于“效率优化”和“标准制定”的部分,也必定能从中发掘出显著的性能提升空间。

评分

装帧精美,内容全面,有光盘方便学习。

评分

附带的光盘,上面有胶,找了好几台电脑才勉强把数据读出来。

评分

可以

评分

他咯估计罗门你5

评分

书 一如既往的好 虽然有时候买的贵了点

评分

有空了就学习一下,不断提高

评分

有点名不符实,称不上入门到精通吧!

评分

好评,感觉这本书值得自己一看

评分

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