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發酵實驗教程》分為三篇。第一篇沼氣發酵工藝參數的測定,設置瞭16個實驗,包括TS(總固體)、VS(揮發性固體)、産甲烷菌計數、氧化還原電位、原料碳源等常規基本參數,以及營養與代謝産生的氮源,起輔助與調控的離子鉀、鈣、鎂、鐵與pH值測定,內容還涉及與環境、土壤肥料密切關聯的相關參數測定的方法原理、具體研究與實驗操作。第二篇沼氣發酵中基礎物質及相關活性生物酶測定,內容包括沼氣成分分析、糖的含量測定和水解酶活性檢測等,設置瞭12個實驗。第三篇為沼氣發酵實驗,內容涉及原料産沼氣潛力、甲烷活性以及甲烷毒性測定,共設置8個實驗。
  《沼氣發酵實驗教程》具有較強的專業特色,主要針對生物質能方嚮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習與完成研究論文而編寫,也可供從事生物質能和環境治理以及農、林、牧行業的相關研究與開發人員藉鑒。
第一篇 沼氣發酵工藝參數的測定
實驗1 沼氣發酵原料和料液的總固體(TS)含量測定
實驗2 原料和料液的揮發性固體(VS)含量和灰分測定
實驗3 溶解氧(DO)測定——碘量法
實驗4 CODCr測定
實驗5 BOD5的測定
實驗6 總有機碳(TOC)的測定
實驗7 氨態氮(NH+4-N)的測定
實驗8 總氮(N)素的測定
實驗9 磷和總磷的測定
實驗10 鈣(Ca2+)的測定——EDTA滴定法
實驗11 鉀(K+)的測定——四苯硼鈉法
實驗12 鐵(Fe)的測定——鄰菲·啉比色法
實驗13 氧化還原電位測定法
實驗14 沼氣發酵原料和料液的pH值測定
實驗15 産CH4菌的MPN法計數
實驗16 燃燒熱測定
參考文獻
第二篇 沼氣發酵中基礎物質及相關活性生物物酶測定
實驗17 還原糖與總糖的分析測定
實驗18 澱粉分解酶的測定分析
實驗19 蔗糖酶的測定分析
實驗20 半縴維素的分離提取與分析測定
實驗21 半縴維素酶(木聚糖酶)的分析測定
實驗22 縴維素的分析測定
實驗23 縴維素降解酶的分析測定
實驗24 木質素的分離提取與分析測定
實驗25 木質素降解酶的分析測定
實驗26 脫氫酶的分析測定
實驗27 蛋白質與蛋白酶的分析測定
實驗28 沼氣發酵中氣體成分測定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篇 沼氣發酵實驗
實驗29 農作物秸稈及畜禽糞便批量發酵實驗
實驗30 農作物秸稈及畜禽糞便連續發酵實驗
實驗31 厭氧汙泥的産甲烷活性測定
實驗32 厭氧生物可降解性測定
實驗33 産甲烷毒性的測定
實驗34 反應器內汙泥量的測定
實驗35 生物化學甲烷勢的測定
實驗36 UASB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水實驗
參考文獻
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行文風格上展現齣的那種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極強的實戰經驗的結閤。它不像某些教科書那樣,堆砌著晦澀難懂的理論術語,讓人望而生畏。相反,作者的敘述語調非常平易近人,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耐心地在你耳邊指導。每一個實驗模塊的引入,都不是生硬地拋齣公式,而是先從一個貼近實際應用的場景或者一個普遍存在的疑問切入,自然而然地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和“如何做”。這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知識灌輸,而是在主動參與一場知識的構建過程。特彆是對於那些容易齣錯的關鍵步驟,作者會用不同的措辭反復強調,甚至加入一些“過來人”纔會知道的小竅門,這些細節的處理,體現齣作者對讀者學習睏境的深刻洞察,非常貼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復古的油墨質感,配上簡潔的標題字體,立刻就營造齣一種嚴謹又充滿探索精神的氛圍。我一拿到手,就忍不住仔細摩挲瞭好一會兒。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那種啞光處理,不僅在光綫下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減少瞭視覺疲勞,更重要的是,它完美地襯托瞭書中那些精細的圖錶和實驗流程插圖。每一個步驟的配圖都清晰無比,綫條的粗細、標注的方位都經過瞭深思熟慮,能看齣設計者在排版美學和實際操作指導之間找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尤其是那些涉及復雜反應的示意圖,色彩的運用非常剋製和專業,完全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感覺,直擊重點,讓初學者也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的化學過程。這本書的物理實體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放在書架上細細品味的工藝品,光是翻閱它的過程,就足以讓人對即將開始的實驗充滿期待和敬畏感。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邏輯嚴密到令人稱贊。它沒有將所有知識點混雜在一起,而是采用瞭一種模塊化、遞進式的結構安排。開篇的基礎理論部分,雖然是基石,但篇幅控製得恰到好處,確保讀者掌握核心概念後,能迅速過渡到實際操作層麵。接著,實驗的難度和復雜性是按照一個非常平滑的斜坡逐步上升的,從最基礎的原料預處理,到中期的反應條件優化,再到後期的産物分析與效率評估,每一步都像是為前一步的成功做瞭堅實的鋪墊。這種結構設計,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靈活安排學習進度,即便是中途遇到瓶頸,迴溯上一個模塊時也能找到清晰的知識路徑。這種“搭積木”式的知識構建方法,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連貫性和成就感,避免瞭因為某個難點而全盤放棄的風險。
評分從一個初學者的視角來看,這本書最成功的方麵在於它重建瞭我對“失敗”的認知。在很多傳統教材中,實驗的描述往往都是一帆風順的完美路徑,一旦操作齣現偏差,學生就會感到恐慌和挫敗。然而,這本書在描述每一個實驗環節時,都非常坦誠地列舉瞭可能齣現的“異常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分析,甚至細緻到不同批次原料可能帶來的微小影響。這種“預警式”的寫作風格,讓我在第一次嘗試某個流程時,即使遇到瞭意料之外的結果,也能保持鎮定,迅速對照書中的故障排除指南進行自我修正。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操作技能,更是一種科學的、接受變數的實驗思維,這對於培養一個成熟的科研人員來說,是比任何單一公式都更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和參考資料部分,簡直是為研究人員量身定製的寶藏。我特彆關注瞭書末引用的文獻列錶和工具供應商名錄,發現它們不僅權威可靠,而且非常具有時效性。作者似乎花費瞭大量精力去追蹤最新的行業標準和技術進展,確保書中所提供的數據和方法論不是陳舊的教條,而是能夠經受住現代實驗室檢驗的實用指南。更不用說那些附帶的標準化操作流程(SOP)模闆,格式規範,可以直接套用,省去瞭我大量從零開始整理文件的工夫。對於任何嚴肅的科研工作者而言,這些附加價值遠超書本本身的定價。它不僅僅是一本“怎麼做”的書,更是一套構建完整實驗體係的工具箱。
評分好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