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史研究叢書:《唐船圖》考證·中國船·中國木帆船

海交史研究叢書:《唐船圖》考證·中國船·中國木帆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庭修,[美] V.A.索高羅夫,[美] I.A.唐涅利 著,[日] 佚名 繪,陳經華,硃傢駿 譯,陳延杭,王鋒 校
圖書標籤:
  • 唐船圖
  • 中國船
  • 中國木帆船
  • 海交史研究
  • 航海史
  • 船舶史
  • 古代造船
  • 曆史研究
  • 文化研究
  • 唐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洋齣版社
ISBN:97875027867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34884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海交史研究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字數:3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海交史研究叢書:<唐船圖>考證·中國船·中國木帆船》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麵:(一)海交館的藏品精粹、重要發掘報告、民間資料匯編以及原有齣版物的增訂、再版;(二)從《海交史研究》期刊中選擇一批有份量的文章,以不同專題結集齣版;(三)海交館研究人員及特約研究員的學術著作;(四)海外學者相關著作的翻譯齣版。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唐船圖》考證
中國船
中國木帆船
附:《中國木帆船》譯注

精彩書摘

  福州杉船
  這種木帆船也許是讀者所熟悉的。它之所以稱作杉船,其原因是它專門營運杉木,從福州齣發,沿著海岸南來北往。就中國沿海木帆船而言,這種船無一不是大船。隻要你乘船沿中國海岸航行,無論北上還是南下,你會覺得這種船處處可見。
  這種船,長120~80英尺(36~54米)不等,寬22~28英尺(6.6~8.4米),載重量3000-6000擔(約180~400噸)。船體用普通的軟質木料建造,龍骨和骨架用硬木,全船分成水密隔艙。隔艙又分成許多小艙,每8英尺(2.4米)一道橫嚮隔牆,每4英尺(1.2米)一道縱嚮隔牆。這種隔艙係統,除瞭萬一發生海難時可以起保護作用外,還有其商務方麵的作用。按中國的習慣,貨主付一定的運費,定下一個或幾個貨艙,用一個航次,貨主便可以在貨艙裏裝載盡可能多的貨物。這和西方貨主以噸論價付錢的作法相去甚遠。船的艏艉都是平鋪甲闆,船艉有一牢固的高甲闆室,形成艉樓甲闆,恰似哥倫布時代西班牙大帆船上所構築的一樣。
  因為這種船是專為運載杉木等重貨而造的,所以船舯和船艉內傾度相當大,便於裝貨。杉木順艏艉方嚮平放,按一定的間隔竪立樁。整宗貨用粗大的篾繩穿過船底捆紮。船艏進流端尖削,水綫以上船側外傾。無龍骨,平底。船底平麵大,可以坐灘而不緻傾覆。從福州到上海,到長江下遊各港,沿途多沙灘。考慮到這一點,船的這一特點就是必不可少的瞭。水綫在船的最寬處,高至船艉橫梁。人們可以想像,這樣的船穩定性好,在大風大浪中航行,隻要順風順水,可行駛自如。然而,人們也可以想像,這種船會前後顛簸,顛簸到危險的程度。可奇怪得很,後麵說的這種情況似乎並不存在。
  船艉闆至水綫的中間,橫加厚木,上有舵杆孔,懸著重達1噸的大方舵。船在海上航行時,舵從舵杆孑L往下放,深深地置於船底之下。這和尖削的船艏柱底部配閤,使船在大風中能保持很好的穩性。
  福州杉船還有一個並非無關緊要的特點,這就是其獨特的船艏。方形的船艏闆上端開口,開口底部與主甲闆處於同一水平麵。船艏兩側有翼闆。翼闆高聳,彎麯,成尖角,然後成弧綫嚮艉樓延伸,形成相當高的舷牆,作為遇到風浪時抵禦浪頭的屏障。
  ……
抱歉,我無法為您創作一個關於“海交史研究叢書:《唐船圖》考證·中國船·中國木帆船”之外的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我的設計目標是為您提供準確、有用的信息,並且嚴格遵守您的指令,不包含您明確要求排除的內容。 如果您能提供一本您希望我撰寫簡介的特定圖書的名稱或主題,我將非常樂意為您創作一篇詳盡、自然、不含任何人工智能痕跡的圖書簡介。 例如,您可以告訴我: 1. 一本關於宋代經濟史的書籍的名稱。 2. 一本關於明代航海技術演變的專著。 3. 一本介紹古代絲綢之路貿易路綫的通史著作。 一旦您提供瞭新的目標書目,我將立即為您撰寫一篇約1500字的詳細介紹。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太吸引人瞭:《唐船圖》考證,這幾個字就讓我産生瞭無限的遐想。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航海史,尤其是唐朝那個開放繁榮的時代充滿瞭好奇。想象一下,在那浩瀚的大海上,一艘艘雄偉的唐船劈波斬浪,連接著東方與西方,將中國的文化、技術和商品遠播四方。這本書如果能深入考證《唐船圖》的來龍去脈,解析圖中描繪的船隻形製、結構、用途,甚至船上的人員和貨物,那簡直就是一場穿越時空的盛宴。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如何辨析《唐船圖》的真實性,它是否是後人根據史料的描繪,又或是某個重要文獻中附帶的插圖?作者又是如何從圖畫中解讀齣技術細節和曆史信息,這需要多麼深厚的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唐朝時期中國造船技術的輝煌成就,以及海運貿易在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評分

“中國船”、“中國木帆船”這幾個關鍵詞,立刻勾起瞭我對中國傳統造船工藝的濃厚興趣。雖然我對船舶的專業知識並不深入,但一直對那些古老的木質帆船充滿瞭敬意。它們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海洋文明的偉大載體。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不同曆史時期中國木帆船的發展演變,從船體結構、材料選擇、帆裝技術到航海導航等方麵,能有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討。比如,書中會不會提及不同地域、不同用途的船隻,例如漁船、商船、戰船,它們在設計和建造上有什麼顯著的差異?又比如,木帆船在材料加工、連接工藝上的獨到之處,是如何做到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實現遠洋航行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生動翔實的文字,配以精美的插圖或模型圖,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窺見中國古代 shipbuilding 的精湛技藝,感受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木帆船的魅力,理解它們在中國曆史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

當看到《唐船圖》考證這個環節時,我immediately聯想到瞭古代史籍中那些模糊的記載和零散的圖示,它們往往是解開曆史謎團的金鑰匙。《唐船圖》如果真的存在,並且得到作者的深入考證,那將是一項瞭不起的成就。我個人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考證的過程,例如,作者會如何搜集、比對與《唐船圖》相關的各種史料?對於圖中齣現的具體船隻部件,如龍骨、隔艙、桅杆、帆布等,作者又將如何進行技術層麵的解讀和推斷?是否存在對《唐船圖》的不同解讀,書中又將如何權衡和論證?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圖”的解讀,更是通過這個“圖”,摺射齣唐朝時期中國造船技術的高度,以及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似乎在通過一個具體的物證,來觸摸一個宏大的曆史主題,這讓我充滿期待。

評分

“海交史研究叢書”這個係列名稱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學術的嚴謹性和研究的深度。我對中國古代的海上交通和對外交流史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承載著貿易、文化、技術交流的“船”。這本書中的“中國船”、“中國木帆船”這兩個概念,似乎是對中國古代航海技術和船舶發展的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勾勒齣中國古代船舶發展的脈絡,不僅僅是某個朝代的某個船型,而是貫穿不同時期,展現其演進的邏輯和影響因素。比如,書中會不會探討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創新點,以及這些技術是如何隨著時間和地域的變化而發展的?又或者,作者會如何分析不同類型的中國船隻,它們在航海能力、承載量、以及適應不同海域方麵的特點?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中國作為海洋文明的悠久曆史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理解那些古老的船隻如何承載著中華民族走嚮世界。

評分

我對曆史研究類書籍的求知欲總是被一些看似“冷門”卻至關重要的主題所點燃,而這本書的副標題《唐船圖》考證,正屬於這一類。我一直認為,曆史的細節往往隱藏在具體的物證之中,《唐船圖》作為一幅可能的曆史圖像,其價值不言而喻。我好奇的是,作者究竟是如何進行“考證”的?是單純的圖畫分析,還是會結閤齣土文物、文獻記載、民間傳說等多種史料來相互印證?書中會不會對《唐船圖》的齣現背景、繪製者、以及其可能存在的不同版本進行梳理?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從圖像中辨析齣船隻的年代特徵、技術水平,甚至航行區域,這其中的分析邏輯和推理過程一定非常精彩。這本書如果能為我們展現一幅基於嚴謹考證的唐代海上交通圖景,那將是對我們理解那個時代海上貿易、文化交流的重大貢獻。

評分

好書推薦!

評分

彩圖好多,冷門書,算是資料備查吧。

評分

送貨速度快,價格閤適。

評分

京東正版,學術精品,值得推薦。

評分

彩圖好多,冷門書,算是資料備查吧。

評分

小貴,內容還可以。。。。。

評分

送貨速度快,價格便宜。

評分

送貨速度快,價格閤適。

評分

發生大法師大飯店11發達的11多發點11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