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核亚 著
图书标签:
  • Java
  • 程序设计
  • 实用教程
  • 第4版
  • 编程入门
  • 数据结构
  • 算法
  • 面向对象
  • 软件开发
  • 计算机教材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17333
版次:4
商品编码:113613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

  两种封面,随机发放。

内容简介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全面、系统地介绍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运行机制、多种编程方法和技术,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贯穿其中,建立起牢固扎实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Java开发运行环境JDK和MyEclipse,Java语言基础,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接口、内部类和Java API,异常处理,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输入/输出流和文件操作,网络通信,数据库应用,Web应用和综合应用设计。这些内容是构成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要素和必备知识。

目录

第1章 Java概述
1.1 了解Java
1.1.1 Java的诞生和发展
1.1.2 Java的特点
1.1.3 Java核心技术
1.1.4 Application应用
1.2 JDK
1.2.1 JDK的安装与设置
1.2.2 编译和运行Java程序
1.2.3 包
1.3 MyEclipse
1.3.1 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1.3.2 创建Java项目并运行
1.3.3 程序调试技术
习题1
实验1 Java Application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

第2章 Java语言基础
2.1 语言成分
2.1.1 标识符与关键字
2.1.2 基本数据类型
2.1.3 变量与常量
2.1.4 运算符与表达式
2.2 流程控制语句
2.2.1 顺序结构语句
2.2.2 选择语句
2.2.3 循环语句
2.2.5 转移语句
2.3 数组
2.3.1 一维数组
2.3.2 二维数组
2.4 静态方法
2.4.1 方法声明与调用
2.4.2 参数传递
2.4.3 方法重载
2.4.4 递归方法
2.5 字符串
2.5.1 字符串的基本数据类型特性
2.5.2 字符串的类特性
习题2
实验2 Java程序设计基础

第3章 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3.1 类和对象
3.1.1 类
3.1.2 对象
3.2 类的封装性
3.2.1 构造与析构
3.2.2 对象的引用和运算
3.2.3 访问控制
3.2.4 静态成员
3.2.5 浅拷贝与深拷贝
3.3 类的继承性
3.3.1 由继承派生类
3.3.2 继承原则及作用
3.3.3 子类的构造方法
3.4 类的多态性
3.4.1 子类重定义父类成员
3.4.2 类型的多态
3.4.3 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
3.4.4 多态的方法实现
3.5 类的抽象性
3.5.1 用继承刻画包含关系
3.5.2 抽象类
3.5.3 最终类
习题3
实验3 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第4章 接口、内部类和Java API基础
4.1 接口与实现接口的类
4.2 内部类和内部接口
4.3 Java API基础
4.3.1 java.lang包中的基础类库
4.3.2 java.util包中的工具类库
4.4 泛型
习题4
实验4 接口与实现接口的类

第5章 异常处理
5.1 异常处理基础
5.1.1 异常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5.1.2 错误和异常
5.2 异常处理措施
5.2.1 异常处理语句
5.2.2 抛出异常
5.2.3 定义异常类
习题5
实验5 异常的抛出、捕获并处理

第6章 图形用户界面
6.1 AWT组件及其属性类
6.1.1 AWT组件
6.1.2 布局管理
6.1.3 颜色和字体
6.2 事件处理
6.2.1 委托事件模型
6.2.2 AWT事件类和事件监听器接口
6.3 Swing组件及事件
6.3.1 Swing组件与布局
6.3.2 文本显示和编辑组件及事件
6.3.3 按钮组件
6.3.4 列表框和组合框
6.3.5 中间容器
6.3.6 JOptionPane和JColorChooser对话框
6.3.7 菜单组件
6.3.8 表格
6.4 图形图像
6.4.1 图形设计
6.4.2 图像
习题6
实验6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第7章 多线程
7.1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
7.2 Java的线程对象
7.2.1 Runnable接口与Thread类
7.2.2 线程对象的优先级
7.2.3 线程对象的生命周期
7.2.4 定时器与图形动画设计
7.3 线程的同步机制
7.3.1 交互线程
7.3.2 线程间的竞争关系与线程互斥
7.3.3 线程间的协作关系与线程同步
习题7
实验7 线程设计

第8章 输入/输出流和文件操作
8.1 文件和流
8.1.1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概念
8.1.2 流的概念
8.2 字节输入/输出流类
8.2.1 抽象字节流
8.2.2 文件字节流
8.2.3 数据字节流
8.2.4 对象字节流
8.2.5 交互线程
8.3 字符输入/输出流类
8.3.1 交互线程
8.3.2 字节/字符转换流
8.3.3 线程间的协作关系与线程同步
8.3.4 缓冲字符流
8.3.5 格式化字符输出流
8.3.6 Java标准输入/输出
8.4 文件操作
8.4.1 文件类及其过滤器
8.4.2 文件选择对话框组件
8.4.3 随机存取文件类
习题8
实验8 输入/输出流与文件操作

第9章 网络通信
9.1 网络编程基础
9.2 使用URL访问网络资源
9.2.1 URL和IP地址
9.2.2 使用选项卡窗格和编辑器窗格
9.3 TCP Socket通信
9.3.1 TCP Socket通信原理
9.3.2 Java的TCP Socket通信
9.4 UDP数据报通信
9.4.1 UDP数据报
9.4.2 UDP组播数据报
习题9
实验9 网络通信

第10章 数据库应用
10.1 关系数据库系统
10.1.1 关系模型
10.1.2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10.1.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0.2 MySQL数据库
10.3 JDBC
10.3.1 JDBC的作用和功能
10.3.2 指定JDBC驱动程序
10.3.3 连接数据库
10.3.4 执行SQL语句
10.3.5 处理数据查询结果集
习题10
实验10 数据库应用设计

第11章 Web应用
11.1 Web浏览基础
11.2 Applet应用程序
11.3 JSP
11.3.1 JSP原理
11.3.2 运行JSP
11.3.3 JSP语法
习题11
实验11 基于JSP的Web应用设计

第12章 综合应用设计
12.1 集合框架
12.2 反射
12.3 使用复杂Swing组件
12.3.1 列表框
12.3.2 表格
12.3.3 多文档界面
12.3.4 树
12.4 数据库应用
12.5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选题
附录A ASCII字符与Unicode值
附录B Java关键字
附录C Java基本数据类型
附录D Java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附录E Java类库(部分)
E.1 java.lang语言包
E.2 java.util实用包
E.3 java.text文本包
附录F MyEclipse常用菜单命令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程序设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各专业本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在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Java语言是目前功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完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有面向对象、跨平台、多线程以及强大的网络编程功能等特点。今日Java应用无处不在,Java作为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其重要性无庸置疑。因此,以Java语言作为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训练课程是十分恰当的。开设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是,进行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训练,应用新技术开发各种适用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程序。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定位于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近专业本科生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
  本书以“理论基础厚实、全面展现应用技术、注重实践环节”为编写目标,力求探索出一套适合工科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案,确立Java语言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重要地位。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基础厚实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构成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要素和必备知识,包括Java语言跨平台的运行机制、Java语言的语法基础和面向对象基本概念,着重介绍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的核心特性,以及接口、内部类、包、异常处理等Java特有的实现机制。章节之间有机衔接,前后呼应。全书结构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符合本科培养目标的要求。
  (2)全面展现应用技术
  本书介绍Java语言的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输入/输出流和文件操作、网络通信、数据库应用、Web应用等多种实用技术。这些知识和技术与现实世界联系紧密,实用性较强,学生易于理解,但实现起来较困难。本书以面向对象理论为基础,以广阔的实际应用为背景,采用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展现Java语言的应用技术,展现面向对象思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说明为什么Java语言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被广泛应用,Java语言的哪些机制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面向对象思想的精妙。
  (3)注重实践环节
  “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不仅要理解基础知识,更要培养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实践性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积累程序设计经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有力保障。
  注重理论知识和实用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在实践环节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是本书的重要特色。本书将程序设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设计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原理叙述、例题、思考题等课堂讲授环节,到课后习题、上机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经历先见识、再模仿、最后自主创新设计的学习过程,并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每章安排有习题和上机实验题,给出详细的实验训练目标、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精心选择实验题,题目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难度逐步增加。
  针对课程设计的实践性环节,本书给出了综合应用程序设计实例,详细说明需求方案、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模块划分、功能实现、调试运行等环节的设计方法,贯彻了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既具有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又具有可扩展素质,创新能力强。
  本书采用的运行环境包括JDK 7、MyEclipse 8.5、MySQL 5.6数据库及Tomcat 7.0。
  这是一本写程序设计的书。程序设计有一些基本原则和道理。程序是设计出来的,程序员必须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动笔写程序之前,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从全局角度通盘规划考虑,精心策划,选择采取什么策略,清楚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得成,每种方法都有什么优缺点,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样做为什么就不可以,等等。
  程序中发现错误了怎么办?这是什么错误,是否能改正,如何改正?这种思路的程序是否值得再继续做下去?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软件系统,程序要能够预见可能出现的错误,不能预见的错误要事后补救。程序员要知道如何避免和如何补救,不能补救的错误要及时放弃,采取别的策略。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事情做成。
  程序写完了,即使调通了,还必须再想想,程序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情况没有考虑到?是否还能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不但要把事情做成,还要把事情做好,尽一切努力做得更好。这样,不知不觉间,程序设计能力就会提高很多,“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程序是创作,创作过程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当程序调试通过时,我们会自鸣得意,哼着小曲,心情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的一生能有值得沉浸其中的事业是幸福的。
  全书由叶核亚编著,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陈道蓄教授主审。
  本书第1版于2003年出版,岁月如梭,转眼已十年。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十年来对我的坚定支持;感谢陈老师认真细致地审阅全稿;感谢我的同事们提供了许多帮助;感谢众多读者朋友的坚定支持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大家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受用终身。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愉快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有动力。
  对书中存在的不妥与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作者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4版)》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本聚焦于Java虚拟机(JVM)的深度技术解析专著。作者在详尽阐述JVM内存模型、垃圾收集器、性能调优、类加载机制以及并发编程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JVM在实际应用中的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全书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Java运行机制,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性能瓶颈与疑难杂症,并掌握构建高可用、高性能Java应用的策略。 本书特色 深度与广度并存: 深入剖析JVM的各个方面,从底层的内存布局到顶层的应用优化,覆盖了开发者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JVM相关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清晰地展示JVM的运行过程和参数配置对性能的影响,使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前沿技术追踪: 紧跟JVM技术的最新发展,对JDK 17及更新版本的JVM特性进行了重点介绍,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解决实际痛点: 专注于解决开发者在性能调优、内存泄漏排查、并发问题诊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作者权威保证: 本书由在Java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撰写,其专业度和可信度毋庸置疑。 目录结构详述 第一部分: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1. Java内存区域详解 程序计数器 (PC Register): 介绍其作用,包括存储当前执行的JVM指令地址。 Java虚拟机栈 (JVM Stacks): 详细解释栈的内存模型,包括栈帧的组成(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以及栈溢出(StackOverflowError)的产生原因和场景。 本地方法栈 (Native Method Stacks): 阐述其与Java虚拟机栈的相似之处和区别,以及本地方法调用对栈的影响。 Java堆 (Java Heap): 这是JVM管理的最大一块内存区域,重点介绍其作为对象存储空间的角色。详细讲解堆的细分区域: 新生代 (Young Generation): 包括 Eden 区和 Survivor 区(S0、S1)。深入分析对象从分配到晋升的过程,以及Minor GC(Young GC)的触发机制和执行流程。 老年代 (Old Generation): 介绍对象在何种情况下会被分配到老年代,以及Major GC(Old GC)的触发条件和工作原理。 元空间 (Metaspace) / 永久代 (Permanent Generation): 解释类信息、常量池、静态变量等存储位置。分析永久代与元空间的演变,以及OOM(OutOfMemoryError)发生在这些区域的可能性。 运行时常量池 (Runtime Constant Pool): 讲解其在方法区中的作用,包括类文件常量池的内存映射,以及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的转换。 方法区 (Method Area): 详细阐述其存储类加载信息、代码等。 直接内存 (Direct Memory): 介绍其绕过JVM堆进行内存分配的机制,以及可能引发的OOM问题。 2. Java内存溢出异常分析 OOM(OutOfMemoryError)的产生场景: 堆溢出: 持续创建大量对象,导致堆空间耗尽。 栈溢出: 递归调用过深,导致栈帧过多。 方法区溢出: 加载大量类,或在运行时动态生成大量类,导致方法区空间耗尽(针对永久代)。 直接内存溢出: 使用ByteBuffer.allocateDirect()等方式,分配了过多直接内存。 OOM问题的定位与排查: 使用JVM参数: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生成堆转储文件,`-XX:HeapDumpPath` 指定路径。 分析堆转储文件: 使用MAT(Memory Analyzer Tool)、Eclipse Memory Analyzer等工具,分析内存占用情况,找出泄漏的对象。 监控工具: JVisualVM、JConsole等,实时监控内存使用情况。 代码审查: 定位可能导致内存泄漏的代码模式。 第二部分:垃圾收集器与内存调优 3. 垃圾收集(GC)算法 判断对象是否存活: 引用计数算法: 介绍其原理,以及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可达性分析算法: 详细解释GC Roots(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方法区常量池、静态引用、反射引用等)的概念,以及通过“根”的搜索来判断对象是否可达。 垃圾收集器算法: 标记-清除(Mark-Sweep): 介绍其步骤,以及碎片化的问题。 标记-复制(Mark-Compact): 介绍其原理,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标记-整理(Mark-Sweep-Compact): 结合前两者的优点,解决碎片化问题。 GC分类: 串行 GC: 介绍其特点(单线程,会暂停所有应用线程)。 并行 GC: 介绍其特点(多线程,吞吐量优先)。 并发 GC: 介绍其特点(多线程,用户线程与GC线程交替运行,减少STW时间)。 CMS GC (Concurrent Mark Sweep): 详细分析其工作流程(初始标记、并发标记、重新标记、并发清除),以及其缺点(碎片化、并发失败)。 G1 GC (Garbage First): 介绍其区域化垃圾收集器模型,Region的划分,以及Mixed GC的特点。分析其如何实现吞吐量和停顿时间的平衡。 ZGC (Z Garbage Collector): 介绍其为低延迟设计的特点,包括并发的类生命周期和活跃度管理。 Shenandoah GC: 介绍其与ZGC相似的低延迟目标,以及其核心技术的优势。 4. Java内存区域调优 堆内存调优: -Xms / -Xmx: 设置JVM初始堆大小和最大堆大小。 新生代大小设置: `-Xmn`,以及Eden和Survivor比例的调整(`-XX:SurvivorRatio`)。 老年代大小: 考虑对象年龄增长和晋升策略。 GC日志分析: 使用 `-XX:+PrintGCDetails`、`-XX:+PrintGCDateStamps` 等参数,分析GC频率、耗时、吞吐量。 元空间/永久代调优: `-XX:MaxMetaspaceSize`: 设置元空间最大值。 `-XX:MetaspaceSize`: 设置元空间初始大小。 类加载优化: 避免不必要的类加载,审查类加载器。 GC选择: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GC: 吞吐量优先: Parallel GC。 低延迟: G1 GC、ZGC、Shenandoah GC。 CMS GC(已废弃): 了解其历史,以及为何不推荐使用。 JVM参数优化实践: GC日志的解读与分析: 如何从GC日志中发现问题。 垃圾收集器参数调优: `YoungGenerationSizeHeapFreeRatio`、`MaxGCPauseMillis` 等。 性能监控工具的运用: JVisualVM、JConsole、Arthas等。 JVM性能调优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展示调优过程和效果。 第三部分:类文件结构与类加载机制 5. Java类文件结构 Class文件格式: 详细介绍魔数、版本号、常量池、访问标志、类继承、接口、字段、方法、属性表等组成部分。 常量池: 各种类型常量(UTF-8、整型、浮点型、类/接口、方法、字段、名称及类型、字符串)的存储与解析。 字节码指令: 介绍JVM指令集的基本分类(加载与存储、算术运算、类型转换、对象创建与操作、栈指令、控制转移、方法调用、异常处理、字段访问、方法调用等),以及其在方法体中的作用。 6. 类加载机制 类加载过程: 详细描述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这五个阶段,并重点阐述每个阶段的作用和时机。 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双亲委派模型: 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如何确保类的唯一性,以及如何避免恶意代码篡改。 启动类加载器 (Bootstrap ClassLoader): 作用范围,以及其不可见性。 扩展类加载器 (Extension ClassLoader): 作用范围。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 (Application ClassLoader): 作用范围。 自定义类加载器: 如何实现自己的类加载器,以及其应用场景(如热部署、插件化)。 类加载的时机: 详解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的区别,以及哪些操作会触发类的初始化。 类加载器与OOM: 分析类加载器可能导致的内存溢出场景。 第四部分:JVM指令集与执行引擎 7. JVM执行引擎 解释执行 (Interpreter): 介绍其工作方式,即逐条解释字节码并执行。 即时编译 (JIT Compiler): C1(Client Compiler): 编译速度快,优化程度较低。 C2(Server Compiler): 编译速度慢,优化程度高,是JVM性能优化的关键。 分层编译: 结合C1和C2的优势。 HotSpot JVM的编译过程: 介绍热点代码的识别(方法调用计数器、回边计数器)。 机器码 (Native Code): 介绍JIT编译后的机器码。 解释执行与编译执行的权衡: 解释为什么需要JIT,以及其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8. JVM字节码指令集 常用字节码指令详解: 加载与存储指令: `iload`、`istore`、`lload`、`lstore` 等。 算术运算指令: `iadd`、`isub`、`imul`、`idiv` 等。 对象创建与操作指令: `new`、`dup`、`getfield`、`putfield`、`invokevirtual` 等。 方法调用指令: `invokestatic`、`invokespecial`、`invokeinterface`。 控制转移指令: `if_icmpeq`、`goto`、`tableswitch`、`lookupswitch`。 字节码工具: `javap` 等,用于反编译Class文件,查看字节码。 字节码生成与操作: 介绍ASM、Byte Buddy等字节码增强框架。 第五部分:Java内存模型与并发 9. Java内存模型 (JMM) 内存可见性: 介绍JMM如何解决多线程环境下变量的可见性问题。 原子性: 解释原子性操作的含义。 有序性: 解释指令重排序(Compiler Reordering、Processor Reordering)以及JMM如何保证程序执行的有序性。 Happens-Before原则: 详细阐述Happens-Before关系的定义和八种规则,这是理解JMM的关键。 内存屏障 (Memory Barrier): 介绍内存屏障的作用,以及JVM如何通过内存屏障来实现可见性和有序性。 10. Java并发编程 线程安全: synchronized关键字: 介绍其锁的机制(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以及如何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 ReentrantLock: 介绍其功能与`synchronized`的区别,以及公平锁、非公平锁。 volatile关键字: 详细解释其如何保证内存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以及与`synchronized`的区别。 并发工具类: `java.util.concurrent`包: 介绍`ExecutorService`、`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Callable`、`Future`。 各种并发容器: `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 等。 同步器: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线程池的调优: 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队列类型、拒绝策略的选择。 死锁的产生与避免: 介绍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以及避免死锁的策略。 并发编程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竞态条件、ABA问题等。 第六部分:JVM高级特性与性能调优实战 11. JVM的诊断工具 命令行工具: `jps`、`jstat`、`jmap`、`jcmd`、`jstack`。 GUI工具: JVisualVM、JConsole。 Java Flight Recorder (JFR) 和 Mission Control (JMC): 介绍其低开销的运行时监控能力,以及如何进行事件记录和分析。 Arthas: 介绍其动态诊断和在线调试功能,能够查看类信息、字节码、内存变量、执行方法等。 性能分析工具: YourKit、JProfiler。 12. JVM性能调优实战案例 CPU使用率过高问题排查: 使用`jstack`定位CPU占用高的线程,分析代码。 内存泄漏问题排查: 结合堆转储文件分析,找出内存泄漏的根源。 响应时间过长问题分析: 分析GC停顿、锁竞争、I/O瓶颈等。 并发性能优化: 线程池配置、并发工具使用优化。 数据库访问性能调优: 结合JVM调优,分析数据库连接池、SQL执行效率。 Web应用性能调优: Tomcat/Jetty等Web服务器的JVM参数配置,线程模型。 附录 JVM常用参数汇总 JVM历史版本特性回顾 目标读者 有一定Java基础,希望深入理解Java运行时机制的开发者。 需要解决Java应用性能瓶颈、内存泄漏等问题的工程师。 对JVM底层原理感兴趣,希望提升技术深度的技术爱好者。 Java架构师、技术负责人,需要指导团队进行Java应用性能优化的专业人士。 本书适合您的是,当您遇到以下问题时: “为什么我的Java程序总是突然卡住?” “我的应用内存占用越来越高,如何才能找到内存泄漏的原因?” “如何才能让我的Java程序跑得更快,响应更迅速?” “JVM的垃圾回收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我该如何配置GC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多线程并发编程总是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如何才能写出健壮的并发代码?” “我想成为一名更高级的Java开发者,理解JVM的底层原理是必经之路。”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深入JVM世界的旅程,让您不再止步于Java语言的表面,而是能够触及Java运行的灵魂,掌握构建高性能、高可用Java应用的真正秘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Java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到复杂的集合框架、IO流、多线程,再到后期的反射、注解等,每个知识点都衔接得很自然。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关于Java集合框架的讲解,它详细对比了ArrayList、LinkedList、HashSet、HashMap等不同集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性能分析,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集合类型来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泛型的介绍也相当到位,清晰地解释了泛型的好处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避免了类型转换的麻烦,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全面的学习路径,让我在掌握Java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和清晰的思路。

评分

这本《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语法和API,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Java语言的设计理念和底层原理。比如,在讲解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时,作者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代码示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封装、继承和多态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优势。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Java程序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但很多入门书籍都一带而过。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则非常细致,让我对Java虚拟机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主题,例如并发编程和网络通信,这些内容虽然初看起来有些挑战,但作者的讲解方式使得它们变得更容易理解,并且为我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在IT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程序员,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过多地堆砌理论,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Java技术。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几乎都是可以直接拿来参考甚至借鉴的,而且这些示例覆盖了Web开发、数据处理、桌面应用等多个领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数据库连接池和IO流优化的章节,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开发中经常会遇到的性能瓶颈,而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指导,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提升程序效率的方法。另外,书中的一些设计模式的讲解,也结合了实际的开发需求,不像有些书那样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教会读者如何在项目中应用这些模式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这一点对于提升开发者的工程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非常“接地气”。作者的语言风格很亲切,就像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一样,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穿插的很多小贴士和常见错误分析,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提前规避很多弯路。我记得有个地方讲到异常处理,作者不仅解释了try-catch-finally的用法,还详细说明了为什么应该优先捕获更具体的异常,以及如何设计更健壮的异常处理机制,这些都是在实际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细节。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编程思维,它鼓励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怎么做”。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作者都会引导我们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适用场景,这对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的没得说,拿到手就感觉很舒服。纸张的质感厚实,翻阅起来不易损伤,而且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气,很有专业书籍的感觉。我尤其喜欢它目录的设计,条理清晰,每一章的主题都点得很明确,方便我快速定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根据学习进度来规划阅读路线。而且,一些关键的概念和代码示例,在书中都有用醒目的方式标记出来,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能让我更直观地抓住重点。每章末尾的习题也很有针对性,既有巩固基础的题目,也有一些稍微需要思考的练习,让我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发现知识盲点。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让我觉得学起来既扎实又高效。

评分

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内容讲得。。简直就是晦涩难懂 ,看得我是一把辛酸泪这破书,学java还是用java核心技术吧,

评分

评分

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内容讲得。。简直就是晦涩难懂 ,看得我是一把辛酸泪这破书,学java还是用java核心技术吧,

评分

东西包装的很好,一点都没坏,快递也很快,快递员大哥人很好,给赞

评分

太慢了,书的材质也很一般!

评分

好,挺好的,也挺详细的,有参考价值

评分

最先是朋友推荐我看[ZZ]写的这本书[SM],作者[ZZ]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后来就非常喜欢,他的书了。他的书我都买了,看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冰心、叶圣陶、金庸,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SM],很值得看,看了收益很大,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运费。 书的内容直得一读[BJTJ],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NRJJ],内容也很丰富。[QY],一本书多读几次,[SZ]。 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 [SM],超值。买书就要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真的不错,速度还真是快,特别是京东快递,真的很快,有一次我晚上很晚才下单,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哈哈!真是神速,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儿童小说,励志激励、管理财经、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能从中学到东西,我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在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股读书无用思潮下,济源市总工会举办职工读书节活动,是从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局出发,是对干部职工的一次机遇充电,以提高干部职工汐素质,对增强发展济源经济后劲大有益处,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下面我谈谈读书的好处和心得体会,望同行指教以便和大家进行思想交流。 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书,为什么要读书? 我认为: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科学文化、生活、哲理的纸质载体,是先贤的经验总结。要立志在有限的一生中,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读书,才能增长见识,不出门就知古今天下事,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使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好的一面。书还有不好的一面,就是迷恋游戏、黄毒一类的书,它能使人消沉,教唆人走向犯罪。鉴于书还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就要认真选择一些好的书来读。 一、读书使我进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了知识面,工作学习得心应手。[NRJJ]

评分

内容实用,通俗易懂,价格优惠

评分

书还是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