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在远离上一次衰退,还是在滑向下一轮危机?
利率火山的爆发是否意味着最后的审判?
欢迎来到当今世界混沌喧嚣的复苏现场!
QE向前将撞上“回购冰山”,QE后退将触发“利率火山”,QE已无法全身而退!
《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契机!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概念——“货币战争”一词的首创者,曾被全球销量一的商业杂志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9年中国颇具影响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成功预测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关注,持续畅销7年。“货币战争”系列著作垄断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一名多年,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海外。2010年以来,“货币战争”一词被各国政要、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货币战争的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作者很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语皆成为流行词汇。
★“四·一二”黄金大屠杀
2013年4月12日,这是黄金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自年初以来,金价就从1700美元附近震荡向下,至4月11日已悄悄地滑向一个巨大深渊的边缘。4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8∶30,金价定格在1542美元,这是大灾难之前的最后一刻平静。
这一天恰逢周五,纽约黄金期货市场刚开盘就黑云压顶,电闪雷鸣,100吨黄金的卖单从天而降,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抛盘如同巨浪一般砸向毫无准备的市场,多头仓皇应战之下,金价大幅下挫。在随后的两个小时中,惊魂未定的市场稍事喘息。交易员们被毫无征兆的空头伏击打得晕头转向,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然而,巨大的抛盘却突然消声觅迹,市场重新恢复了平静。
这是大地震之前特有的寂静,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笼罩着整个市场。
10∶30,真正的灾难终于降临了。300吨黄金的抛盘汹涌而出,其规模相当于2012年全球黄金矿产量的11%!目瞪口呆的交易员们看到的不再是10米高的巨浪,而是30米高的海啸!恐惧将每一个人的心冻结到冰点,瞬间过后,疯狂又把所有人的大脑燃烧到爆裂,夺路而逃就像求生的本能,支配着一切行为。市场态势顷刻逆转了,卖空的呼喊震耳欲聋。
1525美元的关键支撑点被瞬间击穿,2000年以来的黄金牛市走向在此决然折转,所有在这一牛熊分界点上设置自动止损的多头买家,就像被魔咒唤醒的木乃伊战士,突然加入了空头大军,转身杀向自家阵营,顷刻间多头人马自相践踏,溃不成军。
此时,正值纽约市场流动性最丰沛的时刻,伦敦和欧洲主要黄金市场均在开盘状态,从而能够充分感受到黄金雪崩所带来的极端恐怖,空头打击对时间的掐算精确到了分钟!
黄金暴跌的冲击波瞬间传遍全球,伦敦市场也同时被闪击。不过,相对于纽约黄金期货市场而言,伦敦更倾向于实物黄金交易,对于准备提取黄金现货的客户而言,纽约期货暴跌在某种程度上给他们提供了打折买货的机会。但是,当伦敦市场的买家准备抄底时,却突然发现他们的计算机交易系统极为罕见地出现了“故障”,此时大家既不能买也不能卖。尽管他们还能通过电话下单,但在市场行情急剧变化的时刻,伦敦现货黄金可能发生短缺,致使他们的交易很难全部实现。
惊慌失措的伦敦实物黄金的买家们,不知道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与此同时,纽约市场的金价却仍在雪崩之中,如果金价持续暴跌,那么绝大多数多头将被打爆仓,黄金行情必然加速恶化。伦敦的买家为了对冲持有实物黄金的风险,既然无法在伦敦的现货金市场买入来摊低成本,那就只能在纽约的期货金市场卖空以弥补损失。他们必须当机立断,逃生的本能再度支配了一切。
先卖空,再发问!
伦敦的交易员们也跳上了空头的战车,碾压着多头的尸体,继续狂飙突进。
纽约期货金的暴跌趋势,在本应遭到反击的伦敦实物金市场上,非但兵不血刃地一路横扫过去,同时还将持有实物黄金的伦敦买家顺利缴械,并迫使他们加入了做空黄金的大军。
空头前所未见的强大攻势,在1525美元止损点被击穿后,触发了大规模多头止损的倒戈,再迫使伦敦市场的实物黄金买家变节加盟,一时间如入无人之境。
卖空!卖空!卖空!
从纽约到伦敦,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上海到东京,惊恐万状的黄金投资者们惨遭屠杀,各国市场血流成河。
华尔街媒体兴奋地评论道:黄金的暴跌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般,空头们“锐利的刀锋如同划过柔软的奶油”。
黄金市场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场内公开喊价的交易结束后,电子盘交易持续进行。至17∶07,金价暴跌至1476.1美元,当日最深跌幅高达88.8美元!
这预示着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在黄金期货市场中,多空双方均采用保证金交易,用小资金以杠杆方式撬动大交易,杠杆比例可高达1∶20。当价格下跌时,多头的保证金将承受同等倍数的损失。当天金价的暴跌幅度,必然将大批多头的保证金账户击穿。整个周末,银行和经纪公司并没有休息,而是高速转动起来,加班加点地逐个清点账户。紧接着,海量的追加保证金的“最后通牒”,被迅速送达惊魂未定的多头客户,他们只有24小时的时间,要么缴械投降,被交易所强制平仓,要么在周日之前拿出大笔现金来补足保证金。
此刻,痛苦万状的多头,不仅遭到了惨重的资金损失,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周末所有媒体机器全部开动起来,唱空黄金的新闻和评论铺天盖地,“金价崩溃”“牛市终结”“泡沫破裂”“可笑的黄金哭了”“爆仓”、“狂抛”等极具震撼力的标题充斥着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恐怖气氛在媒体的渲染中被高倍放大、快速传播、大面积传染。绝望的情绪经过一个周末的心理发酵,将黄金市场推向了4月15日星期一的“物种灭绝级”大灾难。
★4月15日,200万年一遇的恐怖
10年一遇的不幸叫灾难,50年一遇的不幸叫重大灾难,100年一遇的不幸叫特大灾难,而200万年一遇的不幸呢?恐怕只能叫“物种灭绝级”灾难了。
2013年4月15日,黄金市场遭遇的就是灭绝级灾难!
在整整一个周末,追加保证金的通知单如雪片一般充斥着全球黄金市场,高倍杠杆下的黄金多头们已面临灭顶之灾。星期一,亚洲市场刚开盘,绝路逃生的人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黄金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溃败由此拉开了序幕。
伦敦市场暴跌,美国市场崩溃,电视新闻的黄金价格显示已跟不上黄金暴跌的速度,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地见证着人们心目中的财富“诺亚方舟”,居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就沉没了。
当天,纽约期货黄金价格从周五收盘的1501美元,以自由落体的状态收盘于1361美元,狂跌了140美元,跌幅达到了9.3%,创下3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
以市场波动性而论,当日盘中交易更为惊心动魄。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16日惊呼:“以正态分布的理论为计算基础,你会看到周一(黄金市场)的波动性,在5亿个交易日里才会发生一次,即200万年一遇。” [1]
当这种级别的灾难降临时,恐龙也会灭绝。
华尔街的媒体啦啦队们扯开嗓门欢呼:黄金完蛋了!
★“中国大妈”逆袭华尔街
然而,黄金投资者并没有“被灭绝”,接下来发生的事令全世界大吃一惊!
4月16日,就在期货黄金价格暴跌的惊涛骇浪中,于无声处炸响了一声惊雷!
全世界的实物黄金抢购者们,就像听到了发令枪一样,几乎在同一时刻,从各个角落中突然杀了出来。他们猛烈而毫无征兆地冲进了各大城市的金店和银行,半个世纪以来从未见过的黄金抢购狂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中国大陆,最早闻风而动的就是“中国大妈”了。她们看不懂《华尔街日报》,也不知道纽约黄金期货的技术图形,看到黄金价格下跌,就像听说北京三环的房价从五万元(每平米)跌到了三万元,哪有不抢的道理?她们只在乎值与不值,哪管期货不期货。老百姓的思维很朴实:金比纸贵重,地比钱踏实!
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发生了大规模的黄金抢购风潮,而且几乎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出现了黄金卖断货的报道。
这到底是多大的购买规模呢?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说明了一切。
上海黄金交易所是中国所有合法黄金现货交易的总集散地。一切国内的矿产金、回收金,以及进口的海外金,都必须首先进入上海金交所,然后才能合法交易和向全国输送。在零售市场中,所有黄金制品的最终源头都出自上海金交所。上海金交所的会员包括金融机构,黄金、白银、铂等贵金属制品的生产、冶炼、加工、批发和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法人。简而言之,上海金交所的出库量,就是中国市场中所有合法黄金的总源头。
2013年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出库量同比暴涨182%,达到了惊人的236吨![2] 该所2012年的全年出库量为1138吨,2013年4月的出库量接近2012年第一季度的总和!
到4月底,国内黄金市场已经基本断货,上海金交所的现货黄金的溢价比国际市场每克高出近10元,而正常情况一般不超过1元,这意味着在国内买黄金要比在国外买每盎司黄金贵了50美元!如此之高的溢价,反映出实物黄金在中国市场已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
因为国内金价太贵,大批“中国大妈”纷纷奔赴香港扫货,直接导致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库存被“洗劫一空”,成交总金额高达创纪录的1600亿港币,相当于400吨黄金的交易量!至4月24日,香港实物黄金存货已濒临枯竭,不得不紧急向伦敦和瑞士补货,订购量为平常的4倍!
4月底,随着国内“五一”长假的临近,大批“中国大妈”再度携巨款“轰炸”香港,香港的金店又一次赚得盆满钵满。据香港媒体报道,从4月29日到5月2日,全港1200家珠宝店黄金销售同比暴涨50%,4天卖出黄金40吨!
“中国大妈”一战成名,她们在国际黄金期货价格暴跌,黄金市场人气崩溃的危机中,横扫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黄金实物,震惊了国际金融市场,也震动了华尔街的大佬们。
4月10日,高盛发布报告,强烈看空黄金,并建议客户们大举做空黄金。仅仅13天后,在全世界实物黄金井喷般地抢购风潮前面,高盛不得不改口宣称,虽然继续看空黄金,但不建议客户继续做空黄金了。
其实,抢购黄金的风潮不仅仅在中国爆发,世界各地投资实物金银的热情犹如燎原之火,熊熊蔓延。
纽约期货金价暴跌之后,美国的实物金银投资者们立刻开始了大规模抢购。
4月16日,美国最大的贵金属商Amark和CNT,宣布其白银库存已经完全断货,它们也是美国财政部指定的金银币制造的原材料供应商。受其影响,美国重要的贵金属订货网站SDBULLION,当天在首页上挂出“断货!”(“SOLD OUT!”)的显著提示,“由于今天史无前例的实物销售规模,订单送货将会延期20天”。
有着41年贵金属从业经历的比尔?海恩(Bill Hayne)不禁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金银短缺,美国众多的贵金属批发商都已断货,订单提货被延期4~6周处理。实物金银的买家与卖家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50∶1,致使所有贵金属购买的手续费暴涨。”
4月17日,全球最大的金银币提供者——美国财政部铸币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人当天狂买了创历史纪录的6.35万盎司的金币,即两吨黄金!而“中国大妈”在五一节横扫香港市场时,出手规模为每天10吨!
4月24日,就在香港黄金卖断货的同时,美国铸币局宣布1/10盎司的金币也卖断了货,供应中断长达一个多月之久。1/10盎司金币是美国最受普通家庭喜爱的金币投资品种,2013年以来销售同比暴涨了118%。整个4月,美国铸币局黄金销售近21万盎司(6.8吨),销售金额3.11亿美元,创下了铸币局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印度,作为世界黄金最大的消费国,在4月进口了142.5吨的黄金,比前三个月的平均水平大幅增长66%;在澳大利亚,帕斯铸币局(Perth Mint)4月黄金销售创历史纪录,达到11.2万盎司(3.6吨),同比暴涨534.4%;在日本东京银座商业区的金店里,日本人大排长龙,需要耐心等待三个小时才能买到黄金。
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布扎比,从孟买到迪拜,从北美到欧洲,从澳大利亚到瑞士,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北京到东京,全世界的实物黄金投资人都在期货黄金信心崩盘的两周里,大举购买实物黄金。
黄金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奇观!期货黄金市场冰冷到了“灭绝”的程度,而实物黄金市场却火爆到了“烫手”的行情!
人们不禁狐疑,我们是在谈论同一种东西吗?为什么全世界的实物黄金如此抢手,但期货黄金却“跌跌不休”呢?黄金价格到底哪个市场说了算?
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回顾一下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
自序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五花八门的观点,人们的思维能力往往会陷入瘫痪。关键数据被噪音数据所淹没,重要细节被细枝末节所混淆,深层病因被表面病症所迷惑,核心推理被琐碎逻辑所牵绊,分析丧失方位,判断走入迷途。最终,幻觉置换了真相。
经济领域的困境尤其如此。
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五年之后,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观点仍然是众说纷纭。美国的量化宽松究竟有无效果?全球的货币超发到底是福是祸?金融市场是渐趋安全,还是越发危险?经济复苏是稳步向前,还是昙花一现?
简而言之,世界是在逐步远离上一次衰退,还是在加速滑向下一轮危机?
矛盾的市场表现,冲突的经济数据,荒唐的解读方式,纷杂的观点态度,争议的政策措施,欢迎来到当今世界混沌而喧嚣的复苏现场!
人们不能深刻认识经济活动的本质,源于缺乏更深层次的统一的逻辑框架。人类不是在高度理性的状态下参与经济,而是在充满欲望的强烈情绪中追逐财富。人性,尤其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贪婪,从来就是驱动经济运转的根本性力量。
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永远围绕着两件最基本的工作而展开,一个是创造财富,另一个是分配财富,其他活动均是其衍生之物。无论是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人性的贪婪自始至终都是它们终极能量的来源。
贪婪中的“好逸恶劳”,驱动着节省体力、减少时间、降低强度、增加愉悦的各种技术进步,从而带来了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使得财富创造更加蓬勃。但是,贪婪中的贪得无厌,则会激发巧取豪夺、投机欺诈、急功近利、奢侈靡费,进而压抑生产率的进步,导致财富分配畸形,降低社会的经济活力。
本书的重点就是以财富分配作为解剖经济活动的手术刀,把当今的“美国梦”与历史上的“罗马梦”和“宋朝梦”,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为未来的“中国梦”提供历史的参照系。
本书的前六章内容,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美国经济的现状,从黄金市场透视美元,从股票市场分析经济,从债券市场了解资本,从回购市场探索金融,从利率市场窥测危机,从房产市场洞察泡沫,从就业市场甄别复苏,归根到底,是从财富分配来解读贪婪。
2013年4月的黄金价格暴跌,被解释为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因而黄金的避险需求下降;而经济良好的证据就是股市屡创新高,但如果深入分析股市上涨动力的根源,就会发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其实是推高股价的主导力量;股票回购的资金又是源于债券市场的融资,而债券市场的火爆正是货币量化宽松的结果。因此,金融市场的非正常繁荣,全赖QE政策所形成的超低利率环境。
QE导致的货币泛滥,真的促使实体经济复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公司的销售增速在递减,扣除通胀之后,实际上已陷入了负增长;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在萎缩,这解释了就业市场的长期困局,导致实体经济的核心资产显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症状,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生产率出现快速滑落;房地产的价格复苏,无非是华尔街炒房团的杰作,就业机会的减少,造成年轻一代被大量挤出了潜在的购房队伍,房地产的后继乏力已成定局;美国主流中产阶级的高薪工作岗位复苏之缓慢,在2025年之前都很难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
QE政策没能拯救实体经济,实际上,廉价货币不是在促进经济增长,而是在摧毁资本的形成。
如果说QE已被5年来的经济实践所证明是一个失败的政策,那么退出QE的道路却绝非坦途。退出QE将会触发利率火山,而继续QE将迎头撞上回购冰山,两条道路的终点都是金融危机的再度爆发。美联储在QE进退之间的彷徨与犹豫,既陷实体经济于无望之境地,又置金融市场于危险的边缘。
利率能否被无限压制,这是判断下一轮金融危机的风向标!
美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仅施惠于极少数人,却殃及绝大多数人的道路,根源就是权贵与富人集团的过度贪婪,导致了财富兼并的恶化趋势难以逆转,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困境的无法自拔。
本书的最后三章,将观察的视野扩大到2000年的尺度,从对美国经济的近距离观察,延伸到把握历史脉络的审视;从罗马盛世和北宋繁荣的兴衰拐点切入,逐步展示出一个高度近似的衰亡过程的慢镜头:贪婪兴,则兼并起;土地聚,则税负畸;国库空,则货币贬;民力竭,则内乱生而外患至!
“美国梦”“罗马梦”“宋朝梦”的破灭,并不能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梦”,但却可以提醒人们什么必然不是“中国梦”。
如果未来的中国能够避免重复这些历史的教训,那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国实现其强国富民的复兴之梦。
2013年4月,黄金市场风云突变,金价的暴跌震撼了全世界。
“黄金已死”“黄金无用”“牛市终结”“泡沫破裂”“金价将跌到500美元”等论调甚嚣尘上。黄金从万众瞩目的投资明星,一夜之间沦为舆论争相贬损的“弃儿”。
这部新作无疑是本年度最受期待的财经读物之一,光是翻开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和紧凑的叙事节奏,就让人意识到这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消遣品”。作者似乎在用一种近乎于纪录片的冷静笔触,描摹着全球金融体系内部那些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宏观经济指标背后人性博弈的刻画,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将央行决策者的权衡利弊、市场操盘手的贪婪与恐惧,通过精彩的案例分析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关于新型金融工具对传统监管体系的挑战那一部分,描述得极其到位,让我这个自认为对金融有些了解的读者,都忍不住要停下来思考,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究竟有多么脆弱和复杂。整本书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微观的个体行为,一步步走向全球格局的巨大变革,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那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亲眼见证了那些决定世界走向的秘密会议与幕后交易。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它带来的紧张感,就像是坐在一辆高速飞驰的列车上,而你清楚地知道轨道上前方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但你又无能为力,只能紧紧抓住扶手,屏息以待。作者的语言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时而如急促的鼓点,渲染紧张的对峙气氛;时而又转为深沉的喟叹,反思人类在追求财富和权力过程中的集体非理性。这种情感的张弛有度,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对于那些对未来世界抱有疑虑,渴望获得更清晰认知框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尽管它揭示的图景可能令人不安,但清晰的认知本身就是应对不确定性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提供了信息,更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滤镜”,这种滤镜会长期地影响我未来分析任何新闻事件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广度令人叹服,它不仅仅关注金融市场本身,更将目光投向了技术革新、能源转型以及全球权力结构的重塑。作者似乎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蝴蝶效应”模型,展示了某个看似微小的政策变动,如何在跨越不同大陆和时间维度后,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风暴。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考证,他引用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文献和人物访谈,为他当前的论断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其论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史实基础之上。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使得全书的分析维度极为立体和丰富。与其说这是一本财经分析,不如说它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视角的综合性著作。它成功地将看似分散的全球事件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大网,让人看到隐藏在日常新闻标题背后的宏大叙事。
评分读完合上书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来的冲击感,远超我对任何一本同类型书籍的预期。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悬疑构建”。它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巧妙地设置了无数个伏笔和看似无关的碎片信息,让读者像侦探一样,跟随作者的引导,在浩瀚的金融史料和地缘政治的迷雾中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这种引导过程是极其考验作者功力的,稍有不慎就会让读者感到困惑或失去兴趣,但在这里,作者完美地把握了节奏,每一个关键转折点都令人拍案叫绝。那些曾经以为是“偶然事件”的历史节点,在作者的梳理下,无不指向一个更深层次、更具系统性的结构问题。对于那些习惯于接受主流媒体叙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强大且引人深思的对立视角,它迫使你跳出舒适区,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常识”。这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度淬炼。
评分说实话,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担心它会落入那种故作高深、堆砌晦涩术语的俗套。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文字极具穿透力,即便涉及到复杂的国际金融工具和政治角力,他总能找到最生动、最贴近日常经验的比喻来解释,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比如,他对某些国家债务问题的描述,就巧妙地采用了“庞氏骗局的全球放大版”这一形象比喻,瞬间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人不寒而栗。全书的文字风格是强劲有力的,毫不拖泥带水,仿佛作者在用一种近乎使命感的态度,向大众发出警示。这种坦诚和直率,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中是相当罕见的。它不是在迎合大众,而是在引导大众去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真相,这种勇气本身就值得称赞。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思想拉力赛,筋疲力尽,但收获的洞察力是巨大的。
评分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如雨果说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考在火上一样,渐渐地融化.一般,它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是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好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不仅是我,可能读好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总而言之,读好书,会带来很多益处.
评分读过一本,果断选择把其他的买过来了
评分妻子:不会,他事儿多,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比鬼都忙。
评分包装精美,印刷清晰,价格实惠,物流迅速,京东买书真是没得说!
评分宋鸿兵的书,绝对值得推荐,很不错
评分不错,包装很好,运输很快~
评分活动力度很大,除了预定得伞套已经全部到货!
评分给老公买的 纸质不错
评分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