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家庭养花300问(第4版)》是一本21世纪美化居家生活和公共环境的科学养花通俗读物。作者针对广大读者经常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全面系统是讲述了养花的各种基本知识与实用技术;同时对199种各类名优时尚花卉及大众流行花卉的特色与特征、产地与习性、繁殖与栽培以及养护管理要点等作了科学而实用的介绍,并对花卉的各种应用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
《家庭养花300问(第4版)》具有三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全书突出一个“新”字,不仅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花卉市场上出售的各类名新优特花卉,而且还介绍了许多养护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二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养好花为中心,融养花、赏花、用花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三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知识性、欣赏性、实用性强。《家庭养花300问(第4版)》既是花卉爱好者、花卉生产者、花卉经营者养好花、种好花、用好花的科学顾问,也是指导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冯天哲,1928年生,一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系主任,兼任北京农大花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花卉报》特约记者、《中国花卉盆景》杂志顾问和中国老教授协会农大分会委员等职多年。现任《中国花卉盆景》编委等职。40多年来结合教学和科研,一直潜心钻研花卉培育和花卉病虫害防治,.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先后出版过《中国园林花卉病虫害》、《家庭养花病虫害防治》、《家庭养花300问》、《养花解疑1000问》和《新编礼仪花卉》等多部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强的科普专著,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其中两本书曾荣获省、部级优秀科技图书奖,并被载入由中国科协主编的《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一书。在1995年《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举办的全国10名最佳花卉书作者评选中,荣登榜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编 养花基本知识与实用技术
一、花卉概述
二、花卉与自然环境
三、花卉日常养护细则
四、盆栽花卉四季养护要点
五、家庭养花新技术
六、常用的繁殖方法
第二编 名优花卉栽培与观赏
一、中国传统名花
二、现代新优花卉
三、大众流行花卉
第三编 花卉的应用
一、礼仪插花的制作
二、室内花卉装饰
三、阳台美化
四、庭院绿化
五、经济用途
精彩书摘
第一编 养花基本知识与实用技术
一、花卉概述
1.养花有哪些好处?
佳木葱茏,百花争妍,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保护全球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生存环境的“天然卫士”,特别是花草树木的精华——花卉,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一种宝贵的生命资源。花卉是绿色植物的精华,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基础的生存条件,因为有了花草树木在地球上生机勃发的繁茂竞生,自然界的生物才得以生息繁衍,世代相传,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和谐有序地得以发展。千姿百态的花卉把山峦河川装点得郁郁葱葱,山清水秀,无限秀美;万紫千红的鲜花把大地点缀得繁花似锦,葱茏繁茂,美艳如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人民越来越认识到栽花种草,绿化城乡环境的好处,掀起了栽花种草的热潮,家庭社会齐动手,创造了花草遍地、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为我们的生活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画卷。人们在花草树木的美丽环境中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城乡多绿海,人民少公害”、“叶绿花香,身体健康”。科学实验证明,花草树木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改善与美化人类生存环境中所起的这种作用,是其它任何措施所无法比拟的。
绚丽多彩的花卉还以其独特的风姿形韵美给人们带来精神生活的美好享受。栽花种草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增添美好的生活情趣,使人爽心悦目、心情舒畅、消除紧张、舒缓疲劳;另一方面也使人增长生物科学知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成为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鲜花还用其多情的“情感色彩”,在人际交往中用花束、花篮等礼仪插花形式,传递情感,增进友谊,成为现代社交活动中时尚的高雅礼品。
花卉不仅具有怡人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多种重要的经济价值。花卉药用、食用、饮用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日渐广泛。首先花卉是中国中草药宝库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菊、芍药、牡丹、金银花、月见草、荷花等100多种花卉均为常用中药材,它们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香花在食品和轻工业中用途十分广泛,如桂花是制作食品香料和酿酒的原料;茉莉、白兰、珠兰、代代、米兰等香花都具有宜人的芳香,是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兰花、玉兰、梅花、玫瑰、茉莉、百合、桂花等香花入肴具有解腻增鲜,提香增色的独到之处,是烹调名贵佳肴的绝好原料;茉莉、玫瑰、白兰、珠兰、桂花、水仙、兰花、腊梅、栀子、含笑、橙花、香水草、晚香玉等香花都具有浓郁扑鼻的香气,是工业上提取芳香油的天然植物原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花卉事业发展迅速,现已发展成为一项新兴产业,盆栽花卉和鲜切花等不但已进入国内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而且中国特产的名优花卉,也越来越多地打入国际花卉市场,换回了大量外汇,为国家经济积累了资金。凡此种种均说明养花具有巨大好处。
2.依据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花卉分为几类?
花卉种类多,用途广,为便于栽培、管理、利用和研究,植物分类学家按照不同需要提出多种分类法。依据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分类就是一种最普通又实用的分类法。按照这种分类方法,通常可把花卉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多肉类花卉、水生类花卉和草坪类植物。
……
前言/序言
第四版前言
《家庭养花300问》一书,自1988年1月出版以来,经3版24次印刷,累计发行110多万册,其发行量居全国同类花卉书之首,成为最畅销的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本书荣获首届金盾版优秀畅销书奖,并被载人中国科协主编的《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一书。本书主编在1995年《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读者评选最佳花卉书作者”的活动中被评为最佳作者,而且荣登榜首,成为广大读者厚爱的作者之一。
近几年我国从国外新引进和新培育了许多观叶、多肉及花叶共赏的新潮花卉,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花、赏花、美化居室环境成为一种时尚。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书作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对原书进行全面修订和充实:重新编排了全书体系结构,增加了花卉新品种,补充和增加了大量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使之成为一本内容全新的科学养花通俗读物,因而更加适合现代家庭养花与绿化、美化公共环境的需要。
新版书的内容分为三编:
第一编养花基本知识与实用技术。本编科学系统地讲述了养花需要掌握的各种科学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重点讲解了自然环境与养好花的关系和日常养护细则,以及在家庭条件下如何进行无土栽培、花期控制及水培花卉等新技术。目的是使读者能全方位、多视角地增长养花知识和熟悉各类通用的养花技术,以便在养花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开拓思路,摸索经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提高养花技能水平。
第二编名优花卉栽培与观赏。本编具体而实用地介绍了199种中国传统名花、现代新优花卉和大众流行花卉的特色、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养护要点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等。在上述三类花卉品种中,新优时尚花卉占半数以上。此外还简要地介绍了约40种时尚花卉的识别方法,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能使读者学会鉴赏各类花卉,同时也能掌握不同种类花卉的繁殖、栽培、养护的技术与方法;另一方面则使读者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根据各类不同花卉的生态习性,努力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这是养好花的关键所在。因为生态习性是花卉繁殖、栽培、养护的基础,抓住了花卉的习性,即抓住了养花要领,就会一通百通。
第三编花卉的应用。本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花卉的主要用途,诸如礼仪插花的制作、室内花饰、阳台美化、庭院绿化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国内外社交活动的增多,人际问互赠鲜花和利用鲜花装饰室内外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时尚。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新版书增设了“花卉的应用”一编,以期帮助读者在养好花的同时应用好花卉。
以上三编内容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使之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有机体系,以便读者阅读后既能学到养花各方面的知识,更能学会养花、赏花和用花的实际本领。为增加观赏性,书中附彩图与线条插图283幅。
本书的修订是作者以数十年的花卉研究成果与养花经验为基础,同时查阅了许多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专著与刊物编写而成。本书大部分彩图由冯奇副研究员摄制,少数彩图分别由郭中、卢小明、卢思聪、马勋、李英敏、黄献胜等人提供,在此一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3年3月于北京
园艺新手与资深爱好者的全方位指南:一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园艺百科全书 书名:花卉种植的艺术与科学:从基础到精通的实践手册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简单的花卉栽培问答集,而是一部面向所有热爱绿植、渴望将生活空间装点得生机勃勃的读者所精心打造的、内容详实、结构严谨的园艺实践指南。它超越了基础的“怎么做”层面,深入探讨了植物生长的内在机制、环境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养护方案。 我们深知,园艺是一门结合了科学知识与艺术审美的实践活动。因此,本书的编纂旨在提供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可靠的园艺思维框架。 第一部分:植物生存的基石——环境要素的精准调控 本部分将彻底解构植物生长的四大核心要素:光照、水分、土壤和温度。我们不满足于笼统的描述,而是深入到科学的层面: 光合作用的奥秘与光质管理: 详细解析不同光谱(红光、蓝光、绿光)对植物形态发育、开花结果的影响机制。书中将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指导读者测量和评估室内外环境的有效光照强度(如PPFD值概念的简化应用),并针对性地介绍遮阴网、补光灯的选择与配置,确保光照条件的“恰到好处”。 水分胁迫与灌溉策略的科学性: 探讨“浇水”背后的生理学原理,包括蒸腾作用、根系吸水力与土壤水势的关系。书中细致分类介绍了几种主流的土壤介质(泥炭、椰糠、珍珠岩、火山石、陶粒等)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差异,并基于此推导出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生根期、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的最佳水分管理方案。我们着重强调“见干见湿”的实际操作标准,而非僵硬的频率。 土壤的“微生态系统”构建: 土壤不仅仅是固定植物的介质,更是养分和微生物的宝库。本章全面剖析了有机质、矿物质、团粒结构与土壤pH值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提供了自制营养土的详细配方,涵盖了从贫瘠的沙土改良到高标准的兰科基质的精确比例,帮助读者摆脱对单一成品营养土的依赖。 温度与湿度的动态平衡: 深入分析了植物的低温胁迫与高温灼伤的生理反应。书中列出了常见观赏植物在休眠期和旺盛生长期所需的最适宜昼夜温差范围,并提供了通过环境控制(如通风、覆盖、加湿垫)来稳定微气候的实用技术。 第二部分:营养学的精细化管理——从宏量到微量元素的全面掌控 养肥是园艺的灵魂,但单纯施肥并不能保证植物健康。本书的营养篇侧重于“按需供给”和“平衡施用”的理念: 宏量元素(N-P-K)的生理功能与比例调配: 详细解析氮、磷、钾在植物体内各自扮演的角色(如氮对叶片生长、磷对根系和能量转化、钾对抗逆性)。书中提供了基于植物生长阶段和观赏目的(观叶、观花、观果)调整N-P-K比例的实战图表,如“催花期高磷钾配方”的实际操作指南。 微量元素与中量元素的被忽视的重要性: 铁、镁、钙、锌、硼等元素虽然需求量小,却是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本书特别关注了钙缺乏导致的“黑腐病”或镁缺乏导致的“黄化病”的识别与紧急补救措施,并介绍了螯合肥的使用原理与优势。 有机肥与水溶肥的优缺点对比与应用时机: 探讨了腐熟堆肥、蚯蚓粪等有机肥如何改善土壤结构与缓慢释放养分,并对比了水溶性化肥高效、快速吸收的特点。对于新手,我们清晰界定了何时应使用速效肥,何时应侧重养地。 第三部分:繁殖与塑形——创造更多生命与独特形态 本章侧重于园艺的创造性实践,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无性繁殖的系统教程: 涵盖了扦插(枝插、叶插、根插)、分株、压条、嫁接等多种技术的详细步骤。每种技术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和关键成功要素提示(如湿度控制、生根粉的使用浓度、愈伤组织的形成)。 种子萌发的挑战与应对: 针对一些发芽困难的植物种类,本书揭示了种子层积处理(冷藏)、种子休眠打破(物理或化学方法)的科学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大幅提高出苗率。 修剪与整形艺术的逻辑: 修剪不仅仅是剪枝,而是对植物生长习性的引导。书中详细介绍了疏剪、短截、摘心、环剥等操作对植物内源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分布的影响,从而实现控高、促分枝、改善通风透光的目的。针对盆景爱好者,提供了基础的蟠扎塑形技巧。 第四部分:健康守护——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IPM) 本书摒弃了单纯依赖高毒农药的传统做法,倡导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植物健康管理体系(IPM,综合虫害管理): 早期识别:症状学分析: 详细图解展示了常见的真菌(白粉病、锈病)、细菌(软腐病)和病毒病害的早期形态特征,帮助读者在病害初期就介入干预。 害虫生态学与防治: 区别了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毛毛虫)的防治重点。我们提供了低毒、环保的防治选择,如印楝油、苏云金杆菌(Bt)、以及利用生物防治引入益虫的方法。 抗逆性提升: 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通过优化环境(水分、通风、营养均衡),提升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是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的根本途径。 总结: 《花卉种植的艺术与科学》是一部深度集成植物生理学、土壤科学和园艺实践的参考书。它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个从零开始,逐步深入掌握园艺精髓的路线图,确保无论您面对的是热带观叶植物、多肉植物,还是传统的月季、兰花,都能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您的园艺之旅充满成就感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