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结合SolidWorks的实际用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全面详尽地讲解了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的各方面知识。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SolidWorks基础、草图绘制、特征建模、参考几何体和特征编辑、曲线与曲面建模、装配、工程图、钣金设计、焊件设计、模具设计、动画制作、综合实例等。
《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每部分都配有典型实例,让读者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实践演练和操作的过程,以加深对书中知识点的掌握。在本书附带的学习光盘中配有素材、素材操作结果、习题答案和演示视频等。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实例丰富,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在校师生的自学参考书。
前言
第1章 SolidWorks 2013基础
1.1 SolidWorks概述
1.1.1 SolidWorks、AutoCAD、Creo、UG和CATIA的比较
1.1.2 SolidWorks的设计流程
1.1.3 SolidWorks的特征建模方式
1.1.4 SolidWorks特征间的关系
1.1.5 SolidWorks的Windows功能
1.2 文件基本操作
1.2.1 新建文件
1.2.2 打开和导入文件
1.2.3 保存、导出与关闭文件
1.2.4 文件间的切换
实例精讲——自定义尺寸标准和视区
背景
1.3 SolidWorks工作界面
1.3.1 菜单栏和工具栏
1.3.2 导航控制区
1.3.3 绘图工作区和状态栏
实例精讲——自定义工具栏
1.4 视图调整方法
1.4.1 利用鼠标和按键调整视图的方法
1.4.2 利用工具按钮调整视图
1.4.3 利用“视图”菜单命令调整视图
实例精讲——视图调整练习
1.5 SolidWorks对象操作和管理
1.5.1 创建对象
1.5.2 选择对象
1.5.3 删除对象
1.5.4 隐藏对象
实例精讲——绘制工件
1.6 本章小结
1.7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草图绘制
2.1 草图基本操作
2.1.1 进入和退出草绘环境
2.1.2 草图工具栏
2.2 草图绘制实体
2.2.1 直线
2.2.2 中心线
2.2.3 矩形
2.2.4 多边形
2.2.5 圆
2.2.6 圆弧
2.2.7 椭圆
2.2.8 椭圆弧
2.2.9 抛物线
2.2.10 槽口线
2.2.11 样条曲线
2.2.12 文字
2.2.13 点
实例精讲——“多孔垫”草图绘制
2.3 草图绘制工具
2.3.1 绘制圆角
2.3.2 绘制倒角
2.3.3 等距实体
2.3.4 转换实体引用
2.3.5 剪裁实体
2.3.6 延伸实体
2.3.7 分割实体
2.3.8 构造几何线
2.3.9 镜像实体
2.3.10 阵列实体
2.3.11 移动实体
2.3.12 旋转实体
2.3.13 缩放实体
2.3.14 伸展实体
2.3.15 检查草图合法性
实例精讲——“扳手”草图绘制
2.4 标注尺寸和几何关系
2.4.1 标注尺寸
2.4.2 几何关系
实例精讲——“手柄”草图绘制
2.5 本章小结
2.6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特征建模
3.1 拉伸特征
3.1.1 “拉伸凸台/基体”的操作过程
3.1.2 “拉伸凸台/基体”的参数设置
3.1.3 “拉伸切除”特征
实例精讲——“链轮”设计
3.2 旋转特征
3.2.1 “旋转凸台/基体”的操作过程
3.2.2 “旋转凸台/基体”的参数设置
3.2.3 “旋转切除”特征
实例精讲——“活塞”设计
3.3 扫描特征
3.3.1 简单“扫描”特征的操作过程
3.3.2 引导线“扫描”特征的操作过程
3.3.3 “扫描”特征的参数设置
3.3.4 “扫描切除”特征
实例精讲——使用“几何关系”控制扫描
3.4 放样特征
3.4.1 简单“放样”特征
3.4.2 引导线“放样”特征
3.4.3 “放样”特征的参数设置
实例精讲——“挂钩”设计
3.5 筋特征
实例精讲——给“螺钉孔”创建补强筋
3.6 孔特征
3.6.1 简单直孔
3.6.2 异型孔向导
实例精讲——设计“泵盖”
3.7 倒角/圆角特征
3.7.1 倒角
3.7.2 “倒角”的参数设置
3.7.3 圆角
3.7.4 “圆角”的参数设置
3.8 抽壳特征
实例精讲——“特殊盘体”抽壳
3.9 拔模特征
3.9.1 中性面拔模
3.9.2 分型线拔模和阶梯拔模
3.9.3 “拔模”的参数设置
实例精讲——“传动轴”拔模
3.10 非常用附加特征
3.10.1 圆顶特征
3.10.2 自由形特征
3.10.3 变形特征
3.10.4 压凹特征
3.10.5 弯曲特征
3.10.6 包覆特征
3.10.7 加厚特征
实例精讲——设计“螺旋桨”
3.11 本章小结
3.12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参考几何体和特征编辑
4.1 参考几何体
4.1.1 基准面
4.1.2 基准轴
4.1.3 坐标系
4.1.4 点
4.2 常用的特征编辑操作
4.2.1 压缩/解除压缩
4.2.2 编辑特征参数
4.2.3 动态修改特征
4.3 镜向与阵列
4.3.1 线性阵列
4.3.2 圆周阵列
4.3.3 镜向
4.3.4 曲线驱动的阵列
4.3.5 草图驱动的阵列
4.3.6 表格驱动的阵列
4.3.7 填充阵列
实例精讲——设计机罩
实例精讲——设计高尔夫杆
4.4 本章小结
4.5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曲线与曲面建模
5.1 创建曲线
5.1.1 投影曲线
5.1.2 分割线
5.1.3 组合曲线
5.1.4 通过XYZ点的曲线
5.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5.1.6 螺旋线/涡状线
实例精讲——设计“绞龙”
实例精讲——设计“双曲面搅拌机”
5.2 创建曲面
5.2.1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曲面
5.2.2 边界曲面
5.2.3 填充曲面
5.2.4 平面区域
5.2.5 等距曲面
5.2.6 直纹曲面
实例精讲——设计“喷嘴”
5.3 编辑曲面
5.3.1 延伸曲面
5.3.2 圆角曲面
5.3.3 缝合曲面
5.3.4 剪裁曲面
5.3.5 解除剪裁曲面
5.3.6 删除面
5.3.7 替换面
5.3.8 移动复制曲面
实例精讲——设计“电吹风”
5.4 本章小结
5.5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装配
6.1 装配基础
6.1.1 导入零部件
6.1.2 零件配合
6.2 装配编辑
6.2.1 阵列零部件
6.2.2 移动零部件
6.2.3 显示隐藏零部件
实例精讲——装配“轴承座”
实例精讲——装配“膜片弹簧
离合器”
6.3 创建爆炸图
6.3.1 建立爆炸视图
6.3.2 爆炸直线草图
实例精讲——装配“减速器”并创建
爆炸视图
6.4 装配体的干涉检查
6.4.1 干涉检查
6.4.2 孔对齐
6.4.3 间隙验证
6.4.4 AssemblyXpert
实例精讲——装配并检查“汽车制动器”
6.5 本章小结
6.6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工程图
7.1 工程图概述
7.1.1 工程图的组成要素
7.1.2 工程图环境的模型树和主要工具栏
7.1.3 简单工程图的创建
7.2 建立视图
7.2.1 模型视图
7.2.2 标准三视图
7.2.3 投影视图
7.2.4 辅助视图
7.2.5 剖面视图
7.2.6 局部视图
7.2.7 断开的剖视图
7.2.8 断裂视图
7.2.9 剪裁视图
7.2.10 交替位置视图
实例精讲——绘制“三爪卡盘”
工程图
7.3 编辑视图
7.3.1 编辑视图边线
7.3.2 更新视图
7.3.3 移动视图
7.3.4 对齐视图
7.3.5 旋转视图
7.3.6 隐藏/显示视图
实例精讲——绘制“泵盖”
工程图
7.4 标注工程图
7.4.1 尺寸标注
7.4.2 尺寸公差
7.4.3 形位公差
7.4.4 孔标注
7.4.5 表面粗糙度
7.4.6 插入中心线和中心符号线
7.4.7 插入表格
实例精讲——标注“旋锁”
工程图
7.5 设置和打印输出工程图
7.5.1 工程图选项设置
7.5.2 创建图样模板
7.5.3 打印工程图
实例精讲——设计和打印装配
工程图
7.6 本章小结
7.7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钣金设计
8.1 钣金基础
8.1.1 钣金设计方式
8.1.2 钣金术语和其意义
8.1.3 认识钣金设计树和钣金
工具栏
8.2 钣金设计
8.2.1 基体-法兰/薄片
8.2.2 转换到钣金
8.2.3 边线法兰
8.2.4 斜接法兰
8.2.5 褶边
8.2.6 转折
8.2.7 放样的折弯
实例精讲——连接杆的钣金设计
8.3 钣金编辑
8.3.1 绘制的折弯
8.3.2 闭合角
8.3.3 焊接的边角
8.3.4 断开边角/边角剪裁
8.3.5 展开与折叠
8.3.6 切口与折弯
8.3.7 成形工具
实例精讲——硬盘架的钣金设计
8.4 本章小结
8.5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焊件设计
9.1 焊件概述
9.1.1 焊件工具栏
9.1.2 焊件特征
9.2 结构构件
9.2.1 添加结构构件
9.2.2 关于结构构件的路径草图
9.2.3 边角处理
9.2.4 自定义结构构件的轮廓
9.2.5 剪裁/延伸结构构件
实例精讲——焊接座椅
9.3 附加焊件
9.3.1 焊缝
9.3.2 角撑板
9.3.3 顶端盖
实例精讲——创建自行车三脚架
9.4 其他焊件功能
9.4.1 切割清单与焊件工程图
9.4.2 焊接表的创建
9.4.3 子焊件
实例精讲——沙滩车车架焊接件设计
9.5 本章小结
9.6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模具设计
10.1 模具设计基础
10.1.1 模具设计的简单概念
10.1.2 模具设计工具条
10.1.3 SolidWorks中模具设计的基本
流程
实例精讲——相机盖分模操作
10.2 分模前的分析操作
10.2.1 拔模分析
10.2.2 底切分析
10.2.3 分型线分析
实例精讲——手柄模具分析
10.3 分模前的整理操作
10.3.1 分割线
10.3.2 拔模
10.3.3 移动面
10.3.4 比例缩放
实例精讲——安全帽分模操作
10.4 分模操作
10.4.1 分型线
10.4.2 关闭曲面
10.4.3 分型面
10.4.4 切削分割
10.4.5 型芯
实例精讲——创建手机壳注塑模具
10.5 本章小结
10.6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动画制作—设计航模
SolidWorks是一款重要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软件,熟练掌握这款软件,无疑可以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生产效率。SolidWorks的主要优点包括:一是好用,二是易用,三是价格实惠,所以我国的很多企业都使用这款软件,具有很高的普及率。作为机械设计工程人员,掌握SolidWorks已成为普遍的一项要求。
为了让广大读者可以快速全面地掌握这款软件,本书语言精炼、简明,内容由浅入深,叙述详尽,并充分结合实际操作,对一些SolidWorks中不易理解的功能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减少读者的疑问。本书力求实用,着力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如“讲座听得懂,看书看得懂,但却不会操作”),因此配有大量的精彩实例和练习,这些实例和练习既操作简单,又很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让读者“寄学习于娱乐中”,全面掌握该软件的功能,还可以应用于实践,能够真正全面地掌握SolidWorks的使用方法。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全书共分为12章,其中第1章介绍SolidWords的基础知识,就像是介绍Windows的功能一样简单易懂;第2章介绍了草图绘制的方法,草图是构建三维模型的基础,除了各种线、多边形和文字等的绘制方法外,添加尺寸和几何关系是这部分的重点;第3章介绍了创建实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基础特征和附加特征两种;第4章介绍了特征的编辑方法,即对特征的修改和复制等;第5章介绍了曲线与曲面的建模方法,使用曲线和曲面可以创建更加复杂的模型;第6章介绍了组件装配的过程,装配可用于检测零件设计是否合理等;第7章介绍了工程图的创建,工程图可在加工时使用;第8章介绍了钣金的设计方法,钣金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所以需要特殊的设计流程;第9章为焊件设计,是应用焊接机器人执行焊接操作的基础;第10章为模具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和加工的基础;第11章介绍了动画的创建操作;第12章为综合实例,介绍了航模发动机的设计过程。
本书光盘中带有操作视频、模型素材、范例设计结果和练习题设计结果等内容。利用光盘中的这些素材和多媒体文件,读者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SolidWorks的各项功能。
评价一 拿到这本《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我心里其实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毕竟是“从入门到精通”,而且是第二版,应该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和完善,能够帮助我这个对SolidWorks一知半解的初学者快速上手。然而,我更担心的是,市面上这类“从入门到精通”的书籍,往往内容冗杂,讲解不够深入,或者案例脱离实际,读起来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 这本书的外观设计比较朴实,没有花哨的封面,这反而让我觉得它更专注于内容本身。打开目录,我看到从基础的界面介绍、草图绘制,到实体建模、装配、工程图,再到曲面设计、钣金、有限元分析(CAE)这些内容,覆盖面确实很广。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系统地了解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建立整体认知的第一步。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模型修复和高级曲面建模的部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复杂曲面和破损模型是常有的事,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 我希望这本书的讲解能够循序渐进,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每一个功能的介绍,都最好能配以清晰的截图和详细的操作步骤,甚至最好能有视频教程辅助,这样学习起来会更加直观高效。尤其是那些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参考几何”、“约束”、“特征”、“扫描”、“放样”等等,如果能通过生动的实例来解释,就能大大降低学习门槛。 不过,我也知道,一本厚厚的书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一个功能都讲得如同专家级别。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会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如果它能让我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机械零件设计、装配,并且理解各个设计步骤背后的逻辑,那么这本书就值回票价了。我也会尝试书中提供的练习案例,看看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将其应用到我自己的实际设计项目中去。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够成为我SolidWorks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可靠的起点和助手,让我从“零”开始,逐步掌握SolidWorks的核心技能,最终能够自信地运用它来解决实际的机械设计问题。
评分评价五 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虽然我熟悉多种CAD软件,但一直想深入了解SolidWorks在一些高端设计和仿真应用方面的能力。这次购入《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主要是被其“CAD/CAM/CAE工程应用”的定位所吸引,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超出基础操作层面的深度内容。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精通”的部分。对于我而言,入门的内容已经不再是重点,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能够提升设计效率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巧。例如,书中关于高级曲面造型、参数化设计的高级应用、大型装配体的管理和优化、以及与PDM/PLM系统集成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够有深入的讲解,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实战经验,提供一些“独门秘籍”,帮助我更好地运用SolidWorks来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我对书中CAE部分的期待尤其高。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各个模块,例如应力分析、疲劳分析、热分析、以及运动仿真等。我希望作者不仅能讲解如何操作,更能深入剖析仿真结果的含义,如何根据仿真结果优化设计,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局限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复杂结构的仿真案例,并给出详细的分析过程和结论,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实用性。 关于CAM部分,我也希望能够有所涉猎。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但了解如何将设计无缝转化为加工指令,对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SolidWorks CAM的基本功能,例如如何定义刀具、设置加工策略、生成刀具路径,以及如何进行后处理,生成CAM数控代码。 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SolidWorks最佳实践和工作流程的建议。例如,如何建立规范的模型命名规则、如何进行版本控制、如何协同工作等。这些看似基础但却非常重要的方面,往往能极大地影响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进一步提升SolidWorks的应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工程实践。
评分评价二 我购买《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的初衷,是想系统地梳理一下我对SolidWorks的知识体系。虽然我平时也会接触和使用SolidWorks,但总感觉很多操作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掌握。特别是对于一些更高级的功能,比如高级曲面建模、模具设计、或者一些计算仿真方面的应用,我更是感到力不从心。 这本书的名称就吸引了我,“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这个定位,说明它不仅仅是针对SolidWorks的基础操作,还涉及到了工程应用层面,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将SolidWorks的功能与实际的工程问题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来讲解如何运用软件来解决机械设计中的各种挑战。例如,如何在保证零件强度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化设计?如何利用SolidWorks进行运动仿真,来分析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贴近实际工业应用的案例,并且这些案例能够覆盖不同类型的机械设计场景,比如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模具设计等等。这样,我不仅能学习到软件本身的操作技巧,还能学习到不同领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于那些复杂的案例,我希望作者能够给出详细的分析过程,包括模型建立的逻辑、关键特征的选择、参数的设置,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此外,我非常关心书中的CAE部分。虽然我不是专门的仿真工程师,但在日常设计中,对结构的强度、刚度、热应力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评估是很有必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比较易懂的方式介绍SolidWorks的仿真功能,例如如何快速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简单的静力分析、模态分析等,并且能够解读仿真结果,从而指导我的设计优化。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结果后处理的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呈现仿真数据,那将是锦上添花。 当然,一本好的技术书籍,除了内容,排版和图文质量也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图示清晰易懂,不会因为模糊的图片或者混乱的文字而影响阅读体验。如果书中附带的DVD光盘内容丰富,能够提供与书中案例相匹配的源文件或者演示视频,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学习价值。
评分评价三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须熟练掌握一款三维CAD软件,而SolidWorks无疑是其中最主流的选择之一。我之前也断断续续地接触过SolidWorks,但总觉得自己的技能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很多设计和优化工作都做得不够高效。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SolidWorks,并且能够提升我设计能力的教材。《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这本书,正是抱着这样的期望购入的。 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从入门到精通”这个承诺。对于我这样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用户来说,我并不需要从最基础的鼠标操作讲起,而是希望能够快速地进入到更高级、更实用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精通”级别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优化模型结构以提高性能,如何高效地管理大型装配,如何运用参数化设计来快速修改和迭代产品,以及如何利用SolidWorks的一些隐藏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 我对书中关于“CAE工程应用”这部分内容抱有很大的期待。在现代机械设计中,仿真分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SolidWorks内置的CAE工具的强大之处,例如如何进行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等。我希望作者能够讲解如何正确地设置仿真边界条件、材料属性,以及如何准确地解读和评估仿真结果。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展示如何通过CAE分析来指导设计决策,解决设计难题,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具价值的学习内容。 我也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CAM”方面的内容。虽然SolidWorks主要是一款CAD软件,但它也集成了一部分CAM功能,用于生成加工路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介绍如何在SolidWorks中进行基本的CAM设置,例如刀具路径的生成、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置等。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设计直接转化为生产制造的用户来说,将极大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跳出“画图”的思维定势,真正理解SolidWorks在整个工程设计流程中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我掌握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那么它将是一本非常成功的教材。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干货”,让我的SolidWorks技能得到质的飞跃。
评分评价四 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机械设计领域的学生,我对SolidWorks这款软件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热情,但也感到有些无从下手。《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这本书,是我根据老师的推荐和网上的一些评价而选择的。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我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SolidWorks的各项功能,并能够运用它来完成我的课程设计和未来的毕业设计。 我非常看重这本书的“入门”部分。我希望它能够详细地介绍SolidWorks的用户界面、基本操作、以及一些最基础的建模概念,比如草图绘制、基准平面、基准轴的创建等。这些基础知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将是我后续学习的基石。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文字说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完成第一个零件模型。 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我学习更复杂的建模技术。例如,如何创建带有复杂曲面的零件,如何进行装配,如何生成符合标准的工程图纸。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我能够边学边练,巩固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关于装配约束的讲解,我希望能够深入浅出,让我理解不同约束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对于这本书附带的DVD光盘,我有着很高的期待。我希望光盘中能够包含书中所有案例的源文件,方便我进行对照学习和修改。如果光盘中还能提供一些视频教程,演示书中关键操作的步骤,那将对我这样一个视觉型学习者非常有帮助。我希望通过光盘中的资源,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并且能够更快地掌握软件的应用。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SolidWorks建立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并且能够培养我独立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机械设计学习道路上一个得力的助手,让我在SolidWorks的世界里,从一个新手,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复杂设计的“精通者”。
评分送货速度快 这是京东最大的优点之一 而且书的品相也都还好
评分商品挺好的,也挺实用,价格稍微贵了点。
评分包装挺好的,送货员服务态度很好我很满意
评分还没有看,物流很快
评分,当天就到了,已经用了一段日子,感觉挺好。。。
评分印刷质量都还不错,买了两本来自学,一本初学,一本进阶。
评分非常好!尽管此书是由一个一个的实例组成,但基本技巧都说的很明白,融入于各个例子中。
评分适合新手。不过其中也有错误,有些实例尺寸不明,视频操作中有些操作可以用简单方法完成,但是却用了麻烦的操作(例如更改尺寸标注的字体大小,改变其中一个,然后用格式刷就好了,但视频中去一个一个去改,一个视频中四分之一时间做这个,有意思吗?),有点拖延视频时长的嫌疑。
评分昨天收到的,看了看,还不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