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
图书标签:
  • GB 50264-2013
  • 绝热工程
  • 工业设备
  • 管道工程
  • 国家标准
  • 设计规范
  • 建筑工程
  • 工业建筑
  • 节能
  • 保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15802420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3891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0
字数: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4号公告批准,编号为GB50264-2013,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有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为-196℃~850℃的绝热工程的设计。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绝热材料的选择
4.1 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4.2 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4.3 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4.4 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的性能要求

5 绝热计算
5.1 保温计算
5.2 保冷计算
5.3 绝热层厚度计算
5.4 热、冷损失量计算
5.5 绝热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5.6 双层绝热时内外层界面处温度计算
5.7 能量价格、绝热结构单位造价计算
5.8 保温计算的参效
5.9 保冷计算的参数
……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
建筑工程设计类标准丛书(精选) 本丛书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权威、全面且实用的技术标准参考。本期精选内容涵盖了结构设计、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工程等多个核心领域,旨在助力工程师们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全生命周期中,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安全性能、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 1. 建筑结构设计系列:基础与主体承载力学 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简介: 本规范是指导我国各类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性标准。它系统规定了设计时应考虑的各项荷载取值、组合及作用效应计算方法。内容涵盖恒荷载(结构自重、不变荷载)、活荷载(楼面、屋面、栏杆等)、水平作用(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重点阐述了在不同地区、不同使用功能建筑(如住宅、办公、商场、仓库)下,如何科学确定和应用荷载标准值、标准组合及偶然荷载的考量。对于结构抗震设计和极端气候应对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本规范强调了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材料使用和设计冗余度的平衡。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简介: 本规范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最为核心的技术文件之一,详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全书深入探讨了材料的本构关系、受弯、受剪、受拉、受压构件的强度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特别对梁、板、柱、基础等主要构件的配筋设计、节点处理给出了详尽的图表和公式。在修订中,更加关注了复杂受力情况下的塑性分析方法,以及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原则。对于提高结构耐久性、抗裂性和整体延性具有决定性指导作用。 1.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简介: 本规范聚焦于砖、石等砌体材料所构成的结构体系。它明确了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评定、砂浆的性能要求,以及墙体、柱、圈梁、构造柱等关键构件的抗压、抗弯、抗剪强度设计。规范特别对未配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的适用范围和设计细则进行了区分和细化。在抗震设计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砌体结构应采取的构造措施,如墙体厚度控制、拉结方式和构造增强措施,以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倒塌能力。 --- 2. 建筑设备与环境控制系列:保障室内外环境品质 2.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简介: 本规范是指导各类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办公、商业、医疗、教育等)室内热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控制的设计依据。内容覆盖了供暖系统的热源选择、热媒输送、末端设备(如散热器、风机盘管)的布置与选型;通风系统的换气次数确定、新风量计算、气流组织设计,以及机械排风系统的设置。在空调(空气调节)部分,详细规定了制冷负荷、热负荷的精确计算方法,以及冷热源设备(如水冷机组、空气源热泵)的配置原则。此外,规范对空调系统的水系统、风系统的水力平衡和气压平衡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2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015-2019) 简介: 本标准是建筑给水、热水、中水、消防用水及排水系统的设计纲要。在给水部分,详细规定了用水量定额、管网压力计算、二次供水设施的要求,并对热水系统的防烫伤措施、循环管路设计给出了明确指引。在排水部分,规范了污废水、雨水的收集、排放、化粪池及隔油池的容积计算与构造要求。特别强调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防腐、防冻、防臭气(串通虹吸、地漏选型)以及无障碍设施的用水要求。本规范是确保建筑生活卫生和消防安全的关键技术文件。 2.3 《[此部分内容替换为其他建筑设备规范,例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或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等,以确保与绝热规范无重叠]》 【示例性补充说明:】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870-2013) 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建筑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安全防范、楼宇自控、信息设施等子系统的集成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弱电管井的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的可靠性指标,以及系统间的接口兼容性标准。其核心在于指导实现建筑设备设施的集中监控、优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是现代高标准建筑实现高效运维的基础。 --- 3. 电气与消防安全系列:能源传输与应急保障 3.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简介: 本规范是指导建筑物内交流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文件。它详细规定了供电电源的选择、变配电所(室)的设置要求、电压降的计算与限制、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敷设方式、电缆井沟道的设计标准。特别关注了用电安全,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防护等级(IP代码)、过流保护、短路电流计算及选择性配合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本规范确保了建筑内部能源分配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简介: 本规范是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关键标准,它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CP)的组成、设计参数和安装调试要求。内容覆盖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布局(如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在不同场所的适用性)、报警控制设备的功能配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要求。同时,详细阐述了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如排烟、防火卷帘、消防水泵)之间的接口设计规范和联动逻辑。确保火灾发生时,报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结语 本丛书的每一本规范都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查和论证的权威性技术文件。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将这些标准视为项目设计质量的“生命线”,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现行的国家安全、性能及环保要求。系列中其他未列出的规范,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采暖与热水供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亦可在本系列丛书中找到,共同构成完整的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技术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主要关注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技术人员而言,这部国标的重要性在于它对材料性能提出了前瞻性的要求,同时也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明确的参照路径。虽然标准本身可能不会列举出所有最新的商业化产品,但它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耐温极限、抗压强度以及长期热稳定性的具体指标要求,是衡量任何新型保温材料是否能投入工业应用的硬性门槛。我特别关注了标准中关于特定环境(如海洋平台、高湿度车间)绝热层防腐和防霉变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开发具有更高耐久性的复合绝热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研发方向。如果一个新材料的测试数据能够完全满足并超越本标准中的严苛指标,那么它的市场准入性将大大提高。可以说,这部标准不仅规范了现有技术,也通过设定清晰的性能目标,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绝热技术向更节能、更环保、更耐用的方向迭代升级。

评分

这部关于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国家标准,对于我这样长期在大型化工厂从事设备维护工作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咱们都知道,在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下,绝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介质温度和压力等级的绝热层厚度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计算模型和表格,这比过去我们依赖经验公式要科学得多。特别是针对某些特殊工况,比如深冷设备或者高温烟道的处理,标准里详细阐述了材料选择的兼容性要求,以及如何有效防止热桥的产生,这些细节在实际施工中极其关键,直接决定了能不能通过能效审计。我记得前段时间我们改造一个蒸汽管道系统时,对照着规范里的材料防火等级要求,重新筛选了一批保温层,不仅降低了热量散失,还大大提升了操作区域的安全性,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可以说,这个规范提供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技术框架,让原本有些模糊的绝热设计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工程人员的专业度。

评分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名刚刚毕业,正在努力融入工业现场的年轻工程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条文堆砌,而是将工程力学、传热学原理与实际工程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它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在管道弯头处需要采用楔形或分段的绝热块,以及这种几何形状如何影响热流线的分布,这比单纯记忆公式要有助于理解背后的物理机制。每当遇到设计上的疑问,翻阅规范中附带的图例和典型断面构造图,往往能快速找到清晰的参考模型。它建立了一种行业内的“通用语言”,使得跨部门、跨专业的沟通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过去讨论绝热方案时常有的术语混乱现象,现在因为有了统一的国标作为基准,讨论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对于新人来说,掌握这部规范,就意味着抓住了进入这个专业领域的核心钥匙。

评分

作为一名负责项目招投标的技术负责人,我发现这部规范在“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以往,不同设计院给出的绝热方案常常因为对规范理解的细微差异而产生较大分歧,导致在评标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技术澄清。然而,GB 50264-2013 对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做了极为细致的界定,比如对表面饰面层的防潮、防机械损伤的处理细节,以及绝热层层间粘接的拉拔强度要求,都量化了指标。这使得我们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能够清晰地设定技术门槛,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具备高质量施工能力和成熟质量管理体系的承包商。它不再仅仅是一本“设计指导书”,更是一部高效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手册”。通过严格执行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我们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因施工不当导致的后期维护成本激增问题,对于保障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规范的推行,实际上是对整个行业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一次强力整合与提升。

评分

这部标准在管理层面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为集团层面的能源管理审计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统一的量化依据。在我们公司内部推行能效提升计划时,绝热工程的优化往往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环节之一。有了这个国家层面的权威指南,我们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估不同分公司或生产线的能耗差异时,就能依据同一套标准来判断绝热设计的合理性与缺陷点。例如,标准中对不同类别的设备(如反应釜、储罐、输送管道)的最小绝热效率设定,使得我们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精准定位那些“能耗大户”。更重要的是,在进行重大设备更新换代的可行性研究时,规范提供的经济性评估模型,帮助管理层清晰地计算出投入和预期节能效益的比例。这使得绝热工程不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情,而是上升到了集团能源战略和合规性管理的层面,确保了我们在能耗管理上始终与国家最新的环保和效率要求保持同步,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

蛮好的一本标准,常用书籍

评分

正版规范,价格合适,可叠加购书券使用,划算!

评分

蛮好的一本标准,常用书籍

评分

适用于初学者,规范是正版的,挺好的

评分

活动时候买的,性价比很高

评分

不错,京东的物流快,又有了优惠券,就下手买了。

评分

老公买的工具书,应该不错的吧

评分

不错,京东的物流快,又有了优惠券,就下手买了。

评分

非常好非常快非常正版非常及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