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技术及应用 [Light Source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光源技术及应用 [Light Source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希腊] 斯派洛斯·基特森尼里斯(Spiros Kitsinelis) 著,李林 译
图书标签:
  • 光源技术
  • 照明工程
  • 光电技术
  • 光学
  • LED
  • 显示技术
  • 激光
  • 固态照明
  • 光度学
  • 能源效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795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0438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ight Source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6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光源技术及应用》涉及了目前所有已知的光源及它们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光源技术及应用》既介绍了已知光源产品的主要技术特点,也对诸如光的本质、光的产生过程及灯具在不同应用中的合理使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同时满足专业人士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光源技术及应用》对于研究光谱学和光源问题的科学家和大学生及其他专家,例如工程师、建筑师、室内装潢师、艺术家、电工、灯光设计师及光学产业的许多从业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Spims Kitsinelis博士是一名致力于发展新型和节能光源的研究人员。他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因其在高温科学实验室对脉冲低压等离子体光源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化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日本爱媛大学的电子电气工程系,他作为博士后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在荷兰,他担任飞利浦照明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在希腊雅典的国立科技大学的物理系,他对新一代等离子体光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作为化学工程师在军队服役一段时间后,他退役并重新进行他的研究。此外,他还是希腊国家研究基金会国家文献中心能源领域的国家级顾问。他出版过很多学术著作,参加了众多国际学术会议,并且是光源领域很多专利的共同发明人,同时他还担任电子期刊《光源科学与技术(SATeLights)》的编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和视觉的基本原理
2.1 光的本质和特性
2.2 视觉
2.3 光源特性
2.4 白光
2.5 光的测量

第3章 白炽灯光源
3.1 传统的白炽灯
3.2 卤素白炽灯
3.3 技术评估
3.4 编码/产品分类
3.5 热辐射光源:一种新型光源
参考文献

第4章 放电灯
4.1 等离子过程
4.1.1 弹性碰撞
4.1.2 非弹性碰撞
4.1.3 超弹性碰撞
4.2 低压放电灯
4.2.1 低压水银蒸汽放电灯
4.2.1.1 磷光体
4.2.1.2 电 极
4.2.1.3 镇流器
4.2.2 低压惰性气体放电灯
4.2.3 低压钠蒸汽放电灯
4.3 压力效应
4.3.1 热平衡
4.3.2 谱线增宽
4.4 高压放电灯
4.4.1 高压水银蒸汽放电灯
4.4.2 高压钠蒸汽放电灯
4.4.3 金属卤化物放电灯
4.4.4 高压氙蒸汽放电灯
4.4.5 碳弧灯
4.5 无极感应灯
4.5.1 低压水银蒸汽无极感应灯
4.5.2 微波硫灯
4.6 脉冲工作
4.7 其他改进的放电灯光源
4.8 光源研究中的微放电特性
参考文献

第5章 固态光源
5.1 发光二极管(LED)
5.2 有机发光二极管
5.3 白光LED
5.4 LED工作过程
5.5 LED的热管理
5.5.1 如何定义p-n结温度
5.5.2 避免温度过高
5.6 调光/亮度的控制
5.7 LED的一般特性
5.8 应用
5.8.1 指示牌-视觉接触
5.8.2 普通照明-与光源无视觉接触
5.9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标准

第6章 动态照明
第7章 灯具
第8章 激光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A 不同灯具的特性和应用以及它们的最大值
附录B 电磁波光谱的不同区域
附录C
附录D 荧光灯所用的荧光粉表
附录E
附录F
索引

前言/序言


创新材料科学与工程:面向新能源和环境应用的先进功能材料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面向新能源(如光伏、储能)和环境治理(如催化、水处理)领域的前沿功能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性能优化及其应用。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尖端实验技术的全面视角,旨在为材料科学家、化学工程师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与开发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参考指南。 第一部分: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调控 本部分聚焦于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电子、光学或催化性质的新型材料体系。 第一章:纳米结构材料的精准合成策略 本章详细阐述了当前用于控制材料形貌、尺寸和表面能的复杂合成技术。重点讨论了湿化学法(溶剂热、水热合成、微乳液法)在控制晶相和尺寸均一性方面的优势。特别关注了模板辅助合成技术,包括硬模板(如多孔氧化铝、沸石)和软模板(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使用,以实现对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材料的精确构筑。此外,还深入分析了气相沉积技术在制备高质量薄膜材料中的关键参数控制,如反应气氛、基底温度和前驱体流速对薄膜结构和界面特性的影响。 第二章:新型二维材料的晶格工程 二维材料,如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和MXenes,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极高的表面活性,成为下一代功能器件的基石。本章详细解析了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剥离法在制备高质量单层/少层二维材料中的工艺窗口。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原子层掺杂(Doping)和晶格畸变工程来有效调控材料的带隙结构和电荷传输性能。对于MXenes的表面官能团的精确化学修饰,如羟基化和氟化程度的控制,如何影响其电化学可逆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第三章:高熵合金与复杂氧化物的相图设计 在高性能催化和高温应用中,复杂晶体结构材料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章侧重于高熵合金(HEAs)的设计原理,基于熵稳定效应和非等排替代原理,介绍了计算热力学辅助下的相稳定区预测方法。对于钙钛矿氧化物和尖晶石材料,探讨了通过元素替代(A位、B位取代)对晶格畸变和氧空位浓度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缺陷如何协同作用于催化活性位点的形成和载流子迁移率的提升。 第二部分:面向新能源转化的功能材料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用于能量捕获和转换的先进材料体系,重点关注光电转换效率和储能器件的循环稳定性。 第四章:高效光伏器件的界面材料科学 本章聚焦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界面工程。详细讨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荷传输层(HTL和ETL)材料,以有效减少界面处的电荷复合和陷阱态密度。内容包括新型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例如基于固态电荷转移特性的星形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此外,还探讨了钝化技术(如添加有机胺盐或二维材料涂层)在抑制晶界缺陷和提高器件长期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第五章:先进电极材料的动力学与界面行为 针对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本章着重分析了高容量正极材料(如富锂锰基、镍钴锰三元材料)和新型负极材料(如硅基、金属氧化物)的结构演变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重点讨论了表面包覆技术(如碳包覆、离子导体薄层)对抑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界面副反应的效能。针对固态电解质,详细比较了聚合物基、硫化物基和氧化物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界面阻抗以及与电极的接触电阻优化策略。 第六章:光催化与电催化水分解体系 本章探讨了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化学转化的关键材料,特别是光析氢(HER)和氧析出反应(OER)中的催化剂设计。对于半导体光催化剂,深入分析了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与表面活性位点的协同效应,包括通过构建异质结(如p-n结、Z型结构)来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延长载流子寿命。对于电催化,侧重于非贵金属催化剂(如基于过渡金属氮化物或磷化物的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调控,以优化吸附能和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从而降低过电位。 第三部分:环境修复与传感的高级功能材料 本部分关注材料在污染物去除、传感检测以及污染物转化中的应用潜力。 第七章: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剂与分离介质 本章详细介绍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特定官能团的吸附材料。重点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在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方面的优势。通过孔道工程和表面功能化,探讨了如何提高对特定污染物分子的识别能力和吸附容量。此外,还对比分析了新型膜分离技术中聚合物和无机膜材料在水净化领域的性能差异及其抗污染机制。 第八章: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界面设计 本章聚焦于利用材料的灵敏电学或光学响应特性进行环境监测。深入分析了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二维导电材料构建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特定识别单元(如适配体、酶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定化,实现对痕量特定分析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检测。内容涵盖了信号放大机制和传感器阵列化设计以提高多目标物体的同时监测能力。 第九章:光热与光催化协同的环境转化技术 本章探讨了利用光能驱动污染物降解或转化的集成系统。在光热催化方面,分析了纳米材料(如碳点、贵金属纳米颗粒)对近红外光的捕获效率及其热传递机制,如何加速传统催化反应或热解过程。在新型光催化氧化方面,介绍了过硫酸盐(PMS)或双氧水(H2O2)的活化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界面效应调控活性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实现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深度矿化。 总结 本书力求通过严谨的科学叙述和丰富的应用案例,展示先进功能材料在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提供了材料科学前沿研究的广度,更深入剖析了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器件性能的转化规律,是该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体验。我一直以来都对“光”这个概念充满好奇,但总觉得它过于抽象,难以把握。直到我读到《光源技术及应用》,我才发现,原来“光”是可以如此具体,如此触手可及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各种光源背后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光质”的讨论,例如色温、显色指数、光照度等等。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但这本书却把它们背后的意义和作用解释得清清楚楚。比如,当我读到关于“显色指数”的部分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灯光下物品的颜色会显得格外鲜艳,而有些则显得黯淡无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应用”部分的描述,让我看到了“光”在各个领域的无限可能。从我们司空见惯的智能家居照明,到高科技的3D打印、生物医学成像,这本书都给出了详细而生动的解读。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可见光通信”的部分,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我们身边的Wi-Fi信号,未来有可能被“看得见的光”所取代,这简直是科幻般的设想,但书中却给出了详实的技术解释和应用前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光”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无限的遐想。

评分

阅读《光源技术及应用》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重塑。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技术,就必须理解它的“前世今生”和“千变万化”。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并没有上来就告诉你“什么是光源”,而是从最根本的“光”的本质出发,追溯到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光源的诞生,再到各种经典光源的演进过程,比如白炽灯、卤素灯的辉煌,以及它们在技术上的局限性。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新型光源。而对于新型光源,比如LED、OLED、激光等,书中更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来解析其核心技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这些复杂技术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很多平时只能“意会”的原理,在作者的描绘下变得“言传”了。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对单一技术的讲解,而是将不同光源的技术特性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探讨舞台照明时,它会详细分析不同色彩、亮度、显色指数的要求,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LED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量体裁衣”式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技术与需求的完美契合,也让我对“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使用”,而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那本“解谜书”!作为一名初涉光电行业的从业者,我常常在工作中遇到各种与光源相关的问题,但苦于找不到系统性的、能够触类旁通的参考资料。很多技术文档都充斥着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而一些科普读物又过于浅显,无法满足深入学习的需求。而《光源技术及应用》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基础的光物理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光源的分类、原理、特性,再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光源类型时,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叙述风格。比如,在讲到荧光灯和HID灯时,它不仅详细介绍了其发光机理,还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甚至连不同型号的灯管的细微差别都做了说明。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应用”部分的论述,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应用案例,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应用场景对光源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在汽车照明领域,书中就详细探讨了LED在头灯、尾灯、内饰照明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实现更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作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

《光源技术及应用》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技术书籍”的认知。我之前以为技术类的书都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充满了各种公式和图表,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却让我完全颠覆了这种印象。它就像一本精彩的“科普故事书”,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光”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不同光源“家族”的介绍,从最早的白炽灯,到荧光灯,再到如今的LED和OLED,作者都用一种充满历史感的笔触,描绘了它们的技术演进和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我甚至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光源技术的热情,他对每一个技术的细节都了如指掌,并且能够用最清晰、最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应用”部分的阐述,简直是“脑洞大开”!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小小的光源竟然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例如,书中关于“光学传感”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光来测量距离、检测物体、甚至进行气体分析,这让我对未来的智能制造和环境监测充满了期待。此外,书中对“光动力疗法”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原来“光”也可以成为治愈疾病的利器。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深入探索的欲望。

评分

哇,这本《光源技术及应用》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光电领域很感兴趣,但又觉得有些理论过于晦涩难懂。拿到这本书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竟然是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展开的。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用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一点点地揭示光源背后的奥秘。比如,当我读到关于LED发光原理的部分时,我之前一直模糊的“半导体 PN 结”的概念,在作者的细致讲解下,仿佛在眼前具象化了,甚至能脑补出电子和空穴在能量跃迁时的“舞蹈”。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各种光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我们每天使用的照明灯具,到工业生产中的激光焊接,再到医疗领域的光疗,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特别是关于植物照明那部分,我以前只知道植物需要光,但这本书详细解释了不同光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定制光源来优化农业生产,这让我对“科技赋能农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看了一本书,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光”的精彩探索之旅,对这个司空见惯却又充满神奇的领域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更加浓厚的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