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著名出版机构塞伊(Seuil)出版的一部音乐史巨著。
2、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野、凝练的笔法,分析并描述了从史前至当代社会的音乐文明。
3、历经八载含辛茹苦翻译而成,因而全书翻译传情达意,译笔简洁流畅。
4、译者高明地将那些“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某种神妙莫测的东西,凝聚在音乐与文字的汇聚之地,让我们可以在从容阅读的过程中,仿若栖息在乐声飘扬的时空里。
5、最大限度包容知识和严格遵循学术性规范的音乐史著作;文献扎实、知识广博、视野开放、态度坦诚;
6、写作条理有致、层次分明;与著名的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勤于考据而缺少判断、重学术而轻审美相比,《世界音乐通史》在学术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将实证纳入审美体验。
《世界音乐通史》是法国著名出版机构塞伊(Seuil)出版的一部音乐史巨著。作品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野、凝练的笔法,分析并描述了从史前至当代社会的音乐文明。
音乐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一样悠久漫长,如此宽泛、丰富的领域远非一本著作所能涵盖,因此本书在介绍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时候有所侧重:就地域而言,集中讨论欧洲主流音乐文化;从时间轴来说,侧重介绍近5个世纪以来的音乐发展,尤其对这一时期涌现的音乐种类、流派、大批才华横溢的著名作曲家及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详实的介绍。在引介之余,作者还对当代音乐社会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预言。
至于公元前1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远古音乐,受文献考证之限,作者只作了简单的概述;至于东方音乐,作者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但我们亦可以从作者所综述的绪言及前三章中获得框架性的了解。
罗兰·德·康代(Roland de Candé),法国20世纪的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著有多部音乐学专著、具有基础参考书目性质的音乐辞典,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由法国著名的塞伊(Seuil)出版社出版。
世界音乐通史(上册)目录
前言1
译者序3
绪言1
对音乐定义的困惑2
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对音乐的认识6
古代6
听觉能力下降7
功能音乐8
专业化:公众9
消费音乐10
传递音乐的手段:作品及记谱12
西方记谱14
音乐的类型16
集体行为16
个人行为20
音乐种类的划分22
音乐史及音乐学25
第一章 史前和古代时期
——一百个世纪的音乐文明史29
追根溯源30
旧石器时代30
新石器时代33
最初的音乐文明35
印度35
美索不达米亚36
中国40
埃及40
希伯来人45
希腊—拉丁音乐文明50
抒情史诗51
古典音乐理论53
古希腊音乐传统的衰退57
音乐史料58
对复调音乐的猜测60
罗马62
乐器注释65
早期的音乐理论68
大完全体系68
类型70
调式71
音体系74
节奏75
记谱76
乐器对照表78
第二章 世界音乐?83
中国音乐90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音乐文明97
日本97
越南102
印度音乐105
东南亚音乐115
音阶115
乐器119
乐队121
伊斯兰民族音乐及古希腊遗产124
音乐理论128
乐器131
黑非洲的音乐134
复调对位138
乐器139
西方音乐的独特性及霸权趋势144
西方音阶146
第三章 古代遗产和基督教圣咏
——第一次文化复兴151
音乐体系及古代遗产164
素歌的调式和记谱167
调式167
记谱法173
索莱姆教团及解读179
礼拜仪式圣咏及其形式182
弥撒曲183
源于诗篇的扩展形式183
诗体形式的乐曲形式185
源于附加段乐曲形式186
世俗音乐187
中世纪的乐器190
管风琴190
竖琴、里拉、索尔特里琴193
鲁特琴、吉他、古提琴195
吹管乐器197
打击乐器198
……
第七章 古典音乐和启蒙时期499
巴赫——伟大的见证人503
一个新时代519
听众520
职业521
从维瓦尔第到贝多芬时期的器乐音乐形式523
协奏曲523
奏鸣曲530
羽管键琴533
钢琴539
交响曲542
和声的普遍性546
拉莫的理论547
当我看到这套《世界音乐通史》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音乐的画面。我一直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演进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到古典时期的优雅,再到浪漫时期的奔放,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本书能否为我详细解读这些流派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和音乐特征?除了西方古典音乐,我也对那些更加原始、更加纯粹的音乐形式抱有好奇。比如,非洲部落的鼓乐,美洲原住民的吟唱,它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又是如何成为部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音乐的根基在哪里,以及它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我也很想知道,在不同文化中,音乐的“音色”和“旋律”是如何被理解和创造的,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音乐语法?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音乐史,不如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史的缩影。我一直相信,音乐是连接人心的最直接的语言,而《世界音乐通史》正是通过这种语言,讲述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与社会变革、宗教信仰紧密相关的音乐发展。比如,在宗教改革时期,音乐是如何成为传播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工具的?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又是如何催生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音乐家们的生平、创作背景的深入剖析,也让我非常感兴趣。这些伟大的灵魂,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为世界留下不朽的篇章?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的组合,更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是人类情感最深刻的表达。我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尤为着迷,它们往往更能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评分作为一名对世界文化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全面而深入的书籍,系统地梳理世界音乐的发展脉络。这套《世界音乐通史》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愿望。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那些遥远的东方国度,音乐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变和发展的?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印度的古典音乐、波斯的音乐,它们各自有哪些独特的体系和美学原则?这本书能否为我一一揭示?我也好奇,在不同地域之间,音乐的传播和融合是如何发生的?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又留下了哪些动人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能通过生动的叙述,让我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理解它们在各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对那些与舞蹈、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音乐,也抱有极大的兴趣。
评分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套《世界音乐通史》,因为它承诺带我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音乐探索之旅。我一直对那些与哲学、宗教、政治紧密相连的音乐有着特别的关注。比如,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是如何塑造欧洲人的精神世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想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思想传播、情感抒发、社会表达等多种角色的。我也对那些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充满了好奇,例如十二音体系的出现,爵士乐的诞生,摇滚乐的崛起,它们是如何颠覆传统的,又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本书能否为我一一揭示这些音乐革命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我期待它能让我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思想和文化的启迪。
评分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了这套《世界音乐通史》(套装上下卷),光是沉甸甸的书本拿在手里就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音乐充满好奇,但我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流行音乐和一些古典大师的作品上,对于那些更古老、更遥远的音乐传统,我总是觉得隔着一层纱。这套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世界深处的大门。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古代文明音乐的部分,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些流传下来的乐器和乐谱碎片,它们是如何描绘那个时代的风貌,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有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音乐,这本书能否给我一些窥探的机会?我也很好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又在哪些方面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扎实,应该能让我对世界音乐有一个系统性的、纵深的认识。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在文字和音符的交织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评分自定义
评分挺好看的,值得一读,买的值
评分好书 每次大促都是买书的最好时机
评分在京东购物,方便,实惠!
评分京东物流很给力啊,继续加油
评分好。。。。。。。。。。
评分名为世界,还是以西方为主,涉猎较广,通俗易懂,读起来还挺有意思。不过印刷纸张一般,价格有些虚高。
评分不错
评分《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编,共20卷。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上编10卷,摘自历代的史志、笔记,下编亦分为10卷,摘自近代的报刊、杂著。两编既互相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篇,由古及近,以近代为主。将散见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关风俗民情资料摘钞整理,汇集成册。尤其是下编,搜罗更加宏丰,饶有兴味,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大有裨益。《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是胡朴安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至今为中外文化学术界,特别是民俗学研究者看重。张炽章先生、钱爽先生高度赞誉《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它的出现标志了我国风俗志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编,共20卷。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上编10卷,摘自历代的史志、笔记,下编亦分为10卷,摘自近代的报刊、杂著。两编既互相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篇,由古及近,以近代为主。将散见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关风俗民情资料摘钞整理,汇集成册。尤其是下编,搜罗更加宏丰,饶有兴味,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大有裨益。《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是胡朴安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至今为中外文化学术界,特别是民俗学研究者看重。张炽章先生、钱爽先生高度赞誉《中华全国风俗志(套装上下册)》,“它的出现标志了我国风俗志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扬纡,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馀祁,其川摩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蓄宜五扰,其谷宜五种(郑康成注:五扰,马、牛、羊、犬、豕;五种,黍、稷、菽、麦、稻也。贾公彦云:五扰,马、牛、羊、犬、豕者,六畜中鸡为缓,故去之。云五种,黍、稷、菽、麦、稻者,若馈用六谷,则兼有蕉,若民之要用,则去荩。故知是此五者)。 季札观乐,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魏曰:美哉!讽讽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注:晋本唐国,故有尧之遗风,忧深思远,情发于声。讽讽,中庸之声。婉,约也。险当为俭。大而约,则俭节易行。惜其国小无明君也。) 魏国风七篇(《葛屦》刺褊,《汾沮洳》刺俭,《固有桃》刺时,《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十亩之间》刺时,《伐檀》刺贪,《硕鼠》刺重敛)。 唐国风十二篇(《蟋蟀》刺晋僖公,《山有枢》刺晋昭公,《扬之水》刺晋昭公,《椒聊》刺晋昭公,《绸缪》刺晋乱,《杕杜》刺时,《羔裘》刺时,《鸨羽》刺时,《无衣》美晋武公,《有杕之杜》刺晋武公,《葛生》刺晋献公,《采苓》刺晋献公)。魏国风谱(《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魏无世家,其诗当在平、桓之间)。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