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通史(套装上下卷)

世界音乐通史(套装上下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兰·德·康代(Roland de Candé) 著
图书标签:
  • 世界音乐史
  • 音乐史
  • 音乐文化
  • 世界音乐
  • 音乐普及
  • 文化史
  • 历史
  • 音乐理论
  • 音乐欣赏
  • 套装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74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87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朗朗书房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
套装数量:2
字数:89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法国著名出版机构塞伊(Seuil)出版的一部音乐史巨著。
  2、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野、凝练的笔法,分析并描述了从史前至当代社会的音乐文明。
  3、历经八载含辛茹苦翻译而成,因而全书翻译传情达意,译笔简洁流畅。
  4、译者高明地将那些“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某种神妙莫测的东西,凝聚在音乐与文字的汇聚之地,让我们可以在从容阅读的过程中,仿若栖息在乐声飘扬的时空里。
  5、最大限度包容知识和严格遵循学术性规范的音乐史著作;文献扎实、知识广博、视野开放、态度坦诚;
  6、写作条理有致、层次分明;与著名的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勤于考据而缺少判断、重学术而轻审美相比,《世界音乐通史》在学术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将实证纳入审美体验。

内容简介

  《世界音乐通史》是法国著名出版机构塞伊(Seuil)出版的一部音乐史巨著。作品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野、凝练的笔法,分析并描述了从史前至当代社会的音乐文明。

  音乐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一样悠久漫长,如此宽泛、丰富的领域远非一本著作所能涵盖,因此本书在介绍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时候有所侧重:就地域而言,集中讨论欧洲主流音乐文化;从时间轴来说,侧重介绍近5个世纪以来的音乐发展,尤其对这一时期涌现的音乐种类、流派、大批才华横溢的著名作曲家及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详实的介绍。在引介之余,作者还对当代音乐社会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预言。

  至于公元前1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远古音乐,受文献考证之限,作者只作了简单的概述;至于东方音乐,作者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但我们亦可以从作者所综述的绪言及前三章中获得框架性的了解。

作者简介

  罗兰·德·康代(Roland de Candé),法国20世纪的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著有多部音乐学专著、具有基础参考书目性质的音乐辞典,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由法国著名的塞伊(Seuil)出版社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世界音乐通史(上册)目录
前言1
译者序3
绪言1
对音乐定义的困惑2
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对音乐的认识6
古代6
听觉能力下降7
功能音乐8
专业化:公众9
消费音乐10
传递音乐的手段:作品及记谱12
西方记谱14
音乐的类型16
集体行为16
个人行为20
音乐种类的划分22
音乐史及音乐学25

第一章 史前和古代时期
——一百个世纪的音乐文明史29
追根溯源30
旧石器时代30
新石器时代33
最初的音乐文明35
印度35
美索不达米亚36
中国40
埃及40
希伯来人45
希腊—拉丁音乐文明50
抒情史诗51
古典音乐理论53
古希腊音乐传统的衰退57
音乐史料58
对复调音乐的猜测60
罗马62
乐器注释65
早期的音乐理论68
大完全体系68
类型70
调式71
音体系74
节奏75
记谱76
乐器对照表78

第二章 世界音乐?83
中国音乐90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音乐文明97
日本97
越南102
印度音乐105
东南亚音乐115
音阶115
乐器119
乐队121
伊斯兰民族音乐及古希腊遗产124
音乐理论128
乐器131
黑非洲的音乐134
复调对位138
乐器139
西方音乐的独特性及霸权趋势144
西方音阶146

第三章 古代遗产和基督教圣咏
——第一次文化复兴151
音乐体系及古代遗产164
素歌的调式和记谱167
调式167
记谱法173
索莱姆教团及解读179
礼拜仪式圣咏及其形式182
弥撒曲183
源于诗篇的扩展形式183
诗体形式的乐曲形式185
源于附加段乐曲形式186
世俗音乐187
中世纪的乐器190
管风琴190
竖琴、里拉、索尔特里琴193
鲁特琴、吉他、古提琴195
吹管乐器197
打击乐器198
……

第七章 古典音乐和启蒙时期499
巴赫——伟大的见证人503
一个新时代519
听众520
职业521
从维瓦尔第到贝多芬时期的器乐音乐形式523
协奏曲523
奏鸣曲530
羽管键琴533
钢琴539
交响曲542
和声的普遍性546
拉莫的理论547

前言/序言


文艺复兴的辉煌与转型:欧洲艺术、思想与社会变迁深度透视(精装典藏版) 全书共三卷,近两百万字,囊括对14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欧洲文明的宏大叙事与精微剖析。 第一卷:曙光的重塑——人文主义的兴起与早期文艺复兴(约1350-1470年) 核心内容聚焦于意大利城邦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如何催生出全新的世界观和艺术范式。 本卷深入探讨了中世纪晚期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核心区域酝酿的社会经济变革。商业贸易的繁荣、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以及美第奇家族等强大赞助人的出现,为艺术与思想的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文主义的源头与实践: 本书详尽梳理了彼特拉克、薄伽丘等先驱如何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搜集、翻译和研究,将关注点从“彼岸世界”转向“此岸人生”。我们分析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理念如何渗透到教育、政治哲学和文学创作之中。重点分析了人文主义教育体系(Studia Humanitatis)的建立及其对塑造理想公民人格的作用。 艺术的革命性突破: 早期文艺复兴是视觉艺术领域范式转移的关键时期。本卷以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成就(如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为例,解析了线性透视法的科学性回归,以及它如何彻底改变了空间表现的深度与真实感。在雕塑方面,多纳泰罗的作品被置于对古典人体美的重新诠释的语境下考察,关注其对人物内在心理状态的捕捉。绘画领域,马萨乔的壁画被视为油画技法和自然主义描绘的里程碑。我们不仅描述了技术革新,更探究了艺术赞助制度(Patronage)如何形塑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与创作方向。 思想的交锋: 本卷还穿插论述了在神学与哲学领域,经院哲学逐渐式微,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在佛罗伦萨学园的复兴。对柏拉图和普罗提诺思想的重新解读,如何为“理想美”的追求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对后来的艺术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早期政治思想家如马基雅维利前身的著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审视了对共和理想的向往与现实政治的张力。 --- 第二卷:鼎盛与辐射——盛期文艺复兴的巅峰与北方的回应(约1470-1530年) 本卷将视角投向了罗马教廷的权力巅峰,分析了“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如何将文艺复兴推向不可企及的高度,并考察了文艺复兴思潮如何跨越阿尔卑斯山,与北欧的宗教情怀和地方传统融合。 罗马的宏伟蓝图: 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时代的罗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本卷详细描绘了教皇权力和艺术创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达·芬奇的博学与探索精神,被置于科学观察与艺术表现相统一的背景下考察;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天顶画和《摩西》雕像中展现的“不安的崇高感”(Terribilità),被视为文艺复兴精神冲突的集中体现。拉斐尔的和谐与古典完美,则代表了理想化的古典主义的顶峰。我们细致分析了这些巨匠作品中的构图原则、色彩运用以及人物心理深度。 印刷术的社会效应: 印刷术的成熟是本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如何极大地促进了人文主义文本的传播,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并为即将到来的宗教改革准备了舆论基础。我们分析了第一批印刷品(如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出版的经典版本)的装帧与社会接受度。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文艺复兴: 北欧的文艺复兴呈现出与意大利截然不同的面貌。本卷对比了意大利的世俗人文主义与北欧的“基督教人文主义”。伊拉斯谟如何运用古典修辞学批判教会弊端,倡导回归《圣经》原典,是理解这一时期北方思想的关键。在艺术上,以扬·凡·艾克的油画技术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其对细节的极度写实、对光影的精准捕捉,以及对本土风俗和宗教主题的关注,构成了对意大利理想化人体美的有力补充和分野。 --- 第三卷:转折与冲突——从中世纪晚期到巴洛克的过渡(约1530-1650年) 本卷深入剖析了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如何重塑了欧洲的政治版图、社会心理结构和艺术走向。文艺复兴的理性与和谐在剧烈的宗教冲突中受到挑战,预示着新艺术形式的诞生。 宗教改革的冲击波: 马丁·路德的“唯独信心”理论,不仅是神学上的革命,更是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内部的深刻分裂。本卷探讨了人文主义者(如穆兰、布莱克本)在宗教纷争中的立场摇摆,以及宗教改革如何影响了教育和语言的标准化。加尔文主义在瑞士和尼德兰的兴起,如何通过对图像的抵制(Iconoclasm)间接塑造了新的艺术需求——从宏大叙事转向世俗生活描绘。 反宗教改革与“矫饰主义”的出现: 面对新教的挑战,天主教会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特伦特会议(Council of Trent)对艺术的规范化要求,导致了文艺复兴盛期追求的平衡被打破。矫饰主义(Mannerism)被视为对盛期完美主义的自觉偏离,其扭曲的造型、不稳定的空间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精神上的焦虑。我们分析了帕尔米贾尼诺和丁托列托等艺术家的作品,如何体现了这种过渡时期的不安感。 科学革命的萌芽: 尽管本书主要关注人文与艺术,但本卷也勾勒了早期现代科学的兴起对世界观的根本性动摇。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对望远镜的运用,以及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方法论,正在悄然解构中世纪的宇宙图景,为下一阶段的巴洛克艺术——那种充满动态、戏剧性和感官冲击力的艺术形式——的全面爆发,提供了深层的哲学和认知背景。 结论部分: 全书最终总结了文艺复兴如何从对古典的模仿,发展为对人类潜能的颂扬,再到最终因内在的宗教与外在的政治压力而不得不转型。它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的关键性过渡。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将艺术史、哲学史、社会经济史和印刷史紧密结合,避免了孤立地看待某一领域。 详实一手资料: 大量引用同期书信、日记、赞助合同和艺术理论文本,还原历史现场感。 精美全彩插图: 附录精心挑选的数百幅高清艺术作品图像,配有专业的图像分析注释。 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 语言严谨,结构清晰,适合历史研究者、艺术爱好者及专业院校学生深入研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这套《世界音乐通史》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音乐的画面。我一直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演进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到古典时期的优雅,再到浪漫时期的奔放,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本书能否为我详细解读这些流派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和音乐特征?除了西方古典音乐,我也对那些更加原始、更加纯粹的音乐形式抱有好奇。比如,非洲部落的鼓乐,美洲原住民的吟唱,它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又是如何成为部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音乐的根基在哪里,以及它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我也很想知道,在不同文化中,音乐的“音色”和“旋律”是如何被理解和创造的,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音乐语法?

评分

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套《世界音乐通史》,因为它承诺带我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音乐探索之旅。我一直对那些与哲学、宗教、政治紧密相连的音乐有着特别的关注。比如,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是如何塑造欧洲人的精神世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想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思想传播、情感抒发、社会表达等多种角色的。我也对那些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充满了好奇,例如十二音体系的出现,爵士乐的诞生,摇滚乐的崛起,它们是如何颠覆传统的,又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本书能否为我一一揭示这些音乐革命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我期待它能让我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思想和文化的启迪。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世界文化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全面而深入的书籍,系统地梳理世界音乐的发展脉络。这套《世界音乐通史》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愿望。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那些遥远的东方国度,音乐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变和发展的?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印度的古典音乐、波斯的音乐,它们各自有哪些独特的体系和美学原则?这本书能否为我一一揭示?我也好奇,在不同地域之间,音乐的传播和融合是如何发生的?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又留下了哪些动人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能通过生动的叙述,让我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理解它们在各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对那些与舞蹈、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音乐,也抱有极大的兴趣。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了这套《世界音乐通史》(套装上下卷),光是沉甸甸的书本拿在手里就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音乐充满好奇,但我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流行音乐和一些古典大师的作品上,对于那些更古老、更遥远的音乐传统,我总是觉得隔着一层纱。这套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世界深处的大门。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古代文明音乐的部分,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些流传下来的乐器和乐谱碎片,它们是如何描绘那个时代的风貌,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有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音乐,这本书能否给我一些窥探的机会?我也很好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又在哪些方面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扎实,应该能让我对世界音乐有一个系统性的、纵深的认识。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在文字和音符的交织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评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音乐史,不如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史的缩影。我一直相信,音乐是连接人心的最直接的语言,而《世界音乐通史》正是通过这种语言,讲述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与社会变革、宗教信仰紧密相关的音乐发展。比如,在宗教改革时期,音乐是如何成为传播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工具的?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又是如何催生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音乐家们的生平、创作背景的深入剖析,也让我非常感兴趣。这些伟大的灵魂,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为世界留下不朽的篇章?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的组合,更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是人类情感最深刻的表达。我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尤为着迷,它们往往更能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评分

物流很快,纸张不错。。

评分

至于公元前1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远古音乐,受文献考证之限,作者只作了简单的概述;至于东方音乐,作者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但我们亦可以从作者所综述的绪言及前三章中获得框架性的了解。

评分

好书!如果你喜欢音乐,值得拥有。

评分

5~

评分

还不错,没有开始看,给女儿看

评分

书很好,正在学习中。

评分

物流速度快,价格很实惠

评分

至于公元前1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远古音乐,受文献考证之限,作者只作了简单的概述;至于东方音乐,作者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但我们亦可以从作者所综述的绪言及前三章中获得框架性的了解。

评分

世界音乐通史,了解世界的音乐,很不错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