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在收集參考國內、外脫硫技術新資料的基礎上,結閤作者20多年從事大氣汙染控製科研設計的經驗,簡明、扼要地闡述瞭煤的燃燒和大氣汙染,鍋爐煙氣脫硫設計條件的確定,氣體吸收概論等有關鍋爐煙氣脫硫設計的技術基礎性知識;比較係統全麵地從脫硫設計角度闡述瞭工業及供熱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工藝設計。
根據脫硫設計需要,適當介紹瞭脫硫裝置腐蝕環境和防腐蝕設計,闡述瞭鍋爐煙氣脫硫技術及工藝比較選擇,介紹瞭工業鍋爐煙氣脫硫自控設計方案,闡述瞭工業鍋爐濕法脫硫主要設備和濕法脫硫係統調試。為瞭對工業及供熱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工藝設計有更具體、更清楚的瞭解,本書對每種實用脫硫工藝都以220t/h熱電鍋爐濕法脫硫設計方案和投資估算進行瞭示例。為瞭脫硫設計方便,本書摘錄瞭有關脫硫設計中常用的主要設備及脫硫設計和運行中相關的技術規定標準規範。
《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對工業及供熱鍋爐濕法脫硫技術的論述,從基礎理論到生産實踐、從國外到國內、從技術到經濟、從定性到定量、從生産經驗數據到數理分析計算、從設計方法到設計示例,內容豐富、層次分明、重點突齣、實用性強。本書既可供從事工業及供熱鍋爐房設計及運行人員、大氣汙染控製科研及設計人員、環境保護管理人員、環境監測人員、環境保護工程技術公司專業人員參考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熱能工程師生參考使用。
第1章 煤的燃燒與大氣汙染
1.1 煤的組成、成分分析及其分類
1.1.1 煤的元素分析
1.1.2 煤的工業分析
1.1.3 煤的成分基準及換算
1.2 煤燃燒産生的汙染物
1.3 煤的燃燒和煙氣組成成分
1.3.1 碳的燃燒
1.3.2 氫的燃燒
1.3.3 硫的燃燒
1.3.4 煤燃燒的理論空氣量
1.3.5 煤燃燒産生的煙氣量
1.3.6 空氣和煙氣的焓
1.4 工業及熱水鍋爐煙塵原始排放濃度
第2章 鍋爐煙氣脫硫設計條件
2.1 脫硫設計常用的標準及規範
2.2 脫硫設計的原始資料
2.3 脫硫裝置設計要求
2.4 脫硫裝置設計條件
2.5 鍋爐排煙的SO2含量
2.6 鍋爐排煙的NOx含量
2.7 脫硫裝置的設計脫硫效率
2.8 煙氣含濕量
2.9 煙氣露點
2.10 煙氣的升溫和降溫
第3章 氣體吸收概論
3.1 氣體擴散
3.1.1 擴散速率方程式
3.1.2 擴散係數
3.2 氣體吸收原理
3.2.1 亨利定律
3.2.2 雙膜理論
3.2.3 傳質速率方程式
3.2.4 脫硫塔傳質單元數
3.2.5 脫硫塔吸收區高度
第4章 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工藝設計
4.1 濕式石灰法脫硫
4.1.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1.2 濕式石灰法脫硫工藝流程
4.1.3 脫硫工藝流程說明
4.1.4 濕式石灰法脫硫工藝參數
4.1.5 脫硫産物的用途
4.1.6 脫硫過程水平衡
4.1.7 濕式石灰法脫硫廢水處理
4.1.8 濕式石灰法脫硫特點
4.1.9 濕式石灰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1.10 濕式石灰法煙氣脫硫設計方案及投資估算
4.2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
4.2.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2.2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工藝流程
4.2.3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工藝參數
4.2.4 脫硫産物的用途
4.2.5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特點
4.2.6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2.7 濕式石灰石法煙氣脫硫設計方案及工程投資估算
4.3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
4.3.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3.2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工藝流程
4.3.3 脫硫係統組成
4.3.4濕式氧化鎂法脫硫工藝參數
4.3.5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廢水及處理方案
4.3.6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技術特點
4.3.7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3.8 濕式氧化鎂法煙氣脫硫除塵方案及工程投資估算
4.4 鈉堿法脫硫
4.4.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4.2 鈉堿法脫硫工藝流程
4.4.3 亞硫酸鈉法
4.4.4 鈉堿法脫硫工藝參數
4.4.5 鈉堿法脫硫廢水量及處理方案
4.4.6 鈉堿法脫硫技術特點
4.4.7 鈉堿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4.8 鈉堿法鍋爐煙氣脫硫方案及投資估算
4.5 雙堿法脫硫
4.5.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5.2 雙堿法工藝流程
4.5.3 雙堿法脫硫工藝參數
4.5.4 雙堿法中鈉堿的再生迴用
4.5.5 雙堿法中鈉堿的損耗
4.5.6 雙堿法脫硫廢水處理
4.5.7 雙堿法脫硫技術特點
4.5.8 雙堿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5.9 雙堿法煙氣脫硫方案及投資估算
4.6 濕式氨法脫硫工藝
4.6.1 基本原理與化學反應式
4.6.2 濕式氨法脫硫工藝流程及參數
4.6.3 濕式氨法脫硫的pH值控製
4.6.4 濕式氨法脫硫産物的用途
4.6.5 濕式氨法脫硫工藝技術特點
4.6.6 濕式氨法脫硫設計注意事項
4.6.7 濕式氨法煙氣脫硫設計方案及投資估算(氨-亞硫酸銨法脫硫工藝)
4.7 工業鍋爐簡易濕法脫硫
4.8 工業及供熱鍋爐濕法煙氣脫硫設計實例
4.8.1 2×40t/h鍋爐濕式氧化鎂法煙氣脫硫設計
4.8.2 2×35t/h鍋爐煙氣鈉堿法脫硫設計
第5章 鍋爐煙氣脫硫技術簡介及工藝比較和選擇
5.1 煙氣脫硫技術簡介
5.1.1 煤燃燒前脫硫技術
5.1.2 煤燃燒中脫硫技術
5.1.3 煤燃燒後煙氣脫硫技術
5.1.4 常用脫硫工藝和性能
5.2 鍋爐煙氣脫硫工藝的比較和選擇
5.2.1 濕式石灰石法脫硫工藝
5.2.2 雙堿法脫硫工藝
5.2.3 濕式氧化鎂法脫硫工藝
5.2.4 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方案
5.2.5 雙堿法、石灰石法、氧化鎂法經濟指標對比
5.3 脫硫工藝方案比選意見
第6章 脫硫劑選擇和漿液製備
6.1 脫硫劑的選擇
6.1.1 脫硫劑價格和比價
6.1.2 脫硫劑産地
6.1.3 脫硫劑的脫硫工藝特性
6.2 脫硫劑製備流程
6.2.1 全封閉脫硫劑製備係統
6.2.2 半封閉脫硫劑製備係統
6.2.3 簡易脫硫劑製備係統
6.3 脫硫劑漿液製備設計條件
6.3.1 脫硫劑用量
6.3.2 脫硫劑儲倉
6.3.3 攪拌槽(池)
6.4 脫硫劑漿液製備設計示例
第7章 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常用脫硫塔
7.1 空心噴霧脫硫塔(洗滌塔、吸收塔)
7.2 多孔闆塔(無溢流多孔闆塔、泡沫塔)
7.3 文丘裏洗滌塔
7.4 噴霧、多孔闆塔
7.5 鏇流闆塔
7.6 液柱塔
7.7 其他脫硫塔
7.8 常用脫硫塔性能
第8章 鍋爐煙氣濕法脫硫自動控製設計
8.1 控製係統概述
8.2 自控設計采用的標準及規範
8.3 自控設計範圍和內容
8.4 自動控製迴路
8.5 測量儀錶選型
8.6 煙氣排放連續監測係統(CEMS)
8.7 工業鍋爐脫硫自動控製設計技術方案示例
8.7.1 130t/h供熱鍋爐脫硫自控和電氣方案設計
8.7.2 鍋爐煙氣脫硫漿液製備自控設計
第9章 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主要設備
9.1 脫硫增壓風機
9.2 脫硫循環泵
9.3 羅茨鼓風機
9.4 噴霧噴嘴
9.4.1 噴嘴的性能
9.4.2 噴霧的覆蓋率fp
9.4.3 噴嘴的固定方法
9.4.4 噴嘴的材料
9.5 除霧器
9.6 水力鏇流器
9.7 真空帶式過濾機
9.8 闆框壓濾機
9.9 離心分離機
9.10 煙氣加熱器
9.11 煙氣擋闆
9.12 煙道
9.13 管道和閥門
第10章 脫硫係統煙道設計及煙氣升溫
10.1 煙道設計
10.2 阻力計算
10.3 脫硫係統增壓風機設計示例
10.4 增壓風機風壓Hzy(Pa) 和風量Qzy(m3/h)的確定
10.5 脫硫排煙加熱方案
第11章 煙氣脫硫防腐蝕設計及材料
11.1 煙氣脫硫裝置的腐蝕
11.2 腐蝕環境劃分和材料選用
11.3 常用非金屬防腐材料
11.4 常用金屬防腐材料
第12章 鍋爐煙氣濕法脫硫係統調試
12.1 脫硫係統調試任務與目的
12.2 係統調試的一般規定
12.3 調試運行組織工作
12.4 係統調試
12.5 脫硫係統運行與性能測試
第13章 常用設計資料
13.1 鍋爐燃煤資料及燃燒數據
13.2 蒸汽及熱水、煙氣的熱力性質
13.3 常用化閤物及脫硫劑
13.4 常用物理單位換算
13.5 煙風道異徑管局部阻力係數
13.6 各國不銹耐酸鋼牌號對照
13.7 常用數據
13.7.1 常用鋼材的許用應力
13.7.2 常用材料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
13.8 常用材料
13.8.1 型材
13.8.2 管材
13.8.3 鋼塑復閤管
13.8.4 ABS塑料管
13.8.5 闆材
13.9 常用設備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書名是《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我抱著學習的目的買迴來,希望能在實際工作中找到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但坦白說,在仔細翻閱後,我對書中某些章節的深入程度和實用性感到一絲疑慮。例如,書中對幾種主流濕法脫硫工藝的原理進行瞭詳細介紹,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當我試圖尋找針對特定工業鍋爐類型(比如燃煤電廠的大型鍋爐,或是小型工業窯爐)的優化設計思路時,內容就顯得有些泛泛而談。書中提供瞭一些通用的設計參數和流程圖,但缺少對不同工況下(如燃料成分變化、負荷波動等)具體參數調整的詳細指導,以及相應的案例分析。對於一個急需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師來說,這部分內容的缺失,使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原理性的科普讀物,而非一本能夠直接指導工程實踐的“設計寶典”。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設備選型、管道布置、係統集成等方麵的具體建議,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運行數據進行優化迭代的經驗分享。畢竟,在工業生産中,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能夠落地執行、解決問題的技術細節纔是最寶貴的。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我原本期待它能成為我在煙氣脫硫領域的一本“聖經”。我對書中關於濕法脫硫的化學反應機理、吸收劑選擇以及工藝流程的闡述留下瞭深刻印象,特彆是對石灰石-石膏法、海水法等主流技術的原理講解,確實做到瞭深入淺齣,為我構建瞭紮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當我深入到“實用技術設計”的部分時,卻發現某些章節的論述有些過於理論化,與實際工程操作的銜接不夠緊密。例如,書中提到瞭防腐蝕、防堵塞等關鍵設計環節,但對於如何通過材料選擇、結構設計、運行策略等具體手段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其詳盡程度仍顯不足。尤其是在設備材質的選取方麵,書中給齣瞭幾種常見的選項,但並未深入分析不同工況下(例如煙氣溫度、濕度、腐蝕性成分含量)的優劣勢以及經濟性考量。此外,關於係統的自動化控製和在綫監測技術,書中提及不多,而這在現代工業生産中是提升效率、保障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希望未來版本能夠更側重於這些實操性強的技術細節,為讀者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參考。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在工業現場工作的技術人員,我對《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書中在闡述濕法脫硫的各種吸收介質、反應機理以及基本工藝流程方麵,確實展現瞭紮實的學術功底,為我理解脫硫過程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當翻到涉及具體設計細節的部分時,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例如,書中對於如何優化塔內噴淋係統,以達到最佳的傳質效果,隻是籠統地提齣瞭一些原則,但對於不同塔體結構、不同煙氣流速下的具體噴嘴類型、布置密度和噴霧角度的選取,並沒有給齣詳細的指導。同樣,在關於脫硫石膏的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方麵,書中也隻是簡單提及,並未深入探討不同處理工藝的技術特點、經濟可行性以及市場前景。對於現場工程師來說,這些都是關乎項目成敗的重要環節,如果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更詳實的數據、更具體的案例分析,或是更深入的工藝對比,將會極大地提升其“實用性”和價值。
評分我一直關注著節能減排領域的技術進展,所以當看到《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這本書時,便毫不猶豫地入手瞭。不得不說,書中關於濕法脫硫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發展曆程的介紹,相當詳實,對於想要瞭解這一領域概貌的讀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起點。書中詳細講解瞭濕法脫硫的各種工藝路綫,包括其優缺點、適用範圍等,讓我對各種技術方案有瞭初步的瞭解。但是,在我試圖從中找到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實用技術設計”方麵的內容時,卻發現瞭一些不足。例如,在討論係統放大設計時,書中提供瞭一些計算公式和通用圖錶,但對於如何根據實際的場地條件、設備接口、以及潛在的運行風險進行精細化設計,卻鮮有提及。對於諸如管道係統的水力計算、風機和泵的選型依據、以及與其他鍋爐輔助係統(如除灰、除渣係統)的協調配閤等細節,書中並未進行深入的探討。這讓我感覺,這本書在理論層麵做得相當不錯,但在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工程項目落地的關鍵細節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能完全滿足我作為一名工程師對“實用設計”的期待。
評分收到這本書《節能減排技術叢書:工業鍋爐煙氣濕法脫硫實用技術設計》的時候,我懷著極大的熱情想要從中汲取靈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書中對濕法脫硫技術的基礎理論,如氧化還原反應、傳質傳熱過程等,進行瞭細緻的闡述,讓我對脫硫機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然而,在閱讀到關於“設計”部分時,我感覺有些章節的描述與實際工業生産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離。例如,在探討脫硫效率提升的策略時,書中列舉瞭多種方法,但對於如何針對不同類型的工業鍋爐(例如,不同燃料特性、不同負荷需求)製定個性化的設計方案,以及在設計過程中如何權衡成本、能耗和脫硫效果,缺乏具體的操作指南。特彆是關於循環水處理、廢水排放以及副産物資源化利用等環保性設計環節,內容顯得比較簡略,沒有深入探討其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效益。對於希望在實際項目中進行詳細設計的工程師來說,這部分內容的缺失,使得本書的參考價值有所減弱,更像是對濕法脫硫技術的理論性介紹,而非一本完整的工程設計手冊。
評分單位使用,正版 質量很好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擁有
評分正版,質量好,不錯不錯
評分正版很好的書,很實用
評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評分正版,質量好,不錯不錯
評分是正版書,看起來很舒服
評分正版很好的書,很實用
評分還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