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莲,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副研究员,主任,女,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养蜂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所学专业为蜂学,2007年获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硕士学位,从事蜂病虫害方面的研究。201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在职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蜂学专业理论和养蜂管理实践知识。
2004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工作,从事蜂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目前是国内熊蜂病虫害方面的主要科研骨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50篇,其中SCI论文8篇,作者和通讯作者共28篇,参编著作2部,获发明专利1项,主持课题5项,总经费147万元。参与课题有10多项。
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匠心独运,它不像某些技术手册那样死板,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逻辑性极强。我特别欣赏它对“季节性管理”的划分,仿佛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轴来展开养蜂工作的日程表。比如,春季如何快速扩群,重点在于巢脾的增加和花粉的补充,讲解得极其到位,甚至细致到告诉你什么温度下应该增加巢框,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分蜂措施以防止自然分蜂带来的损失。进入夏季,重点转向了如何控制蜂王的产卵速度和蜂蜜的采集效率,书中对于如何设置副王台、如何处理“子脾过满”的状况,提供了多种成熟的解决方案,每种方案都列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那一部分。作者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化学防治方式,而是大力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管理策略,比如对瓦螨的物理清除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增强蜂群自身抵抗力来减少发病几率。这些内容体现了现代养蜂的趋势——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品质。对于我这种对化学残留比较敏感的读者来说,这种科学且负责任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接受了一次高水平的专业培训,知识点环环相扣,让人学得踏实。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也买过几本关于农业技术的书,很多都存在一个通病:文字晦涩,配图模糊不清,很多关键操作步骤根本看不懂。但这本《蜜蜂养殖实用技术》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的视觉呈现质量非常高,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养蜂界的“图解圣经”。我重点赞扬一下它对那些复杂设备的图示说明。比如,关于蜂箱的结构组成,它不仅仅画了一个静态的图,而是拆解了各个部件,并用清晰的箭头标注了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功能。更别提那些操作流程图了,比如如何使用取蜜机的分离原理,书里配的流程图清晰到让人一目了然,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有效得多。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技术难点”时的配图风格——不是那种过度美化的效果图,而是非常写实的现场照片或清晰的手绘图,能让人准确地把握操作的力度和角度。比如,在演示如何诱捕野蜂群时,书里展示了不同诱蜂箱的内部结构和放置高度,配上文字解释,我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个场景。这种图文并茂、互相印证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让很多原本需要反复琢磨的细节,只看一遍图就能明白七八分。
评分这本《蜜蜂养殖实用技术》简直是为我这种想在自家后院搞点小养殖的门外汉量身定做的!我本来对养蜂一窍不通,光是听到“蜂群管理”、“蜂王鉴别”这些词就觉得头大,心想这玩意儿肯定得是老把式才能玩转的。结果翻开这本书,哇,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报告,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的王大爷手把手在教你。开篇就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讲得明明白白,连不同品种蜜蜂的脾气秉性都描述得栩栩如生。比如它讲到如何识别健康的蜂卵,用的是“像一粒米粒躺着”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而不是一堆复杂的专业术语。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过度干预或者处理不当导致的蜂群衰弱——都有详细的“避坑指南”。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安全地更换蜂王,步骤写得清晰到我甚至能想象出自己操作时的情景,甚至连工具的选择和使用都考虑到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从选址的朝向到越冬前的饲喂量,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经过了无数次试验才总结出来的黄金法则。它真正做到了“实用”,而不是“理论展示”。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这本书就是我最坚实的起步垫脚石,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养蜂季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深度探讨的读者,很多入门书籍往往只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但真正想做好一项事业,就必须了解“为什么”。这本书的深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对理论支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会穿插讲解背后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原理。例如,在讲到蜂蜜成熟和封盖的标准时,它会解释蔗糖转化酶的作用机制,以及为什么高湿度的环境会导致蜂蜜品质下降,这对理解蜂蜜储存和加工至关重要。又比如,在讨论蜂群的营养需求时,它详细分析了花粉中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比例对工蜂寿命和幼虫发育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在采集蜜源时,不仅追求产量高的蜜源,还会兼顾营养均衡。这种对原理的深入挖掘,让养蜂不再是简单的“喂食”和“收割”,而变成了一门基于科学的精细化管理艺术。它教会了我如何像蜜蜂一样思考,如何从它们的角度去优化环境和资源配置。这种理论深度避免了盲目操作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让我的养蜂目标从“能养活”提升到了“要养好、养出精品”的层次。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带来的那种“全景式”的视角,它真正将养蜂活动置于一个更大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去考察。它没有回避商业化养殖的挑战。书中专门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蜂蜜的等级划分、市场定价策略,以及如何建立品牌和直销渠道。这对于我这种有志于将爱好发展成副业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商业指导。它不仅告诉你如何获得蜂蜜,还告诉你如何“卖出好价钱”。书中甚至涉及了蜂产品深加工的初级知识,比如如何制作蜂胶酊剂或者花粉颗粒,这些增值环节的介绍非常实际,没有空泛的口号,而是提供了明确的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更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还讨论了养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责任,比如如何合理布局蜂场以避免与农田农药使用高峰期冲突,以及如何保护本地的本土蜜蜂资源。这种超越个体养殖户利益的宏观视野,让这本书的格局瞬间打开,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实践指南。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学会了养蜜蜂,而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蜂场经营者。
评分还没看,有时间就看
评分平时没时间看,只看了有一点,觉得不错
评分很好发货快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不怎么样
评分实用的好书。
评分今天刚刚收到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还可以
评分书不错,学到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