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既是一部个人化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
《西湖梦寻》对杭州西湖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是一部介绍西湖掌故、地理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成就的山水记和风俗记。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久居杭州。明亡后,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他是公认成就X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X擅散文。
陶庵梦忆
自序
卷一
钟山
报恩塔
天台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戏
筠芝亭
砎园
葑门荷宕
越俗扫墓
奔云石
木犹龙
天砚
卷二
孔庙桧
孔林
燕子矶
鲁藩烟火
朱云崃女戏
绍兴琴派
花石纲遗石
焦山
表胜庵
梅花书屋
不二斋
沈梅冈
岣嵝山房
三世藏书
卷三
丝社
南镇祈梦
禊泉
兰雪茶
白洋潮
阳和泉
龙喷池
朱文懿家桂
逍遥楼
包涵所
斗鸡社
栖霞
湖心亭看雪
卷四
不系园
兖州阅武
牛首山打猎
杨神庙台阁
雪精
严助庙
二十四桥风月
世美堂灯
宁了
张氏声伎
卷五
范长白
于园
姚简叔画
炉峰月
湘湖
柳敬亭说书
虎丘中秋夜
扬州清明
金山竞渡
刘晖吉女戏
朱楚生
扬州瘦马
卷六
彭天锡串戏
目莲戏
甘文台炉
绍兴灯景
韵山
天童寺僧
水浒牌
烟雨楼
仲叔古董
噱社
一尺雪
齐景公墓花樽
卷七
西湖香市
西湖七月半
及时雨
雷殿
庞公池
松花石
愚公谷
定海水操
过剑门
卷八
龙山放灯
王月生
张东谷好酒
楼船
阮圆海戏
花阁
范与兰
闰元宵
合采牌
琅嬛福地
西湖梦寻
自序
西湖总记
明圣二湖
西湖北路
玉莲亭
昭庆寺
大佛头
保俶塔
玛瑙寺
智果寺
六贤祠
西泠桥
岳王坟
紫云洞
西湖西路
玉泉寺
集庆寺
飞来峰
冷泉亭
灵隐寺
北高峰
岣嵝山房
青莲山房
上天竺
西湖中路
秦楼
十锦塘
孤山
关王庙
六一泉
葛岭
苏公堤
湖心亭
放生池
西湖南路
柳洲亭
灵芝寺
钱王祠
净慈寺
小蓬莱
雷峰塔
烟霞石屋
高丽寺
于坟
风篁岭
一片云
西湖外景
西溪
虎跑泉
凤凰山
宋大内
五云山
云栖
镇海楼
城隍庙
火德庙
芙蓉石
云居庵
紫阳庵
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①,至北固,舣舟②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③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④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释】
①晡(bū):申时,为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
②舣(yǐ)舟:使船靠岸。
③噀(xùn):喷。
④摋(shā):揉。
梅花书屋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①,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②。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③,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
①纱(chú):纱帐。
②缨络:同“璎珞”,指珠玉串起的饰品。
③倪迂清:元代书画家倪瓒家中的清阁,用于收藏图书。
兰雪茶
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X。”王龟龄曰:“龙山瑞草,日铸雪芽。”日铸名起此。京师茶客,有茶则至,意不在雪芽也,而雪芽利之,一如京茶式,不敢独异。三峨叔知松萝焙法,取瑞草试之,香扑洌。余曰:“瑞草固佳,汉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日铸茶薮,‘牛虽瘠,偾于豚上②’也。”遂募歙人入日铸。
扚③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
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④食兰雪。兰雪则食,以松萝而纂兰雪者亦食,盖松萝贬声价俯就兰雪,从俗也。乃近日徽歙间松萝亦名兰雪,向以松萝名者,封面系换,则又奇矣。
【注释】
①日铸:山名,位于今浙江绍兴,盛产茶,以“日铸”X为出 名。
②牛虽瘠,偾(fèn)于豚上:再瘦弱的牛,倒在小猪身上,小猪也会被压死。这句话出自《左传》。
③扚(dí):按。
④止:只。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①矣,余拏②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更定:初更之后,相当于现在的晚上八、九点。
②拏(ná):指划船。
③毳(cuì)衣:古代的一种衣服,由毛皮制成。
④沆砀(hànɡ dànɡ):烟雾缭绕的样子。
⑤大白:大的酒杯。
刚拿到这本《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就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烫金,透着一股子复古的韵味,一看就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粗制滥做。翻开内页,我被它的排版惊到了。字体大小适中,间距舒服,看着一点也不费眼。最重要的是,它不仅有原文,还附带了详尽的注释,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古文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以前读古文,最怕的就是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典故,查起来非常麻烦,有时候甚至会因此中断阅读的兴致。这本书的注释,我翻看了几页,感觉非常到位,解释得既清晰又准确,而且不会过多地打断原文的阅读流畅性。我一直对张岱的《陶庵梦忆》很感兴趣,那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许多明代士大夫的生活片段,充满了人情味和时代印记。而《西湖梦寻》,光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那一定是关于杭州西湖的种种美好回忆吧。这本书将这两部经典作品集合在一起,并提供了专业的注释,相信一定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能从中获得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陶庵”这两个字,自带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息,而“梦忆”则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让人忍不住联想到那些尘封的往事。再加上“西湖梦寻”,更是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唯美画卷。我一直认为,好的古籍,不仅要有优美的文字,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书能够被收录在“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名家诗词经典本”系列之中,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和地位。我尤其好奇的是,对于《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这两部作品,书中会提供怎样的解读和注释。我希望那些注释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领略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能够配得上其内容,比如采用古朴的纸张,搭配精美的插图,让阅读过程更具仪式感。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古籍,更能够成为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其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经典读物。
评分拿到这本书,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见明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百态。我一直对明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种笔触细腻、情感真挚的作品。《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这两部作品的名字就足以唤醒我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想象。我之前也尝试阅读过一些古籍,但常常因为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够深入而感到困扰。而这本书提供了原文和注释,这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更轻松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去感受张岱笔下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去领略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同时,我也希望《西湖梦寻》能够带我游览那个传说中的西湖,感受那里的风光旖旎和人文荟萃。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但又缺乏专业指导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开始我的文化之旅。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散文有着特别的情感。《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这两部作品,早有耳闻其名,只是苦于没有好的版本能够深入品读。这次看到这本书,将其收录在“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名家诗词经典本”系列中,而且还附有注释,这让我对它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作者笔下的喜怒哀乐,去体会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我希望这本书的注释能够做到精炼而准确,既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又不至于喧宾夺主,打断我与原文的连接。我同样期待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从纸张的触感、字体的选择,到装帧的风格,都能体现出一种对经典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够带给我一次深刻而愉悦的文学之旅。
评分这本书终于拿到手了!沉甸甸的,翻开一看,厚实的纸张,古朴的字体,就透着一股子“经典”的味道。我一直对明清小品文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闲适和雅致。《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这两本,名字就带着一股子江南烟雨的温婉,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以为,读史书是了解历史,而读小品文,则是感受历史中的人情味,是透过文人的笔触,去触碰那些鲜活的生命和早已远去的时光。这本书将它们合在一起,配上注释,对我这种对古文功底不算深厚但又渴望亲近经典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最期待的是,通过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够像身临其境一样,走进明代文人笔下的那些场景,去体会他们在那一刻的心绪,去感受他们眼中世界的独特韵味。不知道作者的注释会是怎样的风格,是旁征博引,还是浅显易懂?我猜想,一定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晦涩的词语和典故,让阅读体验更加顺畅。总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我通往古代文人心灵深处的大门。
评分很好,价格便宜,是正版。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价格便宜,闲暇时看看蛮好的。
评分书没想象中大,毕竟价格在那,不过还算不错吧
评分还好了,很迷你,很方便,实惠
评分非常棒很给力
评分还行吧!毕竟价格放在这(买了10本,30元)。书小而薄,印刷和纸张很一般;字较小行较密,注释少。
评分书收到,很不错。
评分书质量不错,下次还会光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