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名家辈出碑帖无数。为了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传统名碑名帖的需求,我们选择了历代书体和著名书家的代表之作,并采用彩色印刷、放大字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历代碑帖的神韵,是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手上不可缺少的一手珍贵资料。
《兰亭序》是晋代王羲之撰写,为天下第1行书。记述了作者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绝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1帖”。 此帖是行书入门必临的经典范本。
杜浩,生于山东淄博。山东大学王羲之研究所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现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艺术创作中心副研究员、山东省文化厅传统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以颜真卿书法为课题,发表论文五万多字,出版有《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教材》等著作五部。
《兰亭序》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文中有诸多涂改之处,不但没有影响通篇的章法效果,反而有一种自然天成之美。全文共有二十多个“之”字,然写法却字字有别,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水准。总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合、雅正为尚的美学传统。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专业书法选集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艺术史的缩影。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对一些争议性“钩摹本”的处理方式,它没有简单地进行褒贬,而是提供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和感受不同时代书法家的理解与转换。这种尊重读者智识的编撰态度,让我非常钦佩。此外,书中对一些特定字词的反复对比展示,比如“之”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简直是一堂生动的书法语法课。它引导我从宏观的气韵转向微观的笔法,再回到整体的章法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展示了《兰亭序》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看”和“理解”中国古典书法艺术的复杂层次和深厚内涵。对于任何严肃的中国文化学习者而言,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之作。
评分这本《历代碑帖精粹·晋:王羲之兰亭序》的选本,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兰亭序》的不同拓本罗列出来,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初翻阅时,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晋风古韵所吸引。书中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每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让人在欣赏碑帖细节时,不会感到丝毫的拥挤和压迫。特别是那些关于墨色的还原,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即便是影印件,也能感受到当年王羲之挥毫泼墨时那种一气呵成的气韵,那些细微的涨墨、枯笔,都清晰可见。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刻本的对比呈现,虽然《兰亭序》的版本众多,但能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家进行并置对比,对于研究其流变和审美取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的装帧厚重,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仿佛就能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展示了一件艺术品,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深入领悟中国书法精神的途径。我常常在深夜里,对着其中某一处“之”字的写法反复揣摩,那种韵味,是其他任何摹本都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代大师与当代学习者的桥梁。
评分我一直认为,研究古代碑帖,最忌讳的就是“失真”。很多出版物为了追求“清晰”,往往将墨色处理得过于均匀和僵硬,反而失去了原件的生命力。然而,这本《历代碑帖精粹·晋:王羲之兰亭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保留了拓片原本的“粗砺感”。例如,有些拓本因为年代久远,纸张本身就带有斑驳的氧化痕迹,这本书丝毫没有掩盖这些,反而通过高质量的印刷技术,将这些岁月留下的印记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理解书法的物质载体如何影响最终的审美效果,提供了绝佳的案例。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当年王羲之看到以这样的形式来保存他的墨迹,一定会感到欣慰。这本书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历史在纸上留下的每一个细微的脚印,这种对“原真性”的执着,是很多商业出版物所欠缺的。它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与古人对话的真实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可以说是极具现代审美,但又巧妙地融入了古典韵味。它的封面设计非常简约,没有使用那种俗套的朱红或玄黑,而是采用了一种偏向于宋代宣纸的淡雅米色,配以沉稳的字体,低调中透着大家气象。内页的字体排布也十分讲究,注重视觉上的平衡感。我个人很欣赏它在介绍每一部分拓片时的那种留白策略,使得观者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碑帖本身,而不被多余的文字信息干扰。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开本设计非常适合临摹,它足够大,能清晰展现笔法的细节,但又不会过分笨重,方便在书桌上摊开对照。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肃的仪式,这种体验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和学习的专注度。它成功地将一个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化成了一种可以互动的、有呼吸感的艺术体验。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精粹时,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精”在哪里。翻开后,我发现它在学术考证上下了血本。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这是王羲之的真迹”这种表层介绍上,而是深入挖掘了流传有序的脉络。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附带的那些关于刻本历史背景的小注,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极大,为理解每一张拓本的时代烙印提供了坚实的背景支撑。这对于我这种希望不仅仅是“学字形”还要“懂来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放大处理,简直到了苛刻的程度,有些拓片上的细微皴裂,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这可能在其他精装本中是很难看到的。这种对“不完美”的包容和真实呈现,恰恰是文物研究中最珍贵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些随时间而生的痕迹之中。这本书的编辑思路显然是站在一个学者的高度来构建内容的,而不是仅仅面向大众普及,这种深度和严谨,非常值得称道。
评分用来练硬笔书法用的,古帖好用
评分终于买了这本书却忘了买的意义 好好看看 必有好的收获
评分!
评分以前有一本书圣的字帖,被别人拿走了,这本书很好,慢慢练习!
评分挺好的
评分帮朋友定的1,喜欢,新开京东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帮同学买的,满意。
评分纸质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