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读经典碑帖为书法学习之不二法门。中国历代名家辈出,传世碑帖无数。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选书法史上经典,装帧典雅,印刷精美,堪称佳制。
本系列采用底本,高清彩色印刷;穿线装订,拆阅方便实用。力求“下真迹一等”之效果。系列的特点则是对原作或拓本稍加放大,使得细节纤毫毕现。无论线条的张力、墨色与叠加,还是纸张的颜色及气息,都毫厘间淋漓尽现。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对读者诸君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所帮助。
《书谱》纸本墨迹、小草长卷,书写于唐垂拱三年(687),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卷首题曰『书谱卷上』,文中亦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宋《宣和书谱》亦有记载:『唐孙过庭《书谱序》,上下二。』究竟该卷《书谱》仅是上卷,还是在流传中经割裱、合装后的上下卷全部?或者本来就是孙过庭未写完的残稿?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现有的文字来看,其内容完整,论述精辟,堪称古代书论之经典。该卷草书用笔遒劲、笔法精熟,墨色变化、妙趣横生,结体优美、不失法度,通篇起承转合,和谐完美,更是后世草书取法之典范。
孙过庭,名虔礼,字过庭,生卒年不详。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又有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富阳(今属浙江)人之说。他主要活动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官至率府录事参军。由于官职低微,正史不见其传记。孙过庭生前与陈子昂等相友善。陈子昂为其所作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祭率府孙录事文》成为研究孙氏生平的重要文献。由两篇志文内容可知,孙过庭名『讳虔礼、字过庭』;为人『忠信实显,仁义实勤』;仕途失意,『值凶孽之灾,四十见君,遭馋慝之议』;命运不济,『忽中年而颠沛,从天运而长徂』 ;终英年早逝,卒于洛阳。此外,陈子昂还在祭文中称赞孙过庭的书法,将其与钟繇相提并论,誉为『旷代同仙』。
孙过庭师法二王,工真、行、草诸体,又擅书法理论,尤精于草书创作,得二王书法三昧,据说其小字几可乱真。唐张怀瓘评其曰:『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宋米芾评曰:『凡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注释和旁白处理上的克制与恰到好处。很多书法图录会过度解读,恨不得把每一个细节都用文字量化,反而削弱了观者自身的感受和想象空间。但这部作品的文字部分却像一位低调的引路人,它只是在关键的历史背景或罕见的笔法技巧上给出点拨,其余的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我们自己去面对墨迹本身。这种“留白”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迫我们将目光从书本的边缘拉回到作品的核心——那无声的线条与结构之中。这种尊重原作、尊重学习者个体体验的编撰手法,在当下的出版物中已属难得,它没有把我们当成完全的门外汉,而是提供了一个与古人对话的平台,让我们自己去体会那份穿越时空的交流感。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工具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更超越了工具的范畴,成为了一种“心法”的载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放大局部的那些单元,它们并非随意截取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挑选出的、最能体现书家独特用笔习惯的关键点。我经常对着那些放大的“提”、“按”、“顿”、“挫”的瞬间反复揣摩,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笔画的起笔,在不同的位置和情绪下,其入纸的深度和角度都是迥异的。这种微观层面的剖析,对于纠正我自身临摹时过于僵硬的用笔习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不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写”,而是让你“看到”了古人是如何“写出来”的那个瞬间的复杂心理活动。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并没有采取那种简单粗暴的断句或章节划分,而是巧妙地将内容与书家在不同心境下的笔法变化进行了隐性的关联。初读时,可能会觉得节奏略显跳跃,但随着深入体悟,会发现作者或编者对章法的理解极为深刻。特别是那些转折处的处理,不是生硬的换行,而是通过墨色的微妙渗透或笔锋的蓄力与释放,完成了一次情绪上的过渡。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理解了“气”在书法中的流动性,它告诉我们,书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场气息的连绵不绝。对于长期练习者而言,这种对整体布局和内在联系的捕捉,比单纯的字帖临摹更有价值,它教会你如何“读”一幅作品,而不是仅仅“描摹”它。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找到一本让人愿意慢下来,一页一页细细品味的读物是多么奢侈。每次翻开它,外界的喧嚣仿佛都被隔绝了,注意力完全被那些黑白相间的线条所吸引和占据。这种专注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精神疗愈。它不仅仅是教授技巧的教材,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窗口。透过这些历经千年风霜的墨迹,我仿佛能感受到彼时书家那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度。这种精神层面的渗透,远比死记硬背字帖的结构要来得深远和持久,它滋养的不仅仅是我的手,更是我的心境。
评分这部作品的装帧和印刷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棒,那种略带哑光的纹理,让每一页的视觉体验都充满了高级感。特别是油墨的扩散控制得非常好,即便是最细微的笔触和墨迹的浓淡变化,都能被清晰地捕捉下来,色彩还原度极高,仿佛原作就陈列在眼前。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翻阅起来十分顺畅,不用担心书页会松动。作为一套注重细节的藏家级用书,它在硬件上的投入是绝对值得肯定的,这使得在临摹和鉴赏时,那些微妙的“气韵”和“神采”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不像有些影印本,一味追求清晰度反而牺牲了原作的书卷气。对于真心热爱书法艺术,追求高品质阅读体验的人来说,光是这份对原作的尊重和呈现的精细度,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
评分商品很好,物流很快。很满意。
评分图片清晰,印刷精美,质量很好。以后有需要还会再来。
评分非常好,印刷好,清晰度高。
评分本字帖很好,很清晰、准确,字体大,很适合临摹。
评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字帖”确实不错,印刷精美,逼真,可与二玄社相媲美,目前来说,就字帖的印刷技术,应该是国内版本最好之一,是临摹、鉴赏的最佳品,值得收藏,美中不足就是发货时包装的不够好,很好的书拿到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希望能引起注意。
评分印刷精美、清晰,纸张质量很好,非常值得保存。
评分好极3,字大!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帮朋友买的 应该不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