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3册,共610克,总定价56.6元,分别如下:
《图说蜜蜂养殖关键技术》,定价22.8元;
《蜜蜂养殖实用技术》,定价19元;
《实用养蜂技术》,定价14.8元
以下为单本书参数
商品参数
书名:图说蜜蜂养殖关键技术
定价:22.8元
作者:李继莲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H20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22261854
字数:158000
页码:1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二、商品参数
书名:蜜蜂养殖实用技术
作者: 李继莲 主编
I S B N : 9787122194398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2-1
印刷时间: 2014-8-1
版次:1版
印次:3次
字数:154千字
页数:171页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重量:130克
定价:19元
三、商品参数
书 名:实用养蜂技术/农家致富金钥匙丛书
作 者:李炳焜 主编
I S B N :9787533538590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1年7月1日第2次印刷
字 数:229000字
页 数:282页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克
定 价:14.80元
编辑推荐
本书利用大量一手高清彩色图片,以全彩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当前蜜蜂养殖中的关键技术。2.本书内容涵盖了蜜蜂养殖中的所有重点环节,内容新颖全面。
内容简介
李继莲主编的《图说蜜蜂养殖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蜜蜂养殖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蜜源的调查、蜂场场址的选择、蜂箱排列以及选购蜂群和蜂群检查等养蜂的基本操作,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蜂群的管理办法及注意事项,中华蜜蜂的活框饲养技术,花期和产浆期的蜂群管理及相关蜂产品的采收技术,以及蜂群饲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病虫害及其有效防治方法。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用性较强,可供养蜂人员、养蜂科技工作者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特别是养蜂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章养蜂的基本操作
节我国蜜蜂的种类
第二节蜜源调查
第三节蜂场场址选择
第四节蜂箱排列
第五节选购蜂群
第六节蜂群检查
第七节调整蜂群
第八节迁移蜂群
第九节收捕分蜂群
第十节防止盗蜂
第十一节预防蜂蜇
第二章蜂群春季管理
节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技术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一、治螨
二、蜂箱和巢脾的消毒
三、换脾
第三节放王产卵
第四节促蜂排泄
第五节紧脾保温
一、箱内保温
二、箱外保温
第六节早春喂饲
一、喂糖
二、喂花粉
三、喂水
第七节加脾扩巢
一、扩大子圈
二、加空脾
三、加继箱
四、强弱互补
第八节组织双王群
第九节控制分蜂热
第十节王种选育
一、人工育王的条件
二、育王用具
三、培育种蜂群
四、育王的方法
五、组织交尾群
六、介绍新蜂王
第十一节人工分群
第三章蜂群夏季管理
节长江以北有主要蜜源的地区
第二节在江浙等只有辅助蜜源的地区
第三节长江以南无蜜源的地区
第四章蜂群秋季管理
节更换蜂王
第二节培育越冬蜂
第三节贮备越冬饲料
第四节预防盗蜂
第五节适时断子
第六节防治蜂螨
第七节秋季茶花期管理
第五章蜂群冬季管理
节越冬期蜂群的特点
第二节越冬蜂群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越冬蜂巢的布置
第四节调整越冬群势
第五节越冬包装
第六节蜂群室内越冬
一、入室时间及方法
二、入室后的管理
三、蜂群出室
第六章中蜂的活框饲养
节中蜂过箱
一、过箱的条件和时间
二、过箱前的准备
三、过箱的方法
四、过箱后的管理
第二节中蜂蜂场基本操作技术
一、养蜂场地选择
二、蜂群的排列
三、蜂王和王台的诱入技术
四、工蜂产卵和咬脾的处理
五、防止盗蜂
六、防止蜂群飞逃
第三节中蜂蜂群的管理
一、早春繁殖
二、流蜜期管理
三、越夏期管理
四、秋季蜂群管理
五、越冬期管理
第七章花期蜂群生产管理
节饲养强群
一、饲养强群的条件
二、饲养强群的方法
三、保持强群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培育适龄采集蜂
第三节组织采蜜群
第四节采蜜群的管理
第五节蜂蜜的生产
一、采蜜前的准备
二、分离蜜的采收工序
第六节蜂花粉的生产
一、蜂花粉的采收工序
二、采粉蜂群的管理
第七节蜂胶的生产
一、蜂胶的采收工序
二、采胶蜂群的管理
第八节雄蜂蛹的生产
第九节蜂毒的生产
第八章产浆期的蜂群管理
一、产浆群的选育
二、产浆群的组织
三、补粉奖糖
四、产浆群温湿度的调节
五、王浆的生产
第九章蜜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节常见蜜蜂病毒病
一、囊状幼虫病
二、慢性麻痹病
三、急性麻痹病
四、其他病毒病
第二节常见的蜜蜂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三、蜜蜂败血病
四、蜜蜂副伤寒病
第三节常见蜜蜂真菌性疾病及防治
一、白垩病
二、黄曲霉病
第四节常见蜜蜂寄生虫病及防治
一、蜜蜂孢子虫病
二、大蜂螨
三、小蜂螨
第五节蜜蜂常见敌害及防治
一、巢虫
二、胡蜂
三、蚂蚁
四、蟾蜍
第六节其他常见蜂群异常及防治措施
一、工蜂产卵
二、农药中毒
三、甘露蜜中毒
四、花蜜中毒
五、其他植物的花中毒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在作者多年蜜蜂养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实用、科学、高效”的指导思想,详细介绍了蜜蜂养殖中的基本操作技术,一年中四季蜂群的科学管理,中蜂的活框饲养,花期和产浆期蜂群的生产管理以及蜜蜂常见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文前附有高清彩色图片,便于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养蜂人员、养蜂科技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蜜蜂爱好者参考。
目录
章 养蜂的基本操作
节 调查蜜源
第二节 蜂场场址选择
1 蜜源情况
2 适宜的小气候
3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4 确保人、蜂安全
第三节 蜂箱排列
1 分散摆放
2 分组排列
第四节 选购蜂群
1 购买时间
2 蜂种的选择
3 挑选蜂群
4 定价付款
第五节 蜂群检查
1 准备工作
2 检查蜂群
第六节 调整蜂群
第七节 迁移蜂群
第八节 收捕分蜂群
1 分蜂的原因
2 分蜂团的收捕
3 分蜂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节 防止盗蜂
1 发生盗蜂的原因
2 盗蜂的识别
3 盗蜂的预防
4 制止盗蜂
第十节 预防蜂螫
1 养蜂管理
2 设置标识
3 处理蜂蜇
第十一节 养蜂常用机具
1 基本用具
2 饲养管理用具
3 蜂产品生产工具
4 其他工具设备
第二章 蜂群春季管理
节 早春蜂群状况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 治螨
2 蜂箱和巢脾的消毒
3 换脾
第三节 放王产卵
第四节 促蜂排泄
第五节 紧脾保温
1 箱内保温(紧脾)
2 箱外保温
第六节 早春喂饲
1 喂糖
2 喂花粉
3 喂水
第七节 加脾扩巢
1 扩大子圈
2 加脾扩巢
3 加继箱
4 强弱互补
第八节 组织双王群
第九节 控制分蜂热
第十节 王种选育
1 人工育王的条件
2 育王用具
3 培育种蜂群
4 育王的方法
5 组织交尾群
6 介绍新蜂王
第十一节 人工分群
1 均等分群法
2 非均等分群法
3 一群分出多群
4 多群分出一群
第三章 蜂群夏季管理
节 长江以北有主要蜜源的地区
1 防暑
2 防敌害
3 防农药中毒
4 蜂群的生产管理
第二节 在江浙等地只有辅助蜜源的地区
第三节 长江以南无蜜源的地区
第四章 蜂群秋季管理
节 更换蜂王
第二节 培育越冬蜂
第三节 贮备越冬饲料
第四节 预防盗蜂
第五节 适时断子
第六节 防治蜂螨
第七节 秋季茶花期管理
1 培育采集蜂
2 防止茶花烂子
3 多采花粉
4 主副群繁殖
5 适时育王、囚王培育越冬蜂
第五章 蜂群冬季管理
节 越冬期蜂群的内部状况
第二节 越冬蜂群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越冬蜂巢的布置
第四节 调整越冬群势
第五节 越冬包装
1 箱内保温
2 箱外包装
第六节 蜂群室内越冬
1 入室时间及方法
2 入室后的管理
3 蜂群出室
第六章 中蜂的活框饲养
节 中蜂过箱
1 野生中蜂及分蜂团的收捕技术
2 过箱的条件和时间
3 过箱前的准备
4 过箱的方法
5 过箱后的管理
第二节 中蜂蜂场基本操作技术
1 养蜂场地选择
2 蜂群的排列
3 蜂王和王台的诱入技术
4 工蜂产卵和咬脾的处理
5 防止盗蜂
6 防止蜂群飞逃
我发现的这本关于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指南,内容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它没有过多地讨论宏大的理论框架,而是将焦点集中在微观尺度上——比如一个街角座椅的摆放角度对邻里交往的影响,或者人行道宽度对慢行交通意愿的决定性作用。书中收集了全球多个城市成功的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流量热力图和用户访谈记录,数据支撑非常扎实。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灰色空间”(未被明确定义的过渡空间)如何通过简单的绿化和灯光设计,转化为社区活力的“催化剂”的章节。这本书让我对城市中的“无用之地”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好的设计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日常行为和幸福感的。对于城市管理者和年轻设计师来说,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工具书,它教我们如何用最小的干预,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文献比较感兴趣的人,我淘到了这本关于中世纪欧洲手稿修复与装帧艺术的专业书籍,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的专业性和详尽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书中对于羊皮纸的预处理、植物染料的提取工艺,乃至装订时使用线材的选择标准,都有着极其严谨的论述。最让我惊叹的是,作者通过大量的高清复原图,展示了不同时期(比如卡洛林王朝和哥特时期)在边饰艺术和字体选择上的细微差别和演变脉络。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历史概述,而是深入到工匠操作层面,甚至提到了当时工坊的工具配置和学徒制度。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羊皮纸被轻轻刮磨的声音,感受到刻刀在木板上雕刻纹路的触感。对于想深入了解古代书籍制作工艺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把历史的厚重感和工艺的精巧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评分我购买的这本关于量子计算基础理论的教材,简直是为我这种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初次接触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用晦涩的物理语言轰炸读者,而是巧妙地用清晰的类比和几何图形来解释像叠加态和纠缠这样的反直觉概念。比如,在解释 Qubit 的旋转时,作者引入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光线偏振”模型,这一下子打通了我长期以来对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概率解释的困惑。书中对线性代数工具的运用也非常友好,每一章都会先复习必要的矩阵运算知识,确保读者能够跟上推导过程。虽然内容依然是顶尖的,但作者的教学耐心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从传统计算机科学领域转向前沿计算领域的同行,这本书是迈向深奥理论的坚实桥梁。
评分这套关于园艺栽培的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小花园,但每次动手都以植物枯萎告终。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从土壤准备到病虫害防治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它对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的细致分析,让我明白为什么我过去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本地的霜冻期来规划播种时间,以及不同开花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差异。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步骤,用它推荐的自制有机肥配方,没过多久,我那几株蔫头耷脑的月季就开始抽出新芽,花朵的颜色也比以前鲜艳了许多。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的理解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让我从一个纯粹的“园丁小白”开始建立起真正的园艺知识体系。现在,每天早晨推开窗户看到自己打理的花草,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烘焙,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点“匠人精神”。翻阅这本关于传统欧洲面点的书籍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操作是多么随意和粗糙。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对“发酵”过程的哲学探讨和科学解析。它不仅仅是一堆配方,更像是一本关于时间、温度与微生物互动的百科全书。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面团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的呼吸状态,甚至配上了显微镜下的酵母活动图片。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老面”的培养,它详细记录了不同环境下老面活性的变化曲线,这让我对 sourdough 这种古老的制作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按照书中的指导,我花了整整两周时间培养我的第一个野生酵母种群,虽然过程充满挑战和失败,但当第一个拥有完美气孔结构和深邃酸香的法棍出炉时,那种震撼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提升了我的烘焙层次,让我从“照着做”进入到了“理解并创造”的阶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