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是供综合大学哲学系学生学习“西方哲学史”课程用的教材,也可以供自学者参考。研究历史必须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学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学家们的原著。但是哲学原著浩如烟海,初学者在一学年中除了听课以外,自学时间是有限的,只能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其中必要的一小部分,作为基本训练。因此,有必要从主要哲学家的原著中重点选录有代表性的段落,以满足教学上的需要。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五部分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40.贝尔
40.01 [怀疑论仅仅对神学有害,对科学和社会并没有什么危险性]
40.02 [无神论者也能做好事]
40.03 [莱布尼兹的预定谐和论是有很多困难的]
41.梅利叶
41.01 [暴政和宗教是世间一切灾难的根源]
41.02 [宗教是谬误和欺骗,是人们捏造出来的]
41.03 [不平等是人类的第一个大祸害]
41.04 [神根本就不存在]
41.05 [物质自身存在着,运动着,是万物的始因]
42.孟德斯鸠
42.02 [法,就是出于事物本性的必然关系]
42.02 [在人类进入社会之前,和平是第一条自然法]
42.03 [战争状态是促使人间立法的原因]
42.04 [自由就是有权去做法律所允许的事]
42.05 [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政治自由]
42.06 [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性和制度]
42.07 [人们的劳动和良好法律可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43.伏尔泰
43.01 若干人的暴政比单独一人的暴政更可恶]
43.02 [洛克老老实实地写出了灵魂的历史]
43.03 [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
43.04 [外界对象是实际存在的]
43.05 [思想是由神授予物质的一种属性]
44.卢梭
44.01 社会秩序是由人民约定的]
44.02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间不平等的来源]
44.03 [不平等状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44.04 [我存在,外物也存在]
44.05 [我是能动的理智实体,运动的第一因不在物质之内]
44.06 [我们天赋的良心是万无一失的善恶评判者]
45.孔狄亚克
45.01 [天赋观念论者反对感觉,是囿于偏见]
45.02 [感觉是观念的唯一来源]
45.03 [触觉教导其他官能对外物作出判断]
45.04 [导源于感性观念的理性观念是知识的基础]
46.拉美特里
46.01 觉能力也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
46.02 [只有观察实验才能揭明心灵是什么]
46.03 [心灵的状态是依身体的状态为转移的]
46.04 [人脑这个器官的构造产生了思想的功能]
46.05 [人和动物是自然用同样的面粉团子捏成的]
46.06 [真正的无神论是驳不倒的]
46.07 [心灵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名词]
……
第六部分 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
第七部分 十九世纪俄国哲学
精彩书摘
41.02 宗教是谬误和欺骗,是人们捏造出来的
(1)总之,我的朋友们I你们知道,任何宗教仪式,任何敬神行为都是谬误、舞弊、错觉、欺骗和奸诈行为。所有利用上帝和诸神的名义、以及利用他们的声威发布的规则和命令,都不外是人捏造出来的东西,这正和为庆祝诸神而举行的盛大祝典,祭典及其他宗教性及宗教祭祀性的活动都是人捏造出来的一样。我已说过:所有这一切都是先由奸猾狡诈的阴谋家虚构出来,继而由伪预言家,骗子和江湖术士予以渲染扩大,而后由无知无识的人盲目地加以信奉,最后由世俗的国王和权贵用法律加以维持和巩固。他们这班人利用这些捏造出来的东西很容易迫使人民就范,很容易为所欲为;因为正象蒙田所说的,这些捏造出来的东西实质上都不外是拴住牛鼻的绳子,其作用只不过是控制愚人和糊涂虫的心思而已。你不能把这种捏造出来的东西拿去箝制明智的人,他们也不会受它的箝制。只有愚人和糊涂虫才有可能相信这种胡说,让它这样来愚弄自己。我在这里谈世界宗教的荒谬性和虚妄性是一般地说的。我指的不但是多神教和其他各种宗教——那些宗教你们也承认是虚妄的——,也指你们所信仰的称为天主教、使徒教和罗马教的基督教。实际上,基督教的荒谬和虚伪程度并不下于任何其他的宗教。大概再没有其他宗教象基督教那样,在自己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论点中这样荒谬虚妄,这样违反自然、违背理智。我对你们说起这一点,为的是使你们不至于陷入它的慷慨诺言的圈套中。要知道宗教许给你们的天国及其永恒的幸福,其实只存在于想象中。你们也不应当被这种宗教所告诉你们的关于地狱可怕的痛苦的无谓恐惧所吓倒,其实这种地狱并不存在。我对你们说明白这些。为的是让你们的理智清明、心情平静而摆脱这些恐惧。一切讲说天堂美妙和地狱可怕的话都是虚无飘渺的神话。我们死后固然不可能指望得到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担心不好的东西。因此,你们应该明智地利用时间,好好地生活,如有可能,要适度地,平静地、快乐地享受生活中的福利和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就是你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因为死就是生命的终止,同时也就是人们对祸福的各种认识和各种感觉的极限。
(2)显而易见,把纯粹属于人的那些规条冒充作超自然的、神圣的规条和法则,这就是舞弊、谬论、幻想、欺瞒和诈骗的行为。而实际上毫无疑义,世界上现有的宗教,正如我前面已讲过的,都纯粹是人们捏造和制定出来的东西。无疑地,那些首先捏造出它们的人,其所以利用神的名义和权威,只是为了使一些合乎他们愿望的规条及法则较易为人们接受。下面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必须承认我这里所说的是对的,至少就大多数宗教来说是如此的;或者是必须承认大多数宗教真是神所创造的。但后一点不可能,因为所有各个不同的宗教是彼此矛盾的,它们之间是互相攻讦的。显然,既然它们的原理原则互相矛盾,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同时都是真实的,而且似乎也不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神。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罗马天主教教徒们认为不能不承认:充其量只能有一个真正的宗教。而据他们断言,这个唯一真正的宗教就是他所信奉的宗教。
……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 是一本深入探索西方哲学思想史浩瀚领域的重要著作。本书精选了自启蒙时代至今,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那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原著篇章,力求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思想图景,展现哲学家们如何回应时代挑战,如何构建和解构概念,以及如何不断追问关于存在、知识、伦理、政治以及人类精神的根本性问题。 本书的上卷已为读者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从古希腊的奠基者们,到中世纪的神学思辨,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觉醒,勾勒出西方哲学初步形成的脉络。而本下卷,则将视角进一步推向了近现代哲学,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思想,都将在此一一呈现。 本书的主要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启蒙的曙光与理性的辉煌 启蒙时代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它将理性的力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卷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这个充满变革与革新的时代,深入理解那些引领潮流的思想家们的核心论述。 洛克(John Locke)的经验主义与政治哲学: 我们将聚焦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中的关键章节,探讨他如何挑战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论述感觉和反省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他的经验主义哲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认识论,也为现代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石。接着,我们将阅读《政府论》中关于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生命、自由、财产)以及政府合法性来源于人民同意的论述。洛克对政治权力的限制、分权原则的强调,以及其对私有财产权的辩护,至今仍是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议题。 休谟(David Hume)的激进经验主义与怀疑主义: 休谟将经验主义推向了极致,其《人性论》中的认识论部分,对因果关系、自我同一性等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解构,提出了著名的“休谟剃刀”,要求一切观念都必须追溯到可感印象。他的怀疑主义立场,对人类知识的确定性提出了挑战,引发了哲学史上的巨大争议。本卷将精选其对因果性、归纳法以及自我概念的批判性论述,引导读者思考知识的边界和可靠性。 康德(Immanuel Kant)的批判哲学与综合的努力: 康德被誉为“哲学界的哥白尼”,他试图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矛盾,创立了伟大的批判哲学。我们将重点研读《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理解他关于时空作为感性形式、范畴作为知性概念,以及知识产生过程中“经验”与“先天”因素的互动。康德区分了“现象界”与“本体界”,对人类认识能力设定了界限,同时也为道德的自由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还将触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绝对命令”的道德律令,理解他如何论证道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自由在道德领域的核心地位。 第二部分:德国唯心主义的宏大叙事 启蒙时代之后,德国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思潮,以其宏大的体系和深刻的辩证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发展。 黑格尔(G.W.F. Hegel)的辩证法与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堪称哲学史上的巨擘。本卷将选取《精神现象学》中关于“意识的辩证运动”以及《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辩证发展”的关键章节,带领读者领略其精妙的辩证法,理解“正-反-合”的运动规律如何在历史和思想中展开。我们将重点探讨其“绝对精神”的概念,以及其历史哲学中关于“世界精神”的演进逻辑,理解他如何看待国家、自由以及历史的意义。 第三部分: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19世纪末至20世纪,随着工业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哲学迎来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时期。 马克思(Karl Marx)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批判: 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洞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本卷将精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述,理解他如何将经济基础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及阶级斗争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我们还将阅读《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其对未来社会构想的阐述,理解他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必然性。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权力意志与生命哲学: 尼采以其“上帝已死”的宣告震惊了西方世界,他猛烈批判了传统道德和形而上学,提出了“权力意志”和“超人”等激进概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善恶的彼岸》中的选段,将展现他如何挑战虚无主义,呼唤生命的肯定与创造。本卷将聚焦其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对“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区分,以及他对“永恒轮回”的设想,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主义与自由的重负: 20世纪的存在主义思潮,将哲学的主体重新拉回到个体身上。萨特作为其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核心论点。本卷将精选其关于“自由”、“选择”以及“责任”的论述,理解他如何强调人类的绝对自由,以及这种自由所带来的焦虑和责任。我们将探讨“他人”在构建自我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自欺”的现象。 第四部分:语言、逻辑与当代哲学前沿 20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语言哲学、逻辑哲学以及分析哲学等分支日益重要。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分析,深刻地改变了哲学的研究范式。本卷将选取《逻辑哲学论》中关于“图画说”以及《哲学研究》中关于“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的论述。我们将探讨他如何从关注语言的逻辑结构转向关注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理解他如何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对语言的误用。 当代重要哲学议题的探索: 除了上述几位代表性思想家,本卷还将适时引入其他一些当代哲学的重要议题和代表性观点,例如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和争议,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更具前瞻性的西方哲学图景。这些选段将可能涉及弗雷格、罗素、蒯因、哈贝马斯、福柯等思想家的某些关键论述,但会以一种连贯、易于理解的方式组织,确保不偏离本书的核心主旨,即引导读者直接面对原著的智慧。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原著精神的忠实呈现: 本书并非对哲学家的思想进行转述或概括,而是直接选取其原著中最具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章节,让读者有机会直接与伟大的哲学灵魂对话,感受原著的逻辑力量和思想深度。 严谨的学术考量: 所有选段均经过精心挑选,力求能够清晰地展现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同时兼顾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避免断章取义。 引导性的阅读体验: 尽管以原著为基础,但本书的编排并非零散的文献堆砌。每一部分、每一位哲学家的选段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哲学概念和论证过程。 历史脉络的清晰梳理: 本卷以前卷为基础,清晰地勾勒出西方哲学自启蒙时代以来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联系、冲突与演进。 面向未来的哲学思考: 本书的选材不仅关注西方哲学的历史成就,更试图通过对经典原著的解读,激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科学、伦理等问题的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读物,更是一次思想的远征。它邀请每一位对人类智慧的深度和广度充满好奇的读者,踏上这段充满挑战与启迪的哲学之旅。通过阅读这些不朽的文字,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西方思想史的演变,更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更深刻的视角审视我们自身、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未来的可能性。这本书将成为您在理解人类文明进程,探索哲学智慧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