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潘明惠 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版 次:1页 数:279字 数:459000
印刷时间:2011-6-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302255178包 装:平装
本书是作者在组织和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的实践中,运用社会发展系统动力学原理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理论,指导大量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取得成功经验,以及在应用工程理论和实践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编著的。
全书共分9章,第1章探讨网络信息安全与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安全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云计算及云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工程有关基本原理,国际信息安全有关标准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第3章探讨网络信息安全总体框架、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的系统设计及应用实例。第4章探讨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目的及范围,安全风险评估及分析及应用实例。第5章探讨信息网络基础平台结构优化及应用实例。第6章探讨信息安全监视及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实例。第7章探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原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及应用实例。第8章探讨网络信息安全PKI-CA/PMI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及应用实例。第9章探讨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及应用实例。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系统总结了运用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作者新研究成果,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学习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理论、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工程组织、管理和应用工程实践方法及系统应用实例。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网络信息安全与现代信息社会
1.3 从密码技术发展历程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4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影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
1.4.2 Intemet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
1.4.3 Internet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5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基本策略
1.5.1 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的含义
1.5.2 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的作用
1.5.3 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的等级
1.5.4 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的基本内容
1.5.5 网络信息的安全机制
1.6 信息安全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7 云计算及云安全的发展趋势
1.7.1 云计算基本概念和特点
1.7.2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1.7.3 云安全的发展趋势
第2章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基本理论
2.1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基本概念
2.1.1 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
2.1.2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的主要内容
2.1.3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威胁的分类
2.1.4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有关问题
2.2 安全体系结构与安全服务、机制的分层配置
2.2.1 0SI安全体系结构与分层配置
2.2.2 TCP/IP模型与分层配置
2.3 网络信息安全机制
2.3.1 加密机制
2.3.2 访问控制机制
……
第3章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设计与应用
第4章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第5章 信息网络基础平台结构优化及应用
第6章 网络信息安全监视及管理平台与应用
第7章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及应用
第8章 网络信息身份证与授权管理系统及应用
第9章 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及应用
参考文献
........
拿到《情感依附 --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本书,我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那些在家庭聚会上的尴尬沉默,父母之间欲言又止的对话,以及我自己面对亲密关系时的种种不安与挣扎。我一直觉得,我在人际交往中,似乎总是显得有些“别扭”。有时候,我会对别人的关心过分敏感,一点点的疏忽都会让我胡思乱想;有时候,我又会刻意保持距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曾试图去改变,去主动表达,却常常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尴尬和自我怀疑。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道契机,让我相信,或许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就藏在“家”与“情感依附”的联系之中。我好奇,那些童年时期与父母或其他重要监护人的互动模式,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为我刻下了属于自己的“情感地图”?这张地图,又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与他人建立连接的方式,甚至是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一切的钥匙,并且找到一条真正能够让我们摆脱过往束缚,活出更自信、更洒脱人生的道路。
评分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连接,是情感。而情感的起点,往往追溯到最初的家庭环境。我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的关怀备至,让我觉得世界是安全的,我总是被积极的反馈包围着。但奇怪的是,成年后,在一些亲密关系中,我却常常表现出一种过度的依赖,总是害怕对方离开,需要不断的确认和肯定。这种行为模式,与我所感受到的童年安全感似乎有些矛盾,让我感到困惑。当我看到《情感依附 --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或许能解释我这种“不安”的来源。我很好奇,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甚至他们之间关系的模式,是如何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我们内心深处的“依恋模式”的?是我的安全感只是一种表象,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不安全”在暗中作祟?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惯性。这本书,我想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理论,更是在探索一种普遍的人性体验,一种关于如何从原生家庭的羁绊中解脱,并建立起更健康、更成熟的情感连接的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温润的质感,像是旧时光里泛黄的书页,却又透着一股现代的宁静。我拿到它的时候,正值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感觉内心有些飘忽不定,总觉得在某些关系中,自己会不自觉地展现出一些反复且难以理解的行为模式。这本书的书名——《情感依附 --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像是一束光,直击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唤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但生活中那些反复出现的亲密关系难题,让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些解释,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的力量。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是能轻松地建立稳定而健康的关系,而另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却常常陷入焦虑、回避或者控制的循环?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印记,究竟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又在成年后的每一次情感互动中,不自觉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温和而深刻的语言,为我揭示情感依附的奥秘,帮助我理清那些缠绕不清的情感线索,最终找到一条通往更健康、更自由的情感道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关于自我探索和内心成长的邀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开始这场属于自己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总能在我内心深处激起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我对“情感依附”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触及了人性中最核心的部分。另一方面,“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又带给我一丝沉重的预感。我来自一个不那么和谐的家庭,父母的争吵和冷战,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我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也学会了在关系中保持距离,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伤害。但成年后,这种“保护机制”却让我很难与他人建立真正深入的连接,每一次想要靠近,都会被内心的恐惧和不信任推开。我总在想,那些童年的伤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我成年后情感生活的“绊脚石”?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家庭经历,是如何在我不知不觉中,编织了我情感生活的“剧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正视那些曾经的伤痕,并且学会如何从中走出来,不再让过去的阴影,继续笼罩我的现在和未来。
评分我总是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棵树。而“家”,就是我们生长的土壤。这棵树的枝繁叶茂,或是向阳生长,都与这片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总感觉内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空缺感”。特别是当我在亲密关系中,体会到那种患得患失、或者总是无法真正放松下来的状态时,我便会开始反思,这一切的根源,是否真的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情感依附 --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很好奇,那些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建立的早期连接,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塑造了我们成年后对于爱与归属感的理解?是我的“土壤”过于贫瘠,还是它的养分不均衡,导致了我这棵“树”在情感的道路上,总是难以稳健地生长?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情感依附的深层机制,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印记,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一生。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让我们即使在不完美的“土壤”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并且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