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青少年;自然文學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生態保護者 1,“徐仁修荒野遊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是徐仁修為關愛自然的人士所寫的荒野故事書,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自然文學”經典。在寫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險、博物學、文學、生態攝影於一身,是詩與思的完美結閤,科普與藝術的完美結閤。它們關心的是與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的大問題:自然退隱、生態惡化的時代,人如何與自然重歸於好?如何在自然的懷抱裏安頓身心?如何體味自然的奧妙與大美?如何藉助自然的智慧來理解人、人性、人類文明的危機與缺陷、健康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常常讓我們想起梭羅、約翰·繆爾、約翰?巴勒斯、瑪麗·奧斯汀等自然文學大師,但比他們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藝術形式更豐富,也更有中國味,因而更吸引人。
2,“科技進步所付齣的代價就是感覺能力的日漸萎縮。……我們人類需要直接的自然體驗,需要調動各種感官來體驗完整的鮮活的感覺。……自然是需要去聞,去聽,去品嘗的。”《仲夏夜探秘》就是這樣一部“去聞,去聽,去品嘗”自然的雋永之書。它以“大自然情人”的靈性探尋仲夏夜荒野的生態奧秘,恢復瞭現代人感覺的豐富性和細膩性,可以說代錶瞭現代人迴歸自然、恢復日漸退化的自然潛能的某種努力。
海報:
內容簡介
仲夏夜的大自然因為光綫不足而顯得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素有“鷹眼”之稱的徐仁修卻有意探索夏夜豐饒的秘密,他經常在夏夜的山林荒野間進行觀察,樂而忘返,並用雙耳補充夜間雙眼的不足,終於獲得瞭自然豐厚的迴報。本書以詩意的筆調描述瞭作者在荒野大地上的“詩意的奔走”,寫齣瞭作者仲夏夜漫遊在山林間的趣事與深刻的感動。
我們的時代,科技進步在昂視闊步地引領人類前行之時也導緻瞭自然的退隱和個體感覺能力的日漸萎縮。徐仁修以“大自然情人”的靈性探尋仲夏夜荒野的奧秘,恢復瞭現代人感覺的豐富性和細膩性。因此,這本可讀可賞的雋永之書可以說代錶瞭現代人迴歸自然、恢復日漸退化的自然潛能的某種努力。
作者簡介
徐仁修,颱灣著名生態探險傢、作傢、攝影傢和音樂傢。1946年生於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遊曆。大學畢業後,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傢的工作。此後,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颱灣地區的高山深榖探險,並走嚮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老撾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傢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圖片和真實的蠻荒經曆,暢銷颱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奬,如,颱灣齣版界最高奬——吳三連文學奬、金鼎奬、吳魯芹散文奬、《聯閤報》每周新書金榜、《聯閤報》小說奬等。
精彩書評
科技進步所付齣的代價就是感覺能力的日漸萎縮。……我們人類需要直接的自然體驗,需要調動各種感官來體驗完整的鮮活的感覺。……自然是需要去聞,去聽,去品嘗的。
——理查德·洛夫
目錄
總序/1
不顧一切地朝建設“經濟奇跡”的目標努力後,人們口袋裏的鈔票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環境的汙染指數也不斷增高,而大自然裏的生物卻快
速地減少。
緣起/3
夜,因為光綫不足而顯得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總讓人覺得有什麼“東西”躲在那眼睛不能看見的黑暗中窺伺,甚至我們的大腦還會用幻覺幫我們製造幻象,讓我們以為真的有“什麼”!
夏夜小溪/5
一條清澈、原始的小野溪,不僅風景優美,也是大自然中許多野生動植物重要的棲息地。
墾丁仲夏夜/49
疏林/53
這片疏林很少有人來打擾,是一片充滿熱帶野性的地方,有許多被人們視為具有危險性的動物棲息其中。
雨後/71
大自然的一切是可遇不可求,但你愈常親近它,你的奇遇就愈多。
季風林/91
蟬聲歇後,蟋蟀聲四處幽幽響起,紡織娘在樹梢上吵瞭開來,領角鴞遙遙鳴叫,蝙蝠就在我頭上撲翅飛來飛去。
社頂公園/105
無憂無慮、不思不動、無他無我,大地是我的軀體,山脈是我的四肢,草木是我的發膚,河流是我的血管,山風是我的氣息,花草是我的氣味,蟲鳴鳥叫是我的聲音。
夏夜密林/121
雨後的夜晚空氣凝滯,紋風不移,萬葉靜止,林樹沉睡。我從巨乾間穿過,有如走入地球洪荒的年代,一股原始的神秘彌漫在這墨黑的林中。
精彩書摘
與蛇相遇
會傷人的蛇隻占極少數,而且大多是在它受到嚴重的傷害時纔會反擊。人蛇之間最大的障礙,是來自人類的恐懼與敵意,而這兩種情緒常常使得人蛇之間産生相互的傷害。
我有一位公務員朋友,有一迴因職務調動而奉派到高雄六龜,分配到一棟屋齡約六十歲的日式宿捨。一個星期日下午,他在客廳看報紙,而他那正愛爬的兒子,則在榻榻米上到處探險爬行。他翻閱報紙的眼睛餘光,忽然瞄到電視機旁的兒子手上抓瞭一條長長的東西。定睛一看,“糟瞭!”他暗叫一聲,因為孩子雙手正抓著一條大拇指般粗的龜殼花。
他一時呆住瞭,不知要如何是好。而且更嚴重的情況發生瞭:兒子發現電視機架子下也有一條同樣生動的玩具,但他已經無手可取,這個聰明的娃娃竟然靈機一動,把手上的蛇舉到嘴邊,並張口用嘴銜住,然後雙手一伸,那條架子下被冷落的龜殼花也落到熱情的小手上。
幸好那位學自然科學的爸爸沒有大叫或衝過去搶救兒子。他定過神後,慢慢拿起身旁桌上的奶瓶,然後語氣溫和地說:“來,寶貝!放下玩具,過來吃奶奶!”
孩子鬆開那兩條被耍得無可奈何的龜殼花,頭也不迴地朝爸爸爬去……
孩子沒有受到傷害,是因為他沒有恐懼與敵意,所以蛇也沒有被激發齣恐懼與敵意,它知道對方沒有傷己之心,自己也用不著防衛傷人。
更重要的是爸爸的態度。如果他錶現齣驚慌、恐懼與敵意,孩子就會受到感染,可能動作會變得粗重,蛇也會感受到氣氛不對,那麼孩子是否能全身而退也就令人懷疑瞭。
人對蛇的恐懼與敵意,源自古老的記憶。許多人怕蛇怕到連看見蛇的圖片都會驚叫,我戲稱這些人大概前世是被蛇咬死的人。其實,對蛇的恐懼可以通過瞭解與接觸而剋服。
多年前我在《牛頓》雜誌擔任攝影時,常在清晨跑到烏來去拍照,然後再趕去辦公室上班。有一個夏末的早晨,我剛結束烏來的拍照,不巧看見一條蛇被鷹攻擊,從樹上掉下來。我過去一看,發現是一條很美麗的青蛇,它已昏瞭過去。當時我心裏動瞭一下,想:“好吧!就算跟你有緣,我救你一命好瞭,雖然你不是白蛇傳裏的那個小青!”
因為我手上拿著許多器材,我就把昏去的蛇纏在脖子上,而它的頭就垂在我胸前。我就戴掛著這條翡翠項鏈,到烏來車站準備搭公車迴雜誌社。
排隊等公車時乘客蠻多,可是他們一見到我那絕無僅有的項鏈,竟然紛紛讓開。當公車來時,我是第一位上車的乘客。踏上公車階梯時,那平常粗聲惡氣的司機,突然客氣起來,用閩南話說:“大哥!拜托你坐後麵一點好嗎?”原來翡翠項鏈所以昂貴,是緣於如此奇妙效用!我心想。
這趟車乘客不少,但大哥我一人坐一大排位子。
迴到雜誌社已經遲到瞭,管人事的彭靜容小姐就拿簽到簿要我補簽。
在我簽到時,彭小姐看見瞭我的翡翠項鏈,竟然說:“徐大哥,你年紀不小瞭,怎麼還玩你兒子的假蛇!”
這時青蛇早已蘇醒過來,並把蛇首挺在我下巴前,但它似乎挺喜歡我的脖子,所以靜靜地待在那裏,任誰都會認為那是條假蛇。
“是啊!”我說,“這叫返老還童!”
“這蛇做得可真漂亮!”她看著我脖子說,“藉我玩玩好嗎?”
“可彆嚇著瞭!”我說著就把蛇取下交到她手上。
她用雙手捧著蛇,並慢慢靠嚮她的大近視眼,端詳瞭一會兒然後說:“做得好像真的一樣耶!”
正當人蛇四目相對時,青蛇突然對著那射來贊賞眼波的雙眼,報以長長開叉的蛇信。
“啊——”彭小姐驚叫一聲,雙手往上一甩,同時厲聲尖叫,“是真的!”
青蛇被重重地拋起,撞到瞭天花闆,又彈落下來。幸好我眼明手快,一伸手,把它接在手中,否則它很可能就不隻是再昏死一次瞭。
隨後我請同事們一起來瞭解蛇,沒有多久,他們一個個都變成瞭弄蛇人。當然這隻是個開端,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蛇很可愛,蛇不可怕嘛”,但我知道在野外如果真遇上瞭蛇,他們仍然會是嚇得要死,或嚷或跑,連蛇長什麼樣子也不曾看清楚。
前言/序言
夜,因為光綫不足而顯得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總讓人覺得有什麼“東西”躲在那眼睛不能看見的黑暗中窺伺,甚至我們的大腦還會用幻覺幫我們製造幻象,讓我們以為真的有“什麼”!
若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夜晚,白天的獵食動物遠比夜晚多,例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鳥類是在白天覓食,而隻有貓頭鷹、夜鷺等少數鳥類是在夜晚獵食。是故,有很多被獵食的動物是藉夜色掩護齣外覓食,例如眾多的蛾、鳴蟲、野鼠、青蛙……尤其在仲夏夜,這些夜晚活動的動物更是格外的多而熱烈……此外,為瞭配閤夜間現身的“媒婆”,就有植物選在仲夏夜裏開花,像潔白又大朵的山菜豆花、花絲如光芒的棋盤腳花,以及隻在夜晚纔分泌蜜汁的球蘭……
仲夏夜裏最讓人害怕的大概是毒蛇。的確,大部分的毒蛇都在夜晚齣沒,像雨傘節、赤尾鮐、龜殼花……但在我的經驗中,它們的危險性還不如虎頭蜂。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未遇見過任何一條蛇會像虎頭蜂那樣追著人進攻,甚至是群攻。每次我在黑夜中與毒蛇相遇,反而是毒蛇跑,我追,因為我要拍照。真的,人怕蛇的程度,遠不如蛇怕人,在颱灣還沒有蛇吃人的記錄,而人吃蛇卻在各處發生著。所以我常開玩笑說:“蛇媽媽在小蛇一齣生時就非常嚴肅地教育小蛇說,隻要看見以兩條粗腿走路的動物,就要趕緊逃命,因為那就是蛇的天敵!”
我有很多夜晚在大自然裏作觀察或漫遊的經驗,尤其是仲夏夜,在不同的森林中,或在荒野小溪裏,或在濕地池沼間,我既沒有遭遇過什麼危險,也沒見到什麼鬼怪,倒有不少有趣的經曆與深刻的感動,我都記述在本書中。我想,許多曾隨我進入仲夏夜大自然的解說員,或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甚至那些參加過荒野兒童生態營的小朋友,都能證明仲夏夜的無限魅力。
《仲夏夜探秘》:一段關於古老傳說、傢族恩怨與未竟之愛的邀約 在蘇格蘭高地的蒼翠群山與迷霧籠罩的湖泊之間,坐落著一座曆史悠久的古老莊園——艾爾伍德。這座莊園不僅以其壯麗的建築和世代相傳的財富聞名,更因其背後纏繞的、如同藤蔓般糾葛的古老傳說而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故事便從這裏,從一個即將到來的盛大仲夏夜開始。 當六月最長的白晝漸漸被繁星點綴的夜空取代,艾爾伍德莊園迎來瞭一年中最特彆的時刻。這不僅僅是一場奢華的聚會,更是世代相傳的傢族秘密即將被揭開的序幕。艾爾伍德傢族的年輕繼承人,艾倫,一位纔華橫溢卻被傢族傳統束縛的藝術傢,在今年的仲夏夜,選擇瞭他生命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他將邀請所有他認為重要的人,前來見證他即將揭示的傢族真相。 艾倫的童年,大部分是在莊園寬敞的房間和被古樹環繞的花園中度過的。他從小就對那些傢族史書中模糊記載的祖先故事著迷,尤其是關於一位被譽為“月光守護者”的女性的故事,據說她與一簇在仲夏夜綻放的神秘花朵有著不解之緣。這簇花朵,在傢族傳說中象徵著純潔、愛與永恒的守護,也與一段被時光掩埋的悲劇緊密相連。 今年的仲夏夜,艾倫之所以顯得如此急切,是因為他偶然發現瞭一封塵封已久的信件,以及一張泛黃的素描。信件來自他早已故去的祖母,素描則描繪瞭一位他從未謀麵的女子,以及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奇特花卉。這封信和這張畫,成為瞭解開傢族謎團的鑰匙,也讓他開始質疑傢族流傳的許多“事實”。他堅信,在這即將到來的仲夏之夜,真相的光芒將穿透迷霧,照亮那些被遺忘的角落。 隨著仲夏夜的臨近,各色人物陸續抵達艾爾伍德莊園。 有的是艾倫的親戚,他們大多繼承瞭傢族的財富和光鮮亮麗的外錶,但內心深處卻隱藏著各自的盤算和對傢族地位的爭奪。其中,艾倫的叔叔,一位精明且野心勃勃的商人,對艾倫的繼承權虎視眈眈,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將莊園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的是傢族的老友,他們帶來瞭曾經的友誼和對往事的迴憶。其中包括一位年邁的植物學傢,他曾是艾倫祖母的摯友,對莊園的花園和其中稀有的植物有著深入的研究。他或許能為艾倫提供關於那神秘花朵的重要綫索。 還有一些則是艾倫的朋友,他們各自帶著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艾倫的關心。其中,一位神秘的音樂傢,他的到來似乎並非巧閤,他的音樂中總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憂傷,仿佛與莊園的秘密有著某種共鳴。 然而,最讓艾倫期待的,是來自另一位老朋友的迴歸。莉莉絲,一位獨立、聰慧且與艾倫有著復雜情感糾葛的女性。他們曾是童年最好的玩伴,在莊園的古老圖書館裏一起度過瞭無數個下午,分享著對書籍和未知世界的憧憬。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的關係發生瞭微妙的變化,最終導緻瞭漸行漸遠。如今,莉莉絲的到來,不僅為艾倫帶來瞭希望,也為他內心深處那份未竟的愛火,帶來瞭一絲溫暖的可能。 在仲夏夜的璀璨星空下,莊園的舞池隨著優雅的音樂鏇轉,賓客們舉杯交談,歡聲笑語彌漫。然而,在這錶麵的歡樂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湧動。艾倫一邊應付著親戚們的試探和老友們的寒暄,一邊則在暗中觀察著每一個人的反應,搜尋著蛛絲馬跡。他開始悄悄地調查那些被刻意遺忘的曆史,翻閱著那些被鎖起來的舊箱子。 他發現,關於“月光守護者”的故事,並非簡單的傳說,而是與一段被掩蓋的愛情悲劇息息相關。在那段悲劇中,一位年輕的女子為瞭保護傢族的聲譽,犧牲瞭自己的幸福,而那神秘的花朵,成為瞭她內心深處最純淨情感的象徵。更令人震驚的是,艾倫逐漸意識到,這段悲劇的根源,似乎與當今莊園中的某個人有著直接的聯係。 隨著夜色漸深,莊園的秘密如同被晨露洗滌的花瓣般,一點點地舒展開來。艾倫在與莉莉絲的交談中,意外得知瞭更多關於祖母的往事,以及那些被傢族刻意隱瞞的真相。莉莉絲的齣現,不僅僅是友情的迴訪,更是她自身傢族與艾爾伍德傢族之間,一段久遠而錯綜復雜的關係的延續。 仲夏夜的探秘,不僅僅是對過往的迴溯,更是對當下人物內心世界的審視。親戚們隱藏的貪婪,老友們無法釋懷的遺憾,以及艾倫和莉莉絲之間,那份在時間與誤解中沉寂,卻又在關鍵時刻悄然復燃的愛情。 艾倫的探秘,如同在迷宮中尋找齣口,每一個轉彎都可能導嚮新的發現,也可能遭遇新的危機。他必須在傢族的陰影、人心的復雜以及古老詛咒的威脅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他也在探尋,在這仲夏夜最璀璨的星光下,他能否找迴傢族的榮耀,能否守護他所愛之人,能否在解開過去的謎團的同時,為未來鋪就一條嶄新的道路。 《仲夏夜探秘》邀請讀者跟隨艾倫的腳步,一同潛入艾爾伍德莊園深處的秘密花園。在那裏,古老的傳說與現實交織,愛恨情仇纏繞,一段關於勇氣、真相與未竟之愛的故事,將在仲夏夜的微風中緩緩展開,引人深思。這不僅僅是一場探秘,更是一次對傢族、對人性、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