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权力意志(套装上下卷)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权力意志(套装上下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尼采 著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权力意志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学术著作
  • 译著
  • 思想史
  • 经典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03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920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76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包含尼采自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的全部残篇遗稿,此即考订版《尼采全集》第八部分的内容。这些残篇遗稿由22本手稿组成,其中有15个较厚的本子,3个小笔记本和4个文件夹。
  我们出版尼采残篇遗稿所遵循的原则,已经在《尼采全集》第7卷前言中指明,可供查阅。
  对于考订研究版第12卷和第13卷,我们还得作如下说明:这两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原因在于,它们完整地、以忠实于手稿的方式呈现了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初(其创作活动的结束)期间的全部残篇、计划、提纲和标题,因此为最终解决关于所谓的尼采哲学主要著作——以《权力意志》为书名——的聚讼纷纭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以编年顺序排列的残篇,给出了一种准确的、近乎完备的对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之间的创作活动和文字意图的描绘。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卷 1885年秋至1887年秋
 中文版凡例
 前言
 1、1885年秋至1886年春
 2、1885年秋至1886年秋
 3、1886年初至1886年春
 4、1886年初至1886年春
 5、1886年夏至1887年秋
 6、1886年夏至1887年春
 7、1886年底至1887年春
 8、1887年夏
 9、1887年秋
 10、1887年秋
下卷 1887年秋至1889年1月初
 前言
 11、1887年11月至1888年3月
 12、1888年初
 13、1888年初至1888年春
 14、1888年春
 15、1888年春 
 16、1888年春至1888年夏
 17、1888年5月至6月
 18、1888年7月至8月
 19、1888年9月
 20、1888年夏
 21、1888年秋
 22、1888年9月至10月
 23、1888年10月
 24、1888年10月至11月


《权力意志》:一部颠覆性的哲学巨著 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版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权力意志(套装上下卷)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权力意志》并非一本寻常的哲学著作,它更像是一场席卷而来的思想风暴,一种对西方哲学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乃至人生意义进行彻底批判与重估的宣言。这部鸿篇巨制,以其独特的碎片化叙事、极富诗意的语言风格以及对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深刻洞察,至今仍是理解现代思想史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 《权力意志》并非如标题所示,仅仅是对“权力”这一概念的简单探讨,而是尼采用以阐释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权力意志”并非狭隘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或肉体上的征服欲,而是一种更根本的生命冲动,一种存在于万物之中,驱使一切生命体去生长、去扩张、去超越自我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既体现在生物的繁衍与进化,也体现在人类的精神活动、创造力以及对价值体系的构建与颠覆之中。尼采认为,过去的所有哲学、道德和宗教,都未能真正认识到这种权力意志的本质,反而用虚假的“上帝”、“真理”、“良善”等概念来压抑和扭曲它,导致了生命力的衰竭和人类精神的病态。 本书的上卷,主要致力于对西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性解构。尼采对基督教道德进行了最为尖锐的抨击,认为其所倡导的“卑微”、“怜悯”、“平等”等价值,是对强者、优秀者的一种“奴隶道德”,是对生命本能的否定,是导致欧洲文化走向颓废和虚无主义的根源。他将这种道德体系视为一种“复仇”心理的体现,是一种弱者对强者的压抑。尼采在此处深入分析了“善与恶”、“好与坏”这些道德范畴的起源,他指出,这些范畴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不同权力意志相互斗争的结果。他尤其关注“罪恶感”和“良心”的形成,认为它们是人类驯化自身、压抑生命力的一种重要机制。 尼采还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西方哲学奠基人的思想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理性主义的过度发展,特别是对“理念世界”的追求,将人类的注意力从现实的、流动的生命转向了抽象的、静止的“真理”,这同样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逃避和否定。他对“真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辨析,认为所谓的“真理”往往是特定权力意志的表述,是服务于某种生存需求的工具,而非客观独立的存在。 在中卷部分,尼采开始阐述他关于“永恒轮回”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其哲学体系中的又一核心支柱,也是对传统线性时间观和末世论的彻底颠覆。永恒轮回并非一个简单的宇宙学命题,而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拷问。如果一切都将无限次地重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尼采认为,只有真正肯定生命,热爱生命,甚至热爱自己命运中的一切,包括痛苦和磨难,才能直面并拥抱永恒轮回。这种肯定,是通过“权力意志”的勃发来实现的,是生命对自身存在的最高赞美。他在此处也探讨了“超人”的概念,认为超人是克服了旧有价值、创造新价值、能够超越自身局限、拥抱永恒轮回的理想人格。超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自我克服、自我创造、不断升华的权力意志而达成的状态。 尼采也对艺术、宗教和历史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高扬形式,能够帮助人类超越现实的苦难,创造出新的意义。而宗教,尤其是在其对“彼岸世界”的承诺中,往往是对现实生命的逃避。他对历史的看法也与传统的历史学不同,他认为历史并非简单的事件记录,而是一种为当下服务的工具,我们需要学会“非历史地生活”,即不被过去的包袱所束缚,而是根据当下的权力意志去创造未来。 在下卷中,尼采将他的理论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对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科学的观察。他批判了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认为它们都带有“平等”的平均主义色彩,是对生命差异性和等级性的否定,不利于优秀个体的产生和文明的进步。他认为,文明的进步并非线性的,而是充满了创造与毁灭的辩证过程。他再次强调了“等级秩序”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和生命本身都存在天然的等级,而对这种等级的否定,是导致颓废的重要原因。 尼采还对“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当旧有的形而上学和道德价值体系崩塌后,人们会陷入一种“万物皆无意义”的虚无状态。然而,尼采并非虚无主义者,他认为虚无主义是通向新的价值创造的必经之路。他预言了“上帝之死”的到来,并认为这将是人类摆脱旧有束缚,获得真正自由的契机。 《权力意志》的语言极具挑战性,尼采善于运用格言、诗意的隐喻、甚至带有戏剧性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断地挑战读者的固有认知,迫使读者重新审视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本书的碎片化写作风格,也使其成为一部需要读者积极参与、主动建构意义的作品。每一个片段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论点,也可能与其他片段相互呼应,共同织就尼采宏大而复杂的思想网络。 总而言之,《权力意志》是一部极具前瞻性和颠覆性的哲学著作。它不仅是对西方思想史的一次彻底反思,更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深刻拷问。尼采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无畏的勇气,揭示了生命深层的动力机制,挑战了僵化的价值观念,并为人类指明了一条通往自我超越和价值重估的道路。本书的阅读,无疑是一场智力与精神的严峻考验,但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启迪,它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重新思考“何以为人”、“何以为世界”等根本问题。 (请注意:本简介旨在呈现《权力意志》一书的核心思想和论述方向,力求详细且不含糊。其中对作者思想的解读,基于对该书内容的理解,力求客观展现尼采的哲学观点。)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哲学书,不如说它是一场对“存在”本身的哲学化狂欢。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似乎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体系来承载他那超越时代的思想。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宏大构想,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政治或伦理范畴,它涉及的是生命形式的根本转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高度主观和体验性的,它不像柏拉图那样提供清晰的对话和逻辑推演,而是直接向读者的潜意识发起冲击。我常常在阅读时需要停下来,进行长时间的冥想,以消化其中关于命运、艺术与生命本质的激进观点。那些关于“爱你的命运”(Amor Fati)的呼唤,充满了对苦难的接纳与赞美,这与我们现代社会普遍推崇的“逃避痛苦”的倾向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这本书需要的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愿意投入全部心神去与之共舞的参与者,它的价值最终只能由读者自身的生命体验来最终判定。

评分

这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断断续续读了快半年,才算勉强啃下来。初读时,感觉就像被卷进一场狂风暴雨,那些语句如同闪电般撕裂眼球,震撼人心。它不是那种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哲学著作,更像是一个先知在荒凉山巅的呐喊。尼采的笔触充满了激昂的诗意和近乎癫狂的激情,让你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看似荒诞却又直击灵魂深处的语句。关于“超人”的构建,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它到底是一种对现有价值的彻底颠覆,还是一种对人类潜能的极限探索。书中对“上帝已死”的宣告,那种彻底的虚无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自由,让人既感到眩晕又心潮澎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永恒轮回”的讨论,这个概念就像一面魔镜,逼着人去审视自己每一个选择的重量。如果生命要无限次地重复,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生活吗?这本书带来的思考是革命性的,它挑战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道德和信仰基石。读完后,世界观像是被重塑了一遍,虽然很多地方依然感到晦涩难懂,但那种被思想的巨浪冲击过的感觉,是其他任何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得说,接触到这本书的初期体验,真是一场对耐心的严峻考验。它的叙事结构松散,更像是一系列寓言和独白拼贴而成,完全没有传统小说的线性逻辑可言。起初我带着阅读经典名著的期待去翻开它,结果发现自己像个迷路的孩子,在尼采那繁复的象征符号和时不时冒出来的拉丁文注释中打转。尤其是那些描绘查拉图斯特拉下山、教导众人的场景,充满了象征意义,我不得不经常查阅导读和背景资料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明确的答案,而在于它强迫你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对你习以为常的“常识”提出最尖锐的质疑。它要求读者具备极高的主动性去构建自己的理解框架,否则很容易被其狂野的风格所吞噬。我花了数周时间才适应这种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去体会那种“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交织碰撞。对于习惯了清晰逻辑和明确结论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硬核”攀登,收获的知识密度极高,但过程绝对不轻松,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一次性读完的,而是把这厚厚的两册书拆成了无数个小块,在不同的心境下反复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层次。早些年读时,只觉其辞藻华丽,充满反叛精神;如今再翻看,更能体会到其中深藏的孤独与痛苦。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导师,不如说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先知,他看到了未来,却无法被当下的人群理解,那种“高处的寒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书中的散文诗风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譬如关于“垂死的英雄”或者“智慧之蛇”的描绘,画面感极强,充满了古希腊悲剧的回响,但又注入了十九世纪末那种深刻的颓废与挣扎。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而非教科书,它的美感在于其彻底的非对称性和对平庸的反抗。即便是那些看似晦涩的段落,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值得细细品味,甚至可以大声朗读,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生命力。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其对“道德”和“价值重估”的彻底解构。尼采的笔锋犀利无比,他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那些被社会奉为圭臬的传统美德外衣,直指其背后隐藏的虚伪和软弱。书中对“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的区分,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回响。我开始反思,我们今天所崇尚的谦卑、同情、顺从,是否真的代表了生命力的强大,还是仅仅是弱者为了自保而发明的生存策略?这种深入骨髓的怀疑论,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到一种近乎背叛的快感。它不像康德那样试图建立一个普世的理性框架,而是鼓励个体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尺度,这对于一个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的现代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剂猛药。然而,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也让我有所警惕,它是否会导向无政府主义或纯粹的利己主义?这本书带来的后续思考,比阅读本身还要漫长和复杂,它像一颗种子,在你心里种下了对既有秩序不断质疑的冲动。

评分

这单子我可以给三星的一般评价,因为物流速度很快,快递员的态度也很好。但是我在下面物流,快递员态度的星级栏里,已经给了五星,所以这里还是给两星好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虽然看不懂,也要赞一个,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非常好,价格优惠力度也可以,内容慢慢看

评分

很好,期待已久的书,物流也很快!

评分

很好,期待已久的书,物流也很快!

评分

一次性购买了一批,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非常好,价格优惠力度也可以,内容慢慢看

评分

书是好书,还没来得及看,囤着慢慢看,为了尼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