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周易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周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陆德明释文 著,[三国魏] 王弼,[晋] 韩康伯 注
图书标签:
  • 国学
  • 周易
  • 宋本
  • 典籍
  • 古籍
  • 文化
  • 哲学
  • 易经
  • 传统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00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35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内容简介

  《周易》十卷,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释文。王弼的注,恢复义理学传统,在经文中引入老庄哲学和东汉古文经学的传统。唐代陆德明以王弼本作《周易正义》。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宋刻本,有明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清秦蕙田跋。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作者简介

  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人。年少才高,曾任尚书郎。好谈儒、道,与何晏、夏侯玄同开玄学清谈之风,世称“正始之音”。他尽扫象数,畅以义理,试图以新的玄学代替已渐失势的汉儒经学,注《易》便是他这种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韩康伯,名韩伯,字康伯,以字显,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周易正义》说韩氏受业于王弼,知其为王弼同时人,王弼英年早逝,韩康伯则由三国入晋。陆德明(约五五○—六三○)名元朗,字德明,以字显,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隋时为国子助教,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拜国子博士。他领衔撰五经义疏,开唐人经书义疏的先河,于汉魏诸家《周易》注,独取王弼注,为之作疏。邢璹事迹不详。

内页插图

目录

周易上經乾傳第一 五
周易上經泰傳第二 三三
周易上經噬嗑傳第三 五一
周易下經咸傳第四 七一
周易下經夬傳第五 九五
周易下經豐傳第六 一二一
周易繫辭上第七 一四三
周易繫辭卷第八 一六一
周易説卦第九 一七七
周易略例第十 一九一
(明)董其昌跋 二一二
(明)文嘉跋 二一三
(明)文震孟跋 二一三
(明)文從簡跋 二一三
(清)秦蕙田跋 二一四

前言/序言

  《周易》在先秦稱《易》或《周易》,自漢始有《易經》之稱,此後被視爲“六經”之首。雖稱難讀,但由於兩千年來易學家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可通,其中深旨奧義足以啓迪人生,嘉惠世人。
  今天所説的《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是指卦名、卦畫和卦爻辭部分。《易傳》又稱“十翼”,是解釋《易經》的傳注。王弼所注《周易》上下經六卷,韓康伯注《周易繫辭》上下二卷、《周易説卦序卦雜卦》一卷,王弼撰《周易略例》一卷,邢璹注,合爲十卷。
  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字輔嗣,三國魏山陽(今河南焦作東南)人。年少才高,曾任尚書郎。好談儒、道,與何晏、夏侯玄同開玄學清談之風,世稱“正始之音”。他盡掃象數,暢以義理,試圖以新的玄學代替已漸失勢的漢儒經學,注《易》便是他這種哲學思想的重要體現。韓康伯,名韓伯,字康伯,以字顯,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周易正義》説韓氏受業於王弼,知其爲王弼同時人,王弼英年早逝,韓康伯則由三國入晉。陸德明(約五五○—六三○)名元朗,字德明,以字顯,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隋時爲國子助教,入唐爲秦王府文學館學士,拜國子博士。他領銜撰五經義疏,開唐人經書義疏的先河,於漢魏諸家《周易》注,獨取王弼注,爲之作疏。邢璹事跡不詳。
  王弼、韓康伯注《易》,在宋代有多種版本,但傳世者極罕。此次影印所用底本爲國家圖書館所藏宋刻本。此本有“萬曆庚辰三月二日文嘉閲”“天啓七年丁卯歲三月六日董其昌觀於頑仙廬”“崇禎壬申午日黄子羽攜過青瑶嶼,與張異度同觀,去先叔祖文水翁題識時已五十二年矣。震孟”“崇禎甲戌陽月過趺影齋、焚香觀,陸孟鳧、曹孟林、葛君常在座。文從簡”等題識。又有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大儒秦蕙田的收藏跋文,稱:“此真北宋佳本,人世存者尠矣,宜董、文諸公欽愛而珍異之。吾家世有舊刻,久多散佚。此書得之玉峰徐氏,吉光片羽,爲味經窩藏書第一,子子孫孫其善守之。”
  此刻本除上述題跋外,尚有“宋本”“毛氏子晉”“汲古主人”“徐健菴”“乾學”“味經窩藏書記”“蕙田之印”“汪士鐘印”“瞿氏鑒臧金石記”“鐵琴銅劍樓”“紹基秘笈”等印記,遞藏有緒,彌足珍貴。
  苗文葉
  二○一七年一月


《宋本周易》:传世古籍,洞悉易道之源 《宋本周易》,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古籍,以其独特的版本价值和学术意义,在浩瀚的国学典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籍,而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理解古代社会、哲学思想、道德伦理乃至科学技术的重要钥匙。本丛刊收录的《宋本周易》所呈现的,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保存了宋代风貌的珍贵版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周易》原貌、追溯易学流变的重要窗口。 一、 《周易》的深远影响与核心价值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哲学思辨、政治伦理、军事策略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1. 宇宙观与哲学智慧: 《周易》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相互作用、消长转化而成。《周易》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抽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包容万象的宽广胸怀。这种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道德伦理与人生智慧: 《周易》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天道运行的著作,更是指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行动指南。其中的卦辞、爻辞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教导人们如何顺应天时、把握时机、趋吉避凶、安身立命。《周易》所倡导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强调因果报应和善行的重要性。 3. 政治与军事思想: 《周易》中的许多思想,如“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知几其神乎”等,都为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周易》的辩证思维和变化观念,使得其在政治策略、国家治理、战争决策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智慧。例如,《易经》中的“损益”卦,就蕴含着关于国家财政、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深刻道理。 4. 占卜与预测: 《周易》作为一部占卜经典,其卦象、卦辞、爻辞被用于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虽然现代社会对占卜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古代,《周易》的占卜功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命运的思考。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周易》的占卜并非简单的迷信,而是建立在其深刻的哲学和辩证思想基础之上的。 二、《宋本周易》的史料价值与版本特色 《宋本周易》之所以珍贵,在于其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保存了宋代《周易》学术研究和传播的重要信息。 1. 版本稀见与珍贵性: 在古代文献流传过程中,许多书籍因战乱、自然灾害、人为损毁等原因而失传。能够流传至今的古籍,尤其是早期版本,都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宋代是《周易》研究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易学大家,如程颐、朱熹等,他们的注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周易》的学术内涵。而《宋本周易》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代易学原貌、了解当时学术风貌的直接证据。 2. 学术研究的源头: 历代学者对《周易》的解读和注释,形成了庞大的易学体系。宋代是易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宋代学者对《周易》的理解和阐释,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研究《宋本周易》,我们可以追溯宋代学者是如何理解和注释《周易》的,了解他们的思想方法和学术观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周易》的原始意义和学术演变过程。 3. 文字学与版本学研究: 古籍版本的研究,对于文字学、版本学以及历史文献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宋本周易》所使用的文字、排版方式、校勘痕迹等,都为研究古代文字变迁、印刷技术发展以及文献流传提供了一手资料。通过对不同版本《周易》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勾勒出《周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和演变轨迹。 4. 文化传承的载体: 珍贵的古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宋本周易》的得以保存和整理出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也是向后人传递先人智慧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和研究《宋本周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三、 阅读与研究《宋本周易》的意义 作为一部集哲学、智慧、历史于一体的古籍,《宋本周易》的阅读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 提升哲学思辨能力: 《周易》中的辩证思想和动态变化观念,能够帮助读者跳出静止、孤立的思维模式,培养系统性、发展性的哲学思辨能力。理解阴阳转化、刚柔相济的道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汲取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周易》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现代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规划人生道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周易》中的“刚健有为”与“柔顺中和”的平衡之道,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健全的人生态度。 3. 增进历史文化理解: 通过阅读《宋本周易》,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社会结构。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推动学术研究与创新: 对于学者而言,《宋本周易》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深入研究《宋本周易》的版本特征、学术思想,不仅能丰富易学研究的内涵,也可能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四、 结语 《宋本周易》不仅仅是一部古籍,它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是一份承载着民族智慧的宝藏。本丛刊收录的《宋本周易》,以其忠实于宋代原貌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易学源头、感受古人智慧的绝佳机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重温《周易》的经典思想,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对于滋养心灵、提升境界、安顿人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这部古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去深入研究,去传承发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没得挑,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选用也显得格外考究,泛着淡淡的古籍特有的那种温润的光泽。我特地选了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把它放在窗边的红木书桌上,那墨色的字体在米黄色的纸面上清晰又古朴地呈现出来,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内页的排版布局也极其讲究,疏朗有致,一点都不显得拥挤,让人在阅读那些深奥的义理时,视觉上就能得到极大的放松和享受。书脊上的烫金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仪式,我对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坚持深表赞赏。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文物,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这样的用心,在现在的快餐式阅读时代里,实在是太难得了,让我每次翻阅都心生欢喜。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真的需要一个沉静的环境来配合。我发现,如果只是在通勤的地铁上匆匆翻看,那种韵味和精髓会大打折扣。它需要你点上一炉香,泡一壶清茶,然后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它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雅的韵律,初看或许觉得拗口,但细细咂摸,便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节奏感和逻辑的递进。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某些段落反复诵读,逐渐能捕捉到先贤们言说时的那种气势和意境。这种“读”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摄取,更像是一种心性的涵养和气质的熏陶。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更深层次地理解“道”的运行规律,这是一种慢功夫,一种对生命底色的重新打磨。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这套书的“厚重感”感到一丝压力,生怕自己学识不够,无法驾驭其中的深奥。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出版者在辅助阅读方面也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那些恰到好处的注释和篇章导读,就像是引人入胜的向导,在我迷失于复杂的义理迷宫时,总能及时拉我一把,指引我看到更宏大的图景。它们既没有喧宾夺主地完全替代原典的魅力,又保证了初学者不会因为太大的知识鸿沟而望而却步。这种平衡掌握得非常到位,使得它既能满足老学者的严苛要求,也能成为有志于此的新人入门的阶梯。它真正做到了将高冷的经典,以一种尊重而又不失温度的方式,呈现在当代读者面前,让人既敬畏又亲近。

评分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这套丛刊的价值不可估量。它并非是简单地将旧本影印出来,而是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文献学的成果。我对比了手头几本零散的旧抄本残页,发现这套书在关键点上的订讹和注释,为研究某一特定版本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基准线。对于专门研究特定时期思想史的学者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极大地降低了资料获取和辨伪的难度。它所构建的文本谱系,清晰明了,结构严谨,使得原本散落在各处的碎片信息得以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它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解读经典的坚实平台,其学术贡献是深远而持久的。

评分

初读这套书的内容,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经典文本的考据之精细和校勘之严谨。那些看似微小的字词差异,经过编者的层层梳理和比对,背后隐藏的文献流变和思想演变过程清晰可见。我尤其留意了其中对某些关键注释的辨析,那些历代学者的争论,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既保留了原貌,又提供了现代人理解的阶梯。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盲目的接受,而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思考每一个用词背后的深意,去体会古人在特定历史语境下构建其哲学体系的艰辛与智慧。对于真正想深入文本脉络的求知者来说,这种“不容有失”的态度,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它提供的参照系,远超一般通俗读物所能企及的深度。

评分

非常非常好的书,值得购买,都是趁活动的买的,满200-100,非常划算,下次还会来买,谢谢京东。

评分

非常非常好的书,值得购买,都是趁活动的买的,满200-100,非常划算,下次还会来买,谢谢京东。

评分

特别值得,经典书籍,值得收藏,品相好,物流快,赞美!

评分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评分

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

评分

感谢双十一的活动,让我买了不少实惠的书,感谢京东,快递完好!

评分

影印平价本,挺好的。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评分

此套丛书性价比很高呀。

评分

很不错的书籍 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