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内容特色如下:
1.畅销书作者白落梅是CCTV3电视诗歌散文特约撰稿人,有大批的忠实粉丝。
2.怀旧是时人的通病,尤其是对童年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读者更能产生共鸣和丰富的情感。
3.全彩印刷,文字、插图、装帧设计精美,既是个人品读之美文,又是馈赠友人之佳作。
海报: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白落梅,隐世才女,栖居江南,简单自持,心似兰草,文字清淡。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已出版作品《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等。
第一卷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茉莉
采莲
栀子
桂花
浮萍
第二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竹源
目送
竹笋
菜圃
老宅
第三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年
赶集
酿酒
采药
稻香
第四卷 空山人去远,回首落梅花
戏子
梅妻
过客
相逢
黄昏
远行
第五卷 山河总静好,人事亦从容
流年
旧物
茶馆
修行
光阴
第六卷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听雨
流云
山月
秋水
庭雪
林泉
后记
附:山静月长
目送
江淹《别赋》里曾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仅此一句,道出了千古离情别绪。人生一世,来去匆匆,每天都在演绎聚散离合。再华美的花事,繁盛的筵席,都有散场的那一天。所不同的,亦不过是早晚而已。
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写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所以在他经历人生诸多悲欢之后,选择皈依禅门,获得无上清凉。从此谢绝奢华,一切从简。世间爱恨离合,犹如梦中之事,再无牵怀。
这一生,我惧怕的,亦是离别。每次背着行囊,回到千里之外的故土,总有近乡情怯之感。光阴如流水,冲淡了过往痕迹,却冲不散维系一生的亲情。带着远行的风尘,见到年迈的父母,是我多年以来最不忍心面对之事。
聚时短暂,而后则是漫长的离别。日久年深,重复着这个离合过程,我从当年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到如今年华老去。岁月是生命里最好的恩师,它让我洗尽铅华,藏起锋芒,学会了隐忍、宽容、退让和圆通。亦懂得了涵容待人,淡然处世。
我知道,我与父母的缘分,注定了只有那么多年,见一次,则少一次。明知如此,亦不愿用更多的时间,去承欢膝下。自私地以为,千里不过咫尺,常聚亦只是频添烦恼。我总想着,做一缕漂泊的风,自在的云,没有挂碍,来去无心。不必为谁停驻脚步,更无须为谁更改波澜。
行尽江南,竟不知归去何处,归依何方。陌上莺啼,斜阳古树,梦影依稀,一切还是旧时模样。故山隐隐,烟雾萦绕的村庄,一如当初的绿芜庭院,乌衣老巷。外婆坐于门前的石凳上,穿着茉莉,指间戴着一枚黄金镶嵌翡翠的戒指,镂空的花饰,古老明净。曾经的她,是一位纤弱的大家闺秀,含蓄典雅,如今在迟暮的风中,多了一份从容的忧伤。
发髻上,插一支古朴的银簪,不施脂粉,一如她简单纯粹的一生。来往的小女孩,手上皆戴一串茉莉花,巧笑嫣然。古意的青瓷杯里,泡了几朵茉莉,在水中素净无求。平凡妇人的日子,简约安宁,不知浮名,不问前程。每日对镜理红妆,洗手做羹汤,家人安康,日子平顺,是最大的幸福。
这些年,回家最心急之事,便是探望外婆。外婆八旬之时,还在厨房炒菜,辣椒鸡蛋的香味飘得甚远,熟悉如昨。坐下来,一碗白米饭,几盘家常小菜,有种尘埃落定的归属与安心。而后整个下午,我与外婆闲坐庭前,喝茶聊天。几碟自制的点心,腌制的干菜,无论我走得有多远,家乡的味道,为世间美食所不可替代的。
我陪外婆挑拣竹匾里的绿豆,看着她苍老的手,被时间雕刻,心生感伤。她用这双手,为我们做出许多美食,缝补衣裳,那些温柔的皱纹,尽是流年过往。炉火里清炖着邻家猎户送的野兔,外婆一生茹素,却愿意为我们烹煮野味。后院的南瓜花开了,表弟摘回一些南瓜藤和黄花,我与外婆撕去青藤的外皮,给晚餐增添新味。
外婆一过九旬,便仓促老去。每次跋山涉水赶回故乡,她都静躺在卧室的摇椅上。我的归来,令她万分惊喜,执意支撑着老迈的身子,为我泡茶装点心。而后,我们围坐一起,烤火喝茶,安享着相聚的快乐。她知我一个女子孤身在外的不易与悲凉,每至心伤处,不免落泪。
外婆今生的眼泪都给了早逝的小舅,那种天人相隔的悲痛,令她撕心裂肺。时间久了,她竟连眼泪也流不出来,几番思量,只是哽咽无言。她说,他们的相见之期愈发近了,却怕到了另一个世界彼此擦肩而过。又或许,他们母子一场的缘份只有一世,来生他们纵算重逢,亦只是陌路。
短短几日相聚,来不及好好共话,我又开始踏上远行的列车。善感的母亲,一夜忧思不眠,晨起煮好了参汤,为的是让我有足够的精力去抵达千里风尘。未曾道别,已是泪落不止,外婆在一旁叮嘱,劝慰母亲在我面前多加隐忍,莫给行途增添悲伤。人世竟有这般难以割舍的恩情,令母亲肝肠寸断。
我深晓她的担忧,自十几岁起,我便为了求学远别家乡。之后一直独自漂泊天涯,尝尽冷暖,不曾有过真正的安定。她期盼着,我可以早日寻到一个值得依附的人,让他承担风雨。岂不知,缘分三生有定,那个人终归会来,只是有些迟。
父母之心,有如日月,他们对子女的爱,伴随着生命,至死不改。每一次,那双目送我背影的眼神,如同刀刃,揪心刻骨。不敢回头,怕自己看着他们两鬓的白发,再不忍心迈动步履。原本一直假装无情的我,被时间慢慢褪去了面纱,对着养育数年的双亲,再也无法从容自若。
曾几何时,那个美丽张扬的女子,也低落尘埃,输给了沧桑。人生在无常的聚散中慢慢转变,从简单到深沉,从冷漠到宽容。我喜欢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那么贴切,那么意味深长。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又如何去追,看似近在咫尺的距离,其实早已隔了山水万重。今生的缘分,越来越薄,离别的背影,渐行渐远。人生是一场华美的筵席,纵算你是最后一个离场,亦改变不了它散落的命运。一如成败得失,转瞬皆空,你所拥有的,是那个备受煎熬的过程。
《红楼梦》里,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只因她清醒地知道,聚时欢喜,散时岂不更加冷清。冷清则添伤感,倒是不聚的好。而贾宝玉则只愿人生常聚,唯怕筵散花谢,悲伤不已。其实贾宝玉内心亦是醒透的,世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又何来朝暮花好月圆。他曾对袭人说过:“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大观园散了,曾经争妍斗艳的群芳也散了,死的死,走的走,来不及道一声珍重。多少功名恩情,清浅如风,在断壁残垣里已寻不到往年踪迹。描写探春的《分骨肉》曾写道:“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奴去也,莫牵连。这亦是我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却从不曾说出口。还有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外婆,她还听得见吗?这些年,我之所以可以安然漂泊在外,是觉得外婆会一直在,守着她的诺言,等着我回去。非她失约,而是我们皆抵不过岁月,世间生老病死,不会对谁宽容。
近来,我总是恍惚地以为,外婆还在,还在故乡的老宅,简净地活着。那张陪伴了她一生的雕花古床,有她的气息和味道。有一天,我回去了,外婆还会亲自生好炉火,为我煮茶。而后,再一次目送我的离去,年复一年。
我只想对他们说,奴去也,莫牵连。
……
当指尖划过书名“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它更像是一段引人遐想的旅程的序章。我想象着,故事的开篇,或许是两个灵魂在茫茫人海中的偶然碰撞,如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却又带着一丝似曾相识的熟悉。那种感觉,就像在熙攘的街头,突然与旧日好友不期而遇,时间仿佛静止,只剩下彼此眼中闪烁的惊喜与探究。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两个本不相干的生命轨迹,从此交织在一起?是初见时的惊鸿一瞥,还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拨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弦?我期待书中能描绘出那种纯粹而又炽热的情感萌芽,没有世俗的杂质,只有最本真的吸引。它会是一场青涩的暗恋,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是一份温暖而坚定的友情?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构建起一个让人沉浸其中的世界,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那份初见的悸动,感受那份超越时间的连结。或许,书中隐藏着关于命运、关于选择、关于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遇见”的故事,每一个遇见,都可能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为后来的“一生”铺垫下最动人的底色。
评分“回首是一生”,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它勾勒出的是时间的漫长,是情感的沉淀,是生命的长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从“初见”到“一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岁月静好,细水长流的陪伴,还是经历了风雨,共同成长后的坚守?我设想着,也许书中描绘的,并非一帆风顺的情感之路,而是充满了现实的挑战与考验。爱情的火焰,可能会在生活的琐碎中时而明灭,人生的岔路口,也许会让曾经的亲密关系面临抉择。但正是这些波折,才使得“回首”时,那份情谊更加弥足珍贵。它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带着些许的涩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醇厚,回味无穷。我期待书中能有深刻的人物塑造,让他们不再是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释然,都将是构成“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这本书正是想告诉我们,爱情并非只是激情燃烧的瞬间,更是日复一日的付出与包容,是即使年华老去,回首往事,依然能找到那个最初的笑容,并且,那个笑容所代表的意义,已经深深地刻进了生命的年轮里。
评分“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这个书名极富意境,像是一首婉转的诗,又像是一幅悠远的画。我从这个名字中,感受到了对情感纯粹性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沉淀的敬畏。我预感,这会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它可能不是那种惊心动魄的传奇,而是更侧重于描绘生活中的细微情感,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初见时的那种青涩、美好,如同初春的嫩芽,带着希望与生机。而“回首是一生”,则意味着这段情感,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沉淀出了最深刻的意义。它可能描绘了爱情的多种形态,也可能包含了亲情、友情,甚至是某种精神上的契合。我希望书中能够有深刻的人物刻画,让他们能够打动读者,引发共鸣。也许,作者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人物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挣扎与成长,以及他们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守护那份最初的“初见”情怀。它会是一本能让人在阅读后,细细品味,并且反复回味的“慢”书,它探讨的,是关于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连接,以及时间赋予情感的厚重意义。
评分书名“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就像一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人生的某种宿命感,又带着温暖的期许。我猜想,这本书的故事,也许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重要的人物展开,他们的生命线因为一次“相逢”而彻底改变。初见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是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还是风雨交加,狼狈不堪?这种对比,或许能为故事增添一份戏剧性。而“回首是一生”,这四个字,则充满了时间的厚重感。它暗示着,故事的结局,并非简单的分别,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我期待作者能巧妙地运用时间的叙事手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情感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也许,书中会穿插着大量的回忆片段,将“初见”时的美好与“一生”中的点滴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叙事张力。它可能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错过、关于珍惜的故事。它让我深思,人生的每一个遇见,无论大小,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汇聚成“一生”的重量。
评分“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诗意,仿佛一幅浓缩了情感精华的水墨画。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捕捉人与人之间那些转瞬即逝却又至关重要的情感瞬间。它可能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故事,而更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情感在时间长河中的微妙变化。初见时的那种青涩、懵懂,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与试探,或许会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当时间流转,当“一生”这个词汇出现时,那份情怀又会升华到何种境界?是经历了风雨洗礼后的相知相惜,还是岁月沉淀下的默契与懂得?我猜测,书中可能包含着大量的内心独白和细腻的对话,通过这些,读者能够深入到角色的灵魂深处,感受他们内心的波澜与情感的纠葛。它也许会让我们思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最初的遇见,成为支撑我们走过一生的理由?它不一定是荡气回肠的史诗,但一定是一曲悠扬婉转的歌,唱尽了情感的起伏,人生的况味。
评分!!!!!!!
评分今天刚到,还没有来得及看
评分这本书很遗憾,我并不是很满意,书被折的像旧书一样,很苦楚!价格呢,也不便宜,本来是一本很精美的书,最后变成了很怀旧的书,哎,让人郁闷呢!
评分物流很快,书好看。
评分书是正版书,买书到京东实惠
评分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内容太差,太矫情,都是无病呻吟
评分书很不错 和书店的一模一样 闺蜜很喜欢
评分东西收到了,目前正在使用中,感觉还好,希望使用起来也不错,先给个好评,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