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齣版社直營書店,保證正版。店鋪剛剛開業,很多圖書的上傳、圖書資料的整理和網店的各種功能都在完善過程中,請您諒解。如有在店中查詢不到的品種,可以聯係店小二,所有中國林業齣版社齣版的圖書均可為您查詢、並銷售。
內容推薦
“西方園林史”是高等院校園林、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也是城市規劃、建築學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本書按照西方園林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點,係統地闡述瞭從古埃及到近代西方園林藝術的發展曆程,著重分析瞭意大利、法國、英國及美國等西方主要國傢園林藝術風格産生的時代背景、發展曆程、典型特徵、代錶人物及作品,有助於讀者係統地瞭解西方園林的藝術特點以及蘊含的自然觀和思想文化內涵,從而提高讀者的專業素養和鑒賞能力,豐富園林藝術的創作手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園林、風景園林等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城市規劃、建築學、觀賞園藝、旅遊等相關專業人員瞭解西方園林的參考資料。
目錄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 古代及中世紀園林
2.1 古埃及園林
2.1.1古埃及概況
2.1.2古埃及園林概況
2.1.3古埃及園林特徵
2.2 古巴比倫園林
2.2.1 古巴比倫概況
2.2.2古巴比倫園林概況
2.2.3古巴比倫園林特徵
2.3 古希臘園林
2.3.1古希臘概況
2.3.2古希臘園林概況
2.3.3古希臘園林類型及實例
2.3.4古希臘園林特徵
2.4古羅馬園林
2.4.1 古羅馬概況
2.4.2古羅馬園林概況
2.4.3古羅馬園林類型及實例
2.4.4古羅馬園林特徵
2.5 中世紀西歐園林
2.5.1 中世紀西歐概況
2.5.2 中世紀西歐園林概況
2.5.3 中世紀西歐園林類型
2.5.4 中世紀園林的特徵
第3章 意大利園林
3.1 自然概況
3.2 文藝復興運動概況
3.3 園林發展概況
3.4 園林實例
3.4.1文藝復興初期園林實例
3.4.2文藝復興中期園林實例
3.4.3 巴洛剋時期園林實例
3.5 意大利式園林特徵
3.5.1相地選址
3.5.2莊園布局
3.5.3造園要素
第4章 法國園林
4.1 法國概況
4.1.1地理位置
4.1.2 自然條件
4.1.3曆史概況
4.2 法國文藝復興園林概況
4.3 法國文藝復興園林實例
4.4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概況
4.5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實例
4.6 法國風景式園林概況
4.7 法國風景式園林實例
4.8 法國園林特徵
4.8.1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特徵
4.8.2法國風景式園林特徵
第5章 英國園林
5.1 英國概況
5.1.1 電理位置
……
第6章 歐洲其他幾國園林概況
第7章 19世紀城市公園
推薦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彩圖
從一個純粹的藝術愛好者角度來看,我對園林作品的“可讀性”非常看重。園林是空間藝術,是流動的、時間性的體驗。我希望這本書在講解理論和曆史背景的同時,能巧妙地融入一些文學性的描述,讓那些已經消逝的或隻存在於文獻中的偉大園林,能在讀者的想象中“復活”。比如,描述一個巴洛剋園林中,精雕細琢的雕塑群是如何與水景交織,營造齣戲劇性的氛圍;或者,講述一個英式田園風格的蜿蜒小徑是如何引導遊人進入一種冥想的狀態。這類感性的描述,與嚴謹的曆史考據相結閤,纔能構成一本真正引人入勝的園林史。我個人對於19世紀之前的歐洲園林中的“象徵主義”元素特彆感興趣,那些被精心安放在風景之中的雕像、石碑、甚至是特定種類的植物,它們所代錶的寓意,是解讀那個時代精英階層精神世界的密碼。如果作者能像一個導遊一樣,帶領我們穿梭於這些曆史空間,解讀其中的符號係統,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遠超一本教科書的範疇,而成為一本兼具學術深度與審美情趣的“文化漫遊指南”。
評分作為一名對文化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關注的焦點在於“變遷”背後的驅動力。西方園林史,從古羅馬的實用性與享樂主義的結閤,到中世紀的宗教象徵意義,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性迴歸,其間的每一次重大轉嚮,都與社會思潮的地震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細緻描摹齣這些“轉摺點”的微妙之處。比如,當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重新發現古典美學時,他們是如何解構和重塑瞭古羅馬的園林遺跡的?這種“重生”是簡單的模仿,還是包含著對人類自身地位的全新肯定?尤其對於18世紀的英式園林,我極為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其與法國古典園林的激烈對立。後者代錶著“人類對自然的絕對控製”,而前者則高舉“自然即美”的旗幟,這背後不僅僅是審美之爭,更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的較量。一個優秀的史學論著,應該能夠將園林藝術放置於更宏大的知識圖譜中,讓讀者理解,我們今天對“風景”的理解,是如何一步步被這些曆史上的大師們所塑造的。
評分我得說,挑選教材類的書籍往往意味著需要更紮實、更係統的知識體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時間綫索和概念框架。麵對復雜的曆史發展脈絡,如何避免將不同時期的風格混淆,是評價一本史書是否成功的關鍵標準之一。我期待作者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分析工具,比如對“軸綫”、“視野終點”、“空間序列”等核心設計術語的清晰界定,並能展示這些術語在不同風格中是如何被應用和被顛覆的。此外,如果書中能對一些關鍵的園林遺址進行深入的個案分析——不僅僅是描述它們長什麼樣,而是分析其功能、建造過程中的技術挑戰、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那將極大提升閱讀的價值。我設想的理想狀態是,讀完這本書後,我不僅能認齣哪些是法式園林,哪些是英式園林,更能理解它們“為什麼是這樣”的設計,以及這種設計語言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印記。這本書的“第2版”字樣,也讓我對其中內容的更新和修正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吸收瞭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曆史敘事更加豐滿和精確。
評分坦率地說,我選購這本書是齣於一種對“美學”脈絡的好奇心。我總覺得,園林設計是建築學、雕塑藝術、植物學甚至文學詩歌的集大成者。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暗示瞭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這讓我對它作為“國傢級規劃教材”的權威性有瞭初步的信任。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年代和人名,而是能夠深入挖掘每一種園林風格背後的“精神內核”。例如,哥特式建築的垂直嚮上感,是否在早期的修道院園林中留下瞭某種痕跡?中世紀封閉的“天堂花園”的象徵意義究竟有多重?我非常看重那種能夠將具體的設計元素——比如噴泉的布局、石材的選擇、軸綫的運用——與當時的宗教信仰、政治結構進行有效串聯的敘事能力。如果能配有精美的黑白或彩色的曆史圖版或手稿摹本,那就更完美瞭,因為對於一個視覺藝術的門類,沒有圖像的支撐,純文字的描述很容易變得乾癟乏味。我期待的,是一種能讓我仿佛置身於曆史現場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去感受每一條小徑、每一座假山的背後,所蘊含的設計師的匠心與時代的情緒。
評分這本關於西方園林史的書,雖然我還沒有翻開它,但光是看到這個名字,我就忍不住在腦海裏勾勒齣瞭一幅幅古典的畫麵。我一直對歐洲那些宏偉的宮廷花園,比如凡爾賽宮的鏡廳和迷宮般的綠籬,抱有一種深深的嚮往。想象一下,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彆墅花園,到巴洛剋式的對稱與秩序,再到後來自然主義的興起,園林是如何一步步從權力的象徵,逐漸演變成文人雅士寄托情懷的載體。我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不同曆史時期,園林設計思想的轉變是如何與當時的社會結構、哲學思潮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比如,洛可可風格那種輕盈、精緻的洛神之美,是如何在波旁王朝的奢靡中找到其存在的閤理性,以及啓濛運動的理性光輝又是如何催生齣英格蘭風景園那種追求“如畫”意境的革命性變革。我特彆好奇作者如何處理中西園林思想的碰撞與對比,盡管書名主要聚焦西方,但一個成熟的史學著作,必然會涉及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我希望看到那些著名園林大師,如安德烈·勒諾特爾或漢斯·布朗,他們的設計哲學是如何超越單純的審美,上升到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思考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