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

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米歇尔·翁福雷(MichelOnfray)著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享乐主义
  • 伦理学
  • 甲骨文
  • 西方哲学
  • 尼采
  • 人生态度
  • 思想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3725
商品编码:11544044254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作  者:(法)米歇尔·翁福雷(Michel Onfray) 著;刘成富,王奕涵,段星冬 译 定  价:49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页  数:232 装  帧:精装 ISBN:9787509793725 序言
部另一种方法
1另一种平行的哲学
2身体的理性
3哲学的生活
第二部选择性伦理
4无神论的道德
5内在游戏的规则
6享乐主义的主体间性
第三部阳光的情欲
7欲典范
8自由的力比多
9肉体的殷勤
第四部犬儒主义美学
10群岛式逻辑
11艺术的心理变态学
12犬儒主义艺术
第五部普罗米修斯式的生物伦理学
13摈弃基督教信仰的肉身
14人为的艺术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享乐主义宣言》是米歇尔·翁福雷很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其哲学理论集大成者,在法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翁福雷推崇尼采和伊壁鸠鲁,推崇左派尼采主义、感官物质主义、享乐功利主义、犬儒主义、无政府个人主义。在深入思考了西方哲学之后,他在本书中深入思考了身体哲学、伦理、情欲、犬儒主义美学、生物伦理学以及自由主义政治,系统地阐述了作者思考了数十年的享乐主义哲学,让读者从另一个视角思考享乐主义,极具启发性。 (法)米歇尔·翁福雷(Michel Onfray) 著;刘成富,王奕涵,段星冬 译 米歇尔·翁福雷(Michel Onfray)(1959-),法国公共知识分子。当代哲学家。他提出了享乐主义理论。已出版八十多本著作,被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和出版。主要著作有《享乐的艺术》《享乐主义宣言》《尼采传》等。
刘成富,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导。代表性译著《消费社会》(波德里亚)、《改变命运:奥朗德自述》(奥朗德)。
王奕涵,南京大学法语系博士生。
段星冬,南京大学法语系2013级硕士。
序言  孩提时代的自画像 我10岁的时候就已经死去,在一个秋日的风和日丽的下午,在让人想要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阳光里。那一天,闪耀着9月份特有的美:梦幻的云彩、创世纪的光亮、温柔的空气、芳香的树叶和橙黄的阳光。从1969年9月至2005年11月。我一共出了30多部作品,但始终以各种借口来逃避我现在想要写的内容,今天,我终于诉诸文字来回忆人生中这段经历。这里,先简要地说一说,我从11岁至14岁在慈幼会孤儿院里生活了四年,如果加上寄宿学校的三年,前后有七年,痛苦的回忆难以言说。17岁那年,行尸走肉的我启程了,开始了一直召唤着我的冒险经历。从那时起,我决定将生命核心的东西付诸书稿…… 10岁之前,我是在家乡香波尔的大自然中度过的,整天嬉戏玩耍:钓鳜鱼的小河、拾黑莓的小树林、用来制作古希腊牧羊人牧笛的接骨木、灌木丛中的小径、飒飒作响的树林、耕地的芬芳、如诗如等
《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 导论:重塑感官,唤醒生命的热忱 在这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无形的规则、社会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的焦虑所裹挟,渐渐失去了对当下生活最本真的感知能力。我们忙碌于生存,追逐着虚无的意义,却忽略了生命本身最直接、最丰沛的馈赠——感官的愉悦,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生命的热忱。 《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并非是一本浅薄的享乐指南,更不是对道德的公然挑战。它是一场关于“如何更深刻、更完整地体验生命”的深度探索,是一次对“享乐”二字重新定义的哲学宣言。我们邀请您一同踏上一段旅程,卸下不必要的包袱,重新校准我们的感官,学习倾听身体的低语,拥抱每一个当下的瞬间,并在这些瞬间中,发现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最真挚的幸福。 本书旨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享乐”的含义。它不是指纵欲无度,也不是对责任的逃避,而是强调一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态度。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对自身存在的肯定,一种对世界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第一篇:感官的觉醒——打开生命的入口 感官是我们与世界连接的天然桥梁。然而,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感官往往处于一种麻木或失调的状态。我们习惯于快速消费信息,却忽略了细微的美好;我们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便捷,却疏远了真实的触感与气味;我们追求效率,却牺牲了过程中的乐趣。 本篇将引领读者进行一次感官的深度排毒与重塑。我们将探讨: 视觉的复兴: 如何从平凡的日常中发现惊艳的色彩、光影与构图?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捕捉转瞬即逝的美丽,让眼睛成为发现美的雷达?我们将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在街角、在自然、在艺术品中,重新看见世界的斑斓。 听觉的沉醉: 除了音乐,生活中还有多少被忽略的声音?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雨滴落在窗棂的滴答声,城市夜晚隐约的喧嚣,亦或是亲人温和的呼吸声。本篇将引导读者倾听自然的旋律,感受声音的情绪,让耳朵成为品味世界的调音器。 嗅觉的记忆: 气味是连接情感与记忆最强有力的触角。我们将在迷迭香的清冽中找回专注,在玫瑰的芬芳里体会浪漫,在雨后泥土的气息中感受宁静。通过对不同气味的探索,唤醒潜藏在心底的珍贵回忆,并学习用香气来营造情绪,提升生活品质。 味蕾的狂欢: 食物不仅仅是能量的来源,更是文化、情感与创意的载体。我们将超越对“健康”与“营养”的刻板追求,鼓励读者去探索食物的本味,体验烹饪的乐趣,品味每一次进食的仪式感。从街头小吃到米其林星级料理,从简单的家常菜到异国风味,每一口都是一次对生命的致敬。 触觉的温存: 丝绸的光滑,皮革的温润,泥土的粗糙,水的清凉,阳光的暖意。触觉是我们与物质世界最直接的互动方式。本篇将鼓励读者放下电子产品,去感受布料的质感,去触摸自然的纹理,去体验拥抱的力量,让皮肤重新感知世界的多样与温暖。 动觉的自由: 身体的舒展、舞蹈的律动、运动的汗水,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我们将倡导一种轻松、有趣的运动方式,让身体在自由的舞动中释放压力,重拾对身体的掌控感与愉悦感。 第二篇:心灵的丰饶——构建内在的乐园 感官是入口,而心灵则是享乐的真正容器。真正的享乐,源于内心的丰饶与平和,而非外物的堆砌。本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心态,丰富内心世界,从而获得更持久、更深刻的幸福感。 好奇心的滋养: 孩童般的好奇心是发现乐趣的源泉。我们将鼓励读者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新鲜感,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勇于提问,乐于尝试。无论是学习一门新语言,研究一个陌生领域,还是只是观察蚂蚁搬家,好奇心都能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专注的力量: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专注力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心流”的体验,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从而获得忘我的投入感与成就感。从一项爱好到一次对话,专注都能让体验变得更加深刻与有意义。 美的感知与创造: 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品中,它弥漫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篇将引导读者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欣赏自然的美,人文的美,更重要的是,鼓励读者参与到美的创造中。无论是烹饪一顿精致的晚餐,布置一个舒适的家居空间,还是写下一首诗,画一幅画,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享乐。 关系中的滋养: 人是社会性动物,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如何在爱与被爱中获得滋养,如何在分享与共情中体验深刻的快乐。 内在独处的艺术: 现代社会常常将独处视为孤独,但事实上,独处是与自己深度连接的宝贵时光。本篇将引导读者学会享受独处,从中获得平静、思考与自我认同,将独处转化为一种享受,而非逃避。 感恩的力量: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匮乏转移到拥有,从而提升幸福感。我们将学习如何培养感恩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学会表达感激,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三篇:行动的自由——活出生命的精彩 理论的升华终究需要落实在行动上。享乐主义,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求我们将内心的觉醒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去体验、去创造、去拥抱生活的全部可能性。 “当下”的实践: 过去已逝,未来未至,唯有“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真实。本篇将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帮助读者将“活在当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正在进行的时刻。 “无目的”的乐趣: 我们常常被“目的性”所驱动,却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乐趣。本篇将倡导在某些时刻,放下对结果的执念,纯粹地享受过程。例如,一次漫无目的的散步,一次随心所欲的涂鸦,一次纯粹为乐趣而进行的对话。 “身体的智慧”的运用: 身体是我们最诚实的载体,它会发出各种信号,指引我们去感受、去行动。本篇将鼓励读者倾听身体的信号,尊重身体的感受,让身体的愉悦成为行动的指南。无论是通过运动、休息还是旅行,都以身体的舒适与喜悦为出发点。 “拒绝”的勇气: 真正懂得享乐的人,也懂得拒绝。拒绝不必要的束缚,拒绝无意义的社交,拒绝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承诺。学会适当地说“不”,是为了更好地对“是”的热爱与投入。 “即兴”的魅力: 生活常常充满意外,学会拥抱“即兴”的魅力,能让生活更具惊喜与活力。本篇将鼓励读者打破常规,勇于尝试计划外的活动,拥抱生活的偶然性,在不确定中发现新的乐趣。 “分享”的喜悦: 许多享乐,只有在分享时才能达到极致。无论是美食、美景、还是内心的感悟,与他人分享,能让快乐加倍,更能深化彼此的情感连接。 结语:一场永无止境的生命探索 《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是一本邀请函,邀请您走出惯性的轨道,重新发现并拥抱生命中无穷的宝藏。它不是一种终极的答案,而是一个开放的起点,一段关于如何更深刻、更自由、更充满热情地去体验生命的永无止境的探索。 在这本书中,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刻板的规则,只有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召唤,以及对个体体验的尊重。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您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享乐”之道,不再被动地等待幸福,而是主动地去感受,去创造,去活出属于您的、最绚丽的生命篇章。 让感官苏醒,让心灵丰饶,让行动自由。让我们一同,在这个充满可能的世界上,尽情地、全然地,去“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享乐主义”这个主题有些偏见,总觉得它与肤浅和放纵挂钩。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非鼓吹无节制的感官刺激,而更像是一场对“如何有品质地生活”的深刻反思。书中探讨的“享乐”,更多指向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作者通过各种看似不经意的叙事片段,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迷宫,引导读者去追问,真正的快乐源自何处?是外在的拥有,还是内在的和解?这种由表及里,层层剥茧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作者极强的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

评分

这本《甲骨文丛书·享乐主义宣言》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书的装帧设计到排版布局,都透露出一种精致与匠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那种略带粗粝却又不失细腻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书中的文字排版处理得非常巧妙,疏密有致,尤其是在引用了一些古代文献或哲学思想时,字体和行距的变化恰到好处,既保持了阅读的连贯性,又给予了读者思考的空间。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过渡时的那些小插图,虽然内容与书的主题似乎有些跳跃,但那种随性而又充满古典韵味的设计,着实为阅读过程增添了不少情趣。

评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精神上获得了一种久违的舒展与放松。它没有给我任何可以直接套用的生活指南,也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它的高明之处。它更像是一剂强效的“清醒剂”,帮助我摆脱了日常生活中那些无谓的焦虑和外界强加的成功标准。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望向窗外,重新审视自己周遭的一切。这种由内而外的冲击力,是很多畅销书所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启迪心智,让读者学会欣赏那些细微而又确切的幸福瞬间,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虚无缥缈的远方目标。

评分

这本书在结构上的创新也值得称赞。它不像传统论著那样线性推进,而是像一幅由无数碎片化记忆和感悟拼贴而成的马赛克画。时而跳跃到古罗马的宴会场景,时而又聚焦于现代都市中一盏孤灯下的沉思。这种散点式的叙述,非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营造出一种流动的、非线性的时间感,非常贴合“享乐”本身那种稍纵即逝、难以捕捉的特性。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思维剧场中穿梭,每一个场景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人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定义。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鲜明,它没有陷入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反而以一种近乎戏谑和自嘲的口吻,探讨着那些沉重的主题。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比喻和象征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与一位博学又风趣的朋友在深夜对饮,畅谈人生。有些段落,简直可以用“珠玉在侧,光芒自照”来形容,那些长句的结构复杂却又逻辑清晰,读完让人忍不住要回味再三,琢磨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这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思辨变得妙趣横生,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